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新华字典>艾组词

艾相关字典

艾[ài]字的成语

  • 兰艾难分[lán ài nán fēn]
      兰:香草名,比喻贤者;艾:臭草,比喻小人。好人、坏人难于分清。
  • 年已及艾[nián yǐ jí ài]
      艾:代指五十岁。老年头发花白如艾。指已到老年。
  • 奇庞福艾[qí páng fú ài]
      庞:大。旧时言人相貌奇伟,多福气。
  • 三年之艾[sān nián zhī ài]
      病久了才去寻找治这种病的干艾叶。比喻凡事要平时准备,事到临头再想办法就来不及。
  • 方来未艾[fāng lái wèi ài]
      指(恩泽)方始来到尚未止歇。
  • 期期艾艾[qī qī ài ài]
      形容口吃的人吐辞重复,说话不流利。
  • 兰芷萧艾[lán zhǐ xiāo ài]
      兰、芷:香草;萧艾:杂草。由香草变为杂草。比喻人的品德由好变坏。
  • 福禄未艾[fú lù wèi ài]
      福禄:福气与禄位;艾:停止。福气和禄位还没有停止。指还可以继续高升,享有荣华富贵。
  • 萧敷艾荣[xiāo fū ài róng]
      萧、艾:艾蒿,蒿草;敷、荣:开花。指蒿草长得很茂盛。比喻才能低下,品行卑劣的人一时得势。比喻小人得志。
  • 芝艾并焚[zhī ài bìng fén]
      犹玉石俱焚。比喻贵贱、贤愚、良莠同归于尽。
  • 艾发衰容[ài fà shuāi róng]
      艾:灰白色。灰白色的头发,衰老的面容。
  • 芝艾同焚[zhī ài tóng fén]
      犹玉石俱焚。比喻好的坏的同归于尽。同“芝艾俱焚”。
  • 兰艾同焚[lán ài tóng fén]
      兰:香草名;艾:臭草;焚:烧。兰花跟艾草一起烧掉。比喻不分好坏,一同消灭。兰∶香草。艾:臭草。比喻美的与丑的一同毁灭兰艾同焚,贤愚所叹。——《晋书.孔坦传》
  • 梨眉艾发[lí méi ài fā]
      眉发俱白。形容年高。
  • 灼艾分痛[zhuó ài fēn tòng]
      比喻兄弟友爱。
  • 方兴未艾[fāng xīng wèi ài]
      方:正在;兴:兴起;艾:停止。事物正在发展,尚未达到止境。 方:正当。艾:停止。刚兴起尚未停止,形容形势或事物正在蓬勃发展经济改革的形势目前正方兴未艾,尚须进一步深化
  • 芝艾俱尽[zhī ài jù jìn]
      芝艾:比喻美和恶。芝艾同被烧毁。比喻好的坏的同归于尽。

艾[ài]字在结尾的词语

  • 针艾[zhēn ài]
      1.中医谓以针刺和以艾灼穴位。 2.喻救治社会弊病的方法。
  • 哲艾[zhé ài]
      指明达的老人。
  • 獮艾[xiǎn ài]
      犹消灭。梁启超《新民说·论尚武》:“汉景 之獮艾游侠,汉高、明太 之葅醢功臣,殆皆用锄之一术矣。”
  • 佛道艾[fú dào ài]
      即伏道艾。宋时以为艾中之佳品,因其产于汤阴伏道,故称。古代端午节用以辟邪。
  • 稚艾[zhì ài]
      少年与老年;老少。
  • 肃艾[sù ài]
      敬谨镇定。
  • 私淑艾[sī shū ài]
      谓取人之善以自治其身。
  • 野艾[yě ài]
      艾蒿的别名。
  • 斩艾[zhǎn ài]
      1.斩刈。砍伐。 2.斩刈。斩杀。
  • 耆艾[qí ài]
      艾:五十岁。泛指老年:耆艾而信,可以为师。
  • 蒿艾[hāo ài]
      1.即艾蒿。一种野生的草。泛指野草。 2.指草野。亦指草野之士。
  • 锄艾[chú ài]
      锄割。引申为铲除﹑消灭。
  • 耋艾[dié ài]
      指高寿的人。
  • 奇厖福艾[qí máng fú ài]
      谓相貌奇伟多福。
  • 灼艾[zhuó ài]
      中医疗法之一。燃烧艾绒熏灸人体一定的穴位。
  • 刬艾[chǎn ài]
      剪削,修剪。艾,通“ 刈 ”,割。 明 李东阳 《拟杨文懿公谥议》:“开门授徒,汲引牖导,因材而教,温颜而善诱之,不烦惩创剗艾之力,而士多成材,世获其用。”
  • 熟艾[shú ài]
      揉制细软的陈艾。
  • 好艾[hǎo ài]
      犹好外。 宠幸嬖臣。
  • 银艾[yín ài]
      银印和绿绶。汉制﹐吏秩比二千石以上皆银印绿绶。泛指高官。
  • 悔艾[huǐ ài]
      谓悔改自新。
  • 采艾[cǎi ài]
      民间习俗。端午节割取艾条悬户避邪。
  • 三斗艾[sān dǒu ài]
      指令人难食之物。三斗,极言其多。
  • 青艾[qīng ài]
      艾蒿。
  • 保艾[bǎo ài]
      犹言养育。
  • 天师艾[tiān shī ài]
      宋时端午日﹐都人作泥塑张天师像﹐以艾为须﹐称天师艾。见宋陈元靓《岁时广记》卷二一引《岁时杂记》。
  • 宿艾[sù ài]
      老成长者。
  • 插艾[chā ài]
      古代端午节的一种风俗。
  • 求艾[qiú ài]
      《孟子.离娄上》:“今之欲王者,犹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赵岐注:“艾可以为灸人病,干久益善,故以为喻。”后因以“求艾”泛指寻求治病之药。
  • 蕲艾[qí ài]
      蕲州所产的艾。
  • 蓍艾[shī ài]
      1.蓍草与艾草。 2.耆艾。蓍,用同“耆”。古称六十岁为耆,五十岁为艾。因以指老年。
  • 幼艾[yòu ài]
      1.年轻美好的女子。 2.犹长幼。
  • 蓬艾[péng ài]
      1.蓬蒿与艾草。亦泛指丛生的杂草。 2.指草野;民间。
  • 老艾[lǎo ài]
      古代指五十岁以上的老年人。
  • 夜艾[yè ài]
      夜深。
  • 少艾[shào ài]
      1.指年轻美丽的女子。 2.形容(女子的)年轻美丽。 年轻美貌。也指年轻美貌的女子
  • 未艾[wèi ài]
      1.未尽;未止。 2.未灭;未死。
  • 娇艾[jiāo ài]
      美貌的少女。
  • 芝艾[zhī ài]
      指芝草和艾草。比喻贵贱﹑贤愚。

艾[ài]字在开头的词语

  • 艾纳[ài nà]
      1.亦作“艾蒳”。 2.也称大艾。菊科。木质草本植物,叶互生,春末开花。我国产于广东﹑广西和台湾等省﹑自治区。将其叶片蒸馏后所得艾粉,精炼成艾片(也称冰片或艾脑香),可供药用,有解热﹑驱风﹑止痛﹑镇静之效。 3.古松﹑梅等树皮上生出的一种莓苔。有香气。
  • 艾缗[ài mín]
      即艾绶。
  • 艾窝窝[ài wō wo]
      用熟糯米做成的球形食品,有馅。也作爱窝窝。
  • 艾杀[ài shā]
      斩割;芟除。
  • 艾酒[ài jiǔ]
      古俗,端午日采艾浸酒,饮之以祛邪。
  • 艾芜[ài wú]
      艾芜(1904-1992)原名汤道耕,四川新繁人。1921年秋考入成都四川省立第一师范学校。1925年因不满守旧的学校教育和反抗包办婚姻,弃学远行,在我国西南边境和缅甸、马来亚、新加坡等地漂泊,过着贫困的流浪生活。他的第一篇小说《人生哲学的一课》和当时的代表作短篇小说集《南行记》中的作品就以这几年的见闻感受为题材。1931年回国后定居上海,开始创作生活。除了《南行记》,还写了不少短篇小说和散文。抗战爆发后,任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桂林分会理事。1944年由桂林逃难到重庆,写完著名长篇小说《故乡》,编辑抗敌
  • 艾艾[ài ài]
      《世说新语·言语》:“邓艾口吃,语称艾艾。” 原是讥笑邓艾(三国时魏将)口吃,后用“艾艾”形容口吃的人吐词重复。
  • 艾色[ài sè]
      美色。指美女。
  • 艾褐[ài hè]
      印染﹑绘画等所用的一种颜料。
  • 艾餻[ài gāo]
      古俗,以艾汁和粉制糕,端午食之谓可祛毒。
  • 艾滋病[ài zī bìng]
      又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引起的一种严重感染性疾病。病毒通过密切的性接触、输血而引起感染。主要症状有发热、消瘦、乏力、体重减轻、腹泻,以及淋巴结肿大和皮肤病变等。1979年于美国被首次发现。 后天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患病者细胞免疫功能不全,很容易感染上对一般免疫系统正常的人毫无危险的疾病。病原体为人免疫缺陷病毒(HIV),通过性交、血液及血液制剂等途径传播
  • 艾韠[ài bì]
      1.亦作“艾毕”。 2.上古象刑之一。谓割去罪人之韠以代替宫刑。韠,古代官服上的蔽膝。艾,通“刈”。
  • 艾命[ài mìng]
      舍生;捐躯。艾,通“刈”。
  • 艾衣[ài yī]
      古俗,端午日采艾叶合绵制衣,谓服之能祛毒。
  • 艾萧[ài xiāo]
      即艾蒿。臭草。亦以比喻小人。
  • 艾蒿[ài hāo]
      草名。也称“萧”﹑“艾”或“冰台”。
  • 艾毕[ài bì]
      见“艾韠”。
  • 艾康[ài kāng]
      安宁。
  • 艾孀[ài shuāng]
      年老的寡妇。
  • 艾子[ài zǐ]
      1.食茱萸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果四.食茱萸》。 2.方言。艾草。
  • 艾怨[ài yuàn]
      《孟子.万章上》:“太甲颠覆汤之典刑,伊尹放之于桐,三年,太甲悔过,自怨自艾,于桐处仁迁义。”言太甲怨恨自己的错误,并加以改正。后以“艾怨”谓埋怨,悔恨。
  • 艾符[ài fú]
      古俗,端午日悬艾蒿于门户,并黏贴符箓以祛邪恶。
  • 艾炷[ài zhù]
      揉艾制成锥形的颗粒,谓之“艾炷”。中医用以灸疗疾病。
  • 艾绒[ài róng]
      把艾叶晒干捣碎而成的绒状物,中医用来治病。参看‘灸’。 中国、日本民间医药用于灸疗的艾制细丝
  • 艾老[ài lǎo]
      对五十岁以上的人的称谓。

艾[ài]字在中间的词语

  • 邓艾吃[dèng ài chī]
      《三国志.魏志.邓艾传》:“﹝邓艾﹞为都尉学士,以口吃,不得作干佐。”后即以“邓艾吃”谓人口吃。
  • 紫艾绶[zǐ ài shòu]
      紫绿色绶带。
  • 蒲龙艾虎[pú lóng ài hǔ]
      旧俗扎蒲草为龙形,扎艾草为虎形,于端午节挂在门上,以驱恶辟邪。

艾[yì]字的成语

  • 痛自创艾[tòng zì chuāng yì]
      指彻底地改正自己的过错,重新做人。
  • 自怨自艾[zì yuàn zì yì]
      怨:怨恨,悔恨;艾:割草,比喻改正错误。原意是悔恨自己的错误,自己改正。现在只指悔恨自己的错误。 原指悔恨自己的过失而改正错误,现只指自己悔恨他自知悔过,自怨自艾

艾[yì]字在结尾的词语

  • 自艾[zì yì]
      悔过自责﹐除恶修善。
  • 惩艾[chéng yì]
      1.亦作“惩乂”。亦作“惩刈”。亦作“惩?”。 2.惩治。 3.戒惧。 4.谓吸取过去教训,以前失为戒。
  • 怨艾[yuàn yì]
      怨恨:他自觉前非,怨艾日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