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新华字典>胆组词

胆相关字典

胆[dǎn]字在中间的词语

  • 照胆镜[zhào dǎn jìng]
      照胆镜”的原典:传说秦始皇有一面宝鉴,能见人肝胆,名为“照胆镜”。
  • 鸦胆子[yā dǎn zi]
      落叶灌木或小乔木。羽状复叶,小叶卵状披针形,花小,白色微绿或暗紫色,结核果,卵形,熟时黑色。产于我国西南至南部,亦见于印度﹑马来西亚﹑菲律宾。中医学以果实入药,对阿米巴痢疾﹑疟疾等病有疗效。亦指这种树木的果实或种子。
  • 黄胆病[huáng dǎn bìng]
      黄疸病。俗称黄病。
  • 盐胆水[yán dǎn shuǐ]
      盐槽中沥下的黑汁。
  • 龙胆紫[lóng dǎn zǐ]
      一种染料,含有副玫瑰红的一个或多个甲基的衍生物,用作生物学着色剂以及杀菌剂、杀霉菌剂和打虫药。 一种染料,含有副玫瑰红的一个或多个甲基的衍生物,用作生物学着色剂以及杀菌剂、杀霉菌剂和打虫药
  • 稍长胆壮[shāo cháng dǎn zhuàng]
      赌本足﹐胆子大。
  • 凑胆子[còu dǎn zi]
      谓聚集众人以壮气势。

胆[dǎn]字的成语

  • 熊心豹胆[xióng xīn bào dǎn]
      比喻非常胆大。
  • 气粗胆壮[qì cū dǎn zhuàng]
      气势旺盛,胆子很大。形容气势很盛。
  • 倾心露胆[qīng xīn lù dǎn]
      倾心:竭尽忠诚。形容待人竭尽诚心。
  • 胆小怕事[dǎn xiǎo pà shì]
      胆子非常小,怕事情落在自己头上,怕惹麻烦。
  • 呕心吐胆[ǒu xīn tǔ dǎn]
      呕:吐。形容费尽心血,历尽艰辛。
  • 心惊胆慑[xīn jīng dǎn shè]
      内心惊吓害怕。
  • 群威群胆[qún wēi qún dǎn]
      形容大家团结一致英勇战斗时表现出来的力量和勇敢精神。
  • 惊心掉胆[jīng xīn diào dǎn]
      惊:惊吓;掉:恐惧,战栗。形容十分害怕或担心。
  • 肝胆照人[gān dǎn zhào rén]
      肝胆:比喻真心诚意。比喻以真心相见。
  • 胆战心惊[dǎn zhàn xīn jīng]
      战:通“颤”,发抖。形容十分害怕。
  • 饮胆尝血[yǐn dǎn cháng xuè]
      指刻苦自励。
  • 心战胆栗[xīn zhàn dǎn lì]
      形容内心十分惊慌恐惧。
  • 铜心铁胆[tóng xīn tiě dǎn]
      形容人的意志坚定。
  • 析肝刿胆[xī gān guì dǎn]
      剖示肝胆。比喻赤诚。亦作“析肝吐胆”。
  • 胆大心雄[dǎn dà xīn xióng]
      形容胆子大,有雄心,做事无所畏惧。
  • 肝胆楚越[gān dǎn chǔ yuè]
      肝胆:比喻关系密切;楚越:春秋时两个诸侯国,虽土地相连,但关系不好。比喻有着密切关系的双方,变得互不关心或互相敌对。
  • 半生尝胆[bàn shēng cháng dǎn]
      半生:半辈子;胆:苦胆。尝了半辈子苦胆。比喻受了半辈子的苦。
  • 心惊胆丧[xīn jīng dǎn sàng]
      内心惊吓害怕。同“心惊胆慑”。
  • 摘胆剜心[zhāi dǎn wān xīn]
      摘:取。剜:用刀剜。用刀子将胆和心取出。形容非常痛苦。
  • 气高胆壮[qì gāo dǎn zhuàng]
      气势旺盛,胆子很大。形容气势很盛。
  • 心寒胆碎[xīn hán dǎn suì]
      形容十分惊恐。同“心寒胆战”。
  • 艺高胆壮[yì gāo dǎn zhuàng]
      本领高超的人,做事胆量就大。
  • 闻风丧胆[wén fēng sàng dǎn]
      丧胆:吓破了胆。听到风声,就吓得丧失的勇气。形容对某种力量非常恐惧。 刚听到一点风声就惧怕不已。形容极端虚弱、惶恐
  • 明目张胆[míng mù zhāng dǎn]
      明目:睁亮眼睛;张胆:放开胆量。原指有胆识,敢做敢为。后形容公开放肆地干坏事。 直截了当地,不加掩饰地 任何人都无权明目张胆地使别人成为他意志的驯服工具
  • 色胆包天[sè dǎn bāo tiān]
      形容贪恋淫欲胆量很大。
  • 心惊胆怕[xīn jīng dǎn pà]
      内心惊吓害怕。同“心惊胆慑”。
  • 有胆有识[yǒu dǎn yǒu shí]
      既有胆量又有见识。
  • 狗胆包天[gǒu dǎn bāo tiān]
      指人胆大妄为(骂人的话)。
  • 开口见胆[kāi kǒu jiàn dǎn]
      说话直爽,没有隐曲。同“开口见心”。
  • 卧薪尝胆[wò xīn cháng dǎn]
      薪:柴草。睡觉睡在柴草上,吃饭睡觉都尝一尝苦胆。形容人刻苦自励,发奋图强。 身卧于柴薪,口尝着苦胆。比喻发奋磨砺,时刻不忘雪耻 此臣子痛心切骨,卧薪尝胆,宜思所以报也。——《宋史.胡宏传》越勾践卧薪尝胆欲报 吴。——《吴越春秋》
  • 色厉胆薄[sè lì dǎn bó]
      色:神色。厉:严厉、凶猛。薄:脆弱。外表强硬而内心怯懦。
  • 贼人胆虚[zéi rén dǎn xū]
      比喻做了坏事的人心里总是不踏实。
  • 赤胆忠心[chì dǎn zhōng xīn]
      赤:比喻真纯。形容十分忠诚。 赤诚忠实的心,形容十分忠诚那种促使人们去进行战争的赤胆忠心
  • 侠肝义胆[xiá gān yì dǎn]
      侠客的肝,义士的胆。形容见义勇为、锄强扶弱、打抱不平的心肠和行动。
  • 胆如斗大[dǎn rú dǒu dà]
      胆:胆量;斗:旧时的一种量器,容量为十升。胆子像斗一样大。形容胆量极大。
  • 胆大包天[dǎn dà bāo tiān]
      包:包容。形容胆子极大。 形容胆量极大,任意横行,无所忌畏
  • 心粗胆壮[xīn cū dǎn zhuàng]
      形容野心勃勃,肆无忌惮。同“心粗胆大”。
  • 独胆英雄[dú dǎn yīng xióng]
      指不畏强敌,英勇奋战,以少胜多的杰出人物。 胆气过人的英雄
  • 剜心裂胆[wān xīn liè dǎn]
      剜:用刀挖;裂:撕开。挖掉心,撕破胆。形容无法忍受的痛苦。
  • 胆大如斗[dǎn dà rú dǒu]
      斗:旧时的一种量器,容量为十升。胆子象斗一样大。形容胆量极大。
  • 胆丧心惊[dǎn sàng xīn jīng]
      形容内心盐分惊慌恐惧。
  • 浑身皆胆[hún shēn jiē dǎn]
      形容胆量大,无所畏惧。
  • 抠心挖胆[kōu xīn wā dǎn]
      把心胆都挖出来。形容待人真心实意。
  • 心惊胆寒[xīn jīng dǎn hán]
      形容十分害怕。同“心惊胆战”。
  • 胆颤心惊[dǎn chàn xīn jīng]
      颤:发抖。形容非常害怕。
  • 惊心悼胆[jīng xīn dào dǎn]
      悼:战栗。形容恐惧到极点。
  • 破胆丧魂[pò dǎn sàng hún]
      形容极其害怕。
  • 心惊胆裂[xīn jīng dǎn liè]
      形容极度惊恐。
  • 胆小如鼠[dǎn xiǎo rú shǔ]
      胆子小得象老鼠。形容非常胆小。 谓胆子小得像老鼠那样。形容人胆小怕事此地事无一定,书店也早已胆小如鼠,心凶如狼,非常难与商量。——《鲁迅书信集.致曹靖华》
  • 披肝沥胆[pī gān lì dǎn]
      披:披露;沥:往下滴。比喻真心相见,倾吐心里话。也形容非常忠诚。 披:打开,沥:滴下。比喻开诚相见,也比喻极尽忠诚披肝沥胆,昼歌夜吟。——《隋书.李德林传》
  • 胆颤心寒[dǎn chàn xīn hán]
      颤:颤抖;寒:忧惧,战栗。形容极度惊慌恐惧。
  • 隳胆抽肠[huī dǎn chōu cháng]
      犹言披肝沥胆。表示真心诚意。
  • 浑身是胆[hún shēn shì dǎn]
      形容胆量大,无所畏惧。
  • 胆破心惊[dǎn pò xīn jīng]
      形容非常害怕。 形容非常害怕
  • 胆寒发竖[dǎn hán fā shù]
      形容恐怖之极。
  • 心胆皆碎[xīn dǎn jiē suì]
      吓破了心和胆。形容受到极大的惊吓。
  • 肝胆相照[gān dǎn xiāng zhào]
      肝胆:比喻真心诚意。比喻以真心相见。 肝与胆关系密切,互相照应。比喻互相之间坦诚交往共事所恃知己肝胆相照,临书不惮倾倒。——宋. 文天祥《与陈察院文龙书》如今承老弟你问到这句话,我两个一见气味相投,肝胆相照,我可瞒不上你来。——《儿女英雄传》
  • 肝胆欲碎[gān dǎn yù suì]
      欲:将要。肝和胆将要破碎了。形容极度悲痛或非常生气。
  • 凤毛鸡胆[fèng máo jī dǎn]
      凤的羽毛,鸡的胆子。比喻外表英武而实际怯弱。
  • 胆大妄为[dǎn dà wàng wéi]
      妄为:胡搞,乱做。毫无顾忌地干坏事。 无所顾忌地为非作歹这帮匪徒胆大妄为,无恶不作
  • 枕戈尝胆[zhěn gē cháng dǎn]
      头枕兵器,口尝苦胆。形容刻苦自励,发愤图强,或报仇雪耻心切。
  • 大胆海口[dà dǎn hǎi kǒu]
      海口:夸口,说大话。提大着胆子说大话。
  • 放心托胆[fàng xīn tuō dǎn]
      放得下心,无所顾忌而胆大。指因无牵挂不存戒备。
  • 衔胆栖冰[xián dǎn qī bīng]
      衔:嘴含;胆:苦胆;栖:栖息。嘴里含着苦胆,居住在冰上。形容刻苦自励。
  • 胆战魂惊[dǎn zhàn hún jīng]
      战:发抖。形容十分恐惧害怕。
  • 满身是胆[mǎn shēn shì dǎn]
      形容胆量大,无所畏惧。
  • 胆大包身[dǎn dà bāo shēn]
      胆比整个身体都大。形容胆量极大,无所畏惧。
  • 胆惊心颤[dǎn jīng xīn chàn]
      惊:惊惧,害怕;颤:发抖。形容非常害怕。
  • 倾心吐胆[qīng xīn tǔ dǎn]
      比喻痛快地说出了心里话。 待人真诚,毫不保留地说心里话倾心吐胆,以诚相见这里别无外人,方可倾心吐胆对哥哥说。——《水浒传》
  • 心摇胆战[xīn yáo dǎn zhàn]
      战:发抖。形容内心十分恐惧、害怕。
  • 神丧胆落[shén sàng dǎn luò]
      形容心神极为惊恐不安。
  • 肝胆相向[gān dǎn xiāng xiàng]
      肝胆:比喻真诚的心。比喻对人忠诚,以真心相待。
  • 嗜胆嗜枣[shì dǎn shì zǎo]
      嗜:爱好。喜欢吃苦胆,喜欢吃酸枣。比喻人有某种特殊的爱好。
  • 胆怯心虚[dǎn qiè xīn xū]
      形容理亏气馁,胆小害怕。
  • 胆惊心战[dǎn jīng xīn zhàn]
      惊:惊惧,害怕;战:发抖。形容非常害怕。
  • 胆略兼人[dǎn lüè jiān rén]
      胆略:勇气和智谋;兼:加倍;兼人:超过别人。形容胆量和谋略胜过常人。
  • 魂飞胆裂[hún fēi dǎn liè]
      形容惊恐万分,极端害怕。同“魂飞魄散”。
  • 披肝挂胆[pī gān guà dǎn]
      形容对人对事极尽忠诚,毫无保留。
  • 剑胆琴心[jiàn dǎn qín xīn]
      比喻既有情致,又有胆识(旧小说多用来形容能文能武的才子)。
  • 心碎胆裂[xīn suì dǎn liè]
      吓破了心和胆。形容受到极大的惊吓。
  • 望风破胆[wàng fēng pò dǎn]
      望:向远看;风:风头;破胆:吓破了胆。远远地看见对方的威势,就把胆吓破了。形容军队毫无斗志,完全被敌方的气势所吓倒。
  • 肝胆相见[gān dǎn xiāng jiàn]
      肝胆:比喻真诚的心。比喻对人忠诚,以真心相待。
  • 龙肝凤胆[lóng gān fèng dǎn]
      比喻极难得的珍贵食品。
  • 剖析肝胆[pōu xī gān dǎn]
      犹剖心析肝。形容掬诚相示。
  • 通身是胆[tōng shēn shì dǎn]
      形容胆量大,无所畏惧。
  • 胆大心细[dǎn dà xīn xì]
      形容办事果断,考虑周密。 做事勇敢而小心谨慎 此人胆大心细,办事稳妥,任务交给他比较合适
  • 胆小鬼[dǎn xiǎo guǐ]
      胆量小的人。 胆量小的人
  • 心惊胆碎[xīn jīng dǎn suì]
      碎:破裂。形容人极度惊惧恐慌。

胆[dǎn]字在开头的词语

  • 胆练[dǎn liàn]
      有胆识而干练。
  • 胆虚[dǎn xū]
      胆怯﹐心里不踏实。 胆怯;心虚你别胆虚,大胆地干吧
  • 胆囊炎[dǎn náng yán]
      由于胆囊管阻塞、细菌感染或化学性刺激而引起的胆囊炎症性病变。常与胆石症同时存在。可分为急性和慢性。多发生于中年女性,尤其是肥胖者。急性胆囊炎常突然发作,表现为右上腹疼痛,呈持续阵发性加剧,并伴有恶心、发热等症状。慢性胆囊炎常为急性胆囊炎的后遗症。
  • 胆战[dǎn zhàn]
      形容非常恐惧或心惊。
  • 胆壮[dǎn zhuàng]
      胆子大﹐有勇气。
  • 胆敢[dǎn gǎn]
      竟有勇气敢于:胆敢来犯之敌。
  • 胆囊[dǎn náng]
      储存与浓缩胆汁的器官。人的胆囊位于肝脏下面,形似长梨。通过胆囊管与总胆管相连,收缩时,胆囊内胆汁流入总胆管,进入十二指肠,协助消化脂肪。胆结石中的结石,部分在胆囊中形成。
  • 胆水[dǎn shuǐ]
      古称含胆矾的水﹐用以炼铜。
  • 胆干[dǎn gàn]
      胆略和才干。
  • 胆破[dǎn pò]
      胆裂。形容极其惊惧。
  • 胆俞[dǎn yú]
      人体穴位名。
  • 胆铜[dǎn tóng]
      我国古代用水冶法取得的一种铜合金。因所用为胆矾水﹐故称;因亦称此法为胆铜法。魏晋示炼丹术盛行﹐已有此法﹐是世界上水法冶金技术的先声。宋为铸钱需要﹐此法更为兴盛。元明后始见废止。
  • 胆略[dǎn lüè]
      勇气和谋略:过人的胆略。
  • 胆义[dǎn yì]
      有胆识而明义理。
  • 胆寒[dǎn hán]
      惶恐;害怕。 惊惧到极点而英夷也从此胆寒潜踪矣。——《广州军务记》
  • 胆子[dǎn zi]
      胆量。 胆量胆子不小
  • 胆决[dǎn jué]
      勇敢果断。
  • 胆石症[dǎn shí zhèng]
      胆囊内或肝内、外胆管的任何部位发生结石的一种疾病。是胆道系统中最常见的疾病。胆石形成的原因可能与胆汁滞留、代谢紊乱和胆道感染等因素有关。一般无症状,大多在饱食油腻,引起胆囊强烈收缩后发作。严重者可引起胆囊积脓、坏死或穿孔。
  • 胆智[dǎn zhì]
      胆识与智谋。
  • 胆小管炎[dǎn xiǎo guǎn yán]
      胆小管的炎症。 胆小管的炎症
  • 胆薄[dǎn bó]
      胆怯心虚。
  • 胆瓶[dǎn píng]
      长颈大腹的花瓶﹐因形如悬胆而名。 颈长腹大,形如悬胆的花瓶
  • 胆悸[dǎn jì]
      胆寒﹐害怕。
  • 胆硬[dǎn yìng]
      胆壮﹐胆大。
  • 胆如斗[dǎn rú dǒu]
      见“胆大如斗”。
  • 胆娘[dǎn niáng]
      泛指歌妓。
  • 胆气[dǎn qì]
      胆量和勇气。 胆量和勇气
  • 胆薪[dǎn xīn]
      语本越王勾践卧薪尝胆故事。比喻刻苦自励。
  • 胆道系统[dǎn dào xì tǒng]
      由胆管和胆囊组成的系统。胆囊贮存肝脏分泌的胆汁。进食时,胆囊中的胆汁排入肠内,帮助脂肪的消化和吸收。
  • 胆固醇[dǎn gù chún]
      又称“胆甾醇”。人和动物体内重要的固醇。人体内所有组织都能合成,肝脏是合成胆固醇的重要器官。存在于脑、神经组织、皮下脂肪、血液和胆汁中。胆固醇代谢失调,会引起动脉粥样硬化和胆石症等。
  • 胆魄[dǎn pò]
      胆量和魄力。
  • 胆怯[dǎn qiè]
      胆小害怕:心虚胆怯。 胆量小;畏缩;害怕
  • 胆力[dǎn lì]
      胆量和魄力。 胆量和魄力
  • 胆量[dǎn liàng]
      指勇气、魄力等:他敢闯敢拼,胆量不小。
  • 胆志[dǎn zhì]
      胆量和意志。
  • 胆勇[dǎn yǒng]
      胆量和勇气。
  • 胆栗[dǎn lì]
      亦作“胆慄”。犹胆战。
  • 胆结石[dǎn jié shí]
      一种常见病,胆囊或胆管内发生结石。 一种常见病,胆囊或胆管内发生结石
  • 胆瓶蕉[dǎn píng jiāo]
      美人蕉的一种。根出土处特肥如胆瓶﹐因称。
  • 胆矾[dǎn fán]
      即“硫酸铜”。
  • 胆汁[dǎn zhī]
      由肝脏产生的消化液。味苦﹐黄绿色。因储存于胆囊中﹐故称。 肝脏分泌的黄色或浅绿色的粘稠的碱性液体
  • 胆管[dǎn guǎn]
      输送胆汁的管道。消化食物时﹐储存在胆囊里的胆汁通过它流入十二指肠。
  • 胆包身体[dǎn bāo shēn tǐ]
      形容胆子极大﹐做事不知畏惧。
  • 胆门[dǎn mén]
      犹胆子。胆量。

胆[dǎn]字在结尾的词语

  • 失魂胆[shī hún dǎn]
      唐武后称帝时酷吏来俊臣所制刑具之一。
  • 斗胆[dǒu dǎn]
      形容大胆(多用做谦辞):我斗胆说一句,这件事情您做错了。
  • 见胆[jiàn dǎn]
      1.犹言肝胆相照。
  • 挂胆[guà dǎn]
      《三国志.蜀志.姜维传》“魏将士愤怒,杀会及维”裴松之注引晋郭颁《魏晋世语》:“维死时见剖,胆如斗大。”后因以“挂胆”称敌将伏诛。
  • 鼠胆[shǔ dǎn]
      1.鼠之胆。 2.比喻怯懦的胆量。 比喻胆小
  • 鼻胆[bí dǎn]
      方言。指鼻翼和准头。
  • 饮胆[yǐn dǎn]
      1.同“尝胆”。 2.谓刻苦自励,志图复兴。语本《史记.越王句践世家》:“吴既赦越,越王句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曰:‘女忘会稽之耻邪?’”
  • 悬胆[xuán dǎn]
      越国为吴国所灭,越王句践入吴为奴。归国后悬胆于户,出入尝之,以不忘雪耻,十年后果灭吴国。后以“悬胆”比喻刻苦自励。参见“卧薪尝胆”。
  • 熊胆[xióng dǎn]
      熊的胆。可入药。
  • 赤胆[chì dǎn]
      犹赤心。
  • 志胆[zhì dǎn]
      志气胆略。
  • 酒胆[jiǔ dǎn]
      指饮酒时的胆量;亦谓酒后胆量大。
  • 夺胆[duó dǎn]
      犹丧胆。
  • 嗜胆[shì dǎn]
      北齐刘昼《新论.言菀》:“文王嗜胆,曾晰嗜枣。胆苦枣酸,与众异也。”后用以指特殊的嗜好。
  • 放胆[fàng dǎn]
      放开胆量:你尽管放胆试验,大家支持你 ㄧ他迟疑了一会儿,才放胆走进屋里。
  • 铁胆[tiě dǎn]
      形容坚强勇敢。
  • 精胆[jīng dǎn]
      1.犹魂魄,胆量。 2.犹精气。
  • 震胆[zhèn dǎn]
      犹言胆颤心惊。
  • 衔胆[xián dǎn]
      犹尝胆。形容刻苦自励,奋发图强。
  • 丧胆[sàng dǎn]
      形容极为恐惧。 形容十分惧怕我军向前推进,敌人闻风丧胆
  • 泼胆[pō dǎn]
      大胆。
  • 披肝胆[pī gān dǎn]
      表示以真诚相见。
  • 情胆[qíng dǎn]
      犹心胆。
  • 甲胆[jiǎ dǎn]
      中医以五行配五脏。肝﹑胆均属木,甲木为胆,乙木为肝,故称胆为甲胆。
  • 吐肝胆[tǔ gān dǎn]
      见“吐肝露胆”。
  • 孤胆[gū dǎn]
      单独跟许多敌人英勇作战的:孤胆英雄。
  • 石胆[shí dǎn]
      胆矾的别名。《本草经·玉石部·石胆》:“石胆,味酸小寒。主明目,目痛金创诸癎痉……一名毕石。”晋 张华《博物志》卷九:“魏文帝 黄初 三年,武都 西部都尉 王褒 献石胆二十斤。”《北史·宕昌传》:“孝文 时,遣使 子桥 表贡硃砂、雌黄、白石胆各一百斤。”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石四·石胆》:“石胆出 蒲州 山穴中,鸭觜色者为上,俗呼胆矾。”
  • 豹子胆[bào zi dǎn]
      比喻勇猛过人的胆量。
  • 紫胆[zǐ dǎn]
      官金的一种。凹处有紫色,故名。
  • 照胆[zhào dǎn]
      1.相传秦咸阳宫中有大方镜,能照见五脏病患。女子有邪心者,以此镜照之,可见胆张心动。见《南京杂记》卷三。后因以“照胆”为典,极言明镜可鉴。 2.剑名。
  • 胸胆[xiōng dǎn]
      胸怀胆识。
  • 寒胆[hán dǎn]
      犹胆寒。害怕。
  • 醉胆[zuì dǎn]
      醉酒后的胆量。形容豪气。
  • 落胆[luò dǎn]
      犹丧胆。形容恐惧之甚。
  • 云胆[yún dǎn]
      云母的一种。
  • 魂胆[hún dǎn]
      精神和勇气。
  • 豪胆[háo dǎn]
      犹大胆。
  • 大胆[dà dǎn]
      1.不畏怯﹐有勇气。 2.胆大妄为﹐肆无忌惮。 3.犹言斗胆﹐冒昧。
  • 诗胆[shī dǎn]
      诗人的胆识。
  • 奸胆[jiān dǎn]
      犹奸心。
  • 仗胆[zhàng dǎn]
      壮胆。
  • 试胆[shì dǎn]
      1.试其胆识。 2.比试胆量。
  • 昭胆[zhāo dǎn]
      形容极为清晰。
  • 肝胆[gān dǎn]
      ①比喻真诚的心:肝胆相照。②比喻勇气、血性:肝胆过人。
  • 色胆[sè dǎn]
      好色犯奸的胆量。 指人贪色重欲,无所顾忌色胆包天
  • 小鸡胆[xiǎo jī dǎn]
      形容胆小怕事。
  • 壮胆[zhuàng dǎn]
      1.指胆略勇壮者。 2.使胆大。 使胆大
  • 雄胆[xióng dǎn]
      犹大勇。
  • 隳胆[huī dǎn]
      剖胆﹐比喻真诚。
  • 獭胆[tǎ dǎn]
      獭的胆囊。传说能把酒分开,亦可供药用。
  • 蚺蛇胆[rán shé dǎn]
      1.亦作“蚦蛇胆”。 2.见“蚺蛇胆”。
  • 蚺虵胆[rán shé dǎn]
      亦作“蚦蛇胆”。 见“蚺蛇胆”。
  • 破胆[pò dǎn]
      吓破了胆。形容惊怖之至。 形容被惊吓得很厉害
  • 龙胆[lóng dǎn]
      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对生,卵形或披针形。秋季开花﹐聚伞花序顶生,蓝紫色。中医以根入药。性寒味苦,主治黄疸﹑热痢﹑目赤﹑咽痛及小便热痛等症。参阅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二.龙胆》。
  • 鬼胆[guǐ dǎn]
      1.鬼的胆量。 2.比喻胆小。
  • 薪胆[xīn dǎn]
      1.卧薪尝胆。比喻刻苦自励,发愤图强。 2.引申为发愤图强的动力。
  • 托胆[tuō dǎn]
      1.犹大胆。 2.犹大意。
  • 狂胆[kuáng dǎn]
      喻努力进取的勇气。
  • 笔胆[bǐ dǎn]
      自来水笔笔杆内贮存墨水的橡皮囊。也叫笔囊。
  • 沥胆[lì dǎn]
      谓竭尽忠诚。 比喻竭诚效忠披肝沥胆沥胆订交沥胆陈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