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中医中药>中医典籍>普济方>卷一 方脉总论 辨男女形生神毓论

《普济方》卷一 方脉总论 辨男女形生神毓论·

普济方卷一 方脉总论 辨男女形生神毓论

尝读齐大夫褚氏遗书。首论受形。则曰男女之合。二情交畅。阴血先至。阳精后冲。血开裹精。精入为骨。而男形成矣。阳精先入。阴血后参。精开裹血。血入居本。而女形成矣。阴阳均至。非男非女之身。精血散分。骈胎品胎之兆。复其说。如经所谓男子为阳。得阴而生。先生右肾。为命之门。女子为阴。得阳而长。先生左肾。为命之门。命门者元精之所舍。男子以藏精。女子以系胞。男女所以有别者。亦由阴阳先后所本有异也。欲知阴阳所本之异者。于肾取焉可也。

男子始生。居命门于右肾。属乎阳而应日。主三魂。降精赤而镇丹元。丹元者。精舍也。上赤下黑。左青右白。中央黄运其中。三阳之正气。太一之真精。名曰弱水。内有元龟。所以呼吸元气。运行百脉。为三焦之原。而应于卫也。卫为阳。行于膏。故男子命门取乎右肾。至于左肾。属乎阴而应月。主七魄。降精黑、而镇金关。此盖阳以阴为本。必禀生而在右者也。

乃若女子所生。则居命门于左肾。属乎阴而应月。主七魄。降精黑而镇元宫。元宫者胞胎所系也。上黑下赤。左白右青。中央黄运其中。三阴之正气。太一之真精。名曰原泉。内有螣蛇。所以呼吸元气。运行百脉。为三焦之原。而应于荣也。荣为阴。行于脉。故女子命门在乎左肾。至于右肾。则属乎阳而应日。主三魂。降精赤而镇玉关。此盖阴以阳为本。必禀生而在左者也。

按藏教、父母及子有相感业。神乃入胎。依地水火风。众缘和合。渐得生长。一七日如藕根。二七日如稠酪。三七日如鞋袜。四七日、如温石。五七日有风触胎。名曰摄提。两臂两胫及头五种相现。六七日有风名旋转。两手两脚四相现。七七日及八七日。手足十指二十四相现。九七日眼耳鼻口及下二穴大小便处九种相现。十七日有风名普门。吹令坚实。及生五脏。十一七日上下气通。十二七日大小肠生。十三七日渐知饥渴。饮食滋味皆从脐入。十四七日身前身后左右二边。各生二百五十条脉。十五七日又生二十条脉。一身之中。共有八百吸气之脉。至是皆具。十六七日有风名甘露。为安置两眼。通诸出入息气。十七七日有风名毛拂。能令眼耳鼻口咽喉胸臆。一切合入之处。皆得通滑。十八七日有风名无垢。能令六根清净。十九七日眼耳鼻舌四根成就。得三种报。曰身曰命曰意。二十七日有风名坚。二脚二手二十指节。乃至一身二百大骨。及诸小骨。一切皆生。二十一七日有风名生起。能令生肉。二十二七日有风名浮流。能令生血。二十三七日生皮。二十四七日皮肤光恍。二十五七日血肉滋润。二十六七日发毛爪甲。皆与脉通。二十七七日发毛爪甲。悉皆生就。母所饮食。行住坐卧。儿皆辛苦。二十八七日生屋园池河等八想。二十九七日各随其业。或黧或白。三十七日黧白相现。三十一七日至三十四七日渐得增长。三十五七日肢体具足。三十六七日不乐住腹。三十七七日生不净具秽黑暗三想。三十八七日有风名蓝花。能令长舒两臂。转身向下。次有一风名趋下。能令头下足上。以向生门。如是处胎始终。三十有八七日。于胞胎中。自然生十一种风。开通整合。使之筋脉肌骨。机关孔窍。皆得流通。然后得成为人。然则父母生育。功侔造化。其为恩也。岂曰小哉。

又以道书言之。玉清之气。生人上一。是为泥丸。上清之气。生人中一。是为绛宫。太清之气。生人下一。是为丹田。玄元始合为九气。生人九户。二十四气。生人二十四体。三百六十神生人三百六十骨节。八十一分神。生人八十一关节。东方七宿属阳明。生人三魂。西方七宿属阴精。生人七魄。南方七宿属丹元。生人天气。北方七宿属北极。生人玄津。无量妙一结为子户。天中王气上为脑精。每一月即有一天之气下添。如是一月。郁单无量天真胞命黄演之气下添。乃至第九月。无想无结无爱天岳府命元。自是气不添。夫九气既添。又有六甲之神。相为保卫而全成之。夫所谓六甲神者。甲子水神。为之调畅血脉。润泽三焦。甲戌土神。为之调理肌肉。使不偏枯。甲申金神。为之紧固爪齿。养育真牙。甲午火神。为之和悦五脏。混合百神。甲辰风神。为之保固胎息。呼吸阴阳。甲寅木神。为之濯炼筋骨。通贯百骸。信知妇人妊娠。谓之六甲者。岂有他哉。五脏六腑。筋骨髓脑。皮肤血脉。精藏水藏。二万八千。形彰一万二千。精光三万六千。出入八万四千毛窍。莫不各有其神主之。然则人生天地中。岂可不凝神守真。而保其天之所以与我者哉。予以释老之言。并前贤遗论。辑而书之。非臆说也。

男女动静说

尝观清净经云。天清地浊。男动女静。降本流末。而生万物。又读周子太极图曰。阳动阴静。动极复静。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则知清浊者。天地之位。动静者。男女之机也。男子为阳。阳主动。动中有静。女子为阴。阴主静。静中有动。是以上古天真论。女子二七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至七七则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地道不通。形坏而无子。丈夫二八肾气盛。精气溢泻。阴阳和。故有子。至八八则齿发去。以此知男女阴阳之质不同。天癸精血之形亦异。阴静血满。月溢则行。静极复动也。阳动气合。时泄而止。动极复静也。

四大奥论

尝历览诸家方论。探求医之妙理。复读佛书。见经中多引医为喻。有云医善巧方。普救一切人。则知医之心。即佛之心也。诊疗之际。可不明其所以乎。盖人之生。寓形宇内。假合四大以为身。四大者何。地、水、火、风也。其生也。由此而成。其死也。由此而灭。从本不实故也。人之生死。既系乎此。则为医者。正当明死生之理。以究其疾痛之源可也。夫发毛爪齿。皮肉筋骨。脑髓面色。皆属乎地。若地大不和。则发焦毛拔。爪枯齿槁。皮缓肉脱。筋急骨痿。髓竭脑转。面垢色败。此病之源于地大者也。唾涕脓血。津液涎沫。痰泪精气。大小便利。皆属乎水。若水大不和。则多唾鼽涕。脓溃血溢。津液不收。涎沫流出。痰壅泪盈。精走气泄。大小不净。盈流于外。此病之源于水大者也。至于暖气则归火。动转则归风。若火大不和。为烦为热。为焦渴。为痈疡。为狂走。为癃闭。若风大不和。则偏枯。随为四肢瘫痪。为口眼?斜。为筋脉挛急。为痒为痛。为痹为□□裙。火大风大。病故不同。四者和合。则一身安荣。有一不和。皆能为病。况于离散者乎。矧乎四大之身。人所均有。而不自觉。知医之神师。亦秘而不示于人。惟佛书则言之详矣。盖佛为大医王。了达生死。故能洞明此理。予因得以经中所说。一贯乎医。后之来者。毋以予言为迂。如以予言为迂。是亦以佛氏为迂矣。

五常大论

太和絪縜。天地设位。化生万物。而人位乎其中。三才立矣。夫人之一身。与天地同流。上部法天。主胸以上至头之有疾。中部法人。主膈以下至脐之上有疾。下部法地。主脐以下至足之有疾。髓者精之根。命之元也。精者血之本。神之苗也。萃五味之英。集五气之和。融结而为之。夫五脏皆有精。而内舍于肾。以育百骸。诸骨皆有髓。而上属于脑。以镇诸阳。故肾为精之舍。脑为髓之海也。头者诸阳之会。上丹产于泥丸。内则百神之所辑。为一身之元首也。手之三阳。从手至头。足之三阳。从头至足。六阳之脉。会于头间。是以头痛多属于阳也。阴病亦有头痛者。盖诸阴之脉。皆行至颈胸中而还。不上循头。独厥阴肝脉。上入颃颡。连目系。上出额。与督脉会于颠。内经曰。头痛颠疾。过在足少阳厥阴。甚则入肝。又有病头痛连齿。时发时止。数岁不已者。由寒气内至骨髓。骨髓者。以脑为主。脑逆故令头痛齿亦痛。此肾所生病也。诸阴经病无头痛。唯肝肾二经有者。由此故也。面者。人神之牖也。上部五岳。分别五官。以属五脏。目者。肝之官。主鉴辨五色。鼻者。肺之官。主吸引五臭。口者。脾之官。主嗜食五谷。舌者。心之官。主品尝五味。耳者。肾之官。主分别五音。五官既具。则一身之精神。皆备于面矣。内经云。女子六七。面皆焦。丈夫六八面焦。由阳明气衰于上也。以其手阳明之脉。直而上颈贯颊。入下齿缝中。还出挟口。交人中。左之右。右之左。上挟鼻孔。足阳明之脉。起于鼻。交頾中。傍约太阳之脉。下循鼻外。入上齿缝中。还出挟口环唇。下交承浆。却循颐后下廉。出大迎。循颊车。上耳前。过客主人。循发际至额颅。难经云。人面独能耐寒者。以其诸阳之脉。皆上至头耳。黄帝于面焦发堕。独言阳明而不言诸阳者。盖诸阳之脉。虽上循头。而不若阳明之脉维络于面也。合二经而考之。可识经脉之循环。验气血之消长也。苟情动于中。邪淫于外。形色有变。皆见于面。不可概举。颈项者。诸阳辐凑之地。六阳之脉。皆自肩颈出入缺盆。下络五脏。所以古人取人迎动脉于颈间。以候五脏六腑之气有余不足也。其为病则不一。或颈项强痛不可回转。或颈项痛而嗌乾。或颈项痛连入缺盆。则各随其经脉所属而为病焉。至于九瘘瘰疬瘿瘤多生于颈项者。亦由经脉之所聚也。肩者。六阳之脉。与阳维之会。皆走于肩。而相交会。循肩上下。因知肩为诸阳之道涂。筋骨之枢会。故能任重负戴。背中之府。诸阳受气于胸中。转行于背。经云。人身之阴阳者。背为阳。故五脏六腑之腧。皆在于背也。臑者。臂节也。穴名曰天府。肘者。手腕也。穴名曰尺泽。臂者。从肩至掌。统而言之也。夫手之三阴三阳。皆循臂前后廉。上下往来。或由中而行。故为病大同而小异。用药亦可以兼理。灸之刺之。则各随其经也。腋者。掖也。手三阴之脉。与足少阳之脉。循腋上下。故为病则腋下肿痛。灵枢经曰。手太阴之脉。从肺系横出腋下。手少阴之脉。从心系却上肺。出腋下。手厥阴之脉。循胸出胁下抵腋下。足少阳之脉。则从缺盆下腋。循胸中。过季胁。凡此四经。或横出腋下。或循腋上下别行。各有其道也。有患狐臭漏腋者。古方共为一病。以理考之。其证不一。狐臭者多因劳逸汗渍。以手摸而臭。致清气道中受此宿秽。吸上泥丸。散入百脉。多相沾染。漏腋者由食啖五辛大过。而有所发。致腠理不密。其汗则自腋泄出。浥浥而湿。浣衣数重皆透。臭不可近。狐臭漏腋。皆腋中之疾。虽不伤人命而害人身。奉亲事君。乃至交游。皆非所宜。修身之士。务为清洁者。偶得此患。不可不思有以去之。胁者左右腋下也。肋者胁骨也。肝胆二经。交会于此。是以胁痛多属肝胆也。难经云。脏会季胁。季胁在软肋之际。其端有穴。名曰章门。直脐傍二寸八分。是脾之分。足少阴厥阴所会也。凡热病在内者。则取其穴之所会。以去其疾也。膈者。革也。自心肺之下有膜。与脊胁腹周回相着如幕。以遮蔽浊气。不上熏于心肺。所谓膻中者。臣使之官。喜乐出焉。膻中在两乳间。为气之海。以分布阴阳。志和气达。则喜乐由生。又云。膈原之下。中有父母。膜原之上者。气海居焉。气者。生之原。命之主。故气海为之父母。膜原。谓心肺之间也。脐者。齐也。根源本始生成之处。冲和凝结之气通。而禀受生焉。有生生不穷之义。及其形质已具。分诞有期。则如匏瓜桃李。脐乾而蒂脱矣。是以号为神阙。前当肠胃。后直肾兪。为天地中分。黄庭云。两部水王对生门。又云后有密户前生门。生门者脐也。婴儿在母腹中。取气于脐管。母呼亦呼。母吸亦吸。正与密户相对。所谓脐者如此。况脐之上下左右。乃肠胃盘曲会聚之所。经所以言五脏之动气。发于脐之上下左右也。足阳明冲脉皆挟脐。而督脉贯脐中央。脐或凸出者。水气积于脾元。脐腹□□□痛者。寒邪伤于下脏。不可不知。腰挟脊而居。前与脐平。为前后分。足少阴之脉贯脊。足太阳之脉抵腰。故腰者肾之外候。腰半以上。同天之阳。腰半以下。同地之阴。腰为阴阳之界也。腰当人身之中。任擎折俛仰之劳。设或气郁于内。邪干于外。皆致腰痛。当以脉之真诞验之。至于房劳疲力。耗竭精气。坠堕恶血。留滞经络。与正气冲击。伛偻身重。肿痛引胁。谓之沥血腰痛。或作劳汗出。衣里冷湿。久久得之。腰冷。如身重不渴。小便自利。食饮如故。腰以下如带五千钱。谓之肾着。治之各有法。内经云。腰者肾之腑。转摇不能。肾将惫矣。难经云。大肠小肠会为阑门。言阑约水谷。从其别者也。其谷自小肠承受于阑门。以分别也。其水则渗灌入于膀胱上口。而为溲便。若谷之滓秽。则自阑门而传道于大肠。故曰下焦在膀胱上口。以分别清浊也。内经云。北方黑色。入通于肾。开窍于二阴。二阴者肾之外窍也。前曰溲便。精血亦自此道出。故男子水令居下。火令居上。女子水令居上。火令居下。所以男子由此。分而为火水未济之卦。女子由此。分而为水火既济之卦也。后曰肛门。肛门犹车之车□工也。为肺下口。号为通事吏。难经云。下极为魄门。魄门者肛门也。重十二两。大八寸。径二寸太半。长二尺八寸。受谷九升三合八分合之一。热则肛门肿缩。闭塞不通。寒则肛门脱出。肠鸣洞泄。狐惑伤寒证云。虫食其肛。下唇有疮。诸证不同。学者宜审之。(七冲门。四十四难曰。七冲门何在。然唇为飞门。齿为户门。会厌为吸门。胃为贲门。太仓下口为幽门。大肠小肠会为阑门。下极为魄门。故曰七冲门也。易老曰。魄门对飞门。其证俱狐惑之病。以下冲上。故曰七冲门也。余依丁公主论甚当。辨云。幽门不通。上冲。吸门不开。噎塞。不便燥秘。气不得上下。治在幽门闭。大便不通。通幽汤主之)髀股者足腿也。膝者胫头也。膎者足腕也。月□聑者足肚也。一名腓肠。趺足面也。足之六经流注之地。足之三阳从头走足。足之三阴从足至腹。三阳之脉行足外廉。皆循股也。三阴之脉、行足内廉。皆循髀也。唯膎中月□聑内。阴阳上下。行乎其间。至于膝则太阴阳明之脉。皆循股而入膝。少阴之脉。则出膝内廉也。足趺者足面系鞋之所。骨间动脉应指。名曰冲阳。足阳明胃脉气之所发也。伤寒必皆诊者。以察其胃之有无也。肝胆之脉。虽亦循趺上下。但所行各异其道。十二经脉包罗一身。无所不至。昔纣妃妲姬。冬月见二少年朝涉。谓纣曰。一老生之子。一少生之子。纣曰。何以知之。妲姬曰、少生者耐寒。髓满胫也。老生者畏寒。髓不满胫也。纣斮其胫而观之信然。因知人之虚实。由禀受之各异也。内经曰。肾生髓。髓生肺。子母之义。孙真人以髓应肝胆。盖不失其本也。夫髓为精之根。精为血之本命之元身之主也。

五脏像位

肝名龙烟。字含明。号将军之官。于五行为木。故其体状有枝叶也。重四斤四两。有七叶。左三叶属甲为阳。右四叶属乙为阴。夫人夜卧则血归于肝。上朝于目。有童子玉女。身挂青衣。手执青拂。每夜三更。绕身巡看一回。却朝青帝。肝神七人。老子名曰明堂宫。兰台府。从官三千六百人。肝神名蓝蓝。其位居于左。以应东方苍龙之木。旺于春七十二日。墓在未。其数三八。上应岁星。下合震卦。律中太蔟。

心名丹元。字守灵。号帝王之尊。为一身之主。于五行为火。故其体状圆赤。如莲苞未开之质也。重十二两。盛精汁三合。刘子曰。心行于光。上智人心有七孔三毛。中智人心有五孔二毛。下智人心有三孔一毛。愚人心有一孔。而大愚混浊者。有一孔而小矣。或痴憨之辈。虽有心而无孔。故神出入无门者众矣。有童子身挂绯衣。手执红拂。每夜三更而出。绕身巡看一回。却归离宫。百神安静。心神九人。大尉名绛宫太子。南极老人元先之身。其从官三千六百人。心神名呴呴。其位处上焦。以应南方朱雀之火。旺于夏七十二日。墓在戌。其数二七。上应荧惑。下合离卦。律中中吕。

脾名常在。字魂停。号谏议之官。于五行为土。故其形像马蹄。居胃之上。以消磨水谷也。重二斤三两。扁广二寸。长五寸。有散膏半斤。主裹血。温五脏。有童子身挂中宫之衣。手执黄拂。每夜三更绕身一回。却朝土主。故令百神安静。脾神五人。玄光玉女。其从官三千六百人。其藏为中州。以应中央戊己之土。寄旺于辰戌丑未之月。各一十八日。正旺于长夏。墓在辰。其数五十。上应镇星。下合坤卦。律中黄钟。

肺名晧华。字虚成。号相傅之官。于五行为金。故位处上焦。状如悬磬。而五音之声。皆从肺出也。重二斤三两。六叶两耳。凡八叶。童子十四人。身挂素衣。手执玉节守气。巡游于身。却回素宫。百神始得安静。其神八人。太和君名曰玉堂宫。尚书府。从官三千六百人。

肺神名鸿鸿。其脏居高。为五脏华盖。其治在右。以应西方白虎之金。旺于秋七十二日。墓在丑。其数四九。上应太白。下合兑卦。律中夷则。

肾名玄冥。字育婴。号作强之官。于五行为水。处于下。为藏之根。身之本也。肾有两枚。重一斤一两。其左为肾属壬。右者为命门属癸。女子以右者为肾。左者为命门。男子命气为根。传丹田。属壬癸之位。女子命气为根。传血海。通三焦。属坎离之位。有二童子、身着皂裳。手执壬癸之幡。绕身巡看一回。却朝北帝。令元神安静。其神六人。司徒司空司命司隶校尉廷尉卿。肾神名<?氵剽><?氵剽>。肾两枚。形如豆。相并而曲。附于脊膂。外有脂裹。内白外黑。以应北方壬癸之水。旺于冬七十二日。墓在辰。其数一六。上应辰星。下合坎卦。律中应钟。

六腑像位

胆者谓青肠。肝之府也。号中正之官。在肝之短叶间。重二两三铢。盛精汁三合。其神五人。太乙道君。居紫房宫中。其从官三千六百人。胆神名灌灌。或入夜间恐惧。大张眼时。弩目视之。其妖自息。故得胆神相助。其威如此。旺墓应合。与肝同也。

小肠谓赤肠。心之府也。号受盛之官。居胃之下。重二斤十四两。长三丈二尺。广二寸半。径八分分之少半。左回叠积十六曲。盛谷二斗四升。水六升二合合之大半。其神二人。元梁使者。小肠神名洁洁。旺墓应合。与心同也。

胃者谓黄肠。脾之府也。号曰太仓。主围受食物。为水谷之海。六腑之大原也。与脾相连。重二斤十四两。纡曲屈伸。长二尺六寸。盛谷二斗。水一斗五升。其神十二人。五元之气谏议大夫。

胃神名且且。旺墓应合。与脾同也。

大肠谓白肠。肺之府也。为传道之司。号监仓之官。居小肠之右。重二斤十二两。长二丈一尺。广四寸。径一寸半。当脐右回十六曲。盛谷一斗。水七升半。其神二人。元梁使者。大肠神名洞洞。旺墓应合。与肺同也。

膀胱谓黑肠。肾之府也。号州都之官。居大肠之侧、脐之下。应丹田。人之根也。重九两二铢。纵广九寸。名曰水漕。又名玉海。盛满九升九合。一作胞。胞者韦□包也。以虚受水、为津液府。故云膀胱者、胞之室也。旺墓应合。与肾同也。

三焦者元气之别使也。主持诸气。有位无形。其经属手少阳。此外府也。号决渎之官。上焦者在心下下膈。在胃上口。主内而不出。中焦者在胃中脘。不上不下。主腐熟水谷。下焦者在脐下。当膀胱上口。主出而不内。以传道也。故经云。三焦者水谷之道路。气之所终始也。或难曰。扁鹊以心主与三焦为表里。心主者心胞络也。叔和以命门与三焦为表里。命门者右肾也。二人之论。何相戾欤。予辩之曰。心为五脏之君。而居上部。肾乃一身之根。而处下元。真心不受邪。而下有胞络。肾有二枚。而右为命门。上下相应。与三焦俱为相火。上焦其治在膻中。膻中者。三焦之所会。下焦其治在气冲。气冲者。元气之别府。是以三焦始于气冲。终于膻中也。扁鹊以心主与三焦相为表里者。心主非正脏。而三焦亦非正府。但以三焦之经。属手少阳。心胞之经。属手厥阴。二经俱属于手。阴阳相配合耳。叔和以命门与三焦相为表里者。肾为精之舍。三焦为精之府。命门虽系一脏外别无经。与肾俱属足少阴之经。与足太阳膀胱相为表里。以此推之。三焦之气。与命门通。而三焦之经。不与命门合也。扁鹊之论为正。至于中焦在胃中脘。主腐熟水谷。其精华则流而为荣卫。其糟粕则转而为滓秽。盖胃为水谷之海。三焦为水谷之道路。以此而知三焦之气。各随其所属部分而为之应。又何疑焉。

五脏相涉

肝者木也。肾为之母。心为之子。脾为之匹。肺为之主也。肝之为病。则有目胁指爪筋血诸证。皆气合血类从病。由是生焉。肝之窍在目。目为肝之官。而五脏之精华。皆上注于目。骨之精为瞳子。属肾。筋之精为黑眼。属肝。血之精为络果。属心。气之精为白眼。属肺。肉之精。为约束。属脾。其筋骨血肉气之精。与脉并为系。系上属于脑。后出于项。中至于目。决其面者为兑。足少阳经脉之所起。属于胆。近鼻上为外眦。足太阳经脉之所起。属膀胱。下为内眦。足阳明经脉之所起。属于胃。以此知五脏精华。三阳经气。互相交涉。灌注于目。所主不同也。肝之为病。必胁下痛引少腹。又胆胀者。必两胁痛、口中苦。善太息。盖肝之经抵少腹布肋。胆之经循胁里出气街。是以胁痛之证。属肝与胆也。内经曰。肝之合筋也。其荣爪也。肝中寒。两肩不举。身无膏泽。喜转筋。爪甲枯黑。春差秋剧。筋受寒。则筋不能动。十指爪皆痛。肝外荣于筋。故筋病不已。传之于肝。灵枢经云。胆之厚薄。以爪甲验之。爪甲色黄则胆厚。爪色红则胆薄。爪色青坚则胆急。爪色赤软大者胆缓。爪直色白无约者胆直。爪色多败者胆结也。故知肝应胆。胆应爪。互有所属焉。中藏经云。若手足爪甲青黑。呼骂口不息者。谓之筋绝。筋绝不治。九日死。难经云。足厥阴气绝则筋急。筋急则引舌与卵。故舌卷卵缩。此筋先死。庚日笃。辛日死。庞老云。诸病及被毒。爪甲青黑者。死候也。

心者火也。肝为之母。脾为之子。肺为之匹。肾为之主也。心之一气相属。如舌与血脉胸发等证。皆中外相应。经络流注。而生病焉。心气通于舌。舌为心之官。而心之本脉系于舌根。脾之脉络系于舌傍。肝脉循阴器而络于舌本。凡此三经。或为风寒湿所中。皆使人舌卷缩而不能言。至于心热则舌破裂而生疮。肝壅则舌出血如涌。脾闭则白胎如雪。诸证各异。治之当随其藏之所属。不可不知。内经云。心之合脉。其荣色也。心中寒。则令人劳倦。头面赤。盖心合脉荣于色也。灵枢经云。小肠厚薄。则以皮之厚薄。与脉之缓急验之。皮厚则脉厚。脉厚则小肠厚。皮薄则脉薄。脉薄则小肠薄。皮缓则脉缓。脉缓则小肠大而长。皮急则脉急。脉急则小肠结也。故知小肠应心。心应皮所以然也。难经云。手少阴气绝。则脉不通。不通则血不流。血不流则色泽去。故面黑如黧。此血先死。壬日笃。癸日死。内经云。诸藏受病。悬脉绝者。死候也。

脾者土也。心为之母。肺为之子。肾为之匹。肝为之主也。脾之气候相属。如唇口颐颔咽门肌肉。中外相应也。脾气通于口。口为脾之官。五味入口藏于胃。脾主行精华。分布津液于五脏。五脏之气偏胜。味必偏应于口。脾热口甘。胆热口苦。劳郁则口臭。凝滞则生疮。烦躁则涩。宿食则酸。寒则醎。虚则淡。夫口乃一身之都门。出入荣养之要道。节宣微爽。病必生焉。岂得但于脾之一经言也。内经云。脾之合肉也。其荣唇也。胃应脾。脾应肉。肉与脾胃合。肉坚则胃厚。肉瘦则胃薄。肉之紧缓痚密。与胃相应也。胃病肉色变。脏腑有病。皆从肉生。肉热应脏。肉寒应腑。肉虚则坐席不安。身色变动。实则坐席不动。喘气迫促。脾之有疾。皆验于唇。唇者。脾之外候。燥则乾。乾则裂。风则瞤动。寒则揭。气郁则生疮。血枯则沈而无色。若以经脉变涉言之。手阳明之脉。挟口环唇。足阳明之脉。亦挟口环唇。足厥阴之脉。循唇内。凡此三经。或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环绕于唇也。庞老云。经逆则荣卫不通。阴阳反作。内外伤系。致虚消瘦。口噤唇黑者。不治。又言声忧惧。舌卷短缩。此木克土。阳系于阴。阴伏阳起。起则实。实则热。热则闷乱体重。唇黄声咤者不治。难经云。足太阴气绝。则脉不荣其口唇。口唇者肌肉之本也。脉不荣。则肌肉不滑泽。肌肉不滑泽则肉满。肉满则唇反。唇反则肉先死。甲日笃。乙日死。中藏经云。凡病见唇乍乾乍黑者死。

肺者金也。脾为之母。肾为之子。肝为之匹。心为之主也。肺为五脏上盖。主持诸气。通息于鼻。鼻居面部之中岳。位而尊。上透泥丸。下应于肺。夫人一日一夜。呼吸出入。通计一万三千五百息。从鼻往来。未尝间断。故鼻为肺窍。主吸引五臭。卫养五脏。内经云。五气入鼻。藏于心肺。上使五色修明。音声能彰。难经云。心主臭。肺主声。鼻者肺之窍。而反知香臭。其意何也。肺者。西方金也。金生于巳。巳者南方火也。火者心。心主臭。故令鼻知香臭。此五行相因而成也。又肺之偏正。以鼻验之。鼻正肺正。鼻偏肺偏。丰怯厚薄。皆相应也。内经云。肺之合皮也。皮者一身之包裹。为肺之外候。难经云。形寒饮冷则伤肺。肺病则皮肤痛。洒洒然寒热。上喘气自汗出也。灵枢经云。大肠厚薄。验之于皮。皮厚大肠厚。皮薄大肠薄。皮热应肺。皮寒应大肠。盖肺主皮。而大肠应皮也。难经云。手太阴气绝。则皮毛焦。皮毛焦则津液去。津液去则皮节伤。皮节伤则皮枯毛折。皮枯毛折则毛先死。丙日笃。丁日死。凡五脏真脉见。色不泽。毛折乃死。

肾者水也。肺为之母。肝为之子。心为之匹。脾为之主也。肾之所主。乃精髓骨脑腰齿脊前后二阴髀股膎月□聑足跟足心所生病也。肾开窍于二阴。而气通于耳。难经云。肺主声。耳者肾之候。而反闻声。其意何也。肾者北方水也。水生于申。申者、西方金也。金者肺。肺主声。故令耳闻声。此五行相因而成也。内经云。肾之合骨也。其荣发也。肾应骨。骨与肾合。妊娠七月。始受木精以成骨。故曰无使身劳动。居处必暖。饮食避寒。常食粳稻。以密腠理。是故养骨以坚齿。今人立身以来。嗜欲才过。则骨立羸瘠。肩耸脊露。齿则焦黑。摇动而痛。莫不由禀受之际。有所感动而然。夫肾应骨。而齿者骨之干。资髓以养。表而出之。人受形于胞胎。七月而骨齿成。谷气未行。则居于断槽中。及其时至。则齿生而嗜食。顖合而能言。亦造化生成自然之序。且人一身之消长。以齿候之。内经云。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至三七则肾气平均。故真牙生而长极。七七则齿发去矣。丈夫八岁。肾气盛。齿更发长。至三八则肾气平均。故真牙生而长极。八八则齿发去矣。夫资身之器。齿为最劳。自能食以至终身。咀判百品。略无少钝。此亦神奇。古人每旦以盐汤漱涤。而扣啄则弥坚。亦卫生之道也。大抵肾衰则齿豁动摇。精固则齿坚齐密。

内丹诀云。任督二脉。为一身阴阳之海。五气真元。此为机会。而龂交二穴。在唇内齿上缝。为任督二脉之会。一身之要。世人罕知之。至于漱炼为服此药。仙经云。一物含五彩。永作仙人禄。言其备五行之英华。总二脉之交会。自古真人。秘此二穴。诀在于口。不传文字。针经云。足阳明之脉。入上齿缝中。手阳明之脉。入下齿缝中。是以胃气虚。则上齿卒痛。大肠壅。则下齿或浮。胃有流热则齿肿。大肠经虚则龈宣。二经之脉。俱循于齿。故病如是。难经云。足少阴气绝则枯黑。少阴者冬脉也。伏行而温于骨髓。骨髓不温。即肉不着骨。骨肉不相亲。即肉濡而却。故齿长而发枯无润泽者。骨先死。戊日笃。己日死。中藏经云。凡病齿忽黑者。三十日即死。

脏腑配天地论

韩子曰。形而上者谓之天。形而下者谓之地。介于其两间者谓之人。人受天地之中以生。莫不禀二气以成形。是以六气纬空。五行丽地。人则默而象之。故足厥阴肝居于巳。手厥阴右肾居于亥。巳亥为天地之门户。故风木化焉。足少阴肾居于子。手少阴心居于午。子午得天地之正中。故君火位焉。足太阴脾居于未。手太阴肺居于丑。丑未为归藏之标本。故湿土守焉。足少阳胆居于寅。手少阳三焦居于申。寅申握生化之始终。故相火丽焉。足阳明胃居于酉。手阳明大肠居于卯。卯酉为日月之道路。故燥金行焉。足太阳膀胱居于辰。手太阳小肠居于戌。辰戌为七政之魁罡。故寒水注焉。此三才应奉。二气相须。不刊之说。殆如指掌。

至于五行六气。递相资生。亦莫不有自然之序。如厥阴风木。生少阴君火。君火生太阴湿土。湿土生少阳相火。相火生阳明燥金。燥金生太阳寒水。顺天道而右旋。所谓运行也。或问君火生土。土复能生相火。火复生金。其义何在。此生成之道也。相火既已发焰。熅熅灰灭。非土不成。未见虚空能聚火。金在矿非火不能煅出。所以洛书火七居西屋。金九居南屋。盖互显其成能也。若以一性而推之。无所不备。故木焚则为火。绞则为水。石击则为火。邃则为水。洲渚之内。江河竞注。大海之中。火光常起。此皆性之本有也。又何疑土中火。火中金。夫木火土金水。此乃常度。人皆知之。至于风暑湿燥寒。谓之揆度。鲜有能明其状者。故以木比风。以火比暑。以土比湿。以金比燥。以水比寒。仍以上下二气。而配手足三阴三阳。则谓之奇度。又况五行各各不同。有正气。有太过。有不及。天地气化既然。人之脏腑亦然。感而为病。或外邪。或本气。或禀赋。必当推类而调之。

血荣气卫论

人之一身。所以得全其性命者。气与血也。盖气取诸阳。血取诸阴。血何以为荣。荣行脉中。滋荣之义也。气何以为卫。卫行脉外。护卫之义也。人受谷气于胃。胃为水谷之海。灌溉经络。长养百骸。而五脏六腑皆取其气。故清者为荣。浊者为卫。二气周流不息。一日一夜脉行五十度。平旦以来复会于肺口。所谓阴阳相贯。如环之无端。则是二气者、常相随而不相离也。夫惟血荣气卫。常相流通。则于人何病之有。一窒碍焉。百病由此而生矣。故气之作恙。发而为寒热恚怒喜忧愁。聚而为积痞疝瘕症□□玄癖。上为头旋。中为五膈。下为脐间动气。或喘促。或咳噫。聚则中满。逆则足寒。凡此者气使之然也。血之为患。其妄行则上衄。其衰涸则虚劳。蓄之在上其人忘。蓄之在下其人狂。逢寒则筋不荣而挛急。挟热则毒内瘀而发黄。在小便者为淋痛。在大便者为肠风。其余妇人月事进退。漏下崩中。病尤不一。凡此血使之然也。夫血譬则水也。气譬则风也。风行水上。有血气之象焉。盖气者血之帅也。气行则血行。气止则血止。气温则血滑。气寒则血凝。气有一息之不运。则血有一息之不行。病出于血。调其气犹可以导达。病原于气。区区调血何加焉。故人之一身。调气为上。调血次之。是先阳后阴之意也。若夫血有败瘀。滞泥乎诸气。则气之道路。未免有所壅遏。又当审所先而决去之。经所谓先去其血而后调之。不可不通其变矣。然而调气之剂。以之调血而两得。调血之剂。以之调气而乖张。如木香官桂细辛厚朴。以至乌药香附莪术三棱之类。治气可也。治血亦可也。若以当归、地黄辈。施之血证。无以逾此。然其性缠滞。每于胃气有亏。胃既亏。则五脏六腑之气亦馁矣。善用药者。其间量剂而佐助之。

大凡治病当识本末。假如呕吐痰涎。胃虚不食。以致发热。若与凉剂退热。则胃气愈虚。热愈不退。惟先以助胃止吐为本。则其热自退。纵热不退。但根胃气已正。亦可施以解热之剂。又有伤寒发大热。屡经寒凉痚转。其热仍前。但用调胃气。自然无事。虽然。心为血之主。肝为血之藏。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笥。知血之出于心。而不知血之纳于肝。知气之出于肺。而不知气之纳于肾。用药模棱。往往南辕而北辙矣。假如血痢作恙。以五苓门冬等剂行其血。以巴豆大黄等剂逐其积。而其痛独存者。血之所藏无以养也。必佐以川芎或川归汤辈则其痛止。假如喘咳气鸣。以姜橘枳梗苏桔调其气。以南星半夏细辛豁其痰。而终不下降者。气之所藏无以收也。必佐以补骨脂。或安肾丸辈。则其气归元。病有标本。治有后先。纲举而目斯张矣。

经云、肾间气。五脏六腑之本。十二经脉之根。呼吸之门。生气之原也。

学诊例

凡欲诊脉。先调自气。压取病人息。以候其迟数过与不及。所谓以我医彼。知与神会。则莫之敢违。

凡诊脉须先识脉息两字。脉者血也。息者气也。脉不自动。为气使然。所谓长则气治。短则气病也。

凡诊须识人迎气口。以辨内外因。其不与人迎气口相应。为不内外因。所谓关前一分。人命之主。

凡诊须先识五脏六经本脉。然后方识病脉。岁主脏者。气候逆传。阴阳有时。与脉为异。此在谓也。

凡诊须认取二十四字名状。与关前一分相符。推说证状。与病者相应。使无差忒。庶可依源治疗。

总论脉式

经云。常以平旦。阴气未动。阳气未散。饮食未进。经脉未盛。络脉调匀。乃可诊有过之脉。或有作为。当停宁食顷。俟定乃诊。释曰、停宁俟定。即不拘于平旦。况仓卒病生。岂待平旦。经云。切脉动静。而视精明。察五色。观五脏有余不足。六腑强弱。形之盛衰。可以参决死生之分。释曰、切脉动静者。以脉之潮会。必归于寸口。三部诊之。左关前一分为人迎。以候六淫。为外所因。右关前一分为气口。以候七情。为内所因。推其所自。用背经常。为不内外因。三因虽分。犹乃未备。是以前哲类分二十四字。所谓七表八里九道。七表者。浮芤滑实弦紧洪。八里者。微沉缓涩迟伏濡弱。九道者。细数动虚促结代革散。虽名状不同。证候差别。皆以人迎气口一分而推之。与三部相应而说证。故脉赞曰、关前一分。人命之主。左为人迎。右为气口。神门决断。两在关后。沉细为暑湿。皆外所因。喜则散。怒则激。忧涩。思结。悲紧。恐沉。惊动。皆内所因。看与何部相应。即知何经何脏受病。方乃不失病机也。但经所述。谓脉者血之府也。长则气治。短则气病。数则心烦。大则病进。文藻虽雅。义理难寻。动静之辞。有博有约。博则二十四字不滥丝毫。浮沉迟数。总括纪纲。故知浮为风为虚。沉为湿为实。迟为寒为冷。数为热为燥。风湿寒热属于外。虚实冷燥属于内。内外既分。三因逈别。学者宜详览不可惮烦也。经中所谓视精明者。盖五脏精明聚于目。精全则目明。神定则视审。审视不了。则精明败矣。直视。上视。眩瞑。眊瞑。皆可兼脉而论病状也。所谓察五色者。乃气之华也。赤欲如帛裹朱。不欲如赭。白欲如璧之泽。不欲如垩。青欲如苍玉之泽。不欲如蓝。黄欲如罗裹雄黄。不欲如黄土。黑欲如重漆色。不欲如炭。五色精败。寿不久矣。所谓观五脏有余不足。候之五声五音者。脏之音。中之守也。中盛则气胜。中衰则气弱。故声如从室中言者。是气之涩也。言微终日乃复言者。是气之夺也。谵妄不避善恶者。神明之乱也。郑声、言意不相续。阴阳失守也。故曰得守者生。失守者死。所谓六腑强弱。以候形之盛衰者。头者精明之府。头倾视深。精神夺矣。背者胸之府。背曲肩随。胸将坏矣。腰者肾之府。转摇不能。肾将惫矣。膝者筋之府。曲伸不能。筋将惫矣。骨者髓之府。行则振掉。骨将惫矣。仓廪不藏者。肠胃不固也。水泉不止者。膀胱不藏也。得强者生。失强者死。此等证医者要问。在脉难明。惟证易辨。是故圣人垂教。学者宜兼明之。不可忽也。

诊脉要法

素问诊脉与针经皆同。取右寸口。又名气口。气口者肺部也。在天者也。为十二经皆朝于肺。肺者相也。天元之气。皆朝于此。乃从天而下至地也。

难经诊法。从地上合于天。何以知其然也。始于春。终于冬。乃弦洪毛石四法。

一。少阳。二。阳明。三。太阳。四。太阴。五。少阴。六。厥阴。

又说左手脉行阳道。右手脉行--。脉分表里太过不及。

仲景伤寒诊法。自外之内。左寸为始。

一。足太阳寒。二。足阳明燥。三。足少阳火。四。足太阴湿。五。足少阴热。六。足厥阴风。

已上六经。皆足之六经。在北方寒水。东方风。戌丑之位。故始于伤寒。病发于春。为温病。无奇邪者。不为外邪所伤。此足六经皆以奇邪之火为附经者也。

叔和脉诀说。左迁逆行天度为病。故入式歌曰。左心小肠肝胆肾。右肺大肠脾胃命也。图解脉诀入式

左心、小肠、肝、胆、肾。

左寸动脉所主。洪。 手少阴心经脉。

手太阳小肠脉。

左关动脉所主。弦。 足厥阴肝经脉。

足少阳胆经脉。

左尺动脉所主。沉细。 足少阴肾经脉。

右肺、大肠、脾、肺、命。

右寸动脉所主。涩。 手太阴肺经脉。

手阳明大肠脉。

右关动脉所主。缓。 足太阴脾经脉。

足阳明胃经脉。

右尺动脉所主。洪数。 手厥阴心包络脉。

手少阳三焦相火脉。

左 心、小肠。

右 肺、大肠。

左 肝、胆。

右 脾、胃。

左 肾、膀胱。

右 心包络、三焦。

尺盛有病 寸为阳借言男。关尺为阴、借言女。说无病。寸如阴。女至此寸弱。而此说顺也。

尺弱有病 寸为阳借言男。关尺为阴、借言女。说无病。尺如阳、男至此寸盛。而此说顺也。

春夏背阳在上。抱阴在下。春夏背阳而抱阴。春升夏浮顺。春夏不升浮反。

秋冬背阴在上。抱阳在下。秋冬背阴而抱阳。秋降冬沉顺。秋冬不沉降反。

左寸关尺 左尺属肾水(所主者异)

右寸关尺 右尺属相火(受病则同)

男曰作强之官。女曰技巧之官。男子内结七疝。女子带下瘕聚。

三十六难曰。藏各有一耳。肾独有两何也。然肾两者非皆肾也。其左者为肾。右者为命门。命门者精神之所舍。元气之所系也。男子以藏精。女子以系胞。故肾有二也。洁古云。男子女人皆以左为肾。右为命门、男藏精气海也。女系胞血海也。所主者异。受病一也。

论脉本始

人禀天地五行之气以生。受父母阴阳之气以成。是以有五脏六腑四肢十二经三百六十五穴。以象五运六气四时十二月周天之度。阴阳变化。与天地同流。乖其气。逆其理。则阴阳交错。腑脏偏毗。脉行迟速。荣卫失度。百病从生。非脉无以探赜索隐。所谓脉者乃天真之一气。是故上古圣人论理人形。列别脏腑。端络经脉。会通六合。各从其经。气血所发。各有腧名。所以善诊脉者。静意视义观识之变。于冥冥之中。以神合神。忽然独悟。口弗可言。先别阴阳。审清浊。次之分部视喘息。听声音。而察病所生。所谓阴阳者。至者为阳。谓随呼而出也。去者为阴。谓随吸而入也。动者为阳。鼓击躁急也。静者为阴。来去沉沉默默也。数者为阳。谓一呼一吸六至也。迟者为阴。谓往来不满三至也。于三部九候之内。察其脉形有独异者。谓独大。独小。独疾。独迟。独不应四时者。乃受病之所也。凡人禀形气。有中适。有躁静。各各不同。气脉潮动。亦各随其性韵。故呼而脉再至。吸而脉再至。呼吸之间复一至。合为五至。此为中适者也。春秋中日夜正等。其呼而脉至多。吸而脉至少。或吸而脉至多。呼而脉至少。此则皆不同。为冬夏日夜长短之异也。凡气脉呼吸。昼夜变通。效于四时。然于呼吸定息。应五至之限。无有亏僻。犹晷刻与四时长短。而岁功日数无异也。若人状貌。有羸有壮。其呼吸虽相接续。而昼夜息度。随其漏刻。是谓呼吸象昼夜变通。效于四时也。

脉论

十二经其实一脉也。界为十二分而已。何以知之。手太阴起于中焦。出于大指之端。手阳明起于大指之端。上挟鼻孔。足阳明起于鼻交。入大指间出其端。足太阴起于大指之端。注于心中。手少阴起于心中。入掌内循小指。手太阳起于小指之端。斜络于目内眦。足太阳起于目内眦。至小指外侧。足少阴起于小指之下。注胸中。手厥阴起于胸中。循小指次指出其端。手少阳起于小指次指之端。至目锐眦。足少阳起于目锐眦。入大指循歧骨内出其端。足厥阴起于大指丛毛之际。上注肺中。以此考之。故知其血气通流。相贯未尝间断。终而复始。如环无端。不然。何以云流注也。然必始于中焦者。何也。扁鹊云。焦者原也。人受天地之中以生。所谓冲气。其天五之气。始自中原。播于诸脉。寅时注于肺。卯时注于大肠。辰时注于胃。巳时注于脾。午时注于心。未时注于小肠。申时注于膀胱。酉时注于肾。戌时注于心包络。亥时注于三焦。子时注于胆。丑时注于肝。寅时复注于肺。上合鸡鸣。下应潮水。其气与天地同流。加一至则热。减一至则寒。上鱼为溢。入尺为覆。古人处百病决死生。候此而已。

东方 甲。风、胆。 乙。木、肝。

南方 丙。热、小肠。 丁。火、心。

西南方 戊。湿、胃。 己。土、脾。

西方 庚。燥、大肠。 辛。金、肺。

北方 壬。寒、膀胱。 癸。水、肾。

甲 乙 丙 丁 戊 己 庚 辛 壬 癸

风 木 热 火 湿 土 燥 金 寒 水

肝 胆 小肠 心 胃 脾 大肠 肺 膀胱 肾

丙三焦相火父气也。无状有名。丁命门包络母气也。后天之根。

甲丙戊庚壬。 气。(温热凉寒升浮降沉)

在天为天元一气。又为寒暑燥湿风火。在人为六府。又为呼吸荣卫。

乙丁己辛癸。 味。(辛甘淡咸苦酸散缓急软坚收)

在地为三阴三阳。又为金木水火土。在人为五脏。又为皮肉筋骨脉。

帝曰。地之为下否乎。岐伯曰。地为人之下。太虚之中者也。帝曰。冯乎。岐伯曰。大气举之也。燥以乾之。暑以蒸之。风以动之。湿以润之。寒以坚之。火以温之。故燥热在上。温气在中。风寒在下。火游行其间。寒暑出入。故令虚而生化也。人亦应之。故心肺在上。脾胃在中。肝肾在下。三焦元气游行其间。通行十二经脉。如经行至肺之分野。以肺经言之。至肝之分野。以肝经言之之类是也。若名命气以气命处。主生化气血。维养神明者也。衰则从火化。神气衰矣。黄帝曰。脉行逆顺奈何。岐伯曰。手之三阴。从藏走手。手之三阳。从手走头。足之三阳。从头走足。足之三阴。从足走腹。已上说十二经之血脉左迁。非元气真气谷气三焦之气右迁也。数者皆胃气之别名也。或曰。肾藏对分之者。是分男女之异耶。愿闻其说。答曰。男子妇人之脉。岂有异乎。举世之人。皆当以左手尺脉常弱。右手尺脉常盛。为得其平。何者。盖左尺属壬癸寒水。膀胱、肾之脉。有水之体者然也。难经曰。按之至骨。举指来疾者肾也。以此推之。其为弱也明矣。若右尺属丙丁热火。三焦包络之脉。有火之体者然也。难经曰。浮而大散者心也。以此推之。其为强亦明矣。右手尺脉。男子主藏精施化。妇人主胞胎有孕。所主虽异。所受则同。俱为生化之原。此三焦相火包络。十二经之元气也。故当常盛。此男子妇女尺脉。俱同而无异者也。二脉乃真水真火之大要也。惟命所禀。于此根焉。命之所系。于此司焉。天地阴阳。气血强弱。于此见焉。大矣哉。脉之在人。其所主有如此者。故经云微妙在脉。不可不察也。或曰。左手头指乃心与小肠动脉所主。何云火之子。愿闻其说。答曰。左手头指火之子者。直指命门三焦相火。在于左手寸口。心君之位用事。明君主无为。相火代之。内经云。君火以明。相火以位者是也。脉经云。手少阴之脉。起自心中。出属心系。心系者命门包络三焦相火之别称也。颠倒右手尺脉于上为天部。次于左手心脉之右以看之。其理皎然。若将两手搀抄于前。俱仰其手掌。左手居外。右手居里。则木火土金水五行相序。而经论四时之令无差忒矣。六微旨大论曰显明之右。君火之位也。君火之右。退行一步。相火治之。复行一步。土气治之。复行一步。金气治之。复行一步。水气治之。复行一步。木气治之。复行一步。君火治之。是次列五行相生之理也。皆所以明颠倒右手尺脉。次心火之右无疑矣。三焦相火及包络之脉。人之元气也。周身何处无之。是明相火用事。主持阴阳之气。神明之府已。叔和正为生育之本在下。故言火之子也。

六经所属

心部。在左手寸口。属手少阴经。与小肠手太阳经合。肝部。在左手关上。属足厥阴经。与胆足少阳经合。肾部。在左手尺中。属足少阴经。与膀胱足太阳经合。肺部。在右手寸口。属手太阴经。与大肠手阳明经合。脾部。在右手关上。属足太阴经。与胃足阳明经合。右肾。在右手尺中。属手厥阴心包络。与三焦手少阳经合。

手少阴之脉。起于心中。出属心系。下膈络小肠。其支者。从心系上挟咽系目。其直者。复从心系却上肺。出腋下。循臑内后廉。行太阴心主之后。下肘内。循臂内后廉。抵掌后锐骨之端。入掌内后廉。循小指之内出其端。

手太阳之脉。起于小指之端。循手外侧。上腕出踝中。直上循臂骨下廉。出肩解。绕肩胛。交肩上。入缺盆。络心循咽。下膈抵胃。属小肠。其支者。从缺盆循颈上颊。至目锐眦。却入耳中。其支者。别颊上<?出页>抵鼻。至目内眦。斜络于颧。

足厥阴之脉。起于大指丛毛之际。上循足跗上廉。去内踝一寸。上踝八寸。交出太阴之后。上膎内廉。循股阴入毛中。环阴器。抵小肠。挟胃。属肝。络胆。上贯膈。布胁肋。循喉咙之后。上入颃颡。连目系。上出额。与督脉会于巅。其支者从目系下颊里。环唇内。其支复从肝别贯膈。上注肺。

足少阳之脉。起于目锐眦。上抵头角。下耳后。循颈行手少阳之前。至肩上。却交出手少阳之后。入缺盆。其支者。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至目锐眦后。其支者。别锐眦、下大迎。合手少阳于<?出页>下。交颊车、下颈。合缺盆下胸中。贯膈络肝属胆。循胁里出气街绕毛际。横入髀厌中。其直者从缺盆下腋。循胸过季胁下。合髀厌中。以下循髀阳出膝外廉。下外辅骨之前。直下抵绝骨之端。下出外踝之前。循足跗上入小指次指之间。其支者。从跗上入大指。循岐骨内出其端。还贯入爪甲。出三毛。

足少阴之脉。起于小指之下。斜趋足心。出然谷之下。循内踝之后别入跟中。上月□聑内。出膎内廉。上股内后廉。贯脊属肾络膀胱。其直者。从肾上贯肝膈入肺中。循喉咙。挟舌本。其支者从肺出络心注胸中。

足太阳之脉。起于目内眦。上额交巅。其支者。从巅至耳上角。其直者。从巅入络脑。还出别下项。循肩膊内。挟脊抵腰中。入循膂、络肾、属膀胱。其支者。从腰中下贯臀内。入膎中。其支者。从膊内左右别下贯胛挟脊内过髀枢。循髀外后廉。下合膎中。下贯月□聑内。出外踝之后。循京骨。至小指外侧端。

手太阴之脉。起于中焦。下络大肠。还循胃口。上膈属肺。从肺系横出腋下。下循臑内。行少阴心主之前。下肘中。循臂内上骨下廉。入寸口。上鱼。循鱼际。出大指之端。其支者。从腕后直出次指内廉出其端。

手阳明之脉。起于大指次指之端、循指上廉。出合谷两骨之间。上入两筋之中。循臂上廉。入肘外廉。循臑内前廉上肩。出髃骨之前廉。上出柱骨之会上。下入缺盆络肺。下膈属大肠。其支者。从缺盆上颈贯颊。入下齿缝中。还出挟口交人中。左之右右之左。上挟鼻孔。

足太阴之脉。起于大指之端。循指内侧白肉际。过核骨后。上内踝前廉。上月□聑内。循胫骨后。交出厥阴之前。上循膝股内前廉。入腹属脾络胃。上膈挟咽。连舌本。散舌下。其支者。复从胃别上膈。注心中。

足阳明之脉。起于鼻交额中。下循鼻外。入上齿中。还出挟口环唇。下交承浆。却循颐后下廉出大迎。循颊车。上耳前。过客主人。循发际。至额颅。其支者。从大迎前下人迎。循喉咙。入缺盆。下膈属胃络脾。其直者。从缺盆下乳内廉。下挟脐。入气街中。其支者。起于胃口下。循腹里。下至气街中而合。以下髀关抵伏兔。下膝膑中。下循胫外廉。下足跗入中指内间。其支者。下廉三寸而别。下入大指外间出其端。

手厥阴之脉。起于胸中。出属心包。下膈历络三焦。其支者。循胸出胁。下腋三寸。上抵腋。下循臑内。行太阴少阴之间。入肘内下臂。行两筋之间。入掌中。循中指出其端。其支者。从掌中循小指次指出其端。

手少阳之脉。起于小指次指之端。上出两指之间。循手表腕。出臂外两骨之间。上贯肘。循臑外上肩。交出足少阳之后。入缺盆。布膻中。散络心包下膈。循属三焦。其支者。从膻中上出缺盆。上项挟耳后。直上出耳上角。以屈下颊出<?出页>。其支者。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过客主人交颊。至目锐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