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诗词百科>唐代文学与宗教

唐代文学与宗教

道教是汉族自创的一种宗教。道教徒以李耳(著《道德经》)为教主。唐朝皇帝与教主攀亲,尊崇道教。佛教传入中国后,至唐达到了极度的繁荣,并形成了具有中国特点的佛教思想。在大乘、小乘各宗派中,禅宗是适合中国士大夫口味的佛教,压倒其他宗派。佛、道二教在唐代的社会生活、思想、文化等方面都产生巨大的影响,唐代文学(包括诗、文、小说)也受到佛、道二教的深刻影响。这种影响表现在创作实践和文学思想两个方面。例如,在著名的大诗人中,李白有“诗仙”之称,王维以“诗佛”名世。王维、李白的诗,是佛、道思想的“结晶品”(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第三编)。和尚、道士亦有能诗、文、讲唱者。

二十世纪后期,中国学术界对唐代文学与宗教的关系,日益重视,取得可喜的研究成果。孙昌武、陈允吉、葛兆光等有专著问世。王维、李白、杜甫韩愈柳宗元刘禹锡白居易等文学家评传中,也有涉及。单篇论文尤多。举例来说:总体方面,如对诗与禅的关系,古文运动与佛教的关系等,有所论述;作家方面,如对王维诗中的禅宗思想及其与南北宗禅僧的交游,佛教对“诗仙”李白、“诗圣”杜甫的影响,以辟佛著名的韩愈的“阳儒阴释”问题,白居易对儒、释、道的牵合,李贺的宇宙论和人生观渊源于《楞伽经》等,作了探索;作品方面,对韩愈《南山诗》与密宗“曼荼罗画”,柳宗元《黔之驴》与佛典,白居易《长恨歌》与变文许浑“千首湿”与禅宗“水”的理念等,进行考论。唐代这些作家未习梵宗音义之学,不可能直接接触天竺原书,译经起了重要的作用

唐代译经,基本上由国家主持,成绩可观。译出佛典总数达三百七十二部二千一百五十九卷。当时印度大乘佛教的精华基本上已介绍过来。唐朝所编经录有德业、延兴二寺的《写经目录》,西明寺大藏经《入藏录》,《东京大敬爱寺一切经目录》。其他带有经录性质的有《大唐内典录》、《古今译经图记》、《大周刊宣众经目录》、《续大唐内典录》、《续古今译经图记》、《开元释教录》、《开元释教录略出》、《贞元续开元释教录》、《贞元新定释教录》等。唐僧玄奘译经最多,译文最精。向来译经程序,起初是依梵文语法译成汉文,其次是改成汉语法,其三是笔人修整文句,中间增减,多失原意。玄奘精通汉、梵文,又深探佛学,译经出语成章,笔人随写,即可披玩。大抵译经事业,至玄奘已登上极峰。从梵文译成汉文的佛经中的语言、故事,为唐代文学作品所吸收运用。道教经集,自东汉以来,陆续问世。至唐开元中,玄宗命崇玄馆道士集古今道书,编成中国道教史上第一部道藏——《开元道藏》。

目前,随着《中华大藏经》和《道藏》两部巨著的出版发行,为广大研究者提供了宝贵的资料。今后唐代文学与宗教关系的研究,必将获得更多更大的成果。

猜你喜欢

  • 邹氏律

    犹邹律。杨知至《覆落后呈同年》:“寒谷漫劳邹氏律,长天独遇宋都风。”参见“邹律”。

  • 丁用晦

    【介绍】:唐末五代小说家。生卒年、籍贯不详。《新唐书·艺文志三》小说类著录其《芝田录》一卷,置于唐末五代间,撰者当为其时人。自称曾憩于缑氏,故取潘岳《西征赋》(当为曹植《洛神赋》)字句名其书。《太平广

  • 长卿病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相如口吃而善著书。常有消渴疾。”后用以形容文人之病。杜甫《同元使君春陵行》:“我多长卿病,日夕思朝廷。”亦作“长卿疾”。皇甫冉《送魏六侍御葬》:“谁知长卿疾,歌赋不还邛。”

  • 了事

    精明,能干。王梵志《大皮裹大树》:“生儿不用多,了事一个足。”

  • 详注双译新选唐诗三百首

    赵振钧选译。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1991年4月出版。28.3万字。书中选录唐代109位诗人的作品300首。除常见的作者简介、注释和意译部分外,诗中每一字词下都逐个配有直译,大大方便了唐诗爱好者及中小学生

  • 钱塘江

    江名。在今浙江省杭州市南。又名钱江、浙江、罗刹江。发源于浙江、江西、安徽三省交界的莲花尖,为浙江第一大江。从入海口到源头不同地段分别又有之江、富春江、新安江、兰江之称。钱塘江潮以“亘如山岳,奋如雷霆”

  • 羲皇

    ①即伏羲氏。上古三皇之一。杜甫《醉时歌》:“先生有道出羲皇,先生有才过屈宋。”②犹羲皇人。谓隐逸之士。卢照邻《山林休日田家》:“还思北窗下,高卧偃羲皇。”参见“羲皇人”。

  • 发生辰

    指春天。曹松《武德殿朝退望九衢春色》:“自兹怜万物,同入发生辰。”

  • 杜如晦

    【生卒】:585—630【介绍】:字克明。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少聪悟,好谈文史。隋大业中以常调预选,补滏城尉。寻弃官归唐,为秦王府兵曹参军,俄迁陕州总督府长史。进陕东道大行台司勋郎中,封建平

  • 石仲元

    【介绍】:字庆宗。五代至宋初时道士,住桂林七星山。《全唐诗补编·续补遗》存其诗1首,另外《桂林府志》尚存诗2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