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内伤夹暑

内伤夹暑

病证名。指炎暑因伤房劳及杂进膏粱水果致全身阳气不得伸越的重危病证。《杂病源流犀烛·暑病源流》:“内伤夹暑者,暑月房劳,兼膏粱水果杂进,至周身阳气不伸,脉沉细,或弦紧,面垢无汗恶寒,四肢厥逆拘急霍乱呕吐,宜冷香饮子;或吐利兼作,脉微欲绝,或虚浮而散,此为紧病,急当救之毋缓,宜浆水散;或冒暑伏热,引饮过多,及恣啖生冷,致脾胃受寒,及腹痛呕泄,水谷不分,脉沉而紧,宜大顺散。”参见暑病条。

猜你喜欢

  • 会阳

    经穴名。代号BL35。出《针灸甲乙经》。别名利机。属足太阳膀胱经。位于尾骨下端两旁,距骶正中线0.5寸处(《医宗金鉴》)。另说:“阴尾骨外,各开一寸半”(《医学入门》);“长强外开二寸”(《针灸集成》

  • 足太阴经筋病候

    病证名。又名季春痹。十二经筋病候之一。《灵枢·经筋》:“足太阴之筋,……其病足大指(趾)支内踝痛,转筋痛,膝内辅骨痛,阴股引髀而痛,阴器纽痛,下引脐两胁痛,引膺中脊内痛。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

  • 也是山人医案

    书名。清·也是山人撰。本书列述多种病案,包括内、外、妇、儿、五官等各科病证,用药颇精炼,配伍比较活泼,但记录较简略,有些病案在辨证分析和立法等方面有疏略或不够清楚之处。本书收入《珍本医书集成》中。

  • 五窍出血

    证名。《嵩崖尊生书》卷八:“五窍出血,耳目口鼻一齐出血,药不及煎,死在顷刻,先将水当面喷几口,急分开头发,用粗纸数层蘸醋令透,搭在囟门,血即止,次用当归一两煎好,磨沉降香五钱,加童便服,血自归经,然后

  • 祁嗣籙

    【介绍】:明医家。字肖虚。丹徒(今属江苏)人。崇福观道士,羽士韩平叔至京口(镇江)授以秘方,乃精针砭及外科技术,治痈疽诸毒立效。诊断疾病,颇多确论。以荐举,官太医院院判。

  • 碍气嗽

    病名。指瘀血阻于气道所致的咳嗽。《不居集》卷十五:“碍气嗽者,血碍气作嗽也。”治以活血祛瘀,如桃仁、大黄、姜汁等。参见瘀血咳条。

  • 顽疮

    病名。出《辨证录》卷十三。①即恶疮。见该条。②久治不愈的疮疡俗称顽疮。

  • 目睛

    指眼球。《银海精微》:“目睛斜视倒目者何也?答曰:肝经受风邪所牵。”

  • 清涕

    病证名。见《金匮要略》。指鼻涕清稀如水,喷嚏频频。参见鼽条。

  • 鹁鸽

    出《食疗本草》。即鸽,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