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折断或扭转,治疗上喻当机立断以扭转病势的方法。如对热邪深重患者,采用大寒之剂折其化火上炎之势。《素问遗篇·刺法论》:“当折其胜,可散其邪。”②喻疼痛程度。如腰痛如折。③喻屈曲的体位或动作。如取穴时使
出王伯龙《养儿宝》。又名闷肠生、梦生、闷脐生、生后不啼。包括寤生、草迷。指婴儿生下闷绝不啼,相当于新生儿窒息。
病名。清·汪嘉谟《胎产辑萃》:“产后恶露不尽,血结刺痛,名曰血母块。”详儿枕痛条。
病名。《喉科紫珍集》上卷:“此症因受湿热郁气,七情所伤而起。初起靠舌根横生,红紫色,青筋直现。”
即医界。
见《证治准绳·幼科》初生儿头面肢体皮肤发赤,多因胎中感受热毒所致。治宜清热和血用清热解毒汤。如小儿出生之初,由于皮肤娇嫩,骤与外界接触,出现鲜红色斑者,数天后可自行消退,不必药治。
①骨骼部位名。亦称锐骨。指手腕背部小指一侧的骨性隆起,今称尺骨茎突。《针灸甲乙经》:“神门者,……在掌后兑骨之端陷者中。”②经穴别名。所指有二:①出《针灸甲乙经》。即颧髎。见该条。②《难经·六十六难》
亦称厥阴舌。舌边红,中央见黑色湿润纹状苔。乃为阴毒客于厥阴肝经之候,若证见四肢厥冷、身恶寒、腹痛,脉沉细等,宜温中散寒(见《伤寒金镜录》)。
证名。指气喘时声音粗大。可见于热病患者。《素问·太阴阳明论》:“故犯贼风虚邪者,阳受之,……入六腑则身热,不时卧,上为喘呼。”亦可见于肿胀病者。《素问·水热穴论篇》:“故水病下为胕肿大腹,上为喘呼,不
即手第四指。又称小指次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