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新华字典>伏的国语辞典解释

伏读音为fú,意思是趴,脸向下,体前屈:~卧。~案读书。低下去:此起彼~。屈服,承认错误或受到惩罚:~法。~输。~辩(伏罪的供状,亦作“伏辨”)。使屈服:降~。降龙~虎。隐藏:~兵。埋~。农历划分夏季最炎热的三个阶段:~日。~旱。~暑。~天。姓。
伏  部  首
部外笔画
4
伏总笔画
伏  结  构
左右结构
伏同音字
常用字表
伏是常用字
伏统一码
伏  五  笔
WDY
伏  仓  颉
OIK
伏  郑  码
NGS
四角号码
23284
通用字表
伏是通用字

伏字读音

fú ㄈㄨˊ

伏字笔顺

撇、竖、横、撇、捺、点 (伏笔顺图解请看:伏笔顺)

伏相关字典

伏国语辞典解释

伏 fú ㄈㄨˊ

# 动

  • 趴,身体向前倾靠在物体上。
    1. 如:「倒」、「伏案」。
    2. 《礼记·曲礼上》:「坐毋箕,寝毋。」
  • 隐藏、隐匿。
    1. 如:「蛰」、「危机四」、「昼伏夜出」。
    2. 《老子·第五八章》:「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
  • 降服、使屈服。
    1. 如:「降龙伏虎」、「制」。
  • 低落下去。
    1. 如:「伏地挺身」、「此起彼」。
  • 承认、承受。
    1. 如:「伏罪」、「伏法」。
    2. 《文选·班彪·王命论》:「遇折足之凶,斧钺之诛。」
  • 佩服、信服。
    1. 唐·白居易〈琵琶行〉:「曲罢曾教善才,妆成每被秋娘妒。」

# 形

  • 隐藏不露的。
    1. 《文选·左思·蜀都赋》:「漏江伏流溃其阿。」

# 名

  • 参见「伏日 」条。

    # 副

    • 对尊长自谦的敬辞。
      1. 《文选·枚乘·七发》:「伏闻太子玉体不安,亦少闲乎?」
      2. 《汉书·卷四·文帝纪》:「臣计之,大王奉高祖宗庙最宜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