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诗词百科>李贺

李贺

①刘瑞莲著。1981年中华书局出版,为《中国文学史知识丛书》之一种。本书简略地介绍了李贺的短暂生平及其在诗歌创作上的独特成就。首先介绍了李贺所处的时代;其次介绍了李贺的生平事迹,从他的早年生活写到他从洛阳至长安的经历,写了他在长安任奉礼郎三年的辛酸,写了他客游潞州的不得志,一直写到诗人不幸早逝;然后介绍了李贺诗歌进步的思想内容、独特的艺术成就,介绍了李贺诗歌的渊源和影响;最后小结,特别指出了李贺的局限和不足。②吴企明著。1985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为《中国古典文学基本知识丛书》之一。本书简略地介绍了李贺所处的时代和诗坛状况,介绍了李贺的家世、家园和少年时代,以及遭谗落第、长安三载、昌谷闲居、南北游历直至去世的大致经历,而后对李贺诗歌的思想内容、艺术成就、艺术渊源及在文学史上的影响予以评述。叙述简明扼要,文字通俗易懂。

【生卒】:790—816

【介绍】:

唐代诗人。字长吉。河南福昌(今河南宜阳)人。家居福昌昌谷,世称李昌谷。唐宗室郑孝王李亮后裔,常自称“宗孙”、“诸王孙”。父晋肃曾在蜀地为“边上从事”,后又任陕县令,与杜甫家有“姻娅”之亲。元和二年(807),贺应河南府试,因文才出众获解,有妒其才者毁之,谓父名晋肃,当避讳不赴进士举。韩愈为之作《讳辨》,支持他入京赴试,然终未及第。五年(810)春,再度入京,以门荫仕为太常寺奉礼郎,位卑职微,饱尝官场冷遇,日夕处于怀才不遇的苦闷中。在京任职期间,与权琚、杨敬之、王参元、沈亚之、沈述师等人交往甚密。七年(812)春,因病辞官,怀着抑郁心情离开长安,返归昌谷闲居。翌年,为谋求出路,施展抱负,北上潞州依友人张彻。但理想难以实现,度过了三年寄人篱下的生活后,于元和十年(815)毅然告别张彻,南下探视任职于和州的从兄,并先后到过金陵、吴兴、甬东等地漫游。此行,扩大了诗人的视野,他写下了不少反映江南风物的诗作。南北游历并不能改变诗人的景况,难以消除心头的孤愤沉郁,再加上体弱多病,于元和十一年(816)返回故里后便过早地离开人世,年仅二十七。

贺早慧,聪颖过人,写诗刻苦,常骑驴,背古锦囊,遇有所得,随即书投囊中,暮归足成之,其母辄云:“是儿要当呕出心乃已尔!”长吉诗揭露并抨击叛乱藩镇和擅权宦官的祸国罪行,贵族官僚集团穷奢极欲、荒淫无耻的腐朽生活,反映下层人民的痛苦生活,抒写自身和友朋的不幸遭遇,反对神仙迷信,宣扬朴素唯物主义思想,表现出诗人关心唐王朝国运、社会进步和同情民生疾苦的思想感情。唐人赵璘因话录》评其诗“多属意花草蜂蝶之间”,是不符合长吉诗的创作实际的。诗人能熔铸古今,兼取众长,上攀屈、曹,追踪李、杜,出入韩门,也善于汲取汉魏南北朝乐府的营养;他又能独辟蹊径,勇于创新,从而形成其诗瑰诡奇丽、幽峭凄清的独特风貌,在中唐诗坛上别开生面。杜牧《李长吉歌诗叙》以“云烟绵联”、“风樯阵马”、“时花美女”、“鲸呿鳌掷”喻其诗境,非常贴切。李贺好用“鬼”、“血”等字眼,常写幽凄的意境、给人阴森的感觉,某些诗句过于秾丽、雕琢和晦涩,因而宋人目其为“鬼才”(《永乐大典》卷八二三引宋祁《朝野遗事》),潘德舆还诋之为“诗之妖”(《养一斋诗话》)。长吉诗这些优缺点,都给后世带来深远影响,追慕、效学其诗风的人很多,严羽《沧浪诗话》“诗体”门特标举“李长吉体”,元代盛行长吉体,宋人作词、元人作曲,还多喜从长吉诗中汲取字面。《新唐书·艺文志》著录《李贺集》五卷,《郡斋读书志》著录《李贺集》四卷,外集一卷。后世刻本很多,如董氏诵芬室影刻北宋宣城本、宋蜀刻本、铁琴铜剑楼影刻蒙古本、马炳然复刻元复古堂本等。又有评注本多种,如宋吴正子注、刘辰翁评点本,明徐渭、董懋策注本,明曾益注本,清姚佺等《昌谷集句解定本》,清陈本礼《协律钩玄》等,以清王琦、姚文燮、方扶南三家评注《李长吉歌诗》最为通行。李诗今有叶葱奇疏注,刘衍证异。事迹见唐李商隐《李长吉小传》,新、旧《唐书》本传,《唐诗纪事》卷四三。有李贺年谱多种,以朱自清《李贺年谱》和钱仲联《李长吉年谱会笺》较为通行。吴企明编有《李贺资料汇编》。

【生卒】:790—816

【介绍】:

字长吉,福昌(今河南宜阳)人。因家居福昌之昌谷,故或称其为“李昌谷”,其诗集或称为“昌谷集”。贺为唐高祖李渊叔父郑王李亮之后,非嫡系。李唐皇室以陇西成纪为郡望,故贺常自称曰“陇西长吉”、“刺促成纪人”。本欲应进士试,排挤者谓其父名“晋肃”,“晋”与“进”同音,不能应举,对他打击甚巨。后在京城做了三年奉礼郎小官,郁郁不得志,回到故乡,又到潞州求职,希图有所作为,亦不如愿。在贫病交加之中,病逝于家乡,年仅二十七岁。他是著名的苦吟诗人,其母常说:“是儿要当呕出心始已耳!”李商隐撰有《李贺小传》,称“长吉细瘦,通眉,长指爪”,故又称之为“长爪郎”。新、旧《唐书》有传。现存诗240余首,有《李长吉歌诗》行世,《全唐诗》编为5卷。李贺诗或揭露统治者的荒淫,或抨击藩镇割据的罪恶,或同情劳动人民的苦难,或抒发怀才不遇的忧愤,大多都能“深刺当时之隐,切中当时之弊”(姚文燮《昌谷诗序》)。在艺术上“离绝远去笔墨畦径间”(杜牧《李贺集序》),刻意追求创新,想象丰富,立意新奇,辞藻瑰丽,形成了奇崛幽峭、秾丽凄清的独特风格。但某些篇章也过分晦涩难懂。

猜你喜欢

  • 王约

    【介绍】:生卒年、籍贯不详。约武德、贞观年间为吏部员外郎。《新唐书·艺文志四》著录《王约集》一卷。作品已佚。事迹见《郎官石柱题名》。

  • 唐人绝句选读

    陈驹、梁超然、向彤、高今编注。收入秦似主编《中小学语文丛书》中。原书于题名页下标有“广西语文学会1980”字样。本书从唐人诗歌中选取了适合少年儿童欣赏、诵读的名家名作125首,其中多为绝句。除作者介绍

  • 残阳过远水,落叶满疏钟

    【介绍】:张祜《题万道人禅房》诗句。这两句描写禅房周围的环境:“残阳”、“远水”见其迷离;“落叶”“疏钟”见其幽寂。似真还幻的景致深寓玄机,正是修道之地,得道之所。

  • 平地波澜

    犹平地风波。指突然出现的纠纷和事故。刘禹锡《竹枝》之六:“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

  • 西山寻辛谔

    【介绍】:孟浩然作。辛谔,作者同乡友人,时隐居西山。诗记访友情事,表现了作者的闲适心情和隐逸志趣。其前半写舍舟登岸访友时所见落日清溪,鱼游水中,沙岸曲纡的幽美景色;后半赞美友人竹屿垂钓、茅斋读书的清雅

  • 唐代古文运动

    唐代古文运动是兴盛于唐代中、晚期的一次革正文体、文风的运动,它同时表现为散文创作的大繁荣,造成了中国古典散文发展的又一个高峰。当时所谓“古文”,是指与骈体对立的奇句散体的文体。它的倡导者与创作者自觉地

  • 熏熏

    ①和煦貌。鲍溶《经隐叟》:“萝景深的的,蕙风闲熏熏。”②盛气凌人貌,勃然大怒貌。王梵志《世间何物重》:“熏熏莫恨天,业是前身报。”

  • 屈宋

    战国时楚国著名的辞赋家屈原与宋玉的合称。后常借以称美文士。李白《赠王判官时余归隐居庐山屏风叠》:“荆门倒屈宋,梁苑倾邹枚。”杜甫《赠郑十八贲》:“羁离交屈宋,牢落值颜闵。”

  • 戎衣

    ①军衣,战服。杜审言《赠苏味道》:“边声乱羌笛,朔气卷戎衣。”马戴《关山曲二首》之一:“霜霰戎衣月,关河碛气秋。”②穿着军衣。指从军。姚合《送任畹评事赴沂海》:“掷笔不作尉,戎衣从嫖姚。”③指军旅之事

  • 刘洞

    【生卒】:?—975【介绍】:五代诗人。建州建阳(今属福建)人,一说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少游学于庐山,从陈贶学诗,居庐山二十年。南唐后主时,献诗百首,后主览首篇《石城怀古》,感怆不快,不予擢用。卒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