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中医中药>中医百科>精浊

精浊

病证名。指尿色清而窍端时流糊状浊物者。见《景岳全书·淋浊》。《证治要诀·白浊》:“如白浊甚,下淀如泥,或稠粘如胶,频逆而涩痛异常,此非是热淋,此是精浊窒塞窍道而结。”多因酒色无度,败精瘀阻;或肾精亏损,相火妄动,败精挟火而出;或湿热流注精室而成。症见阴茎口常流米泔样或糊状浊物,茎中或痒或痛,甚则如刀割火灼,而尿色自清。浊物色白者称白浊,挟血者称赤浊。若浊物淋沥,尿出灼痛甚者,多属火盛,宜抽薪饮治浊固本丸大分清饮等方。若兼见小便频数者,多属湿热流注精室,宜五苓散益元散。若日久不愈,涩痛全无,多属心肾不足,宜九龙丹固阴煎秘元煎菟丝子丸等方。如见肾气虚寒,则宜右归丸、附桂八味丸益智汤等方。本证多见于淋病慢性前列腺炎、精囊炎等疾患。

猜你喜欢

  • 胥山老人

    【介绍】:见王琦条。

  • 妬精疮

    病名。见《医宗金鉴》卷六十九。即下疳。见该条。

  • 胎哭

    见瞻甫《慈航普渡》。即子啼。详该条。

  • 头风眩晕

    病证名。见《医碥·眩晕》。又称头风眩运。详该条。

  • 统旨清中汤

    《金匮翼》卷六方。黄连、炒栀子各二钱,陈皮、茯苓各一钱半,姜半夏一钱,草豆蔻仁、炙甘草各七分。加生姜三片,水煎,食前服。治腹痛,二便闭赤,喜冷恶热。

  • 脉尺合参

    脉象与尺肤诊候互相参合。寸口部的脉象与尺肤的诊候有相应之处,故诊病可以将脉象与尺肤诊候互相参合比较,以正确诊断疾病。《灵枢·邪气藏府病形》:“夫色脉与尺之相应也,如桴鼓影响之相应也,不得相失也。……脉

  • 风惊悸

    病证名。指心悸因心气不足而风邪乘袭所致者。《诸病源候论·风病诸候》:“风惊悸者,由体虚,心气不足,心之府为风邪所乘,或恐惧忧迫,令心气虚,亦受于风邪。风邪搏于心,则惊不自安。惊不已,则悸动不定。其状,

  • 本草必备

    见顾氏医镜条。

  • 人参泻心汤

    《温病条辨》卷二方。人参、干姜、白芍药各二钱,黄连、黄芩各一钱五分,枳实一钱。水煎,分二次服。治上焦湿热未清,里虚内陷,神识如蒙,舌滑脉缓。

  • 补下治下制以急

    用药法则。指补益或治疗下部病证的方药,原则上宜使用气味厚而效果快的急剂。如肾阳不足,阳痿精滑之症,用附子、肉桂等峻补肾阳。《素问·至真要大论》:“补下治下,制以急。急则气味厚,……适其至所,此之谓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