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中医中药>中药材>白带草

白带草

药材名称白带草

拼音Bái Dài Cǎo

别名雀儿菜、野养菜、米花香荠菜

出处本品系地方性草药,其原植物碎米荠之名始见于《野菜谱》,云:"碎米荠,如布谷,想为民饥天雨粟,官仓一日一开放,造物生生无尽藏,救饥,三月采,止可作齑。"在清代《植物名实图考》中有"蔊菜"一条,但其所绘之图并非蔊菜,而是碎米荠

来源药材基源:为十字花科植物碎米荠及弯曲碎米荠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Cardamine hirsuta L.2.Cardamine flexuosa With.

采收和储藏:2-5月采集,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1.碎米荠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高15-35cm。无根状茎;根细长,侧根多而细。茎直立或斜升,通常多分枝,少有不分枝,下部有时带淡紫色,密被白色粗毛,上部毛渐少。奇数羽状复叶;基生叶具柄、有小叶2-5对;顶生小叶肾形或肾圆形,长4-10cm,宽5-13mm,边缘有3-7波状浅裂,小叶柄明显;侧生小叶卵圆形或卵形,较顶生叶小,基部两侧稍有歪斜,边缘有2-3圆齿;茎生叶具短柄,有小叶3-6对,生于茎下部的通常与基生叶相似,生于茎上部的顶生小叶,菱状长卵形,长5-20mm,先端3齿裂,无小叶柄,侧生小叶卵形,全缘,基部渐狭,全部小叶两面多少被粗毛。总状花序生于枝端,花小;萼片4,有时带紫色,长椭圆形,边缘膜质,外面有疏毛;花瓣4,白色,倒卵形,长3-5mm,基部渐狭;雄蕊6,4长2短,长雄蕊长2.5-3mm,短雄蕊长2-2.5mm,花丝稍扩大;雌蕊1,子房柱状,花柱极短,柱头扁球形。长角果线形而稍扁,长达30mm,无毛。种子椭圆形,棕色,表面具疣点。花期2-4月,果期3-5月。

2.弯曲碎米荠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高达30cm,主根有时不明显而呈须根状。茎由基部分枝,斜升呈铺散状,被疏柔毛,分枝多,表面有细沟棱。奇数羽状复叶;基生叶具柄;有小叶3-7对,顶生小叶卵形、倒卵形,长宽各为2-5mm,先端为3齿裂,基部宽楔形,有小叶柄,侧生小叶卵形,较顶生小叶略小,边缘1-3齿裂,有小叶柄;茎生叶有小叶3-5对,小叶多为卵形或线形,有1-3波状浅裂或全缘,全部小叶近无毛,有时散生柔毛。总状花序生于枝顶,花多数,形小,花梗纤细;萼片4,长椭圆形,边缘白色膜质,外面绿色或带紫色;花瓣4,白色,倒卵状,基部渐狭;雄蕊6,4长2短,长雄蕊长约2.5mm,短雄蕊长约2mm;雌蕊1,子房柱状,花柱短,柱头扁球形。长角果线形而扁,长12-20mm,无毛。种子长圆形而扁,边缘或先端具极狭的翅,黄褐色。花期3-5月,果期4-6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1.生于海拔1000m以下的山坡、路旁、荒地和耕地的阴湿处。

2.生于田边、路旁及湿润草地。

资源分布:1.分布于辽宁、河北、山西、陕西、甘肃、山东和长江以南各地。

2.分布于辽宁、河北、陕西、甘肃、河南及长江以南各地。

性状性状鉴别 (1)碎米荠全草扭曲成团。主根细长,侧根须状,淡黄白色。茎多分枝,黄绿色,下部微带淡紫色,密被灰白色粗糙毛。奇数羽状复叶,多皱缩,小叶2-5对,顶生小叶肾圆形,长4-10mm,宽5-12mm,边缘有3-5个波状浅裂,两面均有毛,侧生小叶较小,卵圆形,基部楔形稍不对称,叶缘有2-3圆齿,无柄。长角果线形而扁,长达3cm,每室种子1行。种子椭圆形,长1.2-1.5mm,宽0.6-0.8mm,棕色,有小疣点。气微清香,味微甘。

(2)弯曲碎米荠主根不明显而呈须根状。茎由基部分枝,多且近等长,表面有细沟棱。奇数羽状复叶,小叶3-7对,小叶长卵形,边缘1-3齿裂。长角果长1.2-2cm,宽约1mm。种子长圆形而扁,长约1mm,边缘或先端有极狭的翅,黄褐色。气微清香,味微甘。

性味甘;淡;凉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安神;止血。主湿热泻痢;热淋;白带;心悸;失眠;虚火牙痛;小儿疳积;吐血;便血;疔疮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外用:适量,捣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海鹞鱼肝

    药材名称海鹞鱼肝拼音Hǎi Yào Yú Gān来源药材基源:为赤魟科动物赤魟、花点魟及其近缘种的肝脏。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Dasyatis akajei(Muller et Henle)2.Da

  • 九头妖

    药材名称九头妖拼音Jiǔ Tóu Yāo别名黄冠菊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黄樱菊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Xanthopappus subacaulis C. Winkl.采收和储藏:春、夏季采收,

  • 刺梨根

    《中药大辞典》:刺梨根药材名称刺梨根拼音Cì Lí Gēn别名茨藜子根(《天宝本草》),茨藜根(《贵阳民间药草》)。出处《草木便方》来源为蔷薇科植物刺梨的根。7~8月采。化学成分根

  • 大叶鸡菊花

    药材名称大叶鸡菊花拼音Dà Yè Jī Jú Huā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大叶斑鸠菊的根皮或茎、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Vernonia uolkameriifolia (Wall.)DC.采收和储

  • 土白芨

    《中药大辞典》:土白芨药材名称土白芨拼音Tǔ Bái Jī出处《西藏常用中草药》来源为兰科植物二叶舌唇兰的块茎。8~10月采挖。原形态草本,高30~50厘米。块茎2个,近倒卵形,肥厚肉质,黄

  • 南瓜子

    《全国中草药汇编》:南瓜子药材名称南瓜子拼音Nán Guā Zǐ别名北瓜子、窝瓜子来源葫芦科南瓜属植物南瓜Cucurbita moschata Duch.的种子。秋季采摘成熟果实,取出种子,

  • 野西瓜苗子

    药材名称野西瓜苗子拼音Yě Xī Guā Miáo Zǐ来源药材基源:为锦葵科植物野西瓜苗Hibiscus trionum L.的种子。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Hibiscus trionum L.采收和

  • 葶苈子

    《中国药典》:葶苈子药材名称葶苈子拼音Tínɡ Lì Zǐ英文名SEMEN LEPIDII/SEMEN DESCURAINIAE来源本品为十字花科植物独行菜Lepidium ape

  • 黄瓜叶

    《中药大辞典》:黄瓜叶药材名称黄瓜叶拼音Huánɡ Guā Yè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葫芦科植物黄瓜的叶片。夏、秋采收。性味《本草拾遗》:"味苦,平,小毒。"功

  • 功劳木

    《中药大辞典》:功劳木药材名称功劳木拼音Gōnɡ Láo Mù出处《饮片新参》来源为小檗科植物阔叶十大功劳、细叶十大功劳或华南十大功劳的茎干。全年可采,截段,晒干。原形态形态详&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