甬东山人稿
七卷。明吕时(约1573年前后在世)撰。吕时,一名时臣,字仲文,浙江鄞县(今宁波)人。生卒年不详。吕时曾游历齐梁燕赵故国,曾寄食于衡王、沈王诸邸,当时谓之山人。时年六十,即治生圹于句章之夕阳里。自撰墓铭,述所著有诗文集及乐府等稿。此集刻于万历九年(1581),皆诗无文。陈子龙《明诗选》称其“颇有高、岑遗调。”《四库》撰者称“万历以后,公安、竟陵交煽伪体,幺絃侧调,无复正声。时诗在淫哇嘈絃之秋,尚为不坠风格。故子龙见近似者而喜。”四库已存目。
七卷。明吕时(约1573年前后在世)撰。吕时,一名时臣,字仲文,浙江鄞县(今宁波)人。生卒年不详。吕时曾游历齐梁燕赵故国,曾寄食于衡王、沈王诸邸,当时谓之山人。时年六十,即治生圹于句章之夕阳里。自撰墓铭,述所著有诗文集及乐府等稿。此集刻于万历九年(1581),皆诗无文。陈子龙《明诗选》称其“颇有高、岑遗调。”《四库》撰者称“万历以后,公安、竟陵交煽伪体,幺絃侧调,无复正声。时诗在淫哇嘈絃之秋,尚为不坠风格。故子龙见近似者而喜。”四库已存目。
见王弼《老子注》
一卷。周李氏撰,清马国翰辑。李氏佚名,《汉书·艺文志》儒家《李氏春秋》二篇,叙次于公孙固羊子之间,据此,马国翰认为李氏为战国时人。其书《隋书·泾籍志》、《唐书·艺文志》均不著录,佚已久矣。惟《吕氏春秋
见《枕中书》。
见《李卫公问对》。
清徐鼎撰。鼎字实夫,号雪樵,江苏吴县(今属江苏)人,生平事迹不详。此书有作者自序。书前发凡曰:“诗之为教,自兴观群怨,君父外终之以多识鸟兽草木之名。故不辨名,胡知是义?不见物,胡知是名?”故此书首在图
①四卷,图一卷。明郑敷教撰。敷教字汝敬,江苏吴县人。崇祯三年(1630)举人。此编用注疏本,以程传、朱义为主,加以推广,阐发其说,故取名为“广义”。凡是诸儒之说与传、义相符的则采用,稍有不相符合的则去
三十九卷。明卓有见(生卒年不详)撰。此书以邱浚《大学衍义补》、湛若水《圣学格物通》二书为基础。分立四门,即经传格言、史鉴证义、诸儒论议、国朝事实。颇略于古义而详于时务。
四卷。明徐三重(详见《余言》条)撰。此书共四卷,第一卷论养民、教民,第二卷、第三卷多论学校贡举、政事利弊,第四卷多论明代人物臧否,大致皆考稽典故,究悉物情,持论较为平实,无激烈偏驳之见,也无恩怨毁誉之
十八卷。明傅淑训修,阎期寿等纂,郑际明等续修。傅淑训详见《平阳府志》。阎期寿,泽州人。郑际明,河南商丘人。其志修于明隆庆顾显仁,唯述说过简,疏漏甚多,未可视为定本。此志为万历三十五年(1607)修,三
十二卷。西晋皇甫谧(215-282)撰。皇甫谧,字土安,自号玄晏先生,安定朝那(今甘肃平凉县朝那镇)人。出身寒苦。精于医道,学识渊博,并通文史。晚年得风痹疾,半身不遂,乃潜心医学,撰《针灸甲乙经》。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