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新华字典>漆组词

漆相关字典

漆[qī]字在中间的词语

  • 点漆璧[diǎn qī bì]
      指墨。
  • 脱胎漆器[tuō tāi qī qì]
      漆器的一种。清代乾隆时艺人用传统的夹纻技术创成。产于福建福州。先在木胎或泥胎上用布或绸粘贴,再上数道漆灰料,然后脱去内胎,并经过填灰、上漆、打磨、装饰等工序,即成。特点是色泽亮丽,器体轻巧。
  • 黑漆板凳[hēi qī bǎn dèng]
      英文husband的音译,意即“丈夫”。
  • 胶漆交[jiāo qī jiāo]
      比喻深厚的交情。
  • 黑漆燎光[hēi qī liáo guāng]
      焦黑貌。
  • 胶漆契[jiāo qī qì]
      犹言胶漆交。
  • 黑漆寥光[hēi qī liáo guāng]
      方言。黑暗无光。 〈方〉∶漆黑,昏暗黑漆寥光的,为什么不开灯
  • 杉槽漆斛[shān cáo qī hú]
      指浴所。

漆[qī]字在开头的词语

  • 漆井[qī jǐng]
      有漆栏的井。
  • 漆器[qī qì]
      一种木制装饰品,涂以油漆并常镶嵌以象牙或金属:统指此类工艺品。 一种木制装饰品,涂以油漆并常镶嵌以象牙或金属;统指此类工艺品
  • 漆瞳[qī tóng]
      乌黑如漆的眼瞳。
  • 漆绿[qī lǜ]
      犹墨绿。
  • 漆革[qī gé]
      又称“漆皮”。原指用亚麻仁油漆涂饰的表面异常光亮的革。后采用硝化纤维漆或聚氨酯漆等合成材料涂饰。用于制鞋、制包等。
  • 漆烟[qī yān]
      墨的一种。原料之一是油漆熏烧后产生的烟灰,故名。
  • 漆雕[qī diāo]
      复姓。孔子弟子有漆雕开。见《论语.公冶长》。
  • 漆砚[qī yàn]
      漆沙砚。
  • 漆文[qī wén]
      犹漆书。
  • 漆树[qī shù]
      双子叶植物,漆树科。落叶乔木。中国特产树种。羽状复叶。开黄色小花。树皮灰白色,常裂开,里面乳白色的液体即生漆。种子榨油,供制肥皂和油墨。木材致密,是建筑和家具用材。根、叶可作农药。
  • 漆鬓[qī bìn]
      黑色的鬓发。
  • 漆漆[qī qī]
      黑暗貌。
  • 漆包线[qī bāo xiàn]
      表面涂有绝缘漆膜或树脂薄膜的导线。其绝缘程度及机械强度均比纱包线好,且耐高温、抗腐蚀,广泛应用于电器设备及电机制造中。 一种涂有烘干瓷漆绝缘层的导线
  • 漆妃[qī fēi]
      墨的异称。
  • 漆工[qī gōng]
      1.油漆门窗﹑器物的工作。 2.从事油漆器物﹑门窗等工作的人。
  • 漆皮[qī pí]
      器具表面涂漆的一层。
  • 漆黑[qī hēi]
      1.谓极暗无亮光。 2.颜色极黑。 非常黑暗的;非常黑的漆黑的夜
  • 漆简[qī jiǎn]
      用漆书写的竹木简。
  • 漆作[qī zuō]
      犹漆器。
  • 漆烛[qī zhú]
      传说用漆做的烛。
  • 漆姑[qī gū]
      草名,蜀羊泉的别名。
  • 漆身[qī shēn]
      1.以漆涂身。战国晋豫让为智伯复仇事。 2.以漆涂尸。为保存尸体的方法之一。
  • 漆布[qī bù]
      用漆或其他涂料涂过的布,多用花布或有颜色的布做底子,可用来铺桌面或做书皮等。 亚麻或棉布浸以漆或绝缘树脂并经烘焙后做成的一种布,用于电气绝缘或精装书的封面
  • 漆沙砚[qī shā yàn]
      漆和沙相混制成的砚台。今法用金刚砂,效果更佳。
  • 漆城[qī chéng]
      用漆涂刷的城墙。典出《史记.滑稽列传》:“二世立,又欲漆其城。优旃曰:‘善。主上虽无言,臣固将请之。漆城虽于百姓愁费,然佳哉!漆城荡荡,寇来不能上。即欲就之,易为漆耳,顾难为荫室。’”
  • 漆车[qī chē]
      漆以黑色之车。
  • 漆緑[qī lǜ]
      犹墨绿。
  • 漆胎[qī tāi]
      指用脱胎法制成的坯。
  • 漆画[qī huà]
      用天然漆或合成漆绘成的图画。除漆之外,还可加入金属、贝壳、彩石等辅助材料。是绘画和工艺美术相结合的产物,具有较强的装饰性。创作技法多样,有刻漆、堆漆、雕漆、嵌漆、彩绘、磨漆等。
  • 漆匠[qī jiang]
      1.称制作油漆器物的小手工业者。 2.指漆工。参见“漆工”。
  • 漆椀[qī wǎn]
      涂上漆的木碗。

漆[qī]字在结尾的词语

  • 填漆[tián qī]
      漆器制作工艺的一种。即在漆器上雕刻花纹,在刻纹处填以彩漆。填漆有两种工艺:一是填彩和漆面相平;二是雕填后花纹凹陷,不与漆面平,显出刀刻味。
  • 蜀漆[shǔ qī]
      落叶灌木常山的苗。根供药用。
  • 油漆[yóu qī]
      “涂料”的俗称。见“涂料”。 涂料的旧名;泛指油类和漆类涂料产品
  • 豺漆[chái qī]
      五加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木三.五加》。
  • 金漆[jīn qī]
      1.指金箔。 2.金州产的漆。泛指漆之佳者。
  • 丹漆[dān qī]
      1.朱红色的漆。 2.用朱漆涂饰。 3.红色和黑色。 4.泛指各种颜色。
  • 黰漆[zhěn qī]
      黑漆。
  • 西漆[xī qī]
      产于西方的漆。漆实可采蜡﹐燃以照明。
  • 火漆[huǒ qī]
      用松脂和石蜡加颜料制成的物质,稍加热就熔化,并有黏性,用来封瓶口、信件等。也叫封蜡。 以松脂和石蜡为主要原料制成的粘贴剂
  • 雕红漆[diāo hóng qī]
      见〖剔红〗。
  • 绝缘漆[jué yuán qī]
      电绝缘性能良好的漆。具有一定的抗化学性、耐热性及物理强度。由油改性酚醛、沥青或树脂(如醇酸、环氧、聚酯、有机硅、聚酰亚胺等)制成。依耐热程度分为若干等级。用于发电机、变压器、线圈、电线等电器产品。
  • 黑漆[hēi qī]
      1.黑色油漆。 2.漆成黑色。
  • 底漆[dǐ qī]
      1.供表面涂层下使用的漆。如:红铅底漆(俗称红铅油)。2.给车辆的下部表面涂专用防水漆。3.用来填平表面不平处的底层油漆。4.往准备油漆的表面施用的第三层漆。如:这家具底漆没上好。
  • 稍漆[shāo qī]
      古代关东称器物再漆。
  • 喷漆[pēn qī]
      用压缩空气将涂料喷成雾状涂在木器或铁器上。 用压缩空气将涂料喷成雾状涂在木器或铁器上
  • 点漆[diǎn qī]
      乌黑光亮貌。
  • 黑漆漆[hēi qī qī]
      1.形容黑暗。 2.颜色发黑。 3.形容懵然无知。 形容很黑
  • 點漆[diǎn qī]
      乌黑光亮貌。《晋书·杜乂传》:“美姿容,有盛名於 江 左,王羲之 见而目之,曰:‘肤若凝脂,眼如点漆,此神仙人也。’”《宋书·谢晦传》:“晦 美风姿,善言笑,眉目分明,鬢髮如点漆。”宋 辛弃疾《鹊桥仙·为人庆八十席上戏作》词:“朱颜晕酒,方瞳点漆,闲傍松边倚杖。”清 吴趼人《侠妓》:“席间见一妓,星眸点漆,樱唇绽红,丽人也。”
  • 发光漆[fā guāng qī]
      能发出荧光、磷光或反光的漆。分为反光、磷光、荧光漆三种。反光漆由玻璃细珠配在清漆中,涂刷在铝粉底漆上而成;磷光漆由磷光颜料加漆料制成;荧光漆由荧光颜料加漆料制成。常用于道路标志、安全信号、广告牌、路牌及夜光钟表等。
  • 柿漆[shì qī]
      1.亦作“柹漆”。 2.椑柿捣碎所浸出的汁液。因涂附物上可防腐御湿,多用以漆涂器物,故称。
  • 熟漆[shú qī]
      经日晒或加热脱水,含水分较少的生漆。色棕黑。由于脱水而提高了与金属的附着力,使漆膜更光亮、更坚固耐用。用于配制其他天然漆及涂刷金属、木材表面。
  • 退光漆[tuì guāng qī]
      一种生漆。初漆时光泽较暗,后逐渐发亮,故名。
  • 变色漆[biàn sè qī]
      能随温度变化而变色的漆。内含遇热可起化学反应而变色的化合物。可分为:
  • 清漆[qīng qī]
      俗称“凡立水”。不含颜料的透明漆。由树脂或树脂加干性油及溶剂组成。可用作透明的罩光用漆;加入颜料,可制得各种色漆。 用树脂、亚麻油等制成的涂料,系液态制剂,品种众多,不含颜色,以形成透明漆膜为其共同特征
  • 捎漆[shāo qī]
      器物漆而又漆。
  • 石漆[shí qī]
      即石油。
  • 沮漆[jǔ qī]
      沮水与漆水的并称。亦指此两水之间的地区。
  • 雕漆[diāo qī]
      特种工艺的一种,在铜胎或木胎上涂上好些层漆,阴干后浮雕各种花纹。也指这种雕漆的器物。北京和扬州出产的最著名。也叫漆雕。
  • 生漆[shēng qī]
      从漆树树干上收集来的液汁经滤去杂质而得的乳白色或灰黄色黏稠液体。主要成分为漆酚、漆酶、树胶质等。具有耐久,耐酸,耐油性,粘着力强,漆膜坚硬,光泽好等优良特性,但不耐强碱及强氧化剂,毒性较大,干燥性差,黏度高而施工不便,常通过化学改性后使用。 漆树树皮割开后流出的乳白色树脂,在空气中逐渐变成黑色。是做涂料或油漆的原料。也叫“大漆”
  • 糙漆[cāo qī]
      1.制作漆器碗﹑碟﹑盘等,先在胎骨上用生漆等物嵌缝,然后磨去灰浆,使之洁净,方始髹漆,称“糙漆”。参阅明陶宗仪《辍耕录.髹器》。 2.形容粗黑。
  • 髹漆[xiū qī]
      1.亦作“髤漆”。 2.谓以漆涂物。 3.指油漆。
  • 防锈漆[fáng xiù qī]
      可保护金属表面免受大气、海水等的化学或电化学腐蚀的涂料。可分为物理性和化学性防锈漆两大类。前者靠颜料和漆料的适当配合,形成致密的漆膜以阻止腐蚀性物质的侵入,如铁红、铝粉、石墨防锈漆等;后者靠防锈颜料的化学抑锈作用,如红丹、锌黄防锈漆等。用于桥梁、船舶、管道等金属的防锈。
  • 胶漆[jiāo qī]
      胶和漆,是两种最具黏性的东西。比喻情意投合,亲密无间:感于心,合于行,亲于胶漆,昆弟不能离。
  • 济济漆漆[jì jì qī qī]
      庄敬貌。济,通“齐”。
  • 防火漆[fáng huǒ qī]
      本身不易燃烧,并能阻止或延缓燃烧的涂料。 分非膨胀型和膨胀型两大类。前者受热不变,高热难燃;后者遇热会起泡形成多孔炭质层或放出不燃气体,起阻燃作用。其配方中常含氯化石蜡、氯化橡胶、硼酸、磷酸二氢铵、硫酸盐等。用于涂刷内外墙壁、板壁、船舱等。

漆[qī]字的成语

  • 陈雷胶漆[chén léi jiāo qī]
      比喻彼此友情极为深重。
  • 漆黑一团[qī hēi yī tuán]
      形容一片黑暗,没有一点光明。也形容对事情一无所知。
  • 漆身吞炭[qī shēn tūn tàn]
      漆身:身上涂漆为癞;吞炭:喉咙吞炭使哑。指故意变形改音,使人不能认出自己。
  • 两眼漆黑[liǎng yǎn qī hēi]
      比喻十分陌生。
  • 胶漆之分[jiāo qī zhī fèn]
      胶漆:胶和漆,比喻亲密。比喻亲密无间,情投意合的情谊。
  • 金漆马桶[jīn qī mǎ tǒng]
      马桶:粪桶。用金漆漆过的粪桶。指服饰华丽而无德无才的人。
  • 歙漆阿胶[shè qī ē jiāo]
      歙县的漆,东阿的胶,即指胶漆。比喻情意相投。
  • 黑漆皮灯[hēi qī pí dēng]
      不透光亮的灯笼。比喻糊涂、昏庸,不明事理。也指贪赃枉法的官吏,掩盖民间疾苦,对下只干坏事,对上只言好事。
  • 丹漆随梦[dān qī suí mèng]
      指追随前哲。
  • 胶漆相投[jiāo qī xiāng tóu]
      胶漆:胶和漆,比喻亲密;投:投合。形容朋友之间亲密投合。
  • 似漆投胶[sì qī tóu jiāo]
      象胶和漆那样黏结。形容感情炽烈,难舍难分。多指夫妻恩爱。
  • 凝脂点漆[níng zhī diǎn qī]
      形容人皮肤白,眼睛明亮。
  • 丹赤漆黑[dān chì qī hēi]
      丹:红的;漆:黑的。红的就是红的,黑的就是黑的。比喻人或事物的本来面目。
  • 如漆如胶[rú qī rú jiāo]
      如漆如胶含义像胶和漆那样黏结。 形容感情炽烈,难舍难分。
  • 漆女忧鲁[qī nǚ yōu lǔ]
      鲁穆公时国事危急,漆室之女对国家深感忧虑。指不当政的人对国事担忧。
  • 吞炭漆身[tūn tàn qī shēn]
      以之为忍辱含垢,矢志复仇的典实。
  • 如胶似漆[rú jiāo sì qī]
      象胶和漆那样黏结。形容感情炽烈,难舍难分。多指夫妻恩爱。
  • 乌漆墨黑[wū qī mò hēi]
      乌黑,深黑。 乌黑,深黑乌漆墨黑的板
  • 金漆饭桶[jīn qī fàn tǒng]
      饭桶:比喻无用的人。用金漆漆过的饭桶。指服饰华丽而无德无才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