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中医中药>中医典籍>普济方>卷二 方脉总论 辨奇经八脉法

《普济方》卷二 方脉总论 辨奇经八脉法·

普济方卷二 方脉总论 辨奇经八脉法

脉有奇经八脉者何谓也。曰。有阳维有阴维有阳躥有阴躥有冲有督有任有带之脉。凡此八脉。皆不拘于经。故曰奇经八脉也。经有十二。络有十五。凡此二十七气。相随上下。何独不拘于经也。曰。圣人图设沟渠。通利水道。以备不然。天雨下降。沟渠溢满。当此之时。霪霈妄行。圣人不能复图。此经脉满溢。经络不能复拘也。奇经者。奇犹异也。此之八脉。与十二经不相拘制。别道而行。与正经有异。故曰奇经。其数有八。故曰八脉也。奇经八脉者。既不拘于十二经。皆何起何系。

督脉者。起于下极之前。并于脊里。上至风府。入属脑。夫督脉者。阳脉之海。督之言都也。是人阳脉之都纲也。人脉比于水。故云阳脉之海。此奇经之一脉也。

任脉者。起于中极之下。以上毛际。循腹里。上关元。至喉咽。夫任者妊也。此是人之生养之本。故曰任脉。中极之下。长强之上也。此奇经之二脉也。

冲脉者。起于气冲。并阳明之经。夹脐上行。至胸中而散。夫冲脉阴脉之海也。冲者通也。言此脉下至于足。上至于头。通受十二经之气血。故曰气冲。此奇经三脉也。

带脉者。起于季胁。回身一周。夫带者言束也。言总束诸脉。使得调柔也。季胁在肋下。下接髋骨之间是也。回是绕也。绕身一周。犹如腰带焉。此奇经之四脉也。

阳躥脉者。起于跟中。循外踝上行入风池。夫躥者捷疾也。言此脉是人行走之机要。动足之所由也。故曰躥脉焉。此奇经之五脉也。

阴躥脉者。亦起于跟中。循内踝上行至咽喉。交贯冲脉。其阴躥义与阳躥同。此奇经之六脉也。

阳维阴维者。经络于身。溢蓄不能环流溉灌诸经者也。故阳维起于诸阳会也。阴维起于诸阴交也。夫维者维持之义也。言此脉为诸脉之纲维。故曰维脉焉。此是阴阳二脉。是为奇经之七、八脉也。

其受邪气。蓄则肿热。砭射之也。凡九州之内、有十二经水以流洩地气。人有十二经脉以应之。亦所以流灌身形。犹若气血以养生身。故比之于沟渠。

奇经之为病何如。曰。阳维维于阳。阴维维于阴。阴阳不能相维。则怅然失志。溶溶不能自收持。夫怅然也。其人惊。惊即病。维脉缓。故令人不能自收持。惊即失志。喜忘恍惚也。

阳躥为病。阴缓而阳急。阳躥在外踝。病即其脉当从外踝以上急。内踝以上缓也。

阴躥为病。阳缓而阴急。阴躥在内踝。病即其脉当从内踝以上急。外踝以上缓也。

冲脉之为病。逆气而里急。冲脉从关元至咽喉。故其脉为病。逆气而里急也。

督脉之为病。脊强而厥。督脉在脊。病则其脉急。故令脊强也。

任脉之为病。其内苦结。男子为七疝。女子为瘕聚。任脉起于胞门子户。故其病结为七疝瘕聚也。

带脉之为病。苦腹满。腰溶溶若坐水中。带脉者。回带人之身体。病则其脉缓。故令腰溶溶也。

阳维为病苦寒热。阴维为病苦心痛。阳为卫。卫为气。气主肺。故寒热。阴为荣。荣为血。血主心。故痛。此奇经八脉之为病也。

又云。冲脉者起于关元。循腹里、直上至咽喉中。任脉者起于胞门子户。夹脐上行至胃中。二本虽不同。亦俱有所据。并可依用。

寸口脉来大而渐小者。阴维也。苦风痹痈。时自发。

寸口脉来小而渐大者。阳维也。苦皮肤淫痛。汗出恶寒。

寸口脉来紧细而长至关者。任脉也。苦绕脐及横骨切痛。

诊得任脉横寸口迟者。苦胸中有气上抢心。不得俯仰。拘急。

诊得阳维浮者。暂起即目眩。阳气盛实。苦肩息、洒洒如寒。

诊得阴维沉大而实者。苦胸中痛。胁下支满。心痛也。

诊得阴维如贯珠者。男子两胁实。腰中痛。女子阴中痛。为有热也。

诊得带脉左右绕脐。腰脊痛连阴股也。

两手脉浮。阴阳皆盛实者。此为冲督之脉也。冲督之脉者。十二经之道路。冲督用事者。十二经不复朝见于寸口。其人皆苦恍惚狂痴不定也。

两手脉细微绵绵。阴脉亦细微绵绵。此为阴躥阳躥之脉。

尺脉俱浮直下。此为督脉。腰背强痛不得俯仰。大人癞病。小儿风癵也。

诊得阳躥病则急。阴躥病则缓。

尺寸牢直上下为冲。胸中有寒疝也。

六经本脉体

六经所以分手足阴阳者。以足为本。手为标。如足厥阴风木肝与足少阳相火胆为表里。同在一处。足太阴湿土脾与足阳明燥金胃。足少阴君火肾、与足太阳寒水膀胱。皆相附近。至于手三阴三阳、相去颇远。盖足阴阳本乎地。奠方有常。手阴阳法乎天。变化无定。足为常度。手为揆度。体常尽变。故为奇度。奇常揆度。其道一也。足厥阴肝脉在左关上。弦细而长。足少阴肾脉在左尺中。沉濡而滑。足太阴脾脉在右关上。沉软而缓。足少阳胆脉在左关上。弦大而浮。足阳明胃脉在右关上。浮长而涩。足太阳膀胱脉在左尺中。洪滑而长。手厥阴心主包络脉在右尺中。浮弦而微。手少阴心脉在左寸口。洪而微实。手太阴肺脉在右寸口。涩短而浮。手少阳三焦脉在右尺中。洪散而急。手阳明大肠脉在右寸口。浮短而滑。手太阳小肠脉在左寸口。洪大而紧。此手足阴阳六经脉体。及其消息盈虚。故化理不住。运动密移。与天地参同。彼春之暖为夏之暑。彼秋之忿为冬之怒。四变之动脉与之应者。乃气候之至脉也。故要论云。厥阴之至其脉弦(一云沉短而数)少阴之至其脉钩(一云紧细而微)太阴之至其脉沉(一云紧大而长)少阳之至大而浮(一云乍痚乍数。乍短乍长)阳明之至短而涩(一云浮大而短)太阳之至大而长。本脉至脉。虽识体状。又须推寻六气交变。南政北政。司天在泉。少阴之脉。应与不应。如要论所诠。乙庚、丙辛、丁壬、戊癸。金木水火四运者。皆曰北政。少阴在泉。故寸不应。甲己土运。德流四政。譬如巡狩。而居南面北。谓之南政。少阴在天。故寸亦不应。若北政。厥阴在泉则右不应。太阴在泉则左不应。若南政。厥阴司天则右不应。太阳司天则左不应。诸不应者。反其诊则见矣。此乃常度。合不应而反应。是为太过。合应而不应。是为不及。皆为外淫所因。所以欲知少阴应否者。以君火为万物资始。不可不知。此且以一岁而论之。若细推寻。当以日论。精微之道。不可不知。若岁主藏害。自当揆度平治。

六经中伤病脉

左手关前一分为人迎者。以候寒暑燥湿风热中伤于人。其邪咸自脉络而入。以迎纳之。故曰人迎。前哲方论。谓太阳为诸阳主气。凡感外邪。例自太阳始。比考寻经。似若不然。风喜伤肝。寒喜伤肾。暑喜伤心包。湿喜伤脾。热伤心。燥伤肺。以暑热一气。燥湿同源。故不别论。以类推之。风当自少阳入。湿当自阳明入。暑当自三焦入。寒邪自太阳入。故经曰。阴为之主。阳与之并。别于阳者。知病从来。此之谓也。足太阳伤寒。左手尺中与人迎。皆浮紧而盛。浮者足太阳脉也。紧者伤寒脉也。盛者病进也。其证头项强腰脊痛无汗。恶寒不恶风。足阳明伤湿。右手关上与人迎。皆涩细而长。涩者足阳明脉也。细者伤湿脉也。长者病袭也。其证关节疼痛。重肿而弱。小便涩秘。大便飱泄。足少阳伤风。左手关上与人迎。皆弦浮而散。弦者足少阳脉也。浮者伤风脉也。散者病至也。其证身热恶风自汗项强筋满。手少阳伤暑。右手尺中与人迎。皆洪虚而数。洪者手少阳脉也。虚者伤暑也。数者病增也。其证身热恶寒头痛状如伤寒烦渴。足太阴伤湿。右手关上与人迎。皆濡细而沉。濡者足太阴脉也。细者湿脉也。沉者病著也。其证身重脚弱关节烦疼冷痹胀满。足少阴伤寒。左尺中与人迎。皆沉紧而数。沉者足少阴脉也。紧者寒脉也。数者病传也。其证口燥舌乾而渴。皆恶寒反热倦怠。足厥阴伤风。左关上与人迎皆弦弱而急。弦者足厥阴脉也。弱者风脉也。急者病变也。其证自汗。恶风而倦。小腹急痛。手厥阴心包伤暑。左右尺中与人迎。皆沉弱而缓。沉者心包脉也。弱者伤暑也。缓者病倦也。其证往来寒热。状如痎疟烦渴眩晕背寒面垢。此乃分布六经感伤外邪。除燥热外。今叙此二气。以为徵兆。若其传变。自当依六经别论所伤。随经说证施治。或燥热伤心肺。当依经推明理例调治。如四气兼并。六经交错。亦当随其脉证。审处别白。或先或后。或合或散。在络在经。在表在里。四时之动。脉与之应。气候以时。自与脉期。微妙在脉。不可不察。察之有纪。从阴阳始。始之有因。从阴阳生。此之谓也。

辨阴阳法

脉有阴阳之法。何谓也。曰。呼出心与肺。吸入肾与肝。呼吸之间。脾受味也其脉在中。浮者阳也。沉者阴也。故曰阴阳。心肺俱浮。何以别之。曰。浮而大散者心也。浮而短涩者肺也。肾肝俱沉。何以别之。曰。牢而长者肝也。按之濡软举指来疾者肾也。脾者中州。故其脉在中。是阴阳之脉也。

脉有阳盛阴虚。阴盛阳虚。何谓也。曰。沉之损小。浮之实大。故曰阳盛阴虚。浮之损小。沉之实大。故曰阴盛阳虚。是虚实之意也。

阳脉见寸口浮而实大。令轻手按之。更减损小。故曰阳虚。重手按之。反更实大。故曰阳实也。

脉有一阴一阳。一阴二阳。一阴三阳。有一阳一阴。一阳二阴。一阳三阴。凡此六脉者。谓浮沉长短滑涩也。凡脉浮、滑、长者阳也。沉、涩、短者阴也。所言一阴一阳者。谓脉来沉而滑也。一阴二阳者。谓脉来沉滑而长也。一阴三阳者。谓脉来浮滑而长时一沉也。所言一阳一阴者。谓脉来浮而涩也。一阳二阴者。谓脉来长而沉涩也。一阳三阴者。谓脉来沉涩而短时一浮也。各以其经所在。名病之逆顺也。

浮大数动滑阳也。沉涩弱弦微阴也。

长者为阳。短者为阴。阳脉见阴脉者逆。阴脉见阳脉者顺。关前为阳。关后为阴。阳数即吐。阴微即下。阳弦即头痛。阴弦即腹痛。

论五脏六腑部位脉法

左手寸口者、心与小肠脉之所出也。

心属南方丙丁火。夏旺七十二日。其脉来洪大而长。炎昻高泛。形若在肤之中。象南方火位。经曰。夏日在肤。泛泛乎万物有余而易取也。自立夏之初。四月阳明旺。气候始入火位。令其气渐萌阴气。故脉虽浮大而微短也。自仲夏之五月。太阳旺。火气已盛。脉上肤中。轻手乃得。其脉洪大而长也。自夏至之后一阴生。其脉来洪大而时滑也。以迎阴气。而阳气微下。阴气微上。故卦乃天风姤。是阴阳相接。而运转不离也。至于季夏之月。太阳旺而阳盛。万物长极。阳气有余。垂枝布叶。皆下曲如钩。脉来疾而去迟。其泛泛高虚洪大而长也。心脉来微洪。或洪大而长者。或累累如连珠之状。如手循琅玕者。皆平脉也。脉来喘连而手偃曲者。胃气少曰病。脉来前曲后直者。如操带之钩。谓气绝曰死。又曰。真心脉至坚抟。如循薏苡累累然。其面色赤黑不泽。毛折者亦死。心脉息数匀和。而微洪长大者。脏腑皆无疾。得本候也。

左手关上者、肝与胆脉之所出也。

肝属东方甲乙木。春旺七十二日。脉来弦长。以象木形端直也。经曰。春应中规。又曰。春日浮。如鱼游在波。虽出而未全见也。立春之正月。少阳旺。而万物始生。未有枝叶。气上微少。故脉来乍数乍痚。乍短乍长。欲畅未畅。进退无常。尚存阴气。至仲春之月。少阳旺。其阳旋昻。枝叶渐长。而脉濡弱而微长。至季春之三月。阳明旺。其阳气已昻。阴气渐伏。草木梢长。其脉来濡弱而弦长。息数均匀。皆平和之候也。诊脉来濡弱而弦长。如揭竿之梢者。曰平。脉来盈实而滑。如循长竿者。胃气少曰病。脉来急益劲。如张弓弦。胃气绝曰死矣。

左手尺中者、肾与膀胱脉之所出也。

肾属北方壬癸水。冬旺七十二日。其脉来沉濡而滑也。沉者阴也。滑者象北方水位也。经曰。冬应中权。又曰、冬脉在骨。蛰虫周密。君子在室。故脉气沉伏。自立冬之初。孟冬十月。少阴旺。阴气方盛。万物收藏也。水冰凝石。脉伏行骨中。当微沉而滑。至仲冬十一月。厥阴旺。而阴气将极。故言厥阴也。自冬至之后一阳生。故阴气极而阳气迎接。故卦乃地雷复。脉当沉短。至季冬十二月。厥阴旺。阴气有余。阳气自子位交接。渐有升发之意。其气出于骨外。近肉有力。脉当微浮滑而沉也。其脉来濡弱。喘喘累累。如小而钩。曰平和之候。脉来如引葛。按之益紧。胃气少曰病。脉来发如断索。劈劈如弹石。胃气绝曰死矣。

右手寸口者、肺与大肠脉之所出也。

肺属西方庚辛金。秋旺七十二日。秋脉毛。而万物萧索。草木凋落。其脉如风吹羽。以应西方金。肃杀之象也。经曰。秋应中衡。又曰。秋日下肤。秋初七月。太阴乘夏之余。阳气升而阴气未盛。其脉来紧大而长。若仲秋八月。太阴旺而阳气渐降。阴气渐上。万物渐凋。草木渐枯。脉当轻虚而浮涩也。至季秋九月。少阴旺。西方金阴盛极。万物所终。草木皆凋落。脉来似榆荚。虚软滑。以近水位也。凡息数均匀。不大不小。浮短涩者。皆脏腑无疾。脉来霭霭如车盖。轻虚胃气少曰病。脉来萧索。如风吹毛羽。纷纷散漫者。胃气绝曰死矣。

右手关上者、脾与胃脉之所出也。

脾属中央戊己土。以四时寄旺十八日。合七十二日。应一岁三百六十之数。脾者土也。孤脏也。其正旺于季夏。脉应中矩。平正之象也。土能容纳水谷。变化津液。溉灌肝心肺肾。故脾胃为孤脏者。以四时随五脉之变。其脉常得匀和。缓慢之体应土位。以存性厚重也。故善不可得见。恶乃见耳。凡息数匀和。脉来匀缓。是谓脾胃安和之候。又曰。脉和柔相离。如鸡践地。缓息调和曰平。脉如雀之啄。如水之下漏。皆肝肾乘胃则死。肾来乘脾曰病。又真藏脉至。乍痚乍数。色黄青不泽。毛折者乃死矣。

右手尺中者、命门与三焦脉之所出也。

右肾者。肾有两枚。左为肾右为命门也。故男子以藏精。女子以藏月水。然命门虽属水。乃肾之余气。非纯水位也。以肺之金藏。引导气血。相生长养。盖心主血。血为荣。血潮肝。流入肾。肺主气。亦潮肾。顺则收血化为精。运入命门。养于骨髓。运真阳之气。上潮脑户。故命门者接元阳正气。上通三焦。与子午君火交泰之兆。合心包络通阴阳变化之道路。应五脏六腑之根源。非肾脉之司也。盖命门中含真阳之气。常得阴中养阳之候。然与肾旺七十二日。故脉来大体不殊也。冬沉濡而滑。春弦滑。夏洪滑。秋微滑。此谓和平之候。亦应四时五行变化。盖命门之根本也。变化精气。长养百骸。溉灌腑脏。无所不至。而三焦之疾。皆可见焉。

论四时脉及太过不及法

春脉弦。夏脉钩。秋脉毛。冬脉石。是王脉耶。将病脉耶曰。弦钩毛石者。四时之脉也。春脉弦者。肝东方木也。万物之始生。未有枝叶。故其脉之来。濡弱而长。故曰弦。夏脉钩者。心南方火也。万物之所盛。垂枝布叶。皆下曲如钩。其脉来疾而去迟。故曰钩。秋脉毛者。肺西方金也。万物之所终。草木花叶。皆秋而落。其枝独在。若毫毛也。故其脉之来。轻虚以浮。故曰毛。冬脉石者。肾北方水位也。万物之所以藏也。盛冬之时。水凝如石。故其脉之来。沉濡而滑。故曰石。此四时之脉也。如有变奈何。曰。春脉弦。反者为病。何谓反。曰。气来实强。是谓太过。病在外。气来虚微。是谓不及。病在内。气来厌厌聂聂。如循榆叶。曰平。益实而滑。如循长竿。曰病。急而劲益强。如新张弓弦。曰死。春脉微弦曰平。弦多胃气少曰病。但弦无胃气曰死。春以胃气为本。夏脉钩。反者为病。何谓反。曰。气来实强。是谓太过。病在外。气来虚微。是谓不及。病在内。其脉来累累如环。如循琅玕曰平。来而益数。如鸡举足者曰病。前曲后直。如操带钩曰死。夏脉微钩曰平。钩多胃气少曰病。但钩无胃气曰死。夏以胃气为本。秋脉毛。反者为病。何谓反。曰。气来实强。是谓太过。病在外。气来虚微。是谓不及。病在内。其脉来霭霭如车盖。按之益大。曰平。不上不下。如循鸡羽曰病。按之消索。如风吹毛曰死。秋脉微毛曰平。毛多胃气少曰病。但毛无胃气曰死。秋以胃气为本。冬脉石。反者为病。何谓反。曰。气来实强。是谓太过。病在外。气来虚微。是谓不及。病在内。其脉来上大下锐。濡滑如雀之啄。曰平。啄啄连属。其中微曲。曰病。来如解索。去如弹石。曰死。冬脉微石曰平。石多胃气少曰病。但石无胃气曰死。冬以胃气为本。胃者水谷之海也。主禀四时。故皆以胃气为本。是谓四时之变病。死生之要会也。脾者中州也。其平和不可得而见。衰乃见尔。来如雀之啄。如水之下漏。是脾衰见也。

五脏所属

左寸、外以候心。内以候膻中。右寸、外以候肺。内以候胸中。

左关、外以候肝。内以候膈中。右关、外以候脾。内以候胃脘。

左尺、外以候肾。内以候腹中。右尺、外以候心包。内以候腰。

五脏脉本体

人之脉者。乃脉之隧道也。非气使则不能行。故血为脉。气为息。脉息之名。自是而分。呼吸者气之橐籥。动应者血之波澜。其经以尺寸度之。计十六丈二尺。一呼脉再动。一吸脉再动。呼吸定息脉五动。闰以太息则六动。一动一寸。故一息脉行六寸。十息六尺。百息六丈。二百息十二丈。七十息四丈二尺。计二百七十息。漏水下二刻。脉行四丈二尺。营周一身。百刻之中得五十营。故曰脉行阳二十五度。行阴二十五度也。息者以呼吸定之。一日计一万三千五百息。呼吸进退。既迟于脉。故八息三分三毫三厘方行一寸。八十三息三分三毫行一尺。八百三十三息三分行一丈。八千三百三十三息行十丈。余六丈二尺计五千六百一十七息。通计一万三千五百息。方行尽十六丈二尺。经络气周于一身。一日一夜会于风府者是也。脉属阴。阴行速。犹太阴一月一周天。息属阳。阳行迟。犹太阳一岁一周天。如是则应天常度。故春肝脉弦细而急。夏心脉浮大而洪。长夏脾脉软大而缓。秋肺脉浮涩而短。冬肾脉沉濡而滑。各以其时。而候旺相休囚。脉息无不及太过之患。故曰。平人常气禀于胃。故四时必以胃气为本。取其资成也。合本脏气三分。微似弦洪缓涩沉。则为平脉。若真脏脉见。则不佳矣。

五脏传变病脉

右手关前一分为气口者。以候郁发与胃气兼并。过与不及乘克传变也。内气郁发。食气入胃。淫精于脉。自胃口出。故候于气口。以五脏皆禀气于胃。胃者五脏之本。脏气不能自致于手太阴。必因胃气而致。邪气胜。胃气衰。故病甚。胃气绝。其脏独见。故死。假如春肝脉。弦多胃少。曰肝病。但弦无胃气。曰死。若其乘克。春虽有胃气。而有涩脉见。则秋必病。涩甚则今病。夏心脉。洪多胃少。曰心病。但洪无胃气。曰死。如乘克见微沉。则冬病。沉甚则今病。秋肺脉。涩多胃少。曰肺病。但涩无胃气。曰死。秋见洪为夏病。洪甚为今病。冬肾脉。沉多胃少。曰肾病。但沉无胃气。曰死。冬见濡为长夏病。濡甚为今病。长夏脾脉。濡多胃少。曰脾病。但濡无胃气。曰死。长夏见弦脉。为春病。弦甚为今病。又如春肝脉。合弦细而长。太过则实强。令人善怒。忽忽眩冒癫疾。不及则微虚。令胸痛引背。两胁胠满。夏心脉。合洪而微实。太过则来去皆盛。令人身热肤痛。为浸淫。不及则来不盛。去反盛。令人烦心。上咳唾。下气泄。秋肺脉。合浮而短涩。太过则中实旁虚。令人逆气背痛。愠愠然。不及则毛而微。令人呼吸少气。上咯血。下喘声。冬肾脉。合沉而紧实。太过则如弹石。令人解□□亦。脊背少腹痛。不欲言。不及则其去如数。令人心悬如饥。眇中青。脊中痛。少腹满。小便变。长夏脾脉。当沉而濡长。太过则如水之流。令人四肢不举。不及则如鸟之啄。令人九窍不通。名曰重强。太过不及。脉之大要。迫近而微。不可失机。又人之五脏。配木火土金水。以养魂神意魄志。生怒喜思忧恐。故因怒则魂门弛张。木气奋激。肺金乘之。脉必弦涩。因喜则神廷融泄。火气赫羲。肾水乘之。脉必沉散。因思则意舍不宁。土气凝结。肝木乘之。脉必弦弱。因忧则魄户不闭。金气涩聚。心火乘之。脉必洪短。因恐则志室不遂。水气旋却。脾土乘之。脉必沉缓。此盖五情动不以正。侮所不胜。既不慕德。反谓能乘而胜之。侮反受邪。此之谓也。其病有五。五五二十五变。若其所传授胜克流变。又当详而论之。故经曰、五脏受气于其所生。传之于其所胜。气舍于其所生。死于其所不胜。如肝受气于心。传于脾。气舍于肾。至肺而死。心受气于脾。传于肺。气舍于肝。至肾而死。脾受气于肺。传于肾。气舍于心。至肝而死。肺受气于肾。传于肝。气舍于脾。至心而死。肾受气于肝。传于心。气舍于肺。至脾而死。则知肝死于肺。候于秋。庚笃。辛死。余皆仿此。又如甲乙主寅卯。丙丁主巳午。庚辛主申酉。壬癸主亥子。戊己主辰、戌丑未。一日一夜五分。则可以占死者之早暮。此病之次也。然卒发者不必治于传。或其传化不以次入者。忧恐怒喜思。令不得以其次。故令人有大病矣。此五脏传变之大要也。

脉病名状

浮者。按之不足。举之有余。与人迎相应。则风寒在经。与气口相应。则荣血虚损。

沉者。举之不足。按之有余。与人迎相应。则寒伏阴经。与气口相应。则血凝腹藏。

迟者。应动极缓。按之久牢。与人迎相应。则沉寒凝滞。与气口相应。则虚冷沉积。

数者。去来促急。一息数至。与人迎相应。则气躁热烦。与气口相应。则阴虚阳盛。

虚者。迟大而软。按之豁然。与人迎相应。则经络伤暑。与气口相应。则荣卫走散。

实者。按举有力。不疾不迟。与人迎相应。则风寒贯经。与气口相应。则气血壅脉。

缓者。浮大而软。去来微迟。与人迎相应。则气热入脏。与气口相应。则怒急伤筋。

紧者。动转无常。如纽单线。与人迎相应。则经络伤寒。与气口相应。则藏府作痛。

洪者。来之至大。去之且长。与人迎相应。则寒壅诸阳。与气口相应。则气攻百脉。

细者。指下寻之。来往如丝。与人迎相应。则诸经中湿。与气口相应。则五脏凝涎。

滑者。往来流利。有如贯珠。与人迎相应。则风寒潮溢。与气口相应。则痰涎凝滞。

涩者。参伍不调。如雨沾沙。与人迎相应。则风湿寒痹。与气口相应。则津汗血枯。

弦者。端紧径急。如张弓弦。与人迎相应。则风走注痛。与气口相应。则饮积冷疼。

弱者。按之欲绝。轻软无力。与人迎相应。则风湿缓纵。与气口相应。则筋绝痿弛。

结者。往来迟缓。时止更来。与人迎相应。则阴散阳生。与气口相应。则积阻气节。

促者。往来急数。时止复来。与人迎相应。则痰壅阳经。与气口相应。则积留胃府。

芤者。中空旁实。如按慈葱。与人迎相应。则邪壅吐衄。与气口相应。则荣虚妄行。

微者。极细而软。似有若无。与人迎相应。则风暑自汗。与气口相应。则微阳脱泄。

动者。在关如豆。厥厥不行。与人迎相应。则寒疼冷痛。与气口相应。则心惊胆寒。

伏者。沉隐不出。著骨乃得。与人迎相应。则寒湿痼闭。与气口相应。则凝思滞神。

长者。往来流利。出于三关。与人迎相应。则微邪自愈。与气口相应。则藏气平治。

短者。按举似数。不及本部。与人迎相应。则邪闭经脉。与气口相应。则积遏藏气。

濡者。按之不见。轻手乃得。与人迎相应。则寒湿散漫。与气口相应。则飱泄软弱。

革者。沉伏实大。如按鼓皮。与人迎相应。则中风著湿。与气口相应。则半产脱精。

散者。有阳无阴。按之满指。与人迎相应。则淫邪脱泄。与气口相应。则精血败耗。

代者。藏绝中止。余藏代动。无问内外所因。得此必死。

分寸关尺三部脉位法

经曰。凡寸关尺者。脉之要会也。从关至尺是尺。内阴之所至也。从关至鱼际是寸口。内阳之所至也。故分寸为尺。分尺为寸。阴得尺内一寸。阳得寸内九分。尺寸终始。以一寸九分也。夫人之三部。寸口在上。关脉在中。尺脉在下。经云。先言尺后言寸。不从上而言。反从下起者。缘尺则是人性命之根本。寸口者。人身之本。故有命然后有身。所以先言尺泽。盖取命之根本。然后及于身而言之也。凡十二经脉有病之时。先于尺泽寸口见之。故尺寸者。是脉之要会也。从关至尺是尺。内阴之所治者。夫三部之脉。取中而上下分之。从关中至尺泽为内。是属阴。故言内阴之所治也。言尺泽者。尺脉一寸之外。余脉下入不见。如入深泽而沉。故曰尺泽也。凡诊者。若寸口关脉不见。惟尺脉在者。其人必不死。亦如树之有根。枝叶虽枯。其根气元活。故寸、关者枝叶也。尺泽者根本也。从关至鱼际是寸口。内阳之所治者。夫自关而向上分之。上至寸口。故言关至鱼际者。是长骨后际。如鱼之颈际。故曰鱼际也。言从关上至鱼际。下占一寸属阳。是内阳之所治也。然寸口虽占一寸。而脉见九分者。言阳数奇阴数偶故也。是以关前属阳。故言九。奇也。关下属阴。故言寸偶也。故分寸为尺者。关以上虽取一寸。而脉见九分。故曰分寸。为其先取一尺而言。盖先从根本言之。故一尺内取一寸。而脉一寸内取九分而诊之。故言分寸为尺。从尺而取寸。从寸而取分是也。分尺作寸者。从关以下至尺泽也。盖取脉长一寸而诊之。其一寸之脉。盖先取一尺之分。而其中除却九寸。而更取一寸用之。故言阴得尺内一寸。阳得尺内九分。从始至终。寸尺位脉长一寸九分。此则尺寸始终之法也。凡寸后尺前。两境之内主于关。为寸关尺也。上部属阳故法天。下部属阴故法地。中部阴阳相兼故法人。关者穿也。言上可以穿其天。下可以穿其地。上下关通而取其中。故言关也。而分三部候天地人。以法三才也。凡古法定尺寸者。皆先取一尺而言之。从尺而取寸。此则是其大纲也。又凡脉长短不同。其形各异。又曰。人长则脉长。人短则脉短。据此言之。岂可执其一概。必在医者以意审详。今则以鱼际骨下为寸口位。占九分。更下行一寸为尺部。合成一寸九分。中关为关部。以安三指。此之所定寸关尺。盖依难经。永为楷式。不可改移。

辨九候法

黄帝曰、余闻九针于夫子。众多博大。不可胜数。余愿闻要道。以属子孙。传之后世。著之骨髓。藏之肝肺。歃血而受。不敢忘泄。令合天道。必有终始。上应天光。星辰历纪。下副四时五行。贵贱更互。冬阳夏阴。以人应之。奈何。岐伯曰。天地之数。始于一。终于九焉。一者天。二者地。三者人。因而三之。三三者九。以应九野。故人有三部。部有三候。以决死生。以处百病。以调虚实。而除邪疾。帝曰。何谓三部。岐伯曰。有下部。有中部。有上部。部各有三。三候者。有天有地有人也。必指而导之。乃以为真。故下部之天以候肝。地以候肾。人以候脾。帝曰。中部之候奈何。岐伯曰。亦有天。亦有地。亦有人。天以候肺。地以候胸中之气。人以候心。帝曰。上部何以候之。岐伯曰。亦有天。亦有地。亦有人。天以候头角之气。人以候耳目之气。地以候口齿之气。三部各有天。各有地。各有人。三而成天。三而成地。三而成人。合则为九。九分为九野。为九藏。故神藏五。形藏四。合为九藏。五藏已败。其色必夭。夭必死矣。帝曰。以候奈何。岐伯曰。必先度其形之肥瘦。以调其气之虚实。实则泻之。虚则补之。必先去其血脉而后调之。无问其病。以平为期。帝曰。决死生奈何。岐伯曰。形盛脉细。少气不足以息者危。形瘦脉大。胸中多气者死。形气相得者生。参伍不调者病。三部九候皆相失者死。上下左右之脉。相应如参舂者病甚。上下左右相失。不可数者死。中部之候虽独调。与众相失者。皆死也。

分别脉病形状

凡诊脉。视其人大小长短。及性气缓急之脉。皆如其人形性则吉。反之者则凶。

夫脉者血之府也。长则气理。短者气病。数则心烦。大则病进。上盛则气高。下盛则气胀。代则气衰。细则气少。

短而急者病在上。长而缓者病在下。弦而沉者病在内。浮而洪者病在外。

滑而微浮病在肺。下紧上虚病在脾。长而弦者病在肝。脉少血少病在心。大而紧者病在肾。

脉实者病在内。脉虚者病在外。

浮而大者风。浮而涩者气。沉细疾者热。迟紧者为寒。

诸腑脉为阳主热。诸藏脉为阴主寒。阳微则汗。阴为自下。阳数则口疮。阴数则恶寒。阳芤则吐血。阴芤则下血。

脉与肌肉相得。久持之至者。可下之。弦小紧者可下之。弦迟者宜温药。紧数者可发汗。

寸口脉浮大而病者。名曰阳中之阳。病苦烦满身热头痛腹中热。寸口脉沉细者。名曰阳中之阴。病苦悲伤不乐。恶闻人声。少气。时时汗出。阴气不通。两臂不举。尺脉沉细。名曰阴中之阴。苦两胫痠疼。不能久立。阴气衰。小便余沥。阴下湿痒。尺寸脉牢而长。关中无此。为阴干阳。苦两胫重。小腹引腰疼。寸口脉壮大。尺中无此。为阳干阴。苦腰背痛。阴中痛。是脉浮而大。为阳干阳。苦小腹痛满。不能溺。溺即阴中痛。大便亦然。

寸口脉紧者。中风。风攻头痛。夫疟脉自弦。弦数多热。弦迟多寒。初持脉如躁之状。久久按之细而牢。苦腰腹相引痛。不能食。足胫重。

脉来乍大乍小。乍短乍长。为祸祟。脉来但实者。为心劳。脉来洪大袅袅者。为祸祟。

寸口脉弦中手短者。头痛。脉来过寸口入鱼际者。遗尿。脉来中手弦长者。腰疼。足胫痛。脉来中手弦从上紧者。肩背痛。脉但数细。心下热盛。

脉盛滑紧者。痛在外。脉小实紧者。痛在内。脉小弱而浮滑。久病。脉涩浮而病。新病。

脉沉而弦者。其人有□□玄。腹内痛。脉来缓滑者。热在胃中。脉来盛紧者。腹胀。脉弦急。疝瘕。小腹痛。脉出鱼际。逆气喘急。脉来伏者。霍乱。脉来弦急疾者。癖病。脉来大紧疾者。癫病。脉浮而缓。皮肤不仁。风寒入肌肉。脉沉而紧。下焦寒。得冷即大小便痛。脉来迟而涩。胃中寒。有症结。脉来駃而紧。有积聚击痛。脉沉而细。下焦寒。小便数。苦□□□痛。下重痢。脉滑而浮散者。有风。脉短而滑者。病酒。脉紧而滑者。吐逆。脉迟而缓者。脾胃有寒。脉弦而钩。胁下如刀刺。状如飞。脉沉而迟。腹藏有冷病。脉浮而细滑。伤于寒饮。脉沉而数。其人中酒。冬时不治自愈。脉滑者。阳气盛。脉微而紧者。有寒。脉涩细而紧者。痹病。脉沉而滑。为下重。背膂痛。脉短而数。心痛必烦。脉紧而数。寒热俱发。必当下之乃愈。脉微弱者。有寒。少气。脉迟紧者。胃中有寒。若不能食。时时利者。当难治。脉弦而紧。胁下痛。脉大细滑。中有短气。脉细小者。血气俱少。脉涩者、少血多气。脉滑者、多血少气。脉大者。血气俱多。两手脉前部阳绝者。苦心下寒。内中热。脉洪大紧急。病在外。苦头痛。发痈肿。脉细小紧急。病在中。寒疝瘕。积聚。腹中痛。脉浮大。中风头重鼻塞。脉微浮。秋吉冬病。脉来疾者。为热。迟者。为寒湿。为鬼疰。弦。为切痛。脉沉重而直前绝者。腹间血。病在内。脉沉重而中散者。因寒食成症。脉沉而急。病伤暑。暴发虚热。脉来中散绝者。病渴。脉沉重。前不至寸口徘徊绝者。在肌肉遁尸。脉累累如贯珠不前至。有风寒在大肠。伏留不去。脉来累累而止。不至寸口软者。结热在小肠膜中。而伏留不去。脉微。即阳气不足。虚热汗出。凡无阳即厥。无阴即呕。阳微不能呼。阴微不能吸。呼吸不足。胸中气促。前大后小。即头痛目眩。前小后大。即胸满短气。上部有脉。下部无脉。其人当吐。不吐者死。阳邪来见浮洪。阴邪来见沉细。水谷来见实坚。浮而滑者宿食。洪大伤寒热病。弦小者寒癖。浮滑之脉速疾者。食不消脾不磨也。关脉紧而滑者。蛔虫也。三部或至或不至。冷气在胃中。故令脉不通也。尺脉沉滑者。寸白虫也。脉紧而急者、为遁尸。脉紧而长过寸口者。疰病。关脉浮。积聚。热在胃中。尺脉浮者、客热在下焦。诸浮诸紧。诸弦诸沉。诸涩诸滑。若在寸口。膈已上病。若在关上。胃已下病。若在尺中。肾已下病。寸口脉沉。胸中短气。若弦上寸口者。宿食头痛。若有表有里者。邪之所止。得鬼病。

何谓表里。寸尺为表。关上为里。两头有脉。关中绝不至也。尺脉上不至关为阴绝。寸脉下不至关为阳绝。阴绝与阳绝皆死。不可治也。

评寸脉法

寸口脉沉紧。若心下有寒时痛即有积邪。寸口脉偏绝。则臂偏不遂。其人两手俱绝者不可治。寸口脉潎潎如鱼上肥。阳气微。寸口脉连连如蜘蛛丝。阴气衰。寸口脉沉而紧病在中。浮而盛病在外。寸口脉沉而弱。寒中疝瘕小腹痛。寸口脉滑而迟。不沉不浮不长不短者。为无病。寸口脉大而滑。沉即为血实。滑即为气实。血气相搏。入脏即死。入腑自愈。寸口脉弦而紧。弦即卫气不行恶寒水流走肠间。寸口脉紧或浮。膈上有寒。肺下有水气。寸口脉沉滑者。中有水气血实目肿。寸口脉双弦。两胁下拘急而痛淅淅恶寒。寸口脉浮而滑。头中痛。寸口脉缓而迟。缓即为虚。迟则为寒。虚寒相搏。则欲温食。食冷即咽痛。寸口脉迟而涩。迟即为寒。涩为少血。寸口脉浮大。按之反涩。尺中亦微而涩。故知有滞气宿食。寸口脉动而弱。动即为惊。弱即为悸。寸口脉微弱。气血俱虚。男子即吐。妇人即下血。寸口脉浮。中风发热头痛。寸口脉紧。伤寒头痛。寸口脉缓。皮肤顽痹不仁、风寒入肌肉。寸口脉滑。阳气实胸中壅吐逆。寸口脉弦。心中愊愊微头痛。胃管痛。心下有水气。寸口脉弱。阳气虚自汗出。寸口脉涩。是胃气少虚竭不足。寸口脉芤。即吐血。微芤者衄血。寸口脉伏。胸中逆气。噎塞不通。是诸气上冲胸中也。寸口脉沉。胸中引胁痛胸膈有水气。寸口脉软弱。汗自出是虚损病。寸口脉迟。上焦有寒。寸口脉实。上焦生热。

评关脉法

关脉时来时去。乍大乍小。乍痚乍数者。胃中寒热。羸弱不欲食。如疟状。关脉涩坚大实。按之不减有力。为中焦实。有伏结在胃中。关脉滑乍大乍小不匀。必吐逆。关脉浮大。风在胃中。张口肩息。心下澹澹。食即欲呕。关脉微浮。有积热在胃中。呕吐蛔虫。心神健忘。关脉弦而长。有痛如刀刺之状。在脐左右上下。关脉浮。气虚腹满不欲饮食。关脉紧。心下苦满痛。脉紧为实也。关脉微。胃中有冷气心下拘急关脉数。胃中有客热。关脉缓弱。脾胃气不足不能食。关脉浮滑。胃中有热。热气满则不欲食。食即吐逆。关脉弦。胃中有虚冷气。心下厥逆。关脉弱。胃气虚。胸中有客热。脉弱为大虚小热。有热不可大攻之。热去即寒生。关脉涩。血气逆冷。为血虚也。关脉芤。大便下血。关脉伏。腹内有寒气。溏洩。关脉洪。胃中有热。必烦满。关脉沉。心下有冷气。苦满。吞酸。关脉软。苦虚冷、脾气弱里重下痢。关脉迟。胃中有寒病关脉实。即脾胃气塞。热盛。腹满。

评尺脉法

尺脉弱。下焦冷。无阳气。尺脉牢小者。足胫寒。痿痹。尺脉细。溏洩。下冷痢。尺脉细而急者。筋挛痹不能行。尺脉大者。热在脬中。小便赤痛。尺脉按之不绝。若与关脉相应和滑者。男子气血实。妇人即为妊娠。尺中来而断绝者。男子小腹有滞气。妇人月水不利。尺脉浮。下焦热。大小便难。尺脉紧。脐下及小腹结痛。尺脉微。厥逆。小腹有寒气。尺脉数。恶寒。脐下热痛。小便赤黄。尺脉缓。脚软。下肿。小便难有余沥。尺脉滑。血气实。经络不利。尺脉弦。小腹疼。腹中拘急。尺脉涩。足胫逆冷。小便频。尺脉芤。下焦虚。小便脱血。尺脉伏。小腹痛。寒疝瘕。有水谷不化。尺脉沉。腰背痛。尺脉软。脚弱。风痹。小便难。尺脉迟。下焦有寒。尺脉紧。脐下切痛。尺脉微牢。腰骻冷。小腹痛。小便不禁。

脉法赞

肝心出左 脾肺出右 肾与命门 具出尺部 魂魄谷神 皆见寸口 左主司官 右主司府 左大顺男 右大顺女 关前一分 人命之主 左为人迎 右为气口 神门决断 两在关后 人无二脉 病死不愈 诸经损减 各随其部 三阴三阳(一云按察阴阳) 谁先谁后 阴病治官 官藏内也 阳病治府 府藏外也 奇邪所舍 如何捕取 审而知之 针入病愈 脉有三部 阴阳相乘 荣卫气血 在人体躬 呼吸出入 上下于中 因息游布 津液流通 随时动作 傚象形容 春弦秋浮 冬沉夏洪 察色观脉 大小不同 一时之间 变无经常 尺寸参差 或短或长 上下乘错 或存或亡 病辄改易 进退低昂 心迷意惑 动失纪纲 愿为具陈 令得分明 师曰。 子之所问 道之根源 脉有三部 尺寸及关 荣卫流行 不失衡铨 肾沉心洪 肺浮肝弦 皆有常经 不失铢分 出入升降 漏刻周旋 水下二刻 一周循环 当复寸口 虚实见焉 变化相乘 阴阳相干 风则浮虚 寒则紧弦 沉潜水畜 支饮急弦 动则为痛 数则热烦 设有不应 知变所缘 三部不同 病各异端 太过可怪 不及亦然 邪不空见 中必有奸 审察表里 三焦别焉 知邪所舍 消息诊看 料度脏腑 独见若神 为子条记 传与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