N头条>新华字典>茶组词

茶相关字典

茶[chá]字在结尾的词语

  • 撤茶[chè chá]
      1.逐客的表示。旧时官场﹐客来备茶。主人端茶请饮﹐表示送客﹐客当会意而辞去。“撤茶”则表示逐客。 2.讨茶。
  • 盘龙茶[pán lóng chá]
      一种加工精制的贡品茶名。
  • 晚茶[wǎn chá]
      谓迟采摘的茶叶。一般指粗茶。
  • 膏茶[gāo chá]
      犹今之砖茶。
  • 梅水茶[méi shuǐ chá]
      以黄梅季节雨水烹的茶。
  • 官茶[guān chá]
      由官府专卖的茶。
  • 面茶[miàn chá]
      食品。糜子面等加水煮成糊状,吃时加麻酱﹑椒盐等。
  • 毛茶[máo chá]
      也称毛条。红茶或绿茶的原料茶。分称红毛茶和绿毛茶。
  • 龙凤茶[lóng fèng chá]
      1.即龙凤团茶。 2.泛指名茶。
  • 岕茶[jiè chá]
      1.亦作“茶”。 2.茶名。产于浙江省长兴县境内的罗岕山,故名。为茶中上品。
  • 送茶[sòng chá]
      1.敬茶;献茶。 2.旧时婚俗,男方向女家送聘礼,叫“送茶”。后亦以“送茶”泛指送礼。 3.喝茶时以食物助饮。
  • 香茶[xiāng chá]
      清香之茶。
  • 椒茶[jiāo chá]
      加了香料的茶。
  • 草茶[cǎo chá]
      烘烤而成的茶叶。相对于加工方法不同的团茶而言。
  • 冰茶[bīng chá]
      冰过的茶。 冰过的茶
  • 瀹茶[yuè chá]
      煮茶。
  • 素茶[sù chá]
      素的糕点茶食。
  • 过茶[guò chá]
      送订婚的礼物。
  • 素分茶[sù fēn chá]
      卖素食品的饮食店。宋代称食店之大者为“分茶”。
  • 午茶[wǔ chá]
      1.午饭后的茶水。 2.指欧美人习惯在傍晩时吃的茶点。
  • 调茶[diào chá]
      泡茶。
  • 甘茶[gān chá]
      甘芳的茶。
  • 串茶[chuàn chá]
      唐代茶名。近似今之砖茶。宋沈括《梦溪笔谈.杂志二》:“古人论茶,惟言阳羡顾渚天柱蒙顶之类,都未言建溪。然唐人重串茶粘黑者,则已近乎建饼矣。”
  • 柳眼茶[liǔ yǎn chá]
      指新茶。因采嫩茶叶尖制成,故以为喻。
  • 女儿茶[nǚ ér chá]
      1.用青桐芽叶制成的饮料。 2.植物名。
  • 小茶[xiǎo chá]
      对幼女的美称。
  • 煎茶[jiān chá]
      烹茶。
  • 焙茶[bèi chá]
      烘制茶叶。
  • 云雾茶[yún wù chá]
      茶名。产于高山﹐多接触云雾﹐故称。
  • 普洱茶[pǔ ěr chá]
      云南省西南部出产的一种茶,多压制成块。因产地中的部分地区在清代属于普洱府而得名。 云南省西南部,清代属普洱府一带出产的茶,多压制成块
  • 喝茶[hē chá]
    1. 功夫茶[gōng fu chá]
        福建广东一带的一种饮茶风尚,茶具小巧精致,沏茶、饮茶有一定的程序、礼仪。
    2. 春茶[chūn chá]
        春季采制的茶叶。亦指这种茶叶沏成的饮料。
    3. 乾烘茶[qián hōng chá]
        未经揉制而直接烘干的粗茶。《儒林外史》第二三回:“茶馆里送上一壶乾烘茶,一碟透糖,一碟梅豆上来。”
    4. 行茶[xíng chá]
        1.递送茶水。 2.旧指婚约决定后男方送定礼。
    5. 麻茶[má chá]
        模糊﹑迷蒙貌。
    6. 阿茶[ā chá]
        古代公主﹑郡主﹑县主的称呼。
    7. 金花茶[jīn huā chá]
        植物名。常绿小乔木。叶子狭长圆形﹐花金黄色。是一种稀有的观赏植物。产于广西﹑云南等地。
    8. 受茶[shòu chá]
        旧时指女子受聘。
    9. 分茶[fēn chá]
        1.烹茶待客之礼。
    10. 斗茶[dòu chá]
        比赛茶的优劣。
    11. 七椀茶[qī wǎn chá]
        唐卢仝《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诗:“一碗喉吻润;两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椀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言饮茶不须七碗即“通仙灵”,极赞茶之妙用。后即以“七椀茶”作为称颂饮茶的典实。
    12. 北苑茶[běi yuàn chá]
        茶名。南唐禁苑有北苑使,善制茶,人以为贵,谓之北苑茶。其后建州凤凰山所产之茶,亦称北苑茶。
    13. 真茶[zhēn chá]
        好茶;名茶。
    14. 油茶[yóu chá]
        1.用油茶面冲成的糊状食品。参见“油茶面”。 2.茶树的一种。属山茶科。又叫茶子树。是我国主要木本油料树种之一。种子榨出的油供食用及工业用。馀渣可充作饲料﹑肥料,并可杀稻田害虫。 一种种子可榨食用油的山茶树,原产中国,属常绿小乔木(Camellia oleifera)
    15. 午时茶[wǔ shí chá]
        中成药名。功能解表、散寒、消食、和胃。用于风寒感冒、内伤食积、腹胀食少、呕吐腹泻,尤其适用于肠胃型感冒、普通感冒兼有消化不良者。
    16. 接茶[jiē chá]
        谓女家受聘允亲。旧时男女定亲,男家聘礼必备茶。
    17. 献茶[xiàn chá]
        1.敬茶;献茶水。 2.敬词。用茶。
    18. 头茶[tóu chá]
        指第一次摘取的春茶。
    19. 泡茶[pào chá]
        宋﹑元﹑明人喝茶,往往把干果﹑蜜饯等沏在茶里,叫做泡茶。后称以开水冲茶。
    20. 末茶[mò chá]
        制成细末的茶砖。
    21. 腊茶[là chá]
        茶的一种。腊﹐取早春之义。以其汁泛乳色﹐与溶蜡相似﹐故也称蜡茶。
    22. 酥油茶[sū yóu chá]
        藏族民间传统饮料。流行于西藏、青海、甘肃、四川及云南等地。其制法是:先将砖茶用水熬成浓汁,然后倒进酥油桶内,放入酥油和食盐,用力将木制搅拌器上下抽动,直搅得水乳交融即成。用作日常饮料,也是待客珍品。 藏族、蒙古族地区的一种饮料,用酥油、砖茶、盐等制成
    23. 槚茶[jiǎ chá]
        苦茶。如:槚茶亦苦于常茶。——明.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
    24. 芽茶[yá chá]
        最嫩的茶叶。 以纤嫩新芽制成的茶叶
    25. 蜡茶[là chá]
        见“蜡面茶”。
    26. 待茶[dài chá]
        谓请客人喝茶。 以茶招待客人
    27. 大碗茶[dà wǎn chá]
        用大碗盛装供客饮用的廉价茶水。 用大碗盛装供客饮用的廉价茶水
    28. 七家茶[qī jiā chá]
        杭州旧俗,立夏日烹新茶馈亲戚邻居,称七家茶。
    29. 蜡面茶[là miàn chá]
        唐宋时福建所产名茶。
    30. 拜茶[bài chá]
        请人喝茶的敬词。
    31. 团茶[tuán chá]
        宋代用圆模制成的茶饼。太平兴国初,用龙凤模特制,专供宫廷饮用。庆历间蔡襄又制小团茶,以为贡品。
    32. 砖茶[zhuān chá]
        也叫茶砖。指经过加工,形状像砖一样的茶。
    33. 工夫茶[gōng fū chá]
        见“功夫茶”。 台湾、福建等地的一种烹茶方法,即按陆羽《茶经》烹茶法所烹的茶。也称“功夫茶”
    34. 六安茶[lù ān chá]
        茶名。产自安徽省霍山县的大蜀山。霍山旧属六安﹐故名。相传能消垢腻﹐去滞积。旧为贡品。解放后其种植﹑焙制工艺均有进一步发展。
    35. 巡茶[xún chá]
        巡察茶政。古代茶税为重要的国课,明曾专设巡茶御史负责监察茶叶的销售。
    36. 搉茶[què chá]
        官府对茶叶的专卖。
    37. 生茶[shēng chá]
        新鲜的茶叶采摘后以自然的方式陈放,未经过渥堆发酵处理的茶。
    38. 畾茶[léi chá]
        古代的一种茶汤。
    39. 点茶[diǎn chá]
        1.犹泡茶。 2.指备办茶饭。 3.点抹茶食。
    40. 起茶[qǐ chá]
        上茶;端茶。
    41. 點花茶[diǎn huā chá]
        宋 时涉足歌馆赏给侍役的茶资。宋 周密《武林旧事·歌馆》:“凡初登门,则有提瓶献茗者,虽盃茶亦犒数千,谓之点花茶。”
    42. 药茶[yào chá]
        中成药剂型之一。将药材及茶叶(或不用茶叶)轧成粗末或加入黏合剂制成块状,应用时以沸水泡汁当茶喝,也可煎服。如午时茶。
    43. 采茶[cǎi chá]
        采摘茶叶。 采摘茶叶
    44. 龊茶[chuò chá]
        宋代习俗。官府兵丁差役向街肆店铺点送茶水﹐借以乞求钱物,谓之“龊茶”。
    45. 的乳茶[de rǔ chá]
        宋代建州(今福建省建瓯县)特产茶饼之一。宋梅尧臣有《刘成伯遗建州小片的乳茶十枚》诗。
    46. 锭子茶[dìng zǐ chá]
        砖茶。
    47. 一茶[yī chá]
        客套语。意谓所赠钱物轻微,只可供一茶之用。
    48. 告茶[gào chá]
        敬辞。犹奉茶。
    49. 绿茶[lǜ chá]
        一种非发酵茶。由鲜茶叶经杀青、揉捻、干燥等工序制成。叶色青绿。水沏茶汁清香爽口,稍带苦涩味,回味甜。 成品茶的一种,用不完全发酵的叶子烘制成,冲泡时成淡青色而味清香
    50. 散茶[sàn chá]
        未压制成片﹑团的茶叶。
    51. 緑茶[lǜ chá]
        茶叶的一大类,与红茶相对而言。 新鲜茶叶经杀青、揉捻、干燥等工序而制成。沏出的茶保持茶叶原有的绿色,故名。绿茶有龙井、旗枪、雨前、明前等不同品种,按产地又可分为屯绿、婺绿、杭绿、湘绿等。
    52. 攒茶[zǎn chá]
        配有攒盒的茶。
    53. 白茶[bái chá]
        一种名茶。
    54. 枸杞茶[gǒu qǐ chá]
        用枸杞子等加工制成的茶汤。
    55. 作茶[zuò chá]
        制茶。
    56. 孩儿茶[hái ér chá]
        药茶名。又名乌爹泥﹑乌垒泥。能清上膈热,化痰生津,止血去湿,生肌定痛,疗一切疮疡。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土.乌爹泥》。
    57. 倒茶[dǎo chá]
        泡 茶过程中的一道很重要的工序。
    58. 没吃茶[méi chī chá]
        谓女子尚末受聘,没有订婚。旧时男女订婚,男方须送茶作为聘礼之一。
    59. 看茶[kàn chá]
        旧时吩咐仆人端茶招待客人的用语。 旧时招呼家里人给客人端茶
    60. 奶茶[nǎi chá]
        搀和着动物奶汁的茶。 搀和着牛、羊奶沏的茶
    61. 花茶[huā chá]
        用茉莉花等鲜花熏制的绿茶。也叫香片。 亦称“香片”。用鲜花熏制而成的绿茶
    62. 蜀茶[shǔ chá]
        1.指蜀地所产的茶。 2.花名﹐可供观赏。
    63. 痷茶[ān chá]
        古代饮茶术语。
    64. 赞茶[zàn chá]
        湖南民俗。举行婚礼时唱赞美香茶的歌,用以祝贺。
    65. 吃碗茶[chī wǎn chá]
        见“吃讲茶”。
    66. 鸠盘茶[jiū pán chá]
        犹鸠盘荼。
    67. 饼茶[bǐng chá]
        茶饼。
    68. 涧茶[jiàn chá]
        用山涧流水煮的茶。
    69. 用茶[yòng chá]
        饮茶,喝茶。
    70. 谢媒茶[xiè méi chá]
        指酬谢媒人的酒宴。
    71. 幻茶[huàn chá]
        1.古代一种冲茶的技术。
    72. 茗茶[míng chá]
        取意有“品茗”、“香茗”等意思。“品”《中华词典》:仔细地辨别;尝试滋味。“香茗”《中华词典》:香茶。
    73. 引茶[yǐn chá]
        已按“引”为单位纳税,可以运销的茶。
    74. 代茶[dài chá]
        1.代替茶钱。表示微薄的馈赠。 2.旧时订婚以茶为礼,男家送给女家的聘金称茶金,亦称代茶。
    75. 骑火茶[qí huǒ chá]
        茶名。清明前后采制。
    76. 炙茶[zhì chá]
        烘焙茶叶。
    77. 棍儿茶[gùn ér chá]
        用茶树的叶柄或嫩茎制成的低级茶。 用茶树的叶柄或嫩茎制成的低级茶
    78. 龙湫茶[lóng qiū chá]
        名茶名。雁荡山五珍之一。
    79. 贡茶[gòng chá]
        充作贡品的茶叶。
    80. 宝珠茶[bǎo zhū chá]
        见“宝珠”。

    茶[chá]字在开头的词语

    • 茶粥[chá zhōu]
        烧煮的浓茶。因其表皮呈稀粥之状,故称。
    • 茶仪[chá yí]
        赠钱财供饮茶用。多自谦钱礼菲薄。
    • 茶鼓[chá gǔ]
        1.亦作“茶皷”。 2.佛教语。禅寺法堂西北角设置此鼓,集僧用茶汤时用。
    • 茶饭[chá fàn]
        指饮食。 茶、酒、饭、菜、汤的总称。泛指饮食这里的茶饭都还可人意
    • 茶青[chá qīng]
        深绿而微黄的颜色。
    • 茶会[chá huì]
        1.茶话会。一种备有茶点的聚会。唐钱起有《过长孙宅与朗上人茶会》诗。 2.旧时工商业者以约定的茶楼作为行帮活动的场所,在茶座上互通行情,进行交易。这种聚会,通称“茶会”。
    • 茶寮[chá liáo]
        1.寺中品茶小斋。 2.茶馆。
    • 茶禁[chá jìn]
        朝廷为掌管茶叶产销,禁止私自买卖而颁布的禁令。
    • 茶榷[chá què]
        茶税。
    • 茶座[chá zuò]
        1.茶馆为卖茶而设的座位。 2.指代茶客。
    • 茶匙[chá chí]
        调制饮料用的小匙。 调饮料用的小勺
    • 茶话[chá huà]
        饮茶谈话。
    • 茶话会[chá huà huì]
        指气氛较轻松的一种小型会议。会上一般备有茶点。 备有茶点的招待会
    • 茶晶[chá jīng]
        一种茶褐色的水晶。可用作仪器或眼镜的镜片。
    • 茶夫[chá fū]
        旧称供茶水﹑打杂差的工役。
    • 茶杯[chá bēi]
        喝茶用的杯盏。亦泛指喝水的杯子。
    • 茶水[chá shuǐ]
        泛指饮用的茶或开水。 加茶叶泡成的开水或白开水茶水供应站
    • 茶托[chá tuō]
        用以衬垫茶杯的碟子。 垫在茶碗或茶杯底下的小盘儿
    • 茶花[chá huā]
        1.特指山茶花。 2.指茶树或油茶树的花。 各种茶叶树的花蕾
    • 茶筅[chá xiǎn]
        洗茶具的竹帚。
    • 茶锈[chá xiù]
        附着在茶具上尤其是其内壁上的褐色物质。 附着在茶具上尤其是其内壁上的褐色物质
    • 茶铺[chá pù]
        1.经营茶业的商号。 2.茶馆。
    • 茶炊[chá chuī]
        茶汤壶。一种金属制,有两层壁,四围灌水,在中间着火的烧水壶。亦泛指烧水壶。
    • 茶品[chá pǐn]
        指茶叶制品。
    • 茶茗[chá míng]
        《尔雅.释木》“槚,苦荼”晋郭璞注:“今呼早采者为茶,晩取者为茗,一名荈。”后泛称茶。
    • 茶点[chá diǎn]
        茶水和点心。 清茶与糕点
    • 茶砖[chá zhuān]
        压制成砖状的茶叶。 中国以茶叶、茶茎,有时还配以茶末压制成的块状茶
    • 茶菁[chá jīng]
        所谓茶菁通常指的是鲜叶,是没有经过任何加工工序的、从茶树上采下的准备加工为茶的叶子叫茶菁。
    • 茶枪[chá qiāng]
        茶未展的嫩芽。
    • 茶花女[chá huā nǚ]
        剧本。法国小仲马作于1848年。巴黎名妓玛格丽特为青年阿芒的真挚爱情所感动,毅然离开社交生活,与阿芒同居乡间。阿芒之父责备玛格丽特毁了儿子的前程,玛格丽特被迫返回巴黎重操旧业。阿芒盛怒之下,在社交场合当众羞辱她。玛格丽特一病不起,含恨而死。阿芒读了玛格丽特的遗书,方知真相,追悔莫及。
    • 茶几[chá jī]
        放茶具等用的小桌。 供喝茶用或摆起来喝茶的小桌
    • 茶亭[chá tíng]
        出售茶水的小亭或小房间。 出售茶水的小亭或小房间
    • 茶楼[chá lóu]
        有楼的茶馆。亦泛指茶馆。 设在楼中的茶馆——多用做茶馆的名称
    • 茶汤会[chá tāng huì]
        寺庙以茶汤助缘之斋会。
    • 茶褐[chá hè]
        赤黄而略带黑的颜色。
    • 茶园[chá yuán]
        茶树种植园。 茶树种植园
    • 茶礼[chá lǐ]
        指旧俗缔婚的聘礼。
    • 茶汤壶[chá tāng hú]
        即茶炊。参见“茶炊”。
    • 茶食[chá shi]
        指糖果﹑脯饵﹑糕点之类的零食。
    • 茶卤儿[chá lǔr]
        浓酽的茶汁,冲淡后饮用。也指用于漱口的浓茶汁。 浓酽的茶汁,冲淡后饮用。也指用于漱口的浓茶汁
    • 茶室[chá shì]
      1. 茶房[chá fáng]
          旧指在火车、轮船、旅馆、饭馆等场所为客人提供茶水服务的人。
      2. 茶坊[chá fāng]
          茶馆。
      3. 茶皷[chá gǔ]
          见“茶鼓”。
      4. 茶笋[chá sǔn]
          亦作“茶筍”。1.茶芽。2.茶和笋。
      5. 茶水摊[chá shuǐ tān]
          摆着茶水出售的货摊。 摆着茶水出售的货摊
      6. 茶灶[chá zào]
          烹茶的小炉灶。
      7. 茶汤[chá tāng]
          犹茶水。
      8. 茶博士[chá bó shì]
          唐封演《封氏闻见记.饮茶》:“御史大夫李季卿宣慰江南……鸿渐身衣野服,随茶具而入,既坐,教摊如伯熊故事,李公心鄙之。茶毕,命奴子取钱三十文,酬茶博士。”后世因以称卖茶人或茶坊伙计为“茶博士”。
      9. 茶船[chá chuán]
          茶托子。形如船,故名。
      10. 茶镜[chá jìng]
          用茶晶或茶色玻璃制成的眼镜。 用茶晶或茶色玻璃制成的眼镜
      11. 茶褐色[chá hè sè]
          像浓茶水那样的深褐色。 像浓茶水那样的深褐色
      12. 茶场[chá chǎng]
          种植大片茶树的地方。 种植大片茶树的地方
      13. 茶盅[chá zhōng]
          茶盅亦称公道杯、公平杯,用于盛放和分斟茶汤。
      14. 茶叶蛋[chá yè dàn]
          即茶叶﹑酱油﹑茴香等为佐料煮熟的蛋。 加茶叶与佐料煮的鸡蛋
      15. 茶色[chá sè]
          1.茶叶的色泽。 2.茶货的成色,品位。 3.茶褐色。 一种比栗色稍红的棕橙色至浅棕色

      茶[chá]字在中间的词语

      • 人走茶凉[rén zǒu chá liáng]
          比喻世态炎凉,人情淡漠。
      • 采茶歌[cǎi chá gē]
          流行于江西﹑湖南﹑湖北﹑广西﹑安徽等地的民间曲调,后发展成“采茶戏”。
      • 一茶顷[yī chá qǐng]
          一盏茶的时间。犹言片刻。
      • 采茶戏[cǎi chá xì]
          戏曲剧种的一类。由民间歌舞采茶灯发展而来的戏曲的统称。采茶灯于“灯节”或收茶季节演唱以采茶为内容的节目,后发展为对子戏或三小戏,有些已发展为能演大型剧目的剧种。现流行各地的有江西采茶戏、黄梅采茶戏、粤北采茶戏等。
      • 打茶会[dǎ chá huì]
          见“打茶围”。

      茶[chá]字的成语

      • 三茶六饭[sān chá liù fàn]
          比喻招待客人非常周到。
      • 清茶淡饭[qīng chá dàn fàn]
          清:清淡。形容饭食非常简单。
      • 三茶六礼[sān chá liù lǐ]
          犹言明媒正娶。旧指正式婚姻。
      • 茶余饭后[chá yú fàn hòu]
          泛指休息或空闲的时候。 喝完茶、吃过饭之后。泛指闲来无事茶余饭后时常看几页闲书
      • 浪酒闲茶[làng jiǔ xián chá]
          指风月场中的吃喝之事。
      • 不茶不饭[bù chá bù fàn]
          不思饮食。形容心事重重。
      • 茶饭无心[chá fàn wú xīn]
          没有心怀喝茶吃饭。形容心情苦闷。
      • 榷酒征茶[què jiǔ zhēng chá]
          征收酒茶税。亦泛指苛捐杂税。
      • 粗茶淡饭[cū chá dàn fàn]
          粗:粗糙、简单;淡饭:指饭菜简单。形容饮食简单,生活简朴。 简单粗劣的饮食请来…与我们同吃这粗茶淡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