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证名。见《医学入门·痰类》。又名火喘、火炎上喘。详各该条。
病证名。出《素问·痹论》。又名湿痹。详湿痹条。
眼科病证。清·黄庭镜《目经大成》卷二:“土疡俗号包珍珠。”即针眼。详该条。
【生卒】:1806~1880【介绍】:清代满族医家。字斐然。自幼研医。尤善疡科,所治疑难证多良效。著有《边氏验方》30卷。
即胃阴虚。详该条。
见《河北中药手册》。即马蔺子,详该条。
见《本草纲目拾遗》。为羊踯躅根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见环跳条。
《痧胀玉衡》卷下方。薄荷、地骨皮、牡丹皮、焦栀子、玄参、天花粉各等分,细辛量加倍。水煎,冷服。治痧症因热致呃逆者。
中焦脾胃之阳。指脾运化和胃受纳、腐熟水谷的功能,因脾胃主中土,居中焦,故称。《类证治裁》:“其中阳虚,浊阴犯胃,吐黑绿苦水者,用辛热开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