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证名。肖山《竹林寺女科秘方》:“产后一月,漏黄水不止,此乃血虚之故,宜服补血汤(当归、肉苁蓉、附子、川芎、白芍、茯苓、甘草)。”
《医学衷中参西录》方。生乳香、生没药、甘草、黄芪、玄参、沙参、牛蒡子、贝母、知母各9克,三七末6克(冲服)。水煎服。治肺脏损烂,或将成肺痈,或咳嗽吐脓血者,兼治肺结核。若将成肺痈者,去黄芪,加金银花9
见《妇人良方大全》卷十七。即胞衣。详该条。
见《婴童百问》。即疳。详该条。
证名。出《素问·本病论》等篇。指心烦发热,或烦躁而有闷热的感觉。在外感热病中,属于表证者,为邪热不得外泄;属于里证者,为里实热盛;若大便不通,少腹满而烦者,系燥屎内结所致。内伤杂病中,可见于肝火旺盛、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人迎,见该条。
脉学著作。2卷。清·王道纯在宋·崔嘉彦《脉诀》的基础上加以整理注释。原附于《本草品汇精要》之后。上卷以《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脉经》等古典医籍,参合王氏个人见解以另分子目的方式诠释崔氏《
【介绍】:明代医家,字竹溪。江浦(今属江苏)人,丁毅后裔,勤研痘科三十余年,以医名。校阅《痘疹全书》及巴蜀龙公旧著,撰《痘疹玉函集》(1522)六卷。又取先人遗篇合为《丁氏锦囊三种秘录》等书。子选、遂
《疡医大全》卷二十五方。黄柏数斤。入粪坑内浸一百日取出,入黄土内埋三日,取出晒干,研细末,如疮有水干掺;干则用蜜调敷。治湿毒流注。
证名。见《医宗金鉴》卷七十三。又名杨梅痘子。因其形如赤豆,嵌于肉内,坚硬如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