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小儿浮肿

小儿浮肿

病证名,又名小儿肿病。是指体内水液潴留,泛溢皮肤,引起头面目窠四肢腹部以及全身浮肿的病证。《儒门事亲》:“小儿通身浮肿,是水气肿也。”临床多见于急慢性肾炎,肾病综合症。《小儿卫生总微论方》:“小儿肿病有二:一者气肿,因脾胃虚而气攻腹,腹胀误行转药下之,致虚气上附于肺,行于四肢面目而作肿也。……二者水肿,因上焦烦渴,饮水无度,脾胃虚而不能约制其水,肾反乘脾,土随水行,上附于肺,肺主皮肤,脾主四肢,故水流走于四肢皮肤而作肿也。”可见浮肿的病变,主要在于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从而导致气化失宣,水液潴留,因以为肿。《证治准绳》指出肿病的机制是“肾为本而肺为标,皆至阴积水。其为病也,肾者胃之关键,关键不利,机不转枢,水乃不行,渗于脉络皮肤而为浮肿。”因此浮肿有其标在肺,其制在脾,其本在肾的说法。治则:《金匮要略》载“腰以下肿当利小便腰以上肿当发汗。”临床常用的有发汗、利小便以及健脾益气温肾化浊等法。亦可分为心水肝水脾水肺水肾水胃水胆水小肠水大肠水膀胱水辨证施治。详各条。

猜你喜欢

  • 冷灸

    指相对热灸而言,称不用任何热源进行灸治的方法为冷灸,如药物发泡灸等。

  • 肺疝

    古病名。指寒邪侵犯肺所致的疝症。《素问·大奇论》:“肺脉沉搏为肺疝。”王冰注:“皆寒薄于脏故也。”其症可见少腹与睾丸胀痛,小便不通等。参见疝条。

  • 血脐

    即儿脐出血。详该条。

  • 至阳

    ①经穴名。代号:DU9。出《针灸甲乙经》。属督脉。别名肺底。位于背部第七、八胸椎棘突之间,约与肩胛骨下角相平。布有第七胸神经后支的内侧支和第七肋间动脉后支。主治咳嗽,气喘,黄疸,胸胁胀闷,脊背强痛;以

  • 肩骨出臼

    病名。见《疡医准绳》卷六。即肩关节脱臼。详肩甲骨出条。

  • 卫生家宝方

    书名,又名《卫生家宝》。6卷,另有卷首1卷。宋·朱端章辑,徐安国补订。刊于1184年。本书为作者历年所收集和试用效方的汇编。卷首为方剂目录,药件修制总例(记录300余种药物的炮炙法);卷1~6分为内、

  • 睑硬睛痛

    病证名。见《秘传眼科龙木论》。又名睑鞭睛疼。常由“风热痰火,及头风夹攻,血滞于睥所致。”(《张氏医通》卷八)。《审视瑶函》:“此症不论有障无障,但两睑紧硬而睛疼,若头痛者,尤急。……轻则内生椒疮,重则

  • 老虎花

    见《本草纲目》。为闹羊花之别名,详该条。

  • 捏挤法

    推拿手法名。以两手拇、食二指捏住一定部位后,再用力挤压,然后放松,如此反复数次,以局部皮肤出现红色、紫色或黑紫色为度。常用于小儿。

  • 血丝疔

    病名。出《疡医大全》卷三十四。即红丝疔,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