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中医中药>中医百科>水泻

水泻

①病证名。又称水泄注泄泄注注下。《圣济总录》卷七十四:“脾胃怯弱,水谷不分,湿饮留滞,水走肠间,禁固不能,故令人腹胀下利,有如注水之状,谓之注泄,世名水泻。”《太平圣惠方》卷五十九:“若肠胃虚弱受于气,或饮食生冷伤于脾胃,大肠虚寒,故成水泻也。”可用厚朴丸、香连散等方。湿泻寒泻热泻等皆可表现为水泻。详各该条。②为泽泻之别名,出《神农本草经》。详该条。

猜你喜欢

  • 病名。出《五十二病方》。即疝。详该条。

  • 日日新

    见《广州植物志》。为长春花之别名,详该条。

  • 会阴之脉

    即任脉。《素问·刺腰痛论》:“会阴之脉,令人腰痛,痛上漯漯然汗出,汗干令人欲饮,饮已欲走。”张志聪注:“任脉起于至阴,与督脉交会,分而上行,故名曰会阴。”

  • 月浣

    出《千金要方》卷四。指月经,详该条。

  • 宁嗽膏

    《古今医鉴》卷七引京师方。天门冬(去心)半斤,杏仁(去皮)、百部、百合、贝母(去心)、白术各四两,款冬花五两,紫菀三两。上药捣碎,用长流水二十碗,煎至五碗;滤渣再煎,如是者三次,共得药汁十五碗,入饴糖

  • 暑风

    病名。①指中暑而兼昏迷、搐搦者。《六气感证要义·暑》:“夏月猝倒无知,由于心火暴甚,暑热乘之,名曰暑风。”《增订伤暑全书》卷上:“忽然手足搐挛,厉声呻吟,角弓反张,如中恶状,为暑风。”治宜以温热水化苏

  • 天芥菜

    见《本草纲目》。为苦地胆之别名,详该条。

  • 蒺藜子

    出《神农本草经》。即刺蒺藜,详该条。

  • 十脉

    《素问·气穴论》:“……内解写于中者十脉。”王冰柱:“……五脏之脉,左右各五,故十脉也。”

  • 阴虚喘

    病证名。见《医学入门·痰类》。又名阴虚喘逆。指阴虚阳浮所致的气喘。《丹溪心法·喘》:“阴虚自小腹下火起冲于上喘者,宜降心火、补阴。”《症因脉治·喘症论》:“阴虚喘逆之因:阴血不足,五志厥阳之火,触动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