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新华字典>颂组词

颂相关字典

颂[sòng]字在结尾的词语

  • 讴颂[ōu sòng]
      歌颂。
  • 椒花颂[jiāo huā sòng]
      《晋书.列女传.刘臻妻陈氏》:“刘臻妻陈氏者,亦聪辨能属文,尝正旦献《椒花颂》。其词曰:‘旋穹周回,三朝肇建。青阳散辉,澄景载焕,标美灵葩,爰采爰献,圣容映之,永寿于万。’”后遂用为典实,指新年祝词。
  • 襃颂[bāo sòng]
      1.亦作“褒颂”。 2.赞美,称颂。
  • 周颂[zhōu sòng]
      《诗》“三颂”之一。共三十一篇,为西周宗庙祭祀乐章。因多颂德之作,故后用以指朝廷颂歌。
  • 嘉颂[jiā sòng]
      赞颂;颂词。
  • 变颂[biàn sòng]
      指《诗经》中的《鲁颂》和《商颂》。
  • 燕山颂[yān shān sòng]
      见“燕然颂”。
  • 謌颂[gē sòng]
      讴歌颂扬。
  • 咏颂[yǒng sòng]
      歌颂。
  • 楚颂[chǔ sòng]
      指《楚辞.九章.橘颂》。
  • 棠颂[táng sòng]
      指《诗.召南.甘棠》的歌颂之辞。该篇歌颂周召公奭巡行南国,在棠树下听讼断案的惠政,故称。
  • 三颂[sān sòng]
      《诗经》中的《鲁颂》﹑《周颂》﹑《商颂》,合称三颂。其中多为贵族祭祀﹑祈福之乐章。
  • 进颂[jìn sòng]
      谓为帝王歌功颂德。
  • 偈颂[jì sòng]
      梵语“偈佗”的又称。即佛经中的唱颂词。每句三字﹑四字﹑五字﹑六字﹑七字以至多字不等,通常以四句为一偈。亦多指释家隽永的诗作。
  • 庙颂[miào sòng]
      赞颂天子功德的宗庙乐歌。
  • 碑颂[bēi sòng]
      刻在墓碑上颂扬死者的文辞。
  • 豳颂[bīn sòng]
      指《诗.豳风.七月》。
  • 传颂[chuán sòng]
      1.指被传扬称颂之事。 2.传扬歌颂。 传播颂扬全村人传颂着他英勇救人的事迹
  • 赋颂[fù sòng]
      1.赋和颂。两种文体。 2.吟赋作颂。
  • 摅颂[shū sòng]
      抒发歌颂之情。
  • 敬颂[jìng sòng]
      敬辞,祝颂(多用于书信)。如:敬颂康健。
  • 顺颂[shùn sòng]
      书信结尾时的套语,表示祝福。
  • 燕然颂[yàn rán sòng]
      指歌颂边功的文字。谓在边塞战争中建立功勋。
  • 鲁颂[lǔ sòng]
      《诗》“三颂”之一。共四篇。周成王封周公﹑伯禽于鲁,周公有大功德于王室,故虽为诸侯国亦得有颂。四篇作于鲁僖公晩年,为春秋中期作品。
  • 蒙颂[méng sòng]
      兽名。猴类。亦称“蒙贵”。
  • 吉甫颂[jí fǔ sòng]
      周代贤臣尹吉甫所作赞美周宣王之颂歌。相传《诗.大雅》中之《崧高》﹑《烝民》﹑《韩奕》﹑《江汉》等篇皆是。后以指宰辅颂君之作。
  • 邦颂[bāng sòng]
      国人的称颂。
  • 纪颂[jì sòng]
      铭记颂扬。
  • 文颂[wén sòng]
      歌功颂德的文辞。
  • 雅颂[yǎ sòng]
      1.亦作“雅讼”。 2.《诗经》内容和乐曲分类的名称。雅乐为朝廷的乐曲﹐颂为宗庙祭祀的乐曲。 3.指盛世之乐﹑庙堂之乐。
  • 謡颂[yáo sòng]
      1.亦作“謡讼”。 2.民间流传的赞颂。
  • 祝颂[zhù sòng]
      向人表达良好愿望。如:昏君深居宫中,所能听到的尽是些祝颂阿谀之词。
  • 嗟颂[jiē sòng]
      叹赏吟诵。
  • 讲颂[jiǎng sòng]
      谓讲习学业﹐诵读诗书。
  • 西第颂[xī dì sòng]
      《后汉书.马融传》:“初融惩于邓氏﹐不敢复违忤埶家﹐遂为梁冀草奏李固。又作大将军《西第颂》﹐以此颇为正直所羞。”后因称献媚权贵的文章为“西第颂”。
  • 椒颂[jiāo sòng]
      见“椒花颂”。
  • 郙阁颂[fǔ gé sòng]
      汉摩崖名。东汉太守李翕建郙阁阁道以利行旅,时人颂其德,为文勒石于析里桥边,故题碑为《析里桥郙阁颂》。文额皆隶书,相传为蔡邕撰文并书,不足信。宋理宗时,太守田克仁以铭字昏讹,重刻在略阳县南灵岩寺之绝壁。
  • 八法颂[bā fǎ sòng]
      傳統學習書法時用筆的八句要訣。 如元代李溥本騝庵字要一書中的外法篇:“八法者,永字八法是矣。一曰側,蹲鴟而墜石;二曰勒,緩以藏機;三曰弩,鸞環而勢曲;四曰趯,峻快以如錐;五曰策,依稀而似勒;六曰掠,彷彿以宜肥;七曰啄,騰波而速進;八曰磔,仰昔以宜遲。又云側不貴臥,勒常患平,弩直而力敗,掠左出而鋒輕,策仰收而暗揭,趯宜蹲而勢生,啄倉皇而疾掩,磔趯以開撐。”
  • 极颂[jí sòng]
      尽力赞颂。
  • 感颂[gǎn sòng]
      感激颂扬。
  • 橘颂[jú sòng]
      《楚辞.九章》篇名。战国楚人屈原作。篇中通过对生于南国的橘的颂扬,表达了作者的高尚情操和志愿,是一篇托物自喻之作。全篇都用三言和四言句,与《九章》其他各篇句式不同,为作者的早年作品。
  • 说颂[shuō sòng]
      迎合称颂。
  • 从颂[cóng sòng]
      从容不迫。颂,“容”的古字。
  • 东平献颂[dōng píng xiàn sòng]
      《后汉书.东平宪王苍传》:“〔汉明帝永平〕十五年春行幸东平……帝以所作《光武本纪》示苍,苍因上《光武受命中兴颂》,帝甚善之。”后因以“东平献颂”为宗室歌颂帝德的典实。
  • 称颂[chēng sòng]
      赞美颂扬:众人称颂|称颂不已|值得称颂。

颂[sòng]字的成语

  • 善颂善祷[shàn sòng shàn dǎo]
      关于颂扬,关于祝祷。用来称赞能在颂扬之中带有规劝的意思。
  • 颂德咏功[sòng dé yǒng gōng]
      颂、咏:颂扬。颂扬功绩和德行。
  • 一口颂歌[yī kǒu sòng gē]
      一口:异口同声。众口一词,同唱颂歌。
  • 歌功颂德[gē gōng sòng dé]
      歌、颂:颂扬。颂扬功绩和德行。 作成歌词颂扬功劳与美德,原有褒义;但是现在已经发展成为贬义,有阿谀逢迎的意思歌功颂德今时事,侧听诸公出正音。——宋. 王灼《再次韵晁子兴》在封建时代,地主乡绅为了拍地方官的马屁,总是借老百姓的名义,送什么万民伞、歌德碑之类的东西,为这些刮地皮的官吏歌功颂德
  • 颂声载道[sòng shēng zǎi dào]
      赞颂之声充满道路。极言称赞者多。

颂[sòng]字在开头的词语

  • 颂箫[sòng xiāo]
      古乐器名。
  • 颂偈[sòng jì]
      佛经中的唱颂词。
  • 颂鲁[sòng lǔ]
      春秋鲁僖公臣公子鱼,字奚斯,作《鲁颂.閟宫》,颂扬自己的君主与国家,“颂美僖公能复周公之宇”。见《诗.鲁颂.閟宫》郑笺孔疏。后因以“颂鲁”谓人臣颂扬君主功德的美行。
  • 颂祇[sòng qí]
      用歌颂的方式祭祀地神。
  • 颂词[sòng cí]
      1.颂扬功德的文体。 2.颂扬或祝贺的言词。
  • 颂磬[sòng qìng]
      特指古代大射礼时置于西方的磬。
  • 颂石[sòng shí]
      《史记.秦始皇本纪》:“立石,与鲁诸儒生议,刻石颂秦德。”后因称赞美歌颂功绩政德的碑刻为“颂石”。
  • 颂德[sòng dé]
      歌颂功德。
  • 颂椒[sòng jiāo]
      古代农历正月初一用椒柏酒祭祖或献之于家长以示祝寿拜贺,谓之“颂椒”。
  • 颂歌[sòng gē]
      1.赞美;歌颂。 2.用于祝颂的诗歌。
  • 颂子[sòng zǐ]
      偈颂。佛经中的唱颂词。
  • 颂辞[sòng cí]
      赞扬或祝贺的文词。
  • 颂仪[sòng yí]
      容貌仪表。颂,古“容”字。
  • 颂论[sòng lùn]
      颂和论两种文体的并称。
  • 颂埙[sòng xūn]
      古代一种陶制吹奏乐器。大如鸡蛋,形似秤锤。
  • 颂僖[sòng xī]
      犹颂鲁。僖,指鲁僖公。
  • 颂德碑[sòng dé bēi]
      《后汉书.窦章传》:“贵人早卒,帝追思之无已,诏史官树碑颂德。”后因称歌颂功德的碑刻为颂德碑。
  • 颂瑟[sòng sè]
      古乐器名。
  • 颂声[sòng shēng]
      歌颂赞美之声。
  • 颂赞[sòng zàn]
      1.颂扬赞美。 2.指颂扬赞美的文字。 3.指颂扬功德的碑刻。 4.见“颂赞”。
  • 颂述[sòng shù]
      赞颂叙述。
  • 颂扬[sòng yáng]
      歌颂赞扬。 称赞表扬颂扬战功这是朝鲜人民颂扬罗盛教的歌。——《罗盛教》
  • 颂文[sòng wén]
      指四言有韵的颂体文辞。 颂扬性的演说或文章
  • 颂钟[sòng zhōng]
      特指古代大射礼时置于西方的钟。
  • 颂言[sòng yán]
      犹明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