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大便难

大便难

证名。出《素问·至真要大论》。指大便秘结,排便困难。《诸病源候论·大便病诸候》:“大便难者,由五脏不调,阴阳偏有虚实,谓三焦不和,则冷热并结故也。胃为水谷之海水谷之精化为营卫,其糟粕行之于大肠以出也。五脏三焦既不调和,冷热壅涩,结在肠胃之间,其肠胃本实,而又为冷热之气所结聚不宣,故令大便难也。”“邪在肾,亦令大便难。所以尔者,肾脏受邪,虚而不能制小便,则小便利,津液枯燥,肠胃干涩,故大便难,又渴利之家,大便亦难,所以尔者,为津液枯竭,致令肠胃干燥,……脉沉为阴,阴实者,病苦闭,大便不利,腹满四支重,身热,若胃胀,右手关上脉阴实者,脾实也。若肠中伏,伏如牢状,大便难,脉紧而滑直,大便亦难;跗阳脉微弦,法当腹满,不满者,必大便难而脚痛,此虚寒从上向下也。”见大便秘结条。

猜你喜欢

  • 喉痹

    病名。出《素问·阴阳别论》:“一阴一阳结谓之喉痹。”一阴谓心主之脉,一阳谓三焦之脉。三焦心主脉并络喉,气热内结,故为喉痹。《口齿类要》:“喉痹谓喉中呼吸不通,语言不出,而无气闭塞也。”《杂病源流犀烛》

  • 伤寒集注

    见舒氏伤寒集注条。

  • 高丽参

    见《增订伪药条辨》。即别直参,详人参条。

  • 女子赤白沥

    病证名。出《甲乙经》。指妇女从阴道流出赤白相兼的粘液。详赤白带下条。

  • 外寒内热

    ①外假寒而内真热。《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病人身大寒,反不欲近衣者,寒在皮肤,热在骨髓也。”参真热假寒条。②表寒未解,里热已盛。参表寒里热条。

  • 脾风多涎

    病证名。出《太平圣惠方》卷八十九。指小儿因脾经有风而致多涎的症状。由于风邪上逆,导致脾胃气机不和,以致涎液上壅,乳汁不下,甚则昏昏多睡。治宜调和脾胃,疏风豁痰。用防风散(防风、羚羊角、人参、枳壳、甘草

  • 泻脾大黄汤

    《圣济总录》卷四十四方。大黄(微炒)、炙甘草、黄芩、麦门冬(去心)各一两,枳壳(麸炒)、半夏(汤洗去滑)、陈皮、前胡各半两,赤茯苓三分。为粗末,每服三钱匕,加生姜(枣大)一块,水煎,去渣服。治脾实胸中

  • 虚嗽

    病证名。指咳嗽之属气虚、血虚者。《冯氏锦囊》卷十二:“虚嗽有二,日间嗽,多吐痰白沫,或恶心者为气虚,宜六君子汤加款冬花、五味子。如夜嗽多渴,痰不易出,或发热,为血虚,宜六味汤加麦门冬、五味子。”参见气

  • 白虎摇头

    针刺手法。出明·徐凤《金针赋》。又名赤凤摇头。其法进针后,先插针左转,再提针右转,并左右摇动如手摇铃状,如此反复操作六次或六的倍数。有行血的作用,适用于治疗血瘀等症。

  • 灶心土

    见《本草纲目》。为伏龙肝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