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新华字典>毬组词

毬相关字典

毬[qiú]字在开头的词语

  • 毬毬蛋蛋[qiú qiú dàn dàn]
      形容人容貌猥琐、举止庸俗。
  • 毬灯[qiú dēng]
      一种灯罩如球形的灯。宋 吴自牧《梦粱录·夜市》:“﹝ 杭城 大街﹞春冬扑卖玉栅小毬灯、奇巧玉栅屏风棒灯。”明 王世贞《正德宫词》之九:“夜半毬灯出 未央,俄传鞞鐸向 平阳。”
  • 毬子[qiú zǐ]
      1.即毬。参见“毬”。
  • 毬露锦[qiú lù jǐn]
      亦作“毬路锦”。 蜀锦名。因其上织有圆球形花纹,故名。可用以装裱书画。
  • 毬杖踢弄[qiú zhàng tī nòng]
      宋 代的一种技艺表演。
  • 毬子菊[qiú zǐ jú]
      菊花品种名。
  • 毬路锦[qiú lù jǐn]
      见“毬露锦”。
  • 毬场[qiú chǎng]
      古代进行击毬游戏的场地。军中的毬场,亦作屯兵、习武、集结之用。
  • 毬马[qiú mǎ]
      1.犹裘马。谓衣轻裘,乘肥马。形容生活豪华。
  • 毬势[qiú shì]
      亦作“毬式”。亦作“毬事”。方言。谓事情完结;完了。欧阳山《高干大》第一章:“再要这样子下去,合作社就要毬式了。”《陕北民歌·信天游》:“年轻人看着年轻的好,白胡子老汉毬势了。”《解放日报》1945.7.2:“我们向群众解释,全边区半个年成已经跌下了,麦子已经毬事。”
  • 毬带[qiú dài]
      即毬路带。
  • 毬鱼[qiú yú]
      一种圆形的海鱼。
  • 毬事[qiú shì]
      见“毬势”。
  • 毬楼[qiú lóu]
      1.古代雕有花纹图案的窗门。 因其上多有球形纹路格眼,故称。又写作虬镂、虬楼、求楼。
  • 毬路带[qiú lù dài]
      宋 代大臣用的一种腰带。其上绣或织有球形花纹,束于袍服之外。
  • 毬寒[qiú hán]
      方言。形容晦气、倒楣、不成样子。
  • 毬头[qiú tóu]
      南宋 宫廷击毬表演中,对毬队里主要队员的称谓。
  • 毬衣[qiú yī]
      古代玩毬戏时所穿服装。
  • 毬子心肠[qiú zǐ xīn cháng]
      形容心活易变,像球一样转动无定。

毬[qiú]字在结尾的词语

  • 松毬[sōng qiú]
      见“松球”。
  • 仙毬[xiān qiú]
      宋 代皇家的一种毬形大彩灯。
  • 星毬[xīng qiú]
      1.亦作“星球”。 荔枝品种之一。宋 张元干《诉衷情》词:“星毬何在,鹤顶长丹,谁寄南风?”宋 陆游《莆阳饷荔子》诗:“星球皱玉虽奇品,终忆 戎州 緑荔枝。”
  • 气毬[qì qiú]
      古代游戏用具。用以蹴踢的球。前蜀 韦庄《丙辰年鄜州遇寒食城外醉吟》:“永日迢迢无一事,隔街闻筑气毬声。”宋 吴曾《能改斋漫录·神仙鬼怪》:“一日,至 保康门,遇五少年趯气毬,伍生 素亦习此,即从少年趯之。”元 李寿卿《度柳翠》第三折:“母亲,将过气毬来,我和师父踢一抛儿咱。”
  • 水晶毬[shuǐ jīng qiú]
      见“水精毬”。
  • 打毬[dǎ qiú]
      1.我国古代军中用以练武的一种马上打球游戏。亦有徒步打球的。唐 封演《封氏闻见记·打毬》:“开元、天宝 中,玄宗 数御楼观打毬为事。能者左縈右拂,盘旋宛转,殊可观。然马或奔逸,时致伤毙。”《宋史·礼志二四》:“打毬,本军中戏,太宗 令有司详定其仪。三月,会踘 大明殿,有司除地,竖木东西为毬门……左右分朋主之,以承旨二人守门。”
  • 击毬[jī qiú]
      踢球。
  • 彩毬[cǎi qiú]
      1.以彩绸锦缎等制成的球。
  • 拖綉毬[tuō xiù qiú]
      见“拖绣毬”。
  • 蹴毬[cù qiú]
      亦作“蹵毬”。唐 代以来的一种类似足球的运动。为 战国 时代以来流行的“蹴鞠”运动之演变,已使用充气球,并有了类似现代足球赛的球门。唐 白居易《洛桥寒食日作十韵》:“蹴毬尘不起,泼火雨新晴。”《文献通考·乐二十》:“蹵毬盖始於 唐,植两脩竹,高数丈,络网於上,为门以度毬。毬工分左右朋,以角胜负否。岂非蹵鞠之变歟?”明 汤显祖《送臧晋叔谪归湖上》诗:“深灯夜雨宜残局,浅草春风恣蹴毬。”参见“蹴鞠”。
  • 村毬[cūn qiú]
      指古代民间球赛所用的球。唐 薛能《寒食有怀》诗:“村毬高过索,坟树緑如花。”参阅《文献通考·乐考二十》。
  • 水精毬[shuǐ jīng qiú]
      1.亦作“水晶毬”。
  • 绣毬[xiù qiú]
      1.花名。 一名“粉团”、“八仙花”。落叶灌木,叶青色。夏季开花,成五瓣,簇聚呈球形,色白或淡红,甚美丽,为著名观赏植物。见《广群芳谱·花谱十七·雪毬》。唐 元稹《六年春遣怀》诗之七:“童稚痴狂撩乱走,绣毬花仗满堂前。”《醒世恒言·灌园叟晚逢仙女》:“玫瑰杜鹃,烂如云锦,绣毬郁李,点缀风光。”
  • 踢气毬[tī qì qiú]
      见“踢气球”。
  • 蹑毬[niè qiú]
      踩球。一种杂技。
  • 画毬[huà qiú]
      彩球。古代一种体育用具,供马球运动或其他球类游戏之用。
  • 踢毬[tī qiú]
      见“踢球”。
  • 趯毬[yuè qiú]
      即趯鞠。
  • 雪毬[xuě qiú]
      1.杨花。杨花色白,团状,故称。
  • 皮灯毬[pí dēng qiú]
      喻指昏暗糊涂之人。
  • 掷绣毬[zhì xiù qiú]
      1.同“掷绣球”。

毬[qiú]字在中间的词语

  • 抛毬乐[pāo qiú lè]
      1.原为五言六句,唐人抛球催酒时所唱,教坊因以名曲。后用为词牌名。单调三十字者始于刘禹锡,四十字者始于冯延巳,四十二字者见《云谣集杂曲子》无名氏词,皆平韵。至柳永以旧曲名创为新调,始有双调一百八十七字体,仄韵。
  • 木毬使者[mù qiú shǐ zhě]
      传说可供役使的木球。
  • 踏毬戏[tà qiú xì]
      亦作“蹋毬戏”。 古代杂技戏名。表演者踩蹬彩画大木球,使之来回走动,与今杂技节目“踩大球”相似。
  • 不毬的怎[bù qiú dí zěn]
      方言。 不怎么好。《陕北民歌·腊月梅花香》:“图你的人才不毬的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