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中医中药>中医百科>中气不足

中气不足

指脾胃中焦之气虚弱、运化失职的病证。症见面色黄而少华、唇淡或黯、食欲不振、食后腹胀眩晕、声低、气短、倦怠乏力、便溏,若兼见胃痛则痛而喜按,舌嫩苔厚,脉虚等。《灵枢·口问》:“中气不足,溲便为之变,肠为之苦鸣。”治宜补中益气

猜你喜欢

  • 外湿

    外感之湿邪。如气候潮湿,久居湿地,或感受雾露之邪,或涉水淋雨,或从事水中作业等。《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地之湿气,感则害皮肉筋脉。”

  • 红内红星舌

    简称红星舌。纯红舌中满布深红色红星点。为脏腑血分热毒炽盛之候。若症见壮热大渴、烦躁不眠、大便秘、小便涩等,宜急投清热凉血解毒之剂(见《伤寒舌鉴》)。

  • 风引斜

    病证名。见清·黄庭镜《目经大成》卷二。即风牵斜。详该条。

  • 气收

    指气机失常而主要表现为收敛闭郁,不能正常宣发舒布的病理状态。为《内经》九种气机逆乱病证之一。《素问·举痛论》:“寒则腠理闭,气不行,故气收矣。”多因感受外寒或里寒过盛所致,《杂病源流犀烛·诸气源流》:

  • 内伤黄疸

    病证名。指因脾胃内伤所致的黄疸。见《症因脉治》卷三。包括谷疸、酒疸、女劳疸、阴黄在内。《医学纲目》卷二十一:“劳役形体,饮食失节,中州变寒,病生黄,非外感而得,只用建中、理中、大建中足矣。”《石室秘录

  • 伤寒杂病论

    医书。又名《伤寒卒病论》。16卷。东汉·张仲景撰。约撰于三世纪初。是一部论述伤寒和杂病的专著。本书曾经晋·王叔和整理。后将伤寒部分和杂病部分分为二书。北宋时校正医书局曾分别校订,计有《伤寒论》10卷、

  • 土茴香

    见《中药志》。为莳萝子之别名,详该条。

  • 毛藤果

    见清·赵楷《百草镜》。为鬼目之别名,详该条。

  • 风嗽

    病证名,指感受风邪所致的咳嗽。《证治要诀》卷六:“感风而嗽者,恶风有汗,或身体发热,或鼻流清涕。”方用桂枝汤加味。《杂病源流犀烛·咳嗽哮喘源流》:“风嗽,风乘肺也。其脉浮,必兼鼻塞,流涕、声重、口干、

  • 龚云林

    【介绍】:见龚廷贤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