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中医中药>中药材>菊花苗

菊花苗

《中药大辞典》:菊花苗

药材名称菊花苗

拼音Jú Huā Miáo

别名玉英(《金匮玉函方》)

出处得配本草

来源为菊科植物幼嫩茎叶。初夏采,阴干。

性味《本草求原》:"甘微苦,凉。"

功能主治清肝,明目。治头风眩晕,目翳。

《本草求原》:"清肝胆热,益肝气,明目去翳;同花浸酒(加南枣、杞子更妙)治头风眩晕欲倒。作羹、煮粥亦可。"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或研末。外用:煎水熏洗。

复方①治久患头风眩闷,头发干落,胸中痰结:白菊苗,捣末。先灸两风池各二七壮,后空腹取药一方寸匕,和无灰酒服之,日再,渐加三方寸匕。若不欲饮酒者,但和羹粥汁服之亦得。(《天宝单方图》)

②清目宁心:甘菊斩长嫩头丛生叶,摘末洗净,细切,入盐同米煮粥,食之。(《遵生八笺》菊苗粥)

③治女人阴肿:甘菊苗捣烂煎汤,先熏后洗。(《世医得效方》)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菊花苗

药材名称菊花苗

拼音Jú Huā Miáo

英文名Seeding of Chrysanthemum

别名玉英

出处出自《得配本草

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菊的幼嫩茎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hrysanthemum morifolium (Ra-mat.) Tzvel.

采收和储藏:春季或夏初采收,阴干或鲜用。

原形态菊 多年生草本,高60-150cm。茎直立,分枝或不分枝,被柔毛。叶互生;有短柄;叶片卵形至披针形,长5-15cm,羽状浅裂或半裂,基部楔形,下面被白色短柔毛。头状花序直径2.5-20cm,大小不一,单个或数个集生于茎枝顶端;总苞片多层,外层绿色,条形,边缘膜质,外面被柔毛;舌状花白色、红色、紫色或黄色。瘦果不发育。花期9-11。

化学成分茎含赤坶素(gibberellins),细胞激肽(cy-tokinins)[1]。

性味味甘;微苦;性凉

功能主治清肝明目。主关风眩晕;止生翳膜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2。外用:适量,煎水熏洗。

复方① 久患头风眩闷,头发干落,胸中痰结:白菊苗,捣未。先灸两风池各二七壮,后空腹取药一方寸匕,和无灰酒服之,日再,渐加三方寸匕。若不欲饮酒者,但和羹粥汁服之亦得。(《天宝单方图》)②清目宁心:甘菊新长嫩头丛生叶,摘未洗净,细切,入盐同米煮粥,食之。(《遵生八笺》菊苗粥)③治女人阴肿:甘菊苗捣烂煎汤,先熏后洗。(《世医得效方》)

各家论述《本草求原》:清肝胆热,益肝气,明目去翳;同花浸酒(加南枣、杞子更妙)治头风眩晕欲倒。作羹、煮粥亦可。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波叶紫金牛

    药材名称波叶紫金牛拼音Bō Yè Zǐ Jīn Niú别名小凉伞、千年不出山、矮脚凉伞、小部伞、不出林、小矮地茶、小狮子头、铁罗伞来源药材基源:为紫金牛科植物细罗伞的全株。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rdi

  • 硫黄

    《中国药典》:硫黄药材名称硫黄拼音Liú Huánɡ英文名SULFUR别名硫磺、黄牙、天生黄来源本品为自然元素类矿物硫族自然硫,采挖后,加热熔化,除去杂质;或用含硫矿物经加工制得。

  • 粟糖

    药材名称粟糖拼音Sù Tánɡ出处《纲目》来源为禾本科植物粟的种子经发酵糖化制成的糖。功能主治《纲目》:"主痔漏脱肛,和诸药熏之。"摘录《中药大辞典》

  • 铁海棠花

    《中药大辞典》:铁海棠花药材名称铁海棠花拼音Tiě Hǎi Tánɡ Huā出处《全展选编·妇产科》来源为大戟科植物铁海棠的花朵。原形态植物形态详"铁海棠"条。

  • 马槟榔

    《全国中草药汇编》:马槟榔药材名称马槟榔拼音Mǎ Bīnɡ Lɑnɡ别名屈头鸡、水槟榔、马大白、紫槟榔、太极子来源白花菜科山柑属植物马槟榔Capparis masaikaii Levl.,以种仁入药。

  • 金慈姑

    药材名称金慈姑拼音Jīn Cí Gū英文名roxburg Typhonium出处始载于《云南植物名录》。来源药材基源:为天南星科植物金慈姑的块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yphonium roxburg

  • 白沙糖

    《中药大辞典》:白沙糖药材名称白沙糖拼音Bái Shā Tánɡ别名石蜜(《唐本草》),白糖(《子母秘录》),糖霜(《日用本草》),白霜糖(《本草备要》)。出处《纲目》来源为禾本科

  • 菊花苗

    《中药大辞典》:菊花苗药材名称菊花苗拼音Jú Huā Miáo别名玉英(《金匮玉函方》)出处《得配本草》来源为菊科植物菊的幼嫩茎叶。初夏采,阴干。性味《本草求原》:"甘微

  • 金耳环

    《全国中草药汇编》:金耳环药材名称金耳环拼音Jīn ěr Huán别名土细辛、一块瓦来源马兜铃科细辛属植物纤梗细辛Asarum gracilipes C. S. Yang, mss.以全草入

  • 猴枣

    《中药大辞典》:猴枣药材名称猴枣拼音Hóu Zǎo别名猴子枣、羊肠枣(《药物出产辨》),猴丹(《中国医学大辞典》),申枣(《药材资料汇编》)。出处《饮片新参》来源为猴科动物猕猴等内脏的结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