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中医中药>中医典籍>老年百病防治>子宫脱垂

《老年百病防治》子宫脱垂·

子宫脱垂是子宫沿阴道向下移位,严重者,整个子宫均可脱出于阴道之外。

[发病原因]

1.分娩损伤。分娩造成宫颈、宫颈主韧带与子宫骶韧带的损伤及分娩后支持组织未能恢复正常为主要原因。

2.产后护理不当。产褥期产妇多喜仰卧,且易并发慢性尿潴留,子宫易成后位,子宫轴与阴道轴方向一致,遇腹压增加时,子宫即沿阴道方向下降而发生脱垂,产后习惯蹲式劳动(如洗尿布、洗菜等),都可使腹压增加。促使子宫脱垂。

3.生殖器官发育不良。未产妇发生子宫脱垂者,系因生殖器官支持组织发育不良所致。

子宫脱垂属中医的“阴挺”、“阴脱”范畴,由于平时体质虚弱,产育过多,损伤脾肾,脾气不足,中气下陷,肾气亏损,以致带脉失约,冲任不固,无力维系胞宫,子宫韧带松驰,则子宫失去悬吊与支持作用而下降,发生脱垂。

[临床表现]

1.自觉有块物自阴道掉出,于行走或体力劳动时更加明显,卧床后自行消失。也有终日掉在外面,夜间须用手还纳方能复位者。但如脱出部分水肿肥大,则虽用手也不能还纳,影响行动,痛苦极大,须多日卧床,经消炎消肿治疗后方能缩入。

2.阴道前、后壁膨出(膀胱、直肠膨出),膀胱膨出严重时,可出现排尿困难、尿潴留、尿频、应力性尿失禁等症状,直肠膨出时,可出现便秘、排便困难等症状。

3.阴道分泌物增多,子宫长时间脱出于阴道口外,可使局部循环发生障碍,以及内裤的摩擦,导致表面糜烂或破溃感染,出现局部肿胀、白带增多或脓性分泌物。

4.全身伴随症状常可出现下腹、阴道、会阴部下坠感,腰背酸痛,劳动后更加明显,甚至发生恶心、上腹部不适等症状。子宫急性脱垂时,可发生剧烈腹膜刺激症状,如下腹部剧痛,颜面苍白,冷汗不止,恶心呕吐等。

[预防措施]

1.积极开展新法接生。遇有产道损伤应及时缝合。

2.加强妇女劳动保护。产后应有充分的休息,特别是产后3个月内,不作久蹲、担、提等重体力劳动。

3.积极治疗慢性疾病。如咳嗽、便秘等,以免增加腹压。哺乳期不应超过2年,以免子宫及其支持组织萎缩。

[治疗方法]

已发生子宫脱垂病人宜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以及营养、休息相结合的综合措施。

1.子宫托疗法。子宫托可分大、中、小三号,使用最多的为中号,具体用法可在医师指导下进行。

2.中医辨证论治。脾虚气陷,表现为自觉有块物自阴道脱出、下腹重坠、劳累或站立过久可加重、伴有腰部酸胀、小便频数而清长、白带增多或精神疲倦、心悸气短者,可选用补中益气汤(黄芪12克、党参15克、白术12克、甘草6克、陈皮4.5克、当归9克、升麻4.5克、柴胡4.5克、生姜二片、大枣四枚、阿胶12克、艾叶炭9克、)以补气升提;肾精亏虚,表现为腰酸腿软、小腹下坠、头晕耳鸣、阴道干涩不适、无白带、小便频数者,可选用大补元煎加味(党参15克、山药30克、熟地18克、炒杜仲12克、当归9克、山萸肉(可以五味子代)9克、枸杞子12克、炙甘草6克、菟丝子15克、金樱子30克、炙升麻9克)以益肾填精;湿热下注,表现为子宫部分或全部脱垂于阴道外、长期摩擦而致破溃、感染、并伴有外阴肿胀、疼痛、黄水淋漓、小腹坠痛、白带增多发黄、身热口渴、小便灼热而赤、溲频而痛、或口苦咽干者,可选用龙胆泻肝汤(龙胆草(酒炒)6克、黄芩(炒)6克、山栀6克、木通4.5克、车前子9克、泽泻6克、生地9克、当归6克、柴胡9克、甘草4.5克)以清利湿热。

3.外治法。枳壳60克,煎水熏洗坐浴,每日1~2次;蛇床子30克、乌梅10个,煎水熏洗坐浴,每日1次;双花汤(金银花10克、紫花地丁15克、蒲公英15克、苦参30克、黄连5克、黄柏10克、蛇床子10克、枯矾10克)煎水熏洗坐浴,每日1次。

4.单方验方。棉花根60克、枳壳30克,水煎服;金樱子根60克,水煎服。

5.针炙。主穴选用子宫穴,针刺强度以病人能够耐受为准;配穴可选用长强、会阴、三阴交、阴陵泉、百会、太冲等穴位。

6.饮食疗法。黄芪30克、泰和乌骨鸡1只,将黄芪置洗净的鸡腹中,隔水炖熟,吃鸡肉、喝汤;扁豆子60克,纳入洗净的猪肚内,炖服,常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