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腹胀

腹胀

证名。出《素问·玉机真藏论》。一作腹。指腹部胀满不适,或腹部胀大。《诸病源候论·腹胀候》:“腹胀者,由阳气外虚,阴气内积故也。阳气外虚,受风冷邪气,风冷,阴气也。冷积于府藏之间不散,与脾气相壅,虚则胀,故腹满而气微喘。”《张氏医通·腹满》:“腹胀诸证,虽属寒者多,属热者少,然世治胀,喜用辛温散气之药。……有气虚不能裹血,血散作胀,必其人大便不坚,或时结时溏,溏则稍减,结则渐加,小便清利,甚则浑白如泔,其脉缓大而滞,气口益甚,慎不可用辛温耗气之药,宜四君子去白术木香泽泻当归、芍药,以固其气中之血。有血虚不能敛气,气散作胀,必其人烦热便燥,小便黄数,其脉浮数而弦,人迎尤甚,慎不可用苦寒伤胃之药,宜四物汤去地黄加黄芪肉桂甘草、煨姜,以和其血中之气。外因六气成胀,藿香正气散内因七情成胀,沉香降气散。忧思过度,致伤脾胃,心腹膨胀,喘促烦闷,肠鸣气走,漉漉有声,大小便不利,脉虚而濇,局方七气汤浊气在上,则生膜胀,生姜泻心汤加木香、厚朴。脾胃不温,不能腐熟水谷而胀,附子理中汤。肾藏虚寒,不能生化脾土而胀,济生肾气丸。”食积虫积痰饮等亦可导致腹胀。详腹胀诸条。

猜你喜欢

  • 咸鱼草

    见《岭南草药志》。为葫芦茶之别名,详该条。

  • 牛眼

    病名。见《疮疡经验全书》卷三。即湿毒流注。详该条。

  • 狮鞭草

    见《全国中草药汇编》。为玉龙鞭之别名,详该条。

  • 滚刺筒

    针具名。近年研制的新型皮肤针针具。其构造分筒柄和滚筒两部分,筒壁密布短针。使用时,持筒柄将滚筒在选定部位来回滚动。刺激面广为其特点。

  • 莸(yóu)

    见《浙江民间常用草药》。又名边兰、倒挂金钟、疳积草、对着钱。为马鞭草科植物莸Caryopteris nepetaefolia(Benth.)Maxim.的全草。分布江苏、安徽、浙江等地。辛、微苦,温。

  • 气口

    即寸口,脉诊部位。《素问·经脉别论》:“气口成寸,以决死生。”故将气口称为寸口。详寸口条。

  • 疳肚

    病证名。出《普济方》卷三百七十九。指小儿腹大而有青筋者。多因食物过饱,阻滞中焦,伤及脾胃,以致气机失运,经脉瘀阻而致腹壁青筋暴露。治宜先消除积滞,舒畅气机,用三棱散(《证治准绳》:三棱、人参、香附、青

  • 牙车

    出《灵枢·本藏篇》。又名牙床。即口腔内载齿之骨,分上、下两部分。即今之牙槽骨。

  • 二便色白

    病证名。见《张氏医通·婴儿门》。又名大小便白。小儿便如米泔,或溺停少顷,变成泔浊者,为脾胃湿热;若大便泔白色,或如鱼冻,或呈红黄黑色者,为湿热积滞所致。治宜理脾消滞,去湿热,节饮食。用胃苓汤加减。日久

  • ①泛指构成人体和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素问·金匮真言论》:“夫精者,身之本也。”由饮食水谷化生的精微,又称水谷之精、后天之精。《灵枢·大惑》:“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精散则视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