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中医中药>中药方剂>益元散

益元散

《中国药典》:益元散

药方名称益元散

处方滑石600g甘草100g朱砂30g

性状本品为浅粉红色的粉末,手捻有润滑感;味甜。

炮制以上三味,朱砂水飞成极细粉;滑石甘草粉碎成细粉,与上述粉末配研,过筛,混匀,即得。

功能主治清暑利湿。用于感受暑湿,身热心烦,口渴喜饮,小便短赤。

用法用量调服或煎服,一次6g,一日1~2次。

贮藏密闭,防潮。

摘录《中国药典》

《宣明论方》卷十:益元散

药方名称益元散

别名天水散、太白散(《伤寒直格》卷下)、六一散(《伤寒标本》卷下)。

处方滑石180克甘草30克

功能主治清暑利湿。治感受暑湿,身热烦渴,小便不利,或呕吐泄泻,或下痢赤白,亦可用于膀胱湿热所致的癃闭淋痛,砂淋、石淋。

用法用量为细末。每服9克,温水调下,日三服;欲饮冷者,新汲水调服。亦可加蜜少许调服。伤寒发汗,煎葱白、豆豉汤调下;难产,紫苏汤调下。

注意孕妇忌服。

备注暑湿所致之病,治当清暑利湿。方中滑石性寒味淡,寒能清热,淡能渗湿,使三焦湿热从小便而出,少佐甘草以和中气,与滑石相配,有甘寒生津之义,使小便利而津液不伤,二药相配,共成清暑利湿之功。

摘录《宣明论方》卷十

猜你喜欢

  • 救斑再苏汤

    药方名称救斑再苏汤处方玄参3两,升麻3钱,荆芥3钱,黄连3钱,黄芩3钱,麦门冬3两,天冬1两,青蒿1两。功能主治中暑忽倒,口吐白沫,将欲发狂,身如火烧,紫斑灿然者。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石室秘录》卷六

  • 阿胶酒

    药方名称阿胶酒别名阿胶汤处方阿胶3两(炙)。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孕妇血痢。用法用量阿胶汤(《赤水玄珠》卷八)。摘录方出《证类本草》卷十六引《梅师方》,名见《普济方》卷三四四引《圣惠》

  • 鹅毛管眼药

    《中药成方配本》:鹅毛管眼药药方名称鹅毛管眼药处方麝香2钱5分,熊胆5分,飞琥珀5分,冰片2钱,飞制甘石2两,飞生月石2钱,荸荠粉1两5钱,蕤仁霜5分(以上8味为甲组药),生地8两,玄参4两,川石斛3

  • 滋阴补髓汤

    药方名称滋阴补髓汤处方生地15克龟版24克黄柏3克《盐水炒)知母3克(盐水炒)虎胫骨4.5克(炙)枸杞9克当归6克党参12克茯苓6克白术3克 金毛脊4.5克 川断6克牛膝6克功能主治滋阴补髓。治骨痿。

  • 沉香养脾丸

    药方名称沉香养脾丸处方人参半两,白术半两,川面姜(炮)半两,甘草(炙)半两,木香半两,丁香半两,肉豆蔻(面裹,煨)半两,缩砂半两,沉香1分。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1两作10丸。功能主治益脾养胃,助气

  • 麻仁丸

    《中国药典》:麻仁丸药方名称麻仁丸处方火麻仁200g 苦杏仁100g大黄200g枳实(炒)200g厚朴(姜制)100g白芍(炒)200g性状为黄褐色的水蜜丸、小蜜丸或大蜜丸;味苦。炮制上六味,除火麻仁

  • 通气散

    《外科精义》卷下:通气散药方名称通气散处方玄胡45克猪牙皂角川芎各30克藜芦15克 踯躅花7.5克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通窍除毒。治时气头面赤肿,或咽喉闭塞不通,用之取嚏,喷七八遍,泄出其毒则愈。若看

  • 不二饮

    《青囊秘传》:不二饮药方名称不二饮处方西丁1钱,靛花5分。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结毒咽烂。用法用量凉水调服。摘录《青囊秘传》《古今医鉴》卷五:不二饮药方名称不二饮处方常山2钱,槟榔(雌1钱,雄1钱,尖锐

  • 代谷丸

    药方名称代谷丸处方精羊肉(去筋膜,薄批切)3斤,陈皮3分,小椒2分,葱10根(先以水高肉2指已来,同煮水尽,去陈皮等,只取肉,慢火焙干),人参2两(去芦头),神曲2两(炒),大麦糵(炒)2两。制法上为

  • 海蛤散

    《仙拈集》卷二:海蛤散药方名称海蛤散处方蛤蜊壳(醋炙5次)。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胃气痛。用法用量每服1钱,烧酒送下。摘录《仙拈集》卷二《普济方》卷三八六:海蛤散药方名称海蛤散处方泽泻1分,海蛤1分,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