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证论
① 一卷。魏王肃(195-256)撰,王谟(约公元1790年前后在世)辑。王肃字子雍,东海(今山东郯城西)人,王郎之子,司马昭岳父,三国时魏著名经学家。历任散骑黄门侍郎、议郎、侍中等职,官至中领军,加散骑常侍。为学综贯群经,善贾逵、马融之学,而与郑玄相左。郑赞谓:“孔子撰书,乃尊而命之《尚书》。尚者上也”。肃序谓:“上所言,史所书,故曰《尚书》也。”其学后世称为“王学”。曾遍注群经,所注《尚书》、《诗》、《论语》、《三礼》、《左传》等书及《圣证论》均已亡佚,清人多有辑本问世。王谟字仁圃,又字汝麋,江西金溪人,清代经学家、文学家。乾隆四十三年(1778)进士,授知县,乞就教职,选建昌府教授,后告归。卒年七十六。谟天才俊逸,好博览,读书有心得,辄为札记。生平撰辑甚富,有《江西考古录》(或曰《江右考古录》)一卷,《豫章十代文献略》五十二卷,《汝麋玉屑》二十卷。《韩诗拾遗》十六卷,《夏小正传笺》四卷,《补孟子释文》七卷,其他有《补史记世家》、《尚书杂说》、《三易通占》、《左传异辞》、《古今人表问》、《汉唐地理书》、《家语广注》等数十卷及《汝麋诗钞》、《文钞》。又“尝辑汉魏群儒著述之已佚者,分经、史、子、集部,片议单词,无不甄录,为《汉魏遗书钞》五百余种,用力至深”(《清史列传》卷六十八)。《圣证论》一书,最早见于《三国志·魏书·王肃传》,云“肃集《圣证论》以讥短玄”。《隋志》著录十二卷,《两唐志》著录十一卷。其书主要援引伪《孔子家语》等书,托称“取证于圣人之言”,借孔子的名义来驳斥郑玄,与“郑学”对立。借此书可以考见郑、王经学思想的异同。如“一天说”认为天体无二,“天唯一而已,何得有六”,以驳康成“六天说”。原书佚于唐后,王谟辑本仅二十条,或并录马融郑玄之说于前,或单录郑玄说于前,或附晋张融评、马昭驳于后。王本搜采未尽,且编次杂乱,不如马国翰辑本完备。有《汉魏遗书钞》本。② 一卷。魏王肃(见上条)撰,清马国翰(见《五经通义》)辑。国翰所辑共四十余条,依经为次编排,另附晋马昭驳,孔晁答,张融评。《旧唐书·元行冲传》云:“守郑学者,时有中郎马昭,上书以为肃谬。诏王学之辈,占答以闻。又遣博士张融案经论诘……具《圣证论》。”据此,可知王肃此书在当时学界影响之大,“郑学”与“王学”论争之激烈。此乃当时学界的正常现象,不足为奇。马昭,受学郑玄之门,维护郑学;孔晁、行冲所言“王学之辈”,维护王学。张融以第三者的身份品评郑、王学术得失,谓郑注渊深广博,两汉四百余年,未有伟于玄者,然玄注群经亦有失误。所评较为允当,可惜其言未尽。马昭以《孔子家语》为王肃增加,非郑玄所见,后人据此谓王肃伪造《家语》一书。三子所为“驳”、“答”、“评”,今所存者,大概备于此。有《玉函山房辑佚书》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