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中医中药>中医百科>阳结

阳结

病证名。①指胃肠实热燥火所致的便秘。见《兰室秘藏·大便燥结门》。《医学入门·燥结》:“结有能食脉实数者为阳结。”《景岳全书·杂证谟》:“阳结证必因邪火有余以致津液干燥,此或以饮食之火起于脾,或以酒色之火炽于肾,或以时令之火蓄于脏,凡因暴病或以年壮气实之人方有此证。然必有火证火脉内外相符者,方是阳结。治此者又当察其微甚,邪结甚者,非攻不可,宜诸承气汤、神祐丸百顺丸之类主之。邪结微者,宜清凉饮子、元戎四物汤,或黄龙汤玉烛散之类主之。火盛不解者,宜清凉散大黄硝石汤八正散大分清饮大金花丸之类主之。火盛水亏,阴虚而燥者,宜丹溪补阴丸人参固本丸,或六味地黄加黄柏知母、麻仁之类主之。”亦有以风秘、气实秘热秘等为阳结。《金匮翼·便闷统论》:“实闭热闭即阳结。”《医学心悟·大便不通》:“热闭者,口燥、唇焦、舌胎黄小便赤、喜冷、恶热,此名阳结。”参见大便秘结、风秘、气秘、热秘各条。②脉象名。《注解伤寒论·辨脉法第一》:“脉蔼蔼如车盖者,名曰阳结也。”

猜你喜欢

  • 赤根疔疮

    病名。《诸病源候论》卷三十一:“疮形状如赤豆,或生腋下,如鸭子大者……但见其赤,即谓之赤根疔疮。”

  • 肛裂

    病名。系指肛管齿线以下深及全层的皮肤破裂。多因血热肠燥,大便干结,便时肛门猛力扩张而发生的撕裂。症见大便秘结,便时及便后肛门灼痛,便后少量出血。裂口多在肛门前、后正中线上,为棱形溃疡,初期色泽红软边齐

  • 治疔大全

    见治疔汇要条。

  • 黄帝明堂经

    书名。是我国现知最早的一种针灸专著。撰人未详。约成书于秦汉之际。原书已佚,魏晋以后此书有多种不同名称的传本及注本。主要有《明堂孔穴针灸治要》(后辑录于《针灸甲乙经》一书中)及《黄帝内经明堂》。参见各该

  • 里实

    又称内实。①指外邪化热入里,结于胃肠,出现壮热、烦渴、腹痛、便秘等腑实证候。②泛指人体内部气血郁结、停痰、食滞、虫积等。

  • 痰厥

    厥证之一。指痰盛气闭所致的四肢厥冷,甚至昏厥的病证。《丹溪心法·厥》:“痰厥者,乃寒痰迷闷,四肢逆冷,宜姜附汤。”《寿世保元·厥》:“论痰厥者,卒然不省人事,喉中有水鸡声者是也。用牙皂、白矾等分研末,

  • 天竺参

    见《滇南本草》。为还阳参之别名,详该条。

  • 黄环

    【介绍】:宋代医家。生平不详。撰有《备问方》1卷,已佚。

  • 气虚痿

    痿证之一。见《证治汇补·痿躄章》。多由劳倦内伤、饮食失调或久病脾胃气虚,不能充养肢体而成。主症为手足痿弱,举动无力。治以补脾益气为主。宜四君子汤。有虚热者,用补气和中汤。《医宗必读·痿》:“气虚,四君

  • 曲杰·华丹坚参

    【介绍】:清代藏医学家。系藏医北方学派医家,著有《医学通义》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