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
董相关字典
董[dǒng]字在开头的词语
- 董统[dǒng tǒng]
督导统率。
- 董司[dǒng sī]
1.监督掌管。 2.指掌管军政之人。
- 董酒[dǒng jiǔ]
贵州遵义出产的一种白酒 。
- 董事[dǒng shì]
董事会的成员。 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成员,由股东会从股东中选出
- 董帅[dǒng shuài]
见“董率”。
- 董正[dǒng zhèng]
监督纠正;督察整顿。
- 董役[dǒng yì]
1.监督劳作。 2.正其事理。
- 董督[dǒng dū]
统率;监督。
- 董必武[dǒng bì wǔ]
董必武(1886-1975)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湖北黄安(今红安)人。1911年加入同盟会,参加辛亥革命。1921年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曾任中共汉口地方委员会书记、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最高法院院长、中共中央党校校长。抗日战争爆发后,任中共中央长江局委员、南方局常委,在国民党统治区从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抗战胜利后,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南方局书记,参与领导重庆、南京中共代表团的工作。建国后,历任政务院副总理兼政法委员会主任、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共中央监委书
- 董振[dǒng zhèn]
犹慎重。
- 董齐[dǒng qí]
1.谓征伐之使归一统。 2.统率;领导。
- 董作[dǒng zuò]
监督工程。
- 董摄[dǒng shè]
1.监督整饬。 2.督导统率。
- 董帷[dǒng wéi]
《汉书.董仲舒传》:“﹝董仲舒﹞下帷讲诵,弟子传以久次相授业,或莫见其面,盖三年不窥园,其精如此。”后因以“董帷”指授课之处。
- 董理[dǒng lǐ]
1.监督管理。 2.整理。
- 董一[dǒng yī]
统一主持;一统。
- 董逃歌[dǒng táo gē]
东汉灵帝时童谣。内容写董卓跋扈,纵其残暴,终归逃窜,至于灭族。辞载《后汉书.五行志一》。
董[dǒng]字的成语
- 不知丁董[bù zhī dīng dǒng]
比喻不懂事,缺乏知识。
- 老古董[lǎo gǔ dǒng]
古老的或过时的东西,也指思想陈腐或生活习惯陈旧的人。
- 董狐直笔[dǒng hú zhí bǐ]
董狐:春秋时晋国的史官。直笔:根据事实,如实记载。指敢于秉笔直书,尊重史实,不阿权贵的正直史家。
董[dǒng]字在结尾的词语
- 杂骨董[zá gǔ dǒng]
比喻杂而不精。
- 黑古董[hēi gǔ dǒng]
1.亦作“黑古东”。 2.黑暗,不明亮。
- 绅董[shēn dǒng]
绅士和董事的合称。
- 骨董[gǔ dǒng]
同‘古董’。
- 古董[gǔ dǒng]
①古代留传下来的器物,可供了解古代文化的参考。②比喻过时的东西或顽固守旧的人。‖也作骨董。
- 贾董[jiǎ dǒng]
汉贾谊和董仲舒的并称。二人以文才著名。
- 趣董[cù dǒng]
催促。
- 司董[sī dǒng]
犹董事长。
- 懵董[měng dǒng]
见“懵懂”。
- 关董[guān dǒng]
五代画家关仝﹑董元的并称。
- 理董[lǐ dǒng]
1.督促办理。 2.订正;整理。
- 会董[huì dǒng]
指某些组织的董事或常务理事。
- 学董[xué dǒng]
旧指学校负责人。
- 客董[kè dǒng]
客民中头目的自称。
- 卖懵董[mài měng dǒng]
见“卖蒙懂”。
- 南董[nán dǒng]
春秋时代齐史官南史﹑晋史官董狐的合称。皆以直笔不讳着称。《宋书.自序》:“臣远愧南﹑董﹐近谢迁﹑固﹐以闾阎小才﹐述一代盛典。”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史传》:“辞宗丘明﹐直归南董。”后用以借称忠于史实的优秀史官。
- 酒董[jiǔ dǒng]
1.酒具的总称。
董[dǒng]字在中间的词语
- 谷董羹[gǔ dǒng gēng]
一种杂煮的饮食。
- 骨董行[gǔ dǒng xíng]
骨董店。
- 今董狐[jīn dǒng hú]
唐吴兢的别称。董狐,春秋时晋国史官,相传他不避权贵,敢于实录史事,被孔子赞为良史。唐吴兢与刘知几撰《武后实录》,记张昌宗诱张说诬证魏元忠事。后张说为相,屡以情请改。兢辞曰:“徇公之请,何名实录。”卒不易。故时人称赞他为“今董狐”。事见《新唐书.吴兢传》。
- 骨董饭[gǔ dǒng fàn]
混杂鱼肉诸物的饭。
- 骨董囊[gǔ dǒng náng]
收藏陈旧琐杂之物的口袋。
- 骨董羹[gǔ dǒng gēng]
取鱼肉蔬菜等杂混烹制而成的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