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姓氏起源>俟伏斤

俟伏斤

读音:sì fú jīn

【综】 代北姓。后改为伏氏,见《魏书》(7,9,12,17,27)。一说,亦改为斤氏、俟氏(27)。一说,即〔侯伏斤〕(12,27)。亦作侯伏(70)。


历史上代北地区三字姓。《郑通志·氏族略》 收载,后或改为单姓 “”、“”、“”。其注云: “俟伏斤亦为俟。” “改为斤氏。” “改为伏氏。疑与 ‘侯伏斤’ 同。”

猜你喜欢

  • 赫哷

    读音:Hèliè【源】元时蒙古人姓(24)。清时蒙古八旗姓。世居巴林(23,63,260)。【变】①一作〔赫勒〕(260)。②后改为刘氏(24)。【人】《元史》有特默齐,子呼图克特穆尔,赫哷氏(24)

  • 读音:yán【源】 ①黄帝之臣封逢之第三子延之后,见《姓考》(17)。②春秋时吴国公子札食采于延陵(故城在今江苏武进)及州来(故城在今安徽凤台),故称延州来季子(一说,延陵季子),延氏宜出于此(7,1

  • 烏朗哈-爾吉們

    读音:Wūlǎnghǎěrjímén《姓氏词典》 收载,其据《中国人名大辞典》注云: “蒙古族姓。清嘉庆时甘州提督百祥,姓此氏。”未详其他。

  • 读音:rén【源】 ①系自姬姓。周太王(即王季)第四子虔仁之后有虔仁氏、仁氏出于虔仁氏(17,60)。 ②五代时甘州回鹘可汗姓仁、仁美、仁裕等曾朝贡,见《五代史》(7,60)。 ③清满洲八旗姓仁佳氏,

  • 密茅

    读音:mì máo【源】 见《姓苑》(7,11,60,62)。琅邪人有此姓(60)。【望】 琅邪,见《姓苑》(17)。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考略》 收载,其注据 《姓苑》 云: “琅邪人有此姓。”

  • 读音:dōng【源】 ①相传古掌冬官(周时以司空为冬官)者之后,以官为氏(60,62)。②三国时南夷有冬逢,见《蜀志》(60,62)。③满、蒙古等民族均有此姓(344)。【变】 一作〔�

  • 读音:Gāi【源】 见《姓苑》(15,21)。黄帝生少昊,少昊生该,该曾任金正(为古制五官之一),即蓐收(60,62)。其后有该姓。罕见姓氏。《中文大字典》 转引 《姓苑》收载。《姓氏考略》 注云

  • 读音:Zhān/Jan【综】 趈璧尘,河北安清人,后随讹改为赵(63)。

  • 吐难

    读音:tǔ nán吐难氏,改为山氏。(见《通志·氏族略·代北复姓》)与“土难”同。

  • 孛兒只斤

    读音:Bèiérzhījīn【综】 蒙古族姓。系成吉思汗家族之姓,凡蒙吉台吉均为此姓。至清改译为博尔济吉特,东北地区孛儿只斤氏后改姓鲍,或包,西部孛儿只斤氏改姓奇。今内蒙古巴林右旗有此姓(384)。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