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三家诗补遗

三家诗补遗

不分卷。清代阮元(1764-1849)撰。阮元,江苏仪征人,乾隆五十四年(1789)进士,曾任体仁阁大学士,加太傅衔。本书补的是宋代王应麟《诗考》之遗。与在本书之前的范家祥《三家诗拾遗》各有详略。其后,冯登府《三家诗异文疏证》、丁晏《三家诗补注》和陈乔纵《三家诗遗说考》相继问世,其陈乔枞继承父业,出书又较晚,其书内容较为全面。但阮元此书收录的内容也有陈书未收的。不过,阮元此书也有编排、引证方面的错误。陈书根据《汉书叙传》“班伯少受诗于诗丹,诗丹受诗于匡衡”,将班固《汉书》所引归入齐诗。其实《汉书》杂采众家,归之为齐诗,并不确切。但阮书根据《艺文志》“与不得已,鲁最为近”之语,将班固所引归为鲁诗,也只是凭猜测。群书引三家诗义时,只有韩诗多直接引述指明,其余则只注明出自某书,并未指实,不可草率判定谁为鲁诗、何为齐诗。本书现存观古堂汇刻旧本。

猜你喜欢

  • 东迁后诗世次表

    一卷。清郭志正撰。志正字体吾,湖南长沙人。作者以为诗三百中平王东迁以后诸篇,后人在解说上多有歧异。是编则据诗序、郑谱、孔疏及朱子集传定诸篇之时代。依次分为平王之世、桓王之世、庄王之世、釐王之世、惠王之

  • 极没要紧

    一卷。宋刘敞(详见《春秋权衡》)撰。此书旧本题“公是先生撰”。公是先生是刘敞别号。据钱曾《读书敏求记》,称此书为刘敞弟子所记。然此说来源于晁公武《郡斋读书志》所载,是晁公武之语,说明晁公武时还有传本,

  • 西征纪略

    二卷。清王万祥撰。王万祥,字瑞宇,号铁山,陕西会宁人,生卒年不详。他曾官至福建陆路提督,死后追赠为太子少保,谥号“敏壮”。康熙十三年(1674年)底,陕西提督王辅臣响应吴三桂叛乱,发动兵变,戕杀了经略

  • 漕政举要录

    十八卷。明邵宝(详见《左》)撰。本书写于正德己巳(1509年)邵宝担任副都御史总理漕江北时期。共十八卷,记载明代漕政要事。卷一至卷六为河渠之政;卷七为舟楫之政;卷八为仓廒之政;卷九为卒伍之政;卷十及卷

  • 大元一统志

    元代官修地理总志。世祖至元二十二年(1285)由札马刺丁、虞应龙等编纂,至元三十一年(1294)完成初稿,共七百五十五卷。后因得《云南图志》、《甘肃图志》和《辽阳图志》,遂议重修,由孛兰盻、岳铉等主其

  • 胜朝粤东遗民录

    四卷。清陈伯陶(见《宋东莞遗民录》)撰。该书记粤东明季遗民旧事。自各郡县志及清初诸遗老文集,旁加考证,辑出二百九十余人。以不试不仕为断,依郡县分列。诸书互异及可疑者,别为按语。凡遗民著作皆录其书目。后

  • 太谷县志

    ①十卷。明乔允升修,戴可进纂。乔允升字鹤皋,河南孟津县人。出身进士,明万历二十二年(1594)来太谷县任知县。戴可进字渐鸿,满州人。由贡士任太谷县知县。《太谷县志》创修于允升,后经兵乱而版帙遗失。清顺

  • 平湖县志

    ①十卷。清高国楹修,清倪藻垣纂。高国楹,乾隆初年任平湖县知县。《平湖县志》乾隆十年(1745)刻本,全书十卷,分为:卷一舆地志,目为图说、建置、星野、疆域、山川、城池、津途、坛庙。卷二食货志,目为户口

  • 论语颜氏说

    一卷。刘宋颜延之(384-456)撰。清马国翰辑为一卷。延之字延年。琅玡临沂(今属山东)人。南朝宋文学家。与谢灵运、鲍照并称“元嘉三大家”,今有《颜光禄集》辑本。子、史、志都未言及颜注《论语》。只皇疏

  • 分隶偶存

    二卷。清万经撰。万经(约1660-1743),字授一,号九沙,鄞县(今属浙江省)人。康熙四十二年(1703)进士,官翰林院编修。上卷首作书法,次作分隶书法,次论分隶,次论汉唐分隶同异,最后为汉魏碑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