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新华字典>督组词

督相关字典

督[dū]字的成语

  • 玄衣督邮[xuán yī dū yóu]
      督邮:官名。龟的别称。
  • 平原督邮[píng yuán dū yóu]
      平原:古代地名;督邮:古代官名。劣酒、浊酒的隐语。
  • 循名督实[xún míng dū shí]
      犹循名责实。按其名而求其实,要求名实相符。
  • 朝督暮责[cháo dū mù zé]
      朝:白天;暮:傍晚。从早到晚不停地督促检查。形容督促检查非常严格。

督[dū]字在结尾的词语

  • 巡督[xún dū]
      巡视督察。
  • 笞督[chī dū]
      犹笞责。
  • 指督[zhǐ dū]
      指挥督促。
  • 校督[xiào dū]
      检查督促。
  • 理督[lǐ dū]
      犹督办,催办。
  • 门下督[mén xià dū]
      将帅帐下都督。
  • 基督[jī dū]
      基督教称救世主。参看〖救世主 〗。[希腊christos] 基督教称救世主
  • 董督[dǒng dū]
      统率;监督。
  • 港务监督[gǎng wù jiān dū]
      国家设在港口行使航务行政管理权的机关。任务是监督进出港口的本国和外国船舶遵守国家的有关法令和规章,维持港口航行秩序;办理船舶进出港口的签证;管理引航、信号、停泊;保护航道,防止水域污染等。
  • 进督[jìn dū]
      进职督率。
  • 都督[dū du]
      古时的军事长官。民国初年各省也设有都督,兼管民政。
  • 检督[jiǎn dū]
      检查监督。
  • 肃督[sù dū]
      严加督促。
  • 缘督[yuán dū]
      1.谓守中合道,顺其自然。语出《庄子.养生主》:“缘督以为经。”郭象注:“缘,顺也。督,中也。”后亦指顺道守法。 2.引申为循理,折衷。
  • 骑督[qí dū]
      指督率骑兵的军官。
  • 教督[jiào dū]
      教导督促。
  • 戍督[shù dū]
      古代防守一地的军事长官。
  • 程督[chéng dū]
      对于法定赋税﹑工程劳役﹑学课等的监督。
  • 左右督[zuǒ yòu dū]
      即正副都督。都督,镇兵元帅。如:以周瑜程普为左右督。——《资治通鉴》。
  • 河督[hé dū]
      河道总督的省称。
  • 部督[bù dū]
      都指挥使﹑节度使等地方高级军事官员。
  • 煎督[jiān dū]
      严限督促。
  • 杖督[zhàng dū]
      谓受杖刑处罚。
  • 帐下督[zhàng xià dū]
      军中官佐的一种。
  • 训督[xùn dū]
      训教督促。
  • 看督[kàn dū]
      看管监督。
  • 总督[zǒng dū]
      ①总管监督:总督军务|昭宣承业,都护是立,总督城廓,三十有六。②官名。1469年明代专设两广总督,后渐成定制。清代起正式成为地方最高军政长官,辖一省或两三省。另设专管某一事务的总督,如河道总督、漕运总督等。③宗主国派往殖民地的最高统治官员也称总督。
  • 绳督[shéng dū]
      督正。

督[dū]字在中间的词语

  • 丁督护歌[dīng dū hù gē]
      南朝宋时一种吴声歌曲。亦称“丁都护歌”。
  • 基督教[jī dū jiào]
      世界上主要宗教之一,公元一世纪产生于亚细亚的西部地区,奉耶稣为救世主。公元四世纪成为罗马帝国的国教,公元十一世纪分裂为天主教和东正教。公元十六世纪宗教改革以后,又陆续从天主教分裂出许多新的教派,合称新教。我国所称基督教,多指新教。
  • 鬼督邮[guǐ dū yóu]
      1.草名。 2.徐长卿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二.徐长卿》。 3.天麻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一.赤箭》。

督[dū]字在开头的词语

  • 督听[dū tīng]
      正听;不偏听。
  • 督办[dū bàn]
      ①督促办理;督察办理:督办粮秣。②指担任督办工作的人。
  • 督标[dū biāo]
      清朝总督所辖部队的编制单位。一标有三营。 总督所统率的军队。清代军制,督抚所管辖的绿营兵称“标”城内督标抚标旗满官兵。——《广州军务记》
  • 督促[dū cù]
      监督催促:已经布置了的工作,应当认真督促检查。 监督催促督促这个男孩做完功课
  • 督厉[dū lì]
      1.亦作“督励”。 2.督率策励;督导勉励。
  • 督察警[dū chá jǐng]
      对公安机关及人民警察现场执法、值勤等活动进行监督的警察。
  • 督责[dū zé]
      督视责罚:夫贤主者,必且能全道而行督责之术者也。
  • 督臣[dū chén]
      即总督。因上对朝廷,故称。
  • 督军[dū jūn]
      民国初年一省的最高军事长官。 中国古时地方军政长官。汉代曾设督军御史,三国时尚有,为监军之官。北洋军阀时期将地方的军政长官都督改长督军(如省督军)。民国初省的最高军事长官
  • 督师[dū shī]
      1.官名。统率指挥军队的大将。明置。 2.监军;统兵作战。
  • 督相[dū xiàng]
      督理军务的统帅。如:督相史忠烈公知势不可为。——清.全祖望《梅花岭记》。
  • 督检[dū jiǎn]
      监督检查。
  • 督护[dū hù]
      1.武官名。晋置。为方面镇将的部将。 2.谓监督(军事)。
  • 督任[dū rèn]
      人体的督脉与任脉。
  • 督压[dū yā]
      监视压服;弹压。
  • 督看[dū kàn]
      监督检查。
  • 督导[dū dǎo]
      〈书〉监督指导:督导员ㄧ莅临督导。
  • 督篆[dū zhuàn]
      总督的大印。借指总督的官位。
  • 督阵[dū zhèn]
      监督作战。引申为监督工作。 督促或监督作战
  • 督学使者[dū xué shǐ zhě]
      学政的别称。明清派往各省督导教育行政及主持考试的专职官员。也称“督学”﹑“学使”。
  • 督府[dū fǔ]
      军府;幕府。 军府
  • 督工[dū gōng]
      监工。 监工
  • 督过[dū guò]
      督察责罚。 监督责罚;责备闻大王有意督过之,脱身独去,已至军矣。——《史记.项羽本记》
  • 督行[dū xíng]
      视察;巡视。
  • 督亢[dū kàng]
      1.古地名。战国燕的膏腴之地。今河北省涿州市东南有督亢陂,其附近定兴﹑新城﹑固安诸县一带平衍之区,皆燕之督亢地。 2.泛指膏腴之地。亦借指高地或山脉。
  • 督劝[dū quàn]
      督促劝勉。
  • 督诘[dū jié]
      督察责问。
  • 督摄[dū shè]
      监督摄理。
  • 督理[dū lǐ]
      监督治理;督率管理。
  • 督索[dū suǒ]
      催讨。
  • 督守[dū shǒu]
      监督守卫之官。
  • 督参[dū cān]
      督察参验。
  • 督察[dū chá]
      ①监督察看:派人前往督察。②指担任督察工作的人。
  • 督护歌[dū hù gē]
      南朝宋吴声歌曲名。
  • 督统[dū tǒng]
      监督统率;率领。
  • 督脉[dū mài]
      中医学名词。奇经八脉之一,为人体中央贯彻上下之脉。 中医学名词。奇经八脉之一。身后之中脉为督脉
  • 督课[dū kè]
      督察考核。
  • 督齐[dū qí]
      督率整顿。
  • 督战[dū zhàn]
      监督作战:亲临前线督战。
  • 督捕[dū bǔ]
      督责搜捕。
  • 督励[dū lì]
      见“督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