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中医中药>中医百科>痧胀

痧胀

病名。即痧证。又称痧气痧秽。见《通俗伤寒论·伤寒兼痧》。《痧症要略》:“痧胀者,气之闭也,火之逆也。气为毒壅,火为毒升,故胸膈作胀,头目不清。治痧者,必先开其气、降其火,而后胀可消也。若食阻痧气于上者,则吐之;食壅痧气于中者,则消之;食结痧气于下者,则导之。……故治胀必治气,治气必治血,盖血活痧行,血破痧气走,血败痧气散,而降火亦在其中矣,此治痧之要术也。”参见、痧气条。

猜你喜欢

  • 玄英石

    见《本草纲目》。即玄精石,详该条。

  • 幼科心法要诀

    书名。6卷(即《医宗金鉴》卷50~55)。本书以七言歌诀加注的形式介绍诊察儿科病证的要领及小儿初生后各种杂病的证治。论述比较简要,选方切于实用;并附面部望诊图、虎口三关脉纹图等。

  • 季夏痹

    病名。出《灵枢·经筋》。十二经筋病中的手少阳筋病。《灵枢注证发微》:“此证当发于六月之时,故名之曰季夏痹也。”详手少阳经筋病候条。

  • 黄帝内经素问详注直讲全集

    见素问直讲条。

  • 水胶

    出《外台秘要》。为黄明胶之别名,详该条。

  • 五损

    证名。指麻风毒邪侵及内脏的重症。见《疠疡机要》上卷。又名五败症。即目先损者,毒在心;面发紫泡者,毒在肝;遍身如癣者,毒在脾;眉先落者,毒在肺;脚底先穿者,毒在肾。

  • 颈中

    经穴别名。出《千金翼方》。即臂臑。见该条。

  • 带下三十六疾

    指妇人三十六种疾病。《诸病源候论》卷三十八:“三十六疾者、是十二癥、九痛、七害、五伤、三固谓之三十六疾也。”详见各条。

  • 气门

    ①又名鬼门。即汗毛孔。汗孔是阳气散泄的门户,故称。《素问·生气通天论》:“故阳气者,一日而主外……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②经外穴名。见《千金要方》。位于腹正中线脐下3寸,旁开3寸处。③子户穴别名

  • 伤产

    病名。①杨子建《十产论》:“伤产者,言怀胎未足月,有所伤动,以致忽然脐腹疼痛,或服催药过早,或产母用力太早,逼儿错路,不能正生。”②汪嘉谟《胎产辑萃》指过月而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