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中医中药>中医百科>气结腹痛

气结腹痛

病证名。指气滞郁结所致的腹痛。亦称气滞腹痛。《症因脉治·腹痛论》:“气结腹痛之症,胸腹胀满,痛应心背,矢气则痛减,气闭则痛甚,服破气之药稍减,服补气之药则愈痛,此气结腹痛之症也。”多因七情郁结,气食相凝,用力迸气及起居不慎所致。治宜调气散结为主。心腹胀者,枳朴香砂汤木香调气散。痛应背心,气结痰凝者,二陈四七汤。气食相凝,中气郁结者,调气散。气结便实,脉数应下者,厚朴大黄汤。脉迟应下者,煮黄丸。郁伤肝脾之络,致败血瘀留,遇劳役动怒,腹痛即发者,宜辛通润血,用桃仁桂枝薤白、穿山甲等药。参见腹痛、内伤腹痛、气滞腹痛条。

猜你喜欢

  • 泻下

    即下法。详该条。

  • 廉颐

    廉,棱形;颐,口角外下方、腮之下方的部位,形容面颊清瘦,颐部如棱形。《灵枢·阴阳二十五人》:“水形之人……面不平,大头,廉颐。”

  • 郑自清

    【介绍】:见郑荣条。

  • 耳肿

    证名。见《丹溪心法》。系指耳部肿起疼痛。多由肝胆三焦风热上攻所致。可兼疼痛,或流脓水。治宜疏风、清热、利湿,可选用龙胆泻肝汤加减。

  • 罗国纲

    【生卒】:十八世纪中叶【介绍】:清代医家。字振召,号整斋。湖南人。少习举子业,爱读医书,能随境处方,治验较多。晚年将平日临证所用考脉法及心得,辑成《罗氏会约医镜》一书(1789年刊行),列述脉法、治法

  • 伤寒保命集

    见云岐子保命集论类要条。

  • 虾参

    见《山东中药》。为拳参之别名。详该条。

  • 足太阴

    ①经脉名。出《灵枢·经水》。即足太阴脾经,见该条。②经穴别名。所指有三:①指地机穴。《素问·刺腰痛论》:“腰痛……上热,刺足太阴。”王冰注:“地机主之。”②指三阴交穴。《千金要方》:“女人漏下赤白及血

  • 九气

    指引起气机紊乱的九种致病因素。《素问·举痛论》:“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寒则气收,炅则气泄,惊则气乱,劳则气耗,思则气结,九气不同,何病之生?”其中炅即暑热,劳指过劳。

  • 腘血

    指血从腘窝(委中穴处)流出。《证治汇补·胸膈门》:“有膝脘后委中穴,搔之血出不止,谓之腘血。此肾与膀胱虚热也。”《杂病源流犀烛·诸血源流》:“有腘中出血不止,乃血虚者,宜十全大补汤。”参见肌衄、毛窍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