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新华字典>駡组词

駡相关字典

駡[mà]字在结尾的词语

  • 嘲駡[cháo mà]
      讥笑谩骂。宋 苏轼《定惠院寓居月夜偶出》诗:“饮中真味老更浓,醉里狂言醒可怕;但当谢客对妻子,倒冠落佩从嘲駡。”宋 惠洪《次韵经道夫书堂》:“野僧旧不懽,痴坐相嘲駡。”老舍《骆驼祥子》七:“在外面拉散座的时候,他曾毫不客气的‘抄’买卖,被大家嘲骂。”
  • 瞋駡[chēn mà]
      张目怒骂。《北史·尉瑾传》:“及位任重,便大躁急,省内郎中将论事者,逆即瞋駡。”
  • 叫駡[jiào mà]
      大声骂。 《宋书·傅弘之传》:“佛佛 逼令降,弘之 不为屈。时天寒,裸 弘之,弘之 叫駡见杀。”《西游记》第七一回:“不知是甚人在洞外叫駡了半夜,如今却又打门。”茅盾《子夜》十六:“八个代表简直气破了肚皮,他们的嗓子也叫骂哑了。”
  • 嫚駡[màn mà]
      辱骂;乱骂。《史记·高祖本纪》:“高祖 问医,医曰:‘病可治。’於是 高祖 嫚駡之曰:‘吾以布衣提三尺剑取天下,此非天命乎?命乃在天,虽 扁鹊 何益!’”《新唐书·忠义传中·张巡》:“霽云 嫚駡马上,请决死鬭,叔冀 不敢应。”清 黄景仁《鹦鹉洲》诗:“依人而嫚駡,若与性命仇。”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第二三篇:“其近於呵斥全羣者,则有《钟馗捉鬼传》十回……然词意浅露,已同嫚駡,所谓‘婉曲’,实非所知。”
  • 箠駡[chuí mà]
      打骂。宋 朱彧《萍洲可谈》卷三:“﹝ 沉括 ﹞晚娶 张氏,悍虐,存中(沉括)不能制,时被箠駡。”
  • 村駡[cūn mà]
      恶骂,臭骂。《醒世姻缘传》第六三回:“宋明吾 的媳妇却卖了与人为妾……这 宋明吾 挟制那 孟指挥 是个有禄人员,等他娶过门去,晚间 孟指挥 正待成亲,这 明吾 骑了 孟指挥 的大门,一片声的村駡。”
  • 吐駡[tǔ mà]
      唾骂。《醒世姻缘传》第七三回:“只是 陈恭度 虽是个秀才,其人生得村壮雄猛,年纪三十岁以下,在妇人行中大有勍敌之名,致得那妇人们千人吐駡,万人憎嫌。”
  • 毒駡[dú mà]
      恶骂。 茅盾《子夜》十六:“老太婆追在后面毒骂:‘你们都是串通了害她!你们想巴结 屠夜壶,自管去做他的小老婆。’”
  • 噍駡[jiào mà]
      责骂。噍,通“譙”。明 唐顺之《施推官墓志铭》:“公磊犖魁岸,负气少所屈下……或有过,虽亲故必剖露无所隐;或不可其意,虽贵势必众中噍駡之。”
  • 浪駡[làng mà]
      漫骂,乱骂。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邵女》:“妻怪其言,徧詰左右,并无知者;问女,女亦不言。心益闷怒,捉裾浪駡。”
  • 辱駡[rǔ mà]
      污辱谩骂。唐 韩愈《为河南令上留守郑相公启》:“人有告人辱駡其妹与妻,为其长者,得不追而问之乎?”宋 司马光《驾部员外郎司马府君墓志铭》:“子孙僕役有过,徐训諭之,不轻辱駡。”鲁迅《南腔北调集·辱骂和恐吓决不是战斗》:“自然,中国 历来的文坛上,常见的是诬陷,造谣,恐吓,辱骂,翻一翻大部的历史,就往往可以遇见这样的文章。”
  • 痛駡[tòng mà]
      尽情地责骂;竭力地叫骂。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方正》:“武帝 语 和嶠 曰:‘我欲先痛駡 王武子,然后爵之。’”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论毛笔之类》:“便于使用的器具的力量,是决非劝谕、讥刺、痛骂之类的空言所能制止的。”茅盾《子夜》十三:“左右邻的草棚人家……嘈杂地在争论,在痛骂。”
  • 俗駡[sú mà]
      世俗人的责骂。 明 宋濂《简吴山长》诗:“官卑遭俗駡,家破坐诗穷。”
  • 嘻笑怒駡[xī xiào nù mà]
      1.指嬉戏、欢笑、愤怒、詈骂等不同的情绪表现。清 李渔《闲情偶寄·词曲上·词采》:“照此法填词,则离合悲欢,嘻笑怒駡,无一语、一字,不带机趣而行矣。”
  • 酗駡[xù mà]
      酒醉骂人。 明 刘基《醒斋铭》:“狂谈酗駡,身戮家毁。”清 褚人穫《坚瓠二集·阿丑》:“一日于上前作醉人酗酒,一人曰,巡城御史至,酗駡如故。”
  • 喝駡[hē mà]
      高声斥骂。《史记·苏秦列传》“是故恫疑虚猲”唐 张守节 正义:“言 秦 虽至 亢父,犹恐惧狼顾,虚作喝駡,骄溢矜夸,不敢进伐 齐 明矣。”茅盾《子夜》十四:“在她们前面是 李麻子 和他那二十个人,拿着自来水管的铅棒,在喝骂,在威吓。”
  • 破口大駡[pò kǒu dà mà]
      放开喉咙大声叫骂。 《续小五义》第三回:“依着 徐庆,要闯将上去,被众人拦住,气得破口大駡。”瞿秋白《慈善家的妈妈》:“他愤恨极了,就跑上慈善家的大门,破口大骂了一通。”

駡[mà]字在开头的词语

  • 駡市[mà shì]
      亦作“骂市”。 犹骂街。宋 苏辙《送葆光蹇师游庐山》诗:“建成 市中有狂人,纵酒骂市无与亲。”
  • 駡娘[mà niáng]
      用粗俗的话骂人。清 易翰鼎《太平草木萌芽录·汉川童谣》:“刘定中,老苍苍,人极好,性太刚,待小人,喜駡娘。”王群生《彩色的夜》:“战局顺利发展,司令员在电报机前兴奋地骂娘,奚落着敌人的溃败。”
  • 駡架[mà jià]
      相骂,吵架。 萧军《五月的矿山》第十一章:“他也就越来越吊儿郎当,破罐破摔了:要骂架就张口,要打架就伸手,要打官司就头前走。”
  • 駡座[mà zuò]
      见“駡坐”。
  • 駡言[mà yán]
      骂话。 汉 陈琳《檄吴将校部曲文》:“濞 之駡言未絶於口,而 丹徒 之刃以陷其胸。”
  • 駡喝[mà hē]
      大声责骂。《金瓶梅词话》第八三回:“不一时,只见 小玉 走来,如此这般:‘秋菊 后边説去,説姐夫在这屋里明睡到夜,夜睡到明。被我駡喝了他两声,他还不动。’”
  • 駡吻[mà wěn]
      骂詈的口吻,恶言恶语。旧题 宋 尤袤《全唐诗话·刘鲁风》:“自 贞元 后,唐 文甚振,以文学科第为一时之荣。及其弊也,士子豪气駡吻,游诸侯门,诸侯望而畏之。”
  • 駡嚷[mà rǎng]
      又嚷又骂;连嚷带骂。《金瓶梅词话》第七九回:“他使性儿把袍儿上身扯了一道大口子,吃我大喓喝,和他駡嚷。”《金瓶梅词话》第九二回:“他母舅 张团练 来问他母亲借了五十两银子,復谋管事,被他喫醉了,往 张舅 门上駡嚷。”

駡[mà]字在中间的词语

  • 喝神駡鬼[hē shén mà guǐ]
      形容胡乱骂人。明 徐渭《翠乡梦》第一出:“有一辈使拳头,喝神駡鬼。”亦作“喝神断鬼”。《醒世姻缘传》第十一回:“那 珍哥 就如没了王的蜜蜂一般,在家里喝神断鬼,駡家人媳妇,打丫头。”
  • 相駡榜[xiāng mà bǎng]
      五代 卢损 等五人同时进士及第,常互相诟骂,时人因称该榜为“相駡榜”。《旧五代史·周书·卢损传》:“梁 开平 初,举进士,性颇刚介,以高情远致自许。与 任赞、刘昌素、薛钧、高总 同年擢第,所在相詬,时人谓之‘相駡榜’。”
  • 打鷄駡狗[dǎ jī mà gǒu]
      比喻旁敲侧击地漫骂,以发泄对某个人的不满。鲁迅《彷徨·肥皂》:“你今天怎么尽闹脾气,连吃饭时候也是打鸡骂狗的。”李纳《姑母》:“她的儿媳从来不肯帮她--儿媳家有田有地有铺子,嫁到姑母家总不如意,成天打鸡骂狗的。”
  • 使酒駡座[shǐ jiǔ mà zuò]
      亦作“使酒骂坐”。汉 灌夫 为人刚直不阿,好使酒。一日,与 魏其侯 竇婴 共赴丞相 田蚡 宴。夫 怒 蚡 傲慢无礼,遂借行酒之机指 临汝侯 灌贤 而骂之,其意实在 蚡。蚡 乃劾 夫 骂坐不敬。事见《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后因称在酒宴上借酒使性、辱骂同席之人为“使酒駡座”。《新五代史·吴世家·杨隆演传》:“知训 尝使酒駡坐,语侵 隆演,隆演 愧耻涕泣,而 知训 愈辱之。”《明史·卢柟传》:“为人跅弛,好使酒駡座。”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酒狂》:“繆 醉,使酒駡座,忤客。客怒,一座大譁。”
  • 灌夫駡坐[guàn fū mà zuò]
      灌夫,西汉 人,初以勇武闻名,为人刚直不阿,任侠,好饮酒骂人。 与丞相 田蚡 不和,后因在 蚡 处使酒骂座,戏侮 田蚡,为 蚡 所劾,以不敬罪族诛。事见《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后用以指人借酒发泄心中的不满。明 陈汝元《金莲记·郊遇》:“推门看竹,何妨王子乘舆;索酒指瓶,便倣 灌夫 駡坐。”康有为《广艺舟双楫·行草》:“若师《争座位》三表,则为 灌夫 駡坐,可永絶之。”
  • 使酒駡坐[shǐ jiǔ mà zuò]
      见“使酒駡座”。
  • 打情駡趣[dǎ qíng mà qù]
      1.谓打是情,骂是趣。犹言打是亲,骂是爱。明 杨珽《龙膏记·砥节》:“駙马爷,打情駡趣,他肯駡你,是有口风了。”
  • 恨五駡六[hèn wǔ mà liù]
      泛指掷色子时咒骂坏点数的叫喊声。《红楼梦》第七五回:“只听里面称三赞四,耍笑之音虽多,又兼有恨五駡六,忿怨之声亦不少。”
  • 指桑駡槐[zhǐ sāng mà huái]
      亦作“指桑树骂槐树”。亦作“指桑说槐”。比喻明指此而暗骂彼。《金瓶梅词话》第六二回:“他每日那边指桑树駡槐树,百般称快。”《红楼梦》第五九回:“你老别指桑駡槐。”《红楼梦》第六九回:“众丫头媳妇无不言三语四,指桑説槐,暗相讥刺。”《天雨花》第二二回:“终年累月再不与他一副好面孔,自朝至暮只是冷言冰语、指桑説槐。”茅盾《小圈圈里的人物》:“上课以前,她就饱听了一顿 贝师母 的冷言冷语的奚落和指桑骂槐的咆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