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麻醉法之一。是相对于耳针麻醉、面针麻醉等法而言。指以针刺经穴或经外奇穴为主的一种针麻方法。其法根据不同手术,按循经取穴、辨证取穴、神经节段取穴等原则,选配适当穴位。术前按针麻常规给予辅助用药,针麻
病证名。见《妇人良方大全》卷十五。亦名孕妇尿出。因孕后血虚,脬中有热;或脾肺气虚,下逼于脬;及肝肾阴虚,热扰膀胱所致。血虚脬中有热者,兼见心烦尿赤,宜养血清热,用丹栀逍遥散,或白薇散(白薇、白芍);若
见《河北药材》。为芫花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即下颌关节脱臼。出《外治寿世方初编》卷二。详颊车蹉条。
书名。又名《猝病新论》。章太炎撰。刊于1938年。共收医论38篇。内容广泛,有医学理论探讨、病症论述、古典医著的考证和评价。作者对不少学术问题发表了自己的见解,如对《内经》认为应采取“舍瑕取瑾”的态度
【生卒】:十六世纪【介绍】:明代官吏。字汝永,鄞县(今属浙江宁波)。曾任总兵马等官职,在抗御倭寇入侵我国沿海上有功。曾把所得到的经验方及脉诀药性等材料,增入其父万表所刊刻的《济世良方》一书中。
见《昆明郊区药用植物的初步调查报告》。为金铁锁之别名,详该条。
俗称纸捻、纸钉、药钉。《卫济宝书》卷上:“疮已溃,须用好厚纸作一合索捻子捻之。”是用富于韧性而不易酥烂、吸水性强的纸张做成。一般截成1.5×8厘米(以平方厘米计),搓成条状,长短以窦道长短而取舍。其作
表有寒里有热的证候。外邪传里化热而表寒未解,或本有内热,又感寒邪之证。多见恶寒发热、无汗身痛又伴见烦躁口渴、便秘等。
养生术语。指唾液。《医心方》卷二十七:“唾者凑为醴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