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中医中药>中医百科>伤寒直格

伤寒直格

  • 伤寒直格

    序卷上十干脏腑配合十二支脏腑经络配合手足经络配天地四时合主表里阴阳脏腑经络病证内外八邪内外病生四类九气五邪五邪微甚十干夫妇配合成五运五运太过不及十二支应六气三阴三阳六气有余不足六气五运应五脏主病六气为

  • 伤寒直格

    书名。①旧题金·刘完素撰,葛雍编。又名《刘河间伤寒直格方论》。3卷(原为6卷,或称6集)。上卷叙干支配脏腑、病因、运气主病、脉诊等统论内容;中卷论伤寒六经传受,并分析一些病症及其治法;下卷集仲景麻黄汤

猜你喜欢

  • 肺经

    ①手太阴肺经之简称。见该条。②推拿穴位名。出陈氏《小儿按摩经》。又名肺、肺金。位于无名指远端指骨的腹面。能止咳化痰。《小儿按摩经·手法歌》:“肺经受风咳嗽多,即在肺经久按摩。”参见五经条。

  • 轻可去实

    用轻清疏解的药物,以治疗风温初起的表实证。《汤液本草》:“轻可以去实,麻黄、葛根之属是也。”又如症见头痛身热、微恶风寒、无汗、咳嗽,苔白,脉浮数等,用葱豉桔梗汤以疏风清热。

  • 踵息

    ①指深长的呼吸。出《庄子·大宗师》:“真息深深,真人之息以踵,众之息以喉。”②气功术语。要使呼吸深达踵部。《玄肤论》:“以踵者,谓深入于穴也。”即加强意念引导后的自身体会。

  • 乌巴丸

    《不居集》上集卷十七方。乌梅肉二两,巴豆霜(去油)五粒。乌梅肉水煮烂,候水少干,入巴豆,煮片刻,搅如稠糊,取出捣为丸,梧桐子大,每服七至十五丸,生姜煎汤送下,不拘时服。治胸膈久为顽痰所害,面色青白浮肿

  • 胎逆

    病名。出明·岳甫嘉《妙一斋医学正印·种子篇》。①指胎气上逆。②指孕后火动胎元而喘。

  • 疟后黄

    病证名。指患疟后,面黄、肤黄而目不黄的病证。《证治要诀》卷十:“病疟后多黄,盖疟谓之脾寒,脾受病,故色见于面,宜理脾为先。异功散加黄芪、扁豆各半钱。诸痛后黄者亦宜。”本证可见于疟疾后贫血。参见疟黄条。

  • 火证喉痹

    病名。见《景岳全书·杂证谟》卷二十八。指喉痹之因于火者。①由肝胆实火所致者,咽喉红肿明显,疼痛甚剧,壮热烦渴,口苦胁痛。治宜清泻肝胆实火。用龙胆泻肝汤加减。②由阳明胃火炽盛所致者,咽喉肿塞疼痛,吞咽不

  • 厥心痛

    病名。出《灵枢·厥病》。包括肾心痛、胃心痛、脾心痛、肝心痛、肺心痛五种。①指肾、胃、脾、肝、心有病,病气上逆乘心所致的心痛。《难经·第六十难》:“其五脏气相干,名厥心痛。”杨玄操注:“诸经络皆属于心,

  • 寒痧

    痧证之一。①指寒饮太过,痧毒寒凝胸中的病证。《痧胀玉衡·寒痧辨》:“若一有食积血阻于中,而服大寒之饮,则食不消、积不行、血不散,而痧毒反冰伏凝阻于中,未有得宁者矣……,是名寒痧。”治宜放痧救治,后用三

  • 卫气营血辨证

    清·叶天士所创的温病辨证方法。即将外感温病由浅入深或由轻而重的病理过程分为卫气、气分、营分、血分四个阶段,各有其相应的证候特点。病变按卫、气、营、血逐步发展者为顺传;由卫分迅速发展至营分血分者为逆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