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子烦

子烦

病名。见王肯堂《胤产全书》。亦名妊娠子烦。妇女怀孕后因血聚养胎阴血不足,或素有痰饮,复因郁怒忧思,致使火热乘心,神志不宁,出现心惊胆怯,烦闷不安的病症。阴虚者,兼见五心烦热口干,宜清热养阴、除烦,用人参麦冬散(《妇科心得》:人参、麦冬、竹茹茯苓黄芩知母、生地、炙草);痰火者,兼见头晕脘闷,恶心呕吐,多痰,宜清热涤痰,用竹沥汤(《妇科心得》:竹沥、麦冬、黄芩、茯苓、防风)加减;肝郁者,兼见两胁胀痛,宜疏肝解郁、除烦,用逍遥散加减。

猜你喜欢

  • 漏食泄

    古病名。见《医学原理》卷六。即录食泻。详该条。

  • 中寒论辨证广注

    见伤寒论辨证广注条。

  • 淡红纹

    指纹淡红,隐而不露,多属虚寒。

  • 小续命饮

    《伤科秘要》方。当归(酒炒)、通草各一钱,乌药、炒麦芽、香附(童便炒)、炙鳖甲、山楂肉各二钱,苏木、红曲各一钱半,红花、甘草各五分,牡丹皮八分。水、酒煎服。治跌打内挫,损伤筋骨,气血不通,瘀滞疼痛者。

  • 陷骨

    经穴别名。见《普济方》。即陷谷。见该条。

  • 清热解肌汤

    《杂病源流犀烛·内伤外感门》卷二十方。葛根三钱,黄芩、赤芍药各一钱五分,甘草一钱。水煎服。治瘟疫所发未尽,膜原尚有伏邪,隔数日再发热,脉洪大而数者。

  • 七星丹

    见《疡医大全》卷七。即提毒丹,见该条。

  • 喉科指掌

    书名。①清·张宗良撰。6卷。刊于1757年。卷1总论咽喉病的诊治大纲、分经及针穴图等;卷2选方及制药法;卷3~6分为咽喉(11症)、乳蛾(7症)、喉痹(7症)、喉风(12症)、喉痈(11症)、大舌(1

  • 通谿。指较小肌肉的会合处。《素问·气穴论》:“肉之小会为溪。”

  • 凌霄藤

    见《常用中草药配方》。为紫葳茎叶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