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中医中药>中医百科>乳蛾

乳蛾

病证名。见《幼科金针》。又名蛾子乳鹅单双肉蛾。主要是由于肺胃蕴热,复感风邪,风热相搏,循经上乘于咽喉所致。发于咽喉两侧之喉核,或左或右,或两侧均见,有红肿疼痛。发于一侧者名单蛾,发于两侧者名双蛾,以其形如蛾腹而得名。其症喉核一侧或两侧红肿疼痛,其表面可见黄白色之脓性分泌物,口臭便秘舌苔厚腻,汤水难咽,身发寒热,发病急骤者曰急乳蛾,相当于急性扁桃体炎。若蛾如乳头,不甚疼痛,感寒易发,病难速愈者,曰石蛾,相当于慢性扁桃体炎。属肺胃热壅者,宜疏风清热,消肿解毒,用清咽利膈汤加减;属痰浊肝火者,宜清热涤痰,用指迷茯苓丸加减;属阴虚火旺者,宜滋阴降火,用知柏地黄汤加减。《幼科金针》:“治乳蛾,儿小者,用针微刺出血,吹冰硼散,服清咽利膈汤。”此外,板蓝根土牛膝根、七叶一枝花均可选用。

猜你喜欢

  • 柳叶散

    《证治准绳·幼科》集三方。炒黄柏、蒲黄、青黛、煅人中白各等分。为末,外敷患处。治小儿热毒口疮。

  • 前蹻

    属儿头先露的异常分娩之。清·员从云《产科一得》:“临产儿头偏抵阴前也。”参见偏产条。

  • 中庭

    ①经穴名。代号RN16。出《针灸甲乙经》。属任脉。位于胸正中线,平第五肋间隙。布有第六肋间神经前皮支和乳房内动、静脉的前穿支。主治胸胁胀满,呕吐,呃逆,噎膈,以及心绞痛等。沿皮刺0.3~0.5寸。艾炷

  • 肥气

    古病名。即肝积。《灵枢·邪气藏府病形》:“肝脉……微急为肥气,在胁下,若覆杯。”《难经·五十四难》:“肝之积,名肥气。在左胁下,如复杯,有头足。久不愈,令人发咳逆疟,连岁不已。”《济生方》卷四:“肥气

  • 何澹庵医案

    医案著作。清·何游撰。以内科杂病为主。何氏诊病善于辨证溯因,治法推崇叶天士,处方能随症化裁不泥于古,但记叙较为简略。后收入《中国医学大成》中。

  • 穿埂天蛇

    病名。出《疡医准绳》卷三。即手心毒偏于掌边者。见手心毒条。

  • 血侵睛

    眼科病证。为白睛红赤的证候。葆光道人《眼科龙木集》:“此肝经虚热也,……邪热法于肝经,虚则血流走于两目,故赤而侵睛。”

  • 呷蛇龟

    出《新修本草》。即夹蛇龟,详该条。

  • 运针

    又称行针。指针刺得气后,以捻转提插等运动针体的方法,使针感得以保持或加强。运针的方法,可据病情需要采取持续运针法或间歇运针法。如需作长时间运针,尚可用针刺手法仪代替手工操作。

  • 妊娠外感白苔舌

    孕妇外感见白苔,为外感风寒或里虚寒证。若舌苔白浮滑,症见身热,恶寒无汗,脉浮者,为外感风寒,宜辛温解表。若舌白嫩湿润无苔,不见表证者,为里虚寒证,宜温中散寒(见《伤寒舌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