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新华字典>粮组词

粮相关字典

粮[liáng]字在中间的词语

  • 五粮液[wǔ liáng yè]
      中国著名白酒之一。由小麦、高粱、玉米、糯米、大米五种粮食经发酵、蒸馏而成,故名。酒精含量60%。产于四川省宜宾市。酒液透明,酒味醇厚,有浓香。 以五种粮食为原料酿的酒,产于四川宜宾
  • 钱粮档子[qián liáng dàng zǐ]
      发放薪金﹑口粮的账目。
  • 钱粮师爷[qián liáng shī yé]
      见“钱谷师爷”。
  • 射粮军[shè liáng jūn]
      金初诸路所募兼充杂役的士卒。
  • 米粮川[mǐ liáng chuān]
      盛产粮食的平川地带:北大荒成了东北的米粮川。

粮[liáng]字的成语

  • 飞粮挽秣[fēi liáng wǎn mò]
      指迅速运送粮草。同“飞刍挽粟”。
  • 积草囤粮[jī cǎo tún liáng]
      积:积累;囤:囤积。指储存粮食和草料等战备物资。
  • 粮多草广[liáng duō cǎo guǎng]
      比喻战备物资充足。
  • 赍粮藉寇[jī liáng jiè kòu]
      赍:资助;藉:同“借”;寇:贼寇。借给敌寇兵器,送给盗贼粮食。比喻做有利于敌人、坏人的事。
  • 因敌取粮[yīn dí qǔ liáng]
      因:依靠;粮:粮食。从敌人方面取得粮食等科物资。
  • 馈贫之粮[kuì pín zhī liáng]
      馈:赠送。广博的见闻是赠给知识贫乏者的宝贵的精神食粮。
  • 屯粮积草[tún liáng jī cǎo]
      储存粮食和草料。
  • 兵精粮足[bīng jīng liáng zú]
      兵士精壮,粮草充足。形容军力强盛,战备充分。
  • 寅吃卯粮[yín chī mǎo liáng]
      这一年吃了下一年的粮。比喻经济困难,收入不够支出,预先支用了以后的进项。比喻指经济困难,入不敷出。 今年吃掉了明年的口粮,比喻入不敷出,预先支用了以后的收入。亦称“寅支卯粮” 我有差使的时候,己是寅支卯粮的了。——《二刻拍案惊奇》
  • 因粮于敌[yīn liáng yú dí]
      因:凭借。从敌人处取得粮草。
  • 裹粮坐甲[guǒ liáng zuò jiǎ]
      携带干粮,披甲而坐。形容全副武装,准备迎战。
  • 弹尽粮绝[dàn jìn liáng jué]
      作战中弹药用完了,粮食也断绝了。指无法继续作战的危险处境。 弹药用尽,粮食吃光。泛指作战物资用尽,后勤供应又接续不上时的困难局面。也用于比喻

粮[liáng]字在结尾的词语

  • 荷粮[hé liáng]
      旧时苛捐杂税的一种。
  • 陈粮[chén liáng]
      久存的粮食﹐隔年的粮食。
  • 混粮[hùn liáng]
      指搀合起来的杂粮。
  • 秋粮[qiū liáng]
      旧时官府秋季所征收的田赋。 秋季收得来的粮食
  • 糗粮[qiǔ liáng]
      干粮。 干粮持乃糗粮。——《广东军务记》
  • 存粮[cún liáng]
      1.储存粮食。如:存粮备战。2.指储存的粮食。如:家有存粮。
  • 赢粮[yíng liáng]
      1.担负粮食。引申指携带粮食。 2.馀粮;粮食有馀。
  • 钱粮[qián liáng]
      1.钱财和粮食。 2.指田赋。旧时田赋﹐或征收粟帛﹐或折征银钱﹐或二者并征﹐因称。 3.泛指租税。 4.指薪水。 5.迷信用品。指冥钱。
  • 商品粮[shāng pǐn liáng]
      作为商品出售的粮食。
  • 吃皇粮[chī huáng liáng]
      比喻在政府部门或靠国家开支经费的事业单位任职。
  • 灵粮[líng liáng]
      精神食粮。
  • 漕粮[cáo liáng]
      1.我国封建时代由东南地区漕运京师的税粮。辛亥革命后改征货币,漕粮名存实亡。 2.指征收漕粮的官员。
  • 赍盗粮[jī dào liáng]
      送粮食给盗贼。比喻做危害自己的蠢事。
  • 完粮[wán liáng]
      旧指交纳田赋。 交纳钱粮
  • 禀粮[bǐng liáng]
      供给粮食。
  • 斗粮[dòu liáng]
      一斗之粮,形容极少的粮食。
  • 谷粮[gǔ liáng]
      谷物;粮食。
  • 余粮[yú liáng]
      指吃和用以外馀下的粮食。 指吃和用以外剩余下的粮食
  • 化瓦粮[huà wǎ liáng]
      募化斋米。
  • 杂粮[zá liáng]
      指米麦以外的粮食。 稻谷、小麦以外的各种粮食 五谷杂粮
  • 路粮[lù liáng]
      指旅途中备用的食粮。
  • 裹粮[guǒ liáng]
      见“裹糇粮”。
  • 刍粮[chú liáng]
      粮草。多指供军队用的饲料和粮食。
  • 主粮[zhǔ liáng]
      各地区粮食生产和消费中占主要地位的粮食。各地区的主粮不同,如我国在东北为高粱,西北为小麦,华北为谷子(粟),南方各省区为稻谷。主粮是计算常年产量和征收农业税的标准。
  • 休粮[xiū liáng]
      谓停食谷物。
  • 见粮[xiàn liáng]
      现存的粮食。
  • 射粮[shè liáng]
      旧指吃粮当兵。
  • 打粮[dǎ liáng]
      搜索粮食;掠夺财物。 收割粮食作物
  • 裹糇粮[guǒ hóu liáng]
      谓携带熟食干粮,以备出征或远行。语出《诗.大雅.公刘》:“乃裹糇粮,于橐于囊。”朱熹集传:“糇,食。粮,糗也。”
  • 糇粮[hóu liáng]
      干粮;食粮。
  • 太一余粮[tài yī yú liáng]
      药名。石类﹐即禹馀粮之精者。
  • 嘉粮[jiā liáng]
      五谷的总称。
  • 寨粮[zhài liáng]
      明初征收军队给养的名目之一。
  • 粳粮[jīng liáng]
      泛指米粮。
  • 隔宿粮[gé sù liáng]
      第二天吃的粮食﹐存粮。
  • 食粮[shí liáng]
      1.吃的粮食,如谷物、豆类和薯类等。2.比喻其他赖以生存或必不可少的东西。3.吃公家发给的粮食。 指供食用的粮食,也用于比喻某种不可缺少的东西煤是工业的食粮
  • 饷粮[xiǎng liáng]
      送军粮。
  • 打衣粮[dǎ yī liáng]
      谓分发衣服﹑粮食给士兵。
  • 嬴粮[yíng liáng]
      担粮。
  • 行粮[xíng liáng]
      1.旅途中的口粮。 2.行军途中或在外执行任务时加发的粮饷。
  • 仓粮[cāng liáng]
      仓库中贮藏的粮食。
  • 马粮[mǎ liáng]
      1.马料。 2.指军饷。
  • 后备粮[hòu bèi liáng]
      指供日后灾荒或其他急需而储存备用的粮食。
  • 糙粮[cāo liáng]
      ∶粗粮。〈方〉∶粗粮
  • 瓦粮[wǎ liáng]
      旧时僧人化缘,借口建造寺院或斋供僧食,故称。
  • 廪粮[lǐn liáng]
      1.公家给予的粮食。 2.指科举时代给予在学生员的粮食。
  • 后粮[hòu liáng]
      指后方运送的军粮。
  • 纳粮[nà liáng]
      旧指完交税粮。 旧指完交税粮
  • 坐粮[zuò liáng]
      清代官兵由原省按月发给的固定粮饷。
  • 吃粮[chī liáng]
      1.旧时指靠当兵过日子。 2.指口粮。 旧时指从军吃粮当兵
  • 禹余粮[yǔ yú liáng]
      1.中药名。又名禹粮石。为一种褐铁矿矿石。性微寒,味甘涩,有涩肠﹑止血功能。相传夏禹治水时弃其余粮于江中,化为此石,故名。见《太平御览》卷九八八引《博物志》。 2.麦门冬的别名。参见“禹葭”。 3.蒒草的别名。
  • 公粮[gōng liáng]
      农业生产者或农业生产单位每年缴纳给国家的作为农业税的粮食。
  • 俸粮[fèng liáng]
      犹俸米。
  • 舂粮[chōng liáng]
      《庄子.逍遥游》:“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原指隔宿捣米备粮。后也以“舂粮”作百里的代称。
  • 关粮[guān liáng]
      领取或发放粮饷。
  • 细粮[xì liáng]
      一般指白面与大米等食粮。与粗粮相对而言。我国各地区的细粮,根据生活习惯,也有所不同。
  • 盐粮[yán liáng]
      供应制盐民户的粮食。
  • 肴粮[yáo liáng]
      指菜蔬和粮食。
  • 官粮[guān liáng]
      1.旧时交纳于官府的税粮。 2.政府发放的救济粮。
  • 米粮[mǐ liáng]
      粮食。
  • 军粮[jūn liáng]
      供应部队食用的粮食。 军用食物
  • 吃凌冰粮[chī líng bīng liáng]
      谓和平时期当兵。
  • 财粮[cái liáng]
      钱粮。
  • 储备粮[chǔ bèi liáng]
      储存以备需用的粮食。
  • 出荷粮[chū hé liáng]
      伪满时期,官府向农民低价征购的粮食。
  • 通粮[tōng liáng]
      运送粮食。亦为古代负责运粮之官。
  • 绅粮[shēn liáng]
      绅士和粮户。指地方上有地位有财势的人。 〈方〉∶旧社会较有势力的地主
  • 催粮[cuī liáng]
      催缴钱粮。
  • 出粮[chū liáng]
      方言。谓发放工资;领薪水。
  • 道粮[dào liáng]
      1.路途中所需的食粮。 2.道士的生活费用。
  • 宼粮[kòu liáng]
      见“寇粮”。
  • 工粮[gōng liáng]
      旧时地主付给雇农的粮食报酬。
  • 屯粮[tún liáng]
      屯田上缴的税粮。
  • 还粮[hái liáng]
      完粮。
  • 斋粮[zhāi liáng]
      供僧道用的食粮。
  • 黄粮[huáng liáng]
      1.即黄粱。2.指黄粱梦。3.犹皇粮,指官家之粮饷。
  • 秔粮[jīng liáng]
      粳稻。
  • 焚钱粮[fén qián liáng]
      用纸糊的口袋,装上金银箔纸折叠成的元宝,祭鬼神时焚烧。
  • 浮粮[fú liáng]
      定额之外的钱粮税款。
  • 义粮[yì liáng]
      旧时施舍贫民的粮食。
  • 追粮[zhuī liáng]
      追回发给的廪粮。

粮[liáng]字在开头的词语

  • 粮运[liáng yùn]
      1.粮食的运送。 2.指运粮的道路。
  • 粮饟[liáng xiǎng]
      见“粮餉”。
  • 粮仗[liáng zhàng]
      军粮和兵器。
  • 粮糗[liáng qiǔ]
      粮食。
  • 粮栈[liáng zhàn]
      旧时经营批发业务的粮店;存放粮食的货栈。
  • 粮饷[liáng xiǎng]
      旧时指军队中发给官、兵的口粮和钱。 指军队中发给官兵的口粮和钱
  • 粮行[liáng háng]
      经营粮食批发业务的商行。 旧指粮食零售店
  • 粮料院[liáng liào yuàn]
      官署名。宋初以武臣为都粮料使,后改以文臣主其事。有诸司粮料院及诸军粮料院之别,分掌官俸及军饷。南渡后,设有分差各处的粮料院。
  • 粮餉[liáng xiǎng]
      见“粮饷”。
  • 粮库[liáng kù]
      存放粮食的建筑物。 存放粮食的建筑物
  • 粮站[liáng zhàn]
      调拨、管理粮食的机关。
  • 粮食作物[liáng shi zuò wù]
      稻、小麦和杂粮作物的统称。 稻、麦和杂粮作物的统称
  • 粮斛[liáng hú]
      粮食。以斛计量,故称。
  • 粮票[liáng piào]
      1.购买粮食和粮食制品的票证。 2.旧时政府征收钱粮的通知单。
  • 粮食[liáng shi]
      供食用的谷物、豆类和薯类的统称。 古时行道曰粮,止居曰食。后亦通称供食用的谷类、豆类和薯类等原粮和成品粮。供食用的谷物、豆类和薯类的统称
  • 粮道[liáng dào]
      1.运粮的道路。 2.官名。明清两代都设督粮道,督运各省漕粮,简称“粮道”。
  • 粮料使[liáng liào shǐ]
      官名。
  • 粮店[liáng diàn]
      销售粮食的商店。 销售粮食的商店
  • 粮重[liáng zhòng]
      粮食辎重。
  • 粮台[liáng tái]
      清代行军时沿途所设经理军粮的机构。
  • 粮料[liáng liào]
      唐宋官员的廪禄给养。料,俸禄以外的另加物品。
  • 粮农[liáng nóng]
      以种植粮食作物为主的农民。
  • 粮馈[liáng kuì]
      亦作“粮餽”。粮食给养。
  • 粮仓[liáng cāng]
      1.储藏粮食的仓库。2.比喻盛产粮食的地区。如:东北是祖国的粮仓。
  • 粮秣[liáng mò]
      粮草:成群结队的大车装着军火、粮秣去支援前线。
  • 粮草[liáng cǎo]
      军用的粮食和草料: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粮秣、草料等军需物资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 粮糒[liáng bèi]
      粮食。
  • 粮长[liáng cháng]
      明清所设征收﹑解运所在粮区田粮的人员。由粮区内大户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