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儿痉

儿痉

病名。见高淑濂《胎产方案》,即子痫。详该条。

猜你喜欢

  • 消痰软坚

    消痰法之一。治疗因浊痰结聚或瘰疬等病证的方法。如消瘰丸。《素问·至真要大论》:“坚者软之。”

  • 五疽

    五种黄疸的合称。①指黄疸、谷疸、酒疸、女劳疸、黑疸五种(见《金匮要略·黄疸病脉证并治》)。②指黄疸、谷疸、酒疸、女劳疸、黄汗五种(见《备急千金要方》卷十)。③指黄疸、谷疸、女疸、酒疸、劳疸。《肘后备急

  • 全瓜蒌

    见《中国药学大辞典》。为栝楼之处方名,详该条。

  • 清胃降逆

    治疗胃热呃逆的方法。临床用于因胃热而引起呃逆的证候。常用《温病条辨》新制橘皮竹茹汤。

  • 烦冤嗽

    病名。指肾虚气逆作咳。《素问·示从容论》:“咳嗽烦冤者,是肾气之逆也。”《不居集·烦冤嗽》:“《素问》云,咳嗽烦冤,是肾气之逆也,八味丸、安肾丸主之。”《证治汇补·咳嗽》:“咳嗽烦冤,肾气之逆,以肾为

  • 气户

    经穴名,代号:ST13。出《针灸甲乙经》。属足阳明胃经。位于胸部,锁骨下缘,距胸正中线4寸处。布有锁骨上神经及胸前神经的分支;并有胸肩峰动、静脉分支通过,上方为锁骨下静脉。主治咳嗽,气喘,胸胁胀满,吐

  • 痀挛

    出《灵枢·邪客》。即拘挛。详该条。

  • 狗尾半支

    见《本草纲目拾遗》。即狗尾草,详该条。

  • 潦叶花

    见《民间常用草药汇编》。为马蔺花之别名,详该条。

  • 改訾

    病名。出《刘涓子鬼遗方》卷四。即败疵。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