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胃病

胃病

六腑病候之一。胃主受纳,腐熟水谷。胃与脾相为表里,共司升清降浊。胃病有寒热虚实之分。多由客寒积热、饮食不节、或胃气虚弱所致。临床表现,以呕逆飧泄、痞满疼痛、胀嘈杂为主。《灵枢·邪气藏府病形》:“胃病者,腹膜胀,胃脘当心而痛,上肢两胁,膈咽不通,饮食不下。”《诸病源候论·胃病候》:“气盛为有余,则病腹膜胀气满,是为胃气之实也,则宜泻之。胃气不足,则饥而不受水谷,飧泄呕逆,是为胃气虚也,则宜补之。”《中藏经》卷上:“实则中胀便难,肢节疼痛,不下食,呕吐不已。虚则肠鸣胀满,引水滑泄。寒则腹中痛不能食冷物。热则面赤如醉人,四肢不收持,不得安卧,语狂目乱,便硬者是也。病甚则腹胁胀满,吐逆不入食,当心痛,上下不通,恶闻食臭,嫌人语,振寒喜伸欠。胃中热则唇黑,热甚则登高而歌,弃衣而走,颠狂不定,汗出额上,鼽衄不止。虚极则四肢肿满,胸中短气,谷不化,中消也。胃中风,则溏泄不已。胃不足,则多饥不消食。”《太平圣惠方》卷五:“胃虚则生寒,寒则若(苦)饥,心腹恒痛,两胁虚胀咽喉不利,食饮不下,面目浮肿,淅淅恶风,目中急,足胫寒,不得安卧,则是胃虚冷之候也。”“胃实则热,热则恒渴引水,头痛如疟唇口皆干,喜哕,或生乳痈,及缺盆腋下肿,腹胀,身热心悬,消谷善饥,溺色黄者,则是胃实热之候也。”《本草经疏》:“胃实之证。谵语发狂发斑,弃衣而走,登高而歌,属胃家邪热实。口臭,数欲饮食,属胃火。嘈杂,属胃火。口淡,属胃热。呕吐属胃火者,必面赤小便短赤,或涩,大便多燥,口苦或干渴。吞酸,属胃火。”“胃虚七证。胃弱不纳食,及不思饮食。胃虚呕吐,宜分寒热。霍乱转筋,属胃虚,猝中邪恶气毒气,兼有停滞所致。绞肠痧,属胃气虚,猝中天地邪恶秽污之气,郁于胸腹。中恶腹中痛,属胃气虚,恶气客之所致。反胃,属胃气虚。中酒,属胃弱。”根据辨证,治疗可分别采取温胃散寒、清胃泄火、益气建中、消导化滞等法。参见胃病各条。

猜你喜欢

  • 膈内拒痛

    指胸膈部疼痛拒按。《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太阳病,脉浮而动数,……医反下之,动数变迟,膈内拒痛,胃中空虚,客气动膈,短气躁烦,心中懊憹,阳气内陷,心下因硬,则为结胸,大陷胸汤主之。”多由正邪相

  • 新生儿腹痛

    病证名。出《幼幼新书》卷二十八·伤泻第四。新生儿藏府怯弱,内受风冷,藏冷夜啼,胎寒腹痛。宜医局开胃丸(木香、蓬莪术、白术、人参、麝、芍药),乳前服。

  • 心坎

    胸骨下端剑突周围部位。古称剑突为心坎骨(见《伤科补要》卷一)。

  • 脉诀刊误

    脉学著作。又名《脉诀刊误集解》。2卷。元·戴启宗撰。戴氏认为当时流传颇广的高阳生《脉诀》,内容虽较通俗,又是以韵语歌诀的形式编写,但其中不免语意不明,立义偏异,并存在不少错误。遂以《内经》、《难经》、

  • 王东野

    【介绍】:元代医家。永新(今江西永新)人。精医术,曾任永新州官医提领及吉安路副提领。1311年(至大四年)赴京师,被荐为太医院御医。倡议立“广惠局”以济民病,其后局废,归乡里。以家藏验方,整理刊刻为《

  • 前胡汤

    ①《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三方。前胡、甘草、半夏、芍药各二两,黄芩、当归、人参、桂心各一两,生姜三两,大枣三十枚,竹叶一升。为粗末,水煎,分四次服。治胸中逆气,心痛彻背,少气不食。②《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

  • 孙南屏

    【介绍】:见孙橹条。

  • 脾毒痢

    病证名。出《婴童百问》。感受暑热之毒而致的痢疾。夏暑之时,饮食不洁,生冷不禁,暑热之毒犯及胃肠,而成下痢。其症发热烦渴,腹痛,里急后重,痢下频作。治宜清暑解毒。如白头翁汤加人苋,或香连丸、黄连香薷饮,

  • 寒积吐

    病证名。指寒邪积滞胃中而致的呕吐。多因乳幼儿沐浴受凉,风寒由肌表入胃,寒邪积滞不化,气逆而吐所致。明·邓景仪《医经会解》:“寒积吐,清浊混出,不作腥臭,吐汁久澄,清浮浊底。”临床可伴有面唇苍白,形寒、

  • 精少

    病证名。指精液稀少。见《辨证录·种嗣门》。又称少精。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