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足阳明胃经

足阳明胃经

十二经脉之一。代号ST。《灵枢·经脉》:“胃足阳明之脉,起于鼻之交頞中,旁纳(一本作约字)太阳之脉,下循鼻外,入上齿中,还出挟口,环唇,下交承浆,却循颐后下廉,出大迎,循颊车,上耳前,过客主人,循发际,至额颅;其支者,从大迎前下人迎,循喉咙,入缺盆下膈,属胃,络脾;其直者,从缺盆下乳内廉,下挟脐,入气街中;其支者,起于胃口,下循腹里,下至气街中而合,以下髀关,抵伏兔,下膝膑中,下循胫外廉,下足跗,入中指内间;其支者,下廉三寸而别,下入中指外间;其支者,别跗上,入大趾间,出其端。”本经鼻翼两旁起始,上至鼻根中,在内眼角处与足太阳膀胱经相交,沿鼻外侧(承泣四白巨髎)下行,入上齿中,回出来挟着口的两旁,环绕嘴唇,向下交会于任脉的承浆穴;然后退回来沿着下颌的后下方,浅出于本经的大迎穴,沿着下颌角(颊车),上至耳前,经过足少阳胆经上关穴,沿鬓发边际,上抵头角(头维),行至额前(神庭)。它下行的支脉,从大迎穴前边直下人迎,沿喉咙,进入锁骨上窝(缺盆)。深入体腔,贯穿膈肌,入属胃府,联络脾脏。它外行的主干。从锁骨上窝向下,经乳部内侧向下挟着脐的两旁,进入到腹股沟(气街)部。它在腹内的一条支脉,从胃下口的幽门部开始,经腹至气街与外行的主干会合。自此合而下行,经大腿前边的髀关、伏兔,下至膝膑中,再向下沿胫骨外侧,走向足背,进入中趾内侧(厉兑)。另有一条支脉,从膝下3寸(足三里)处分出,向下到中趾外侧。它的又一条支脉,从足背部(冲阳)分出,至足大趾的内侧端(隐白)。脉气由此与足太阴脾经相接。本经发生病变主要表现为洒洒恶寒,面色发黑,癫狂腹胀鼻塞衄血,口颈肿,喉痛,颈部肿痛,沿胸、乳、股、胫外侧及足背部本经脉过处皆痛,饮食不化或消谷善饥等(图77)。

图77

猜你喜欢

  • 巢氏病源

    见诸病源候论条。

  • 惊癖

    病证名。指小儿因惊而成的癖疾,惊、癖并存之证。其癖系由惊气与痰涎相搏所致。盘旋胁间,或在左,或在右,常作惊啼。治宜涤痰化癖。用礞石滚痰丸。

  • 裹脐法

    出《备急千金要方》卷五。新生儿断脐后用绷带裹扎脐部的方法。

  • 医贯

    医论著作。六卷。明·赵献可撰于1617年。作者在学术思想上推崇薛己,倡言“命门之火”是人体之本,强调命门真火、真水的重要性。全书以保养“命门之火”贯串处理养生、治病及有关疾病的一切问题,故题名为“医贯

  • 渐法

    气功术语。指在气功锻炼中循序渐进,步步深入的功法。《天隐子·渐门》说:“易有渐卦,道有渐门。人之修真达性,不能顿悟,必须渐而进之,安而行之。”

  • 邓博望

    【介绍】:见邓苑条。

  • 外痈

    病名。见《外科精义》卷上。指生于体表的痈。初起无头,局部红肿热痛,界限分明,根盘收束,易肿、易脓、易溃、易敛。重者可有身热、口渴、苔黄、脉数等。治以清热解毒,活血化瘀为主。初起内服仙方活命饮或漏芦煮散

  • 泄注

    水泻之古称。出《素问·气交变大论》。又称注泄、注下。以其泄下如水注,故名。详水泻条。

  • 五官之一。又名目、银海。为肝之窍。与解剖学同名器官同。由目珠、眼睑、眼带、眼眶、目系等组成。具有明视万物的功能。《灵枢·大惑论》:“五藏六府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精之窠为眼。”《灵枢·邪气藏府病形

  • 里热证

    证名。指邪热炽盛的里证。多因病邪内传或脏腑积热所致。症见身热汗多,渴欲引饮,心烦口苦,小溲短赤刺痛,舌红苔黄,脉洪数或弦数等。《景岳全书》卷一:“热在里者,为瞀闷胀满,为烦渴喘结,或急叫吼,或躁扰狂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