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新华字典>板组词

板相关字典

板[bǎn]字在结尾的词语

  • 顶板[dǐng bǎn]
      ①矿井内巷道顶上的岩石层。②天花板。
  • 相板[xiāng bǎn]
      旧谓观察官员手板以卜休咎。
  • 龟兹板[qiū cí bǎn]
      古代 西域 出产的一种木板。可供建筑及棺木之用。
  • 碑板[bēi bǎn]
      见“碑版”。
  • 铜板[tóng bǎn]
      1.铜元。 2.铜制板材。 3.铜版。 4.铜制的演唱快书等打拍子用的板状器具。
  • 正板[zhèng bǎn]
      谓正式话题。
  • 脚板[jiǎo bǎn]
      脚掌。 〈方〉∶即脚掌
  • 踏床板[tà chuáng bǎn]
      指床前的踏脚板。
  • 踏板[tà bǎn]
      1.跳板。 2.地板。 3.安置在车沿﹑床前等处便于上下的设备。 4.喻借以达到某种目的的手段。 5.某些器物上用足操纵的特殊装置。 6.运动场上供跳远起跳的板。
  • 曲线板[qū xiàn bǎn]
      绘曲线用的薄板。板上有不同的连续变更曲率的边缘。使用时凑取板上与所拟绘曲线某一段相符的边缘,用笔沿该段边缘移动,即可绘出该段曲线。 用木料、胶木或赛璐珞制成的带有曲线轮廓(常呈旋涡形)的薄板,用来绘制非圆曲线
  • 锓板[qǐn bǎn]
      刻书。
  • 贴板[tiē bǎn]
      用以组合成大梁或叠层梁的几块部件之一(如厚木板或铁板)。 用以组合成大梁或叠层梁的几块部件之一(如厚木板或铁板)
  • 死板[sǐ bǎn]
      1.不生动;不活泼。 2.办事不灵活。
  • 关板[guān bǎn]
      (工厂或商店)停业。
  • 样板[yàng bǎn]
      可供观摩学习的人或事物:他为全军战士竖立了一个样板|把这篇作品作为样板贴在墙报上。
  • 三角板[sān jiǎo bǎn]
      绘直线的工具。外形为直角三角形的薄板。两块为一副:一块的两锐角都是45度;另一块的两锐角为30度和60度。 一种用木板或塑料做成的呈直角形、用于绘制直线的工具,两块为一副,一块的两锐角为45度,另一块的两锐角分别为30度和60度
  • 简板[jiǎn bǎn]
      打击乐器,用两片一尺多长的木板或竹板制成。用作戏曲或道情的伴奏。
  • 象板[xiàng bǎn]
      1.亦作“象版”。古时大臣朝见时手执的象牙手板,用以指画和记事。 2.象牙拍板。打击乐器。
  • 经板[jīng bǎn]
      刻印经文的雕板。
  • 斩板[zhǎn bǎn]
      1.亦作“斩版”。 2.谓斩断约束筑土板的绳索。亦指筑土之板。 3.劈柴。
  • 局板[jú bǎn]
      指清同治﹑光绪间各省官书局所刊印的书籍。
  • 鹤头板[hè tóu bǎn]
      即鹤版。
  • 硬纸板[yìng zhǐ bǎn]
      见“厚纸板”。 见“厚纸板”
  • 琛板[chēn bǎn]
      玉笏。
  • 檐板[yán bǎn]
      屋檐板。以板做的屋檐。
  • 拘板[jū bǎn]
      〈方〉(举动或谈话)拘束呆板;不活泼:待人接物有些拘板ㄧ自己人随便谈话,不必这么拘板。
  • 迂板[yū bǎn]
      迂腐古板。
  • 黑板[hēi bǎn]
      用木头或玻璃等制成的可以在上面用粉笔写字的黑色平板。 一块表面光滑的坚硬材料制成的板,常涂黑色
  • 小老板[xiǎo lǎo bǎn]
      资本较少﹐经营范围较小的私营工商业者。亦指老板的儿子。
  • 牐板[zhá bǎn]
      亦作“牐版”。 闸门。
  • 金钱板[jīn qián bǎn]
      1.曲艺的一种。流行于四川和贵州一带。一人或两人演唱。以数板为主﹐但每唱一段略有拖腔。乐器为三块竹板﹐其中一块竹板嵌有活动的铜钱﹐以此得名。演唱者左手执两块﹐右手执一块﹐边打边唱。曲目以短篇居多。 2.曲艺演员打拍子用的器具﹐竹板上系着铜钱之类的金属片。
  • 案板[àn bǎn]
      1.炊事或作工用的台板。多为长方形,下有腿或架子。 2.桌面。 3.指猪。 厨房里切菜、切肉用的小木板
  • 谷板[gǔ bǎn]
      宋代七夕时民间流行的一种应时陈设。
  • 踏脚板[tà jiǎo bǎn]
      1.地板。 2.安置于车沿﹑床前等处便于上下的设备。 3.比喻借以达到某种目的的手段。
  • 桃符板[táo fú bǎn]
      见“桃符”。
  • 底板[dǐ bǎn]
      放在某种东西下面通常作保护或支承用的(如金属的)板。 放在某种东西下面通常作保护或支承用的(如金属的)板
  • 白玉板[bái yù bǎn]
      豆腐干的别名。
  • 搓板[cuō bǎn]
      搓洗衣服的木板,上面有窄而密的横槽。 洗衣板
  • 元板[yuán bǎn]
      即元版。
  • 鹤板[hè bǎn]
      见“鹤版”。
  • 陶板[táo bǎn]
      即陶版。
  • 肯板[kěn bǎn]
      从做成方的或准备锯成木板的原木上切出的不规则的边材。 从做成方的或准备锯成木板的原木上切出的不规则的边材
  • 金板[jīn bǎn]
      见“金版”。
  • 鸳鸯大板[yuān yāng dà bǎn]
      即鸳鸯板子。
  • 人造板[rén zào bǎn]
      利用木材、锯屑或其他植物纤维加工制成的板材的统称。 如:胶合板、纤维板、刨花板等。
  • 古板[gǔ bǎn]
      (思想、作风)固执守旧;呆板少变化:为人古板丨脾气古板。
  • 副板[fù bǎn]
      放在某种东西下面通常作保护或支承用的(如金属的)板。 放在某种东西下面通常作保护或支承用的(如金属的)板
  • 睑板[jiǎn bǎn]
      强韧的致密纤维结缔组织板,形成眼睑的支持结构。 强韧的致密纤维结缔组织板,形成眼睑的支持结构
  • 檀板[tán bǎn]
      乐器名。檀木制的拍板。 乐器名。檀木制成的拍板檀板之声无色。——清. 黄宗羲《柳敬亭传》
  • 夹板[jiā bǎn]
      用来夹住物体的板子,多用木头或金属制成。
  • 皮板[pí bǎn]
      紧接皮下的肉质:紧接皮下包被整个躯体的一层薄而坚韧的膜,由浅筋膜多少混杂些脂肪组织组成。 紧接皮下的肉质;紧接皮下包被整个躯体的一层薄而坚韧的膜,由浅筋膜多少混杂些脂肪组织组成
  • 琼板[qióng bǎn]
      1.亦作“琼版”。 2.碑石的美称。 3.指刻在石板上的道书。
  • 铁响板[tiě xiǎng bǎn]
      即铁板。
  • 导板[dǎo bǎn]
      戏曲的一种唱腔。 作为成套唱腔的先导部分,仅一上句。一般用以表现激越、悲愤的情绪。
  • 钢板[gāng bǎn]
      ①板状的钢材。②汽车上使用的片状弹簧。③誊写钢版的简称。
  • 冲浪板[chōng làng bǎn]
      冲浪游戏中用的狭长漂浮板。 冲浪游戏中用的狭长漂浮板
  • 红板[hóng bǎn]
      漆成红色的木板。一般指桥板。
  • 绳板[shéng bǎn]
      指拉纤用的绳与板。
  • 青板[qīng bǎn]
      青简。
  • 歌板[gē bǎn]
      即拍板。乐器。歌唱时用以打拍子﹐故名。
  • 三合板[sān hé bǎn]
      用三层薄木胶合而成的板材。是最常见的一种胶合板。 最常见的一种胶合板,是将三层薄木板按不同纹理方向粘在一起制成的
  • 帆板[fān bǎn]
      一种水上体育运动比赛用船状板,但无船舱及舵把,仅用帆杆支撑一个三角帆,赖以调节方向并作为滑行动力:也指用此种工具进行的比赛项目。 一种水上体育运动比赛用船状板,但无船舱及舵把,仅用帆杆支撑一个三角帆,赖以调节方向并作为滑行动力;也指用此种工具进行的比赛项目接下来将要进行帆板冠亚军决赛
  • 墨板[mò bǎn]
      见“墨版”。
  • 楼板[lóu bǎn]
      楼房两层之间的隔板。 楼房两层之间的隔板
  • 吹弹鼓板[chuī tán gǔ bǎn]
      谓吹竹﹑弹弦击鼓﹑拍板。亦泛指戏曲演奏技能。
  • 手板[shǒu bǎn]
      1.亦作“手版”。即笏。古时大臣朝见时,用以指画或记事的狭长板子。 2.亦作“手版”。手本的别名。 3.手掌。 4.即戒尺。打手心的板子。旧时塾师体罚学生的工具。
  • 望板[wàng bǎn]
      1.亦作“望版”。 2.平铺在椽子上的木板。 平铺在屋顶椽子上面的木板或薄砖
  • 铁脚板[tiě jiǎo bǎn]
      形容善于长途行走的脚。
  • 露板[lù bǎn]
      1.亦作“露版”。 2.指奏章。因其不缄封﹐故称。 3.檄文或告捷文书。
  • 呱嗒板[guā dā bǎn]
      见“呱哒板”。
  • 钟板[zhōng bǎn]
      钟和云板。旧时权贵之家或僧寺敲击以报时或集众。钟﹐通“钟”。
  • 方板[fāng bǎn]
      指公文;文书。
  • 鞭板[biān bǎn]
      马鞭和手板。古代礼制:武将执鞭清道和文官执板侍立为见到上官时的礼节。
  • 护墙板[hù qiáng bǎn]
      室内墙面外加的起保护和装饰作用的木板。
  • 内板[nèi bǎn]
      宫中刻版印行的书籍。参阅明刘若愚《酌中志.内板经书纪略》。
  • 干板[gān bǎn]
      表面涂有感光药膜的玻璃片,用于照相。也叫硬片。
  • 鹄头板[hú tóu bǎn]
      鹄板。
  • 掣板[chè bǎn]
      方言。安装电器开关的底板。
  • 光板板[guāng bǎn bǎn]
      平而裸露貌。
  • 床板[chuáng bǎn]
      1.通常铺在床的弹簧屉和草垫褥之间的硬且薄的宽木板。 2.没有床架和弹簧的简陋小硬床。
  • 锌板[xīn bǎn]
      即锌版。
  • 铅板[qiān bǎn]
      1.同“铅版”。2.马口铁板的旧称。
  • 尺一板[chǐ yī bǎn]
      见“尺一”。
  • 假板[jiǎ bǎn]
      见“假版”。
  • 铁板[tiě bǎn]
      1.压成板形的熟铁。 2.比喻一成不变的程式。 3.形容脸色冰冷。 4.乐器名。又名铁绰板。由一双半圆形铁板联缀而成﹐演唱时伴奏用。 5.旧指钱币。
  • 柙板[xiá bǎn]
      刑具的一种。
  • 单口快板[dān kǒu kuài bǎn]
      只有一个人表演的快板。
  • 隔断板[gé duàn bǎn]
      房屋中起隔开作用的障板。一般上部做成窗棂。
  • 楻板[huáng bǎn]
      船板。
  • 执板[zhí bǎn]
      执拗刻板。
  • 压板[yà bǎn]
      一种中间有支撑,两端坐人可以彼此上下起落的儿童体育活动器械。又叫翘翘板儿。 翘板
  • 云板[yún bǎn]
      1.报事之器。作传令或集众之用。 2.佛教法器名。铁铸云彩状之板。击以报时。
  • 烂板[làn bǎn]
      旧时称打上很多硬印的银元。
  • 鼓板[gǔ bǎn]
      1.宋元民间的表演艺术。艺人用鼓﹑板﹑箫管﹑笙等乐器演奏。 2.近代戏曲名。 3.说唱时用的拍板,用来打拍子。一般用三块硬质木板做成,互相打击能发出清脆的声音。 4.指卖唱。
  • 呱哒板[guā dā bǎn]
      1.亦作“呱嗒板”。亦作“呱打板”。 2.演唱快板等曲艺节目用的打拍子的器具。用两块板或几块板连结而成。
  • 梨花板[lí huā bǎn]
      即梨花简。
  • 脚底板[jiǎo dǐ bǎn]
      脚掌的俗称。
  • 虹桥板[hóng qiáo bǎn]
      一种名贵木板。相传是出自武夷山的仙物。
  • 梨板[lí bǎn]
      印板。旧时常用梨木刻板印书,故称。清 沉维材《<四溟诗话>跋》:“前 明 谢四溟 先生为 赵 藩重客,尝刊其全集以行世,迄今又二百餘年矣,梨板无存,日就湮没,良可惜焉。”
  • 笏板[hù bǎn]
      即笏﹐手板。
  • 腐板[fǔ bǎn]
      古板。
  • 哑板[yǎ bǎn]
      银中搀假,敲击时发声低沉沙哑。故用以指假银元。
  • 翻板[fān bǎn]
      见“翻版”。
  • 内老板[nèi lǎo bǎn]
      老板娘。
  • 蜡板[là bǎn]
      1.乐器名。用蜡打光的拍板。
  • 玉板[yù bǎn]
      见“玉版”。
  • 面板[miàn bǎn]
      做面食用的平光的木板。
  • 脱腔落板[tuō qiāng luò bǎn]
      唱走了调﹐不合板眼。比喻言行不合规矩。
  • 大老板[dà lǎo bǎn]
      1.最终对一个企业负责的人(作为一个企业的起作用的首脑或一个军事组织的负责官员)。2.举足轻重的人或显要人物。如:大老板,你有什么问题?。
  • 对口快板[duì kǒu kuài bǎn]
      由两个人对口表演的快板。
  • 拼花地板[pīn huā dì bǎn]
      拼有各种图案的地板。 拼有各种图案的地板
  • 快板[kuài bǎn]
      音乐速度标记之一,每分钟 132 拍。 音乐速度标记之一,每分钟 132 拍
  • 路庄板[lù zhuāng bǎn]
      用竹板、铁片制成,敲打时能发出响亮的声音。因使人闻知,故又称“报君知”。
  • 原板[yuán bǎn]
      原刻的印板。亦比喻原模原样。
  • 胶合板[jiāo hé bǎn]
      用多层木质单板黏合、压制成的板材。层数多为单数,各层的木纹纵横交错。强度大,节约木材,广泛用于建筑工程和制造家具等。
  • 府板[fǔ bǎn]
      晋南北朝时,诸王﹑三公及将军开府者,得自委任属官,其授官之辞书于板上,故开府者授官称“府板”。
  • 流水板[liú shuǐ bǎn]
      京剧的一种板式。
  • 滑雪板[huá xuě bǎn]
      滑雪时固定在滑雪鞋上的长条形薄板,前端稍微翘起。
  • 凤板[fèng bǎn]
      乐器名。即拍板。
  • 叫板[jiào bǎn]
      戏曲中把道白的最后一句节奏化,以便引入到下面的唱腔上去。用动作规定下面唱段的节奏也叫叫板。
  • 吉祥板[jí xiáng bǎn]
      棺材的讳称。
  • 模板[mú bǎn]
      浇灌混凝土用的模型板,一般用木料制成。
  • 跷跷板[qiāo qiāo bǎn]
      儿童游戏用具。在狭长而厚的木板中间装上轴,然后架在支柱上,两人对坐两端,轮流用脚蹬地,使一端跷起,另一端下落,如此反复,游戏以取乐。 做跷跷板游戏的器材,是一块中间有横轴的条形厚木板,架在支柱上,两端坐人,做一起一落的游戏
  • 赐板[cì bǎn]
      谓以白板书官爵赐人,无印绶,仅得虚衔而已。
  • 搁板[gē bǎn]
      置于柜内或固定壁上用以安放物件的板。
  • 榻板[tà bǎn]
      1.固定在回廊栏杆下部供人小憩的榻形长板。 2.床前贴近地面的踏脚板。 3.橱柜下层的搁板。
  • 涨停板[zhǎng tíng bǎn]
      证券交易机构为维护证券市场的稳定,采取措施对单只股票价格或整个股市指数的涨跌进行限制,使股价或股指只能在一定幅度内波动。对涨幅进行的限制叫涨停板,对跌幅进行的限制叫跌停板。
  • 套板[tào bǎn]
      见“套版”。
  • 天津快板[tiān jīn kuài bǎn]
      曲艺的一种。是解放后在天津时调的大数子调基础上﹐逐步发展形成的新曲种。在群众业余曲艺演唱的实践中﹐对原有曲调加以改革﹐形成较为自由活泼﹐又有韵律节奏的朗诵体曲艺。句式通常为五字句和七字句。演员自击竹板﹑节子演唱﹐伴奏乐器有三弦﹑二胡等。曲目都为短篇。
  • 身板[shēn bǎn]
      1.亦作“身版”。 2.躯体。 3.体格。
  • 发板[fā bǎn]
      表现出呆板﹐无表情的样子。
  • 门板[mén bǎn]
      1.木板门。多指取下来移作别用的门扇。 2.店铺临街的一面作用像门的木板,开市卸下,闭市装上。
  • 竹板[zhú bǎn]
      1.较宽的竹片。古代亦作为刑具﹐有一定的形制。 2.演唱快板或数来宝时使用的竹制打拍用具。
  • 铺板[pù bǎn]
      1.搭床铺用的木板。 2.指店铺的门板。 用以搭铺的木板
  • 赤板[chì bǎn]
      即露板。不加缄封的奏章。
  • 呱打板[guā dǎ bǎn]
      见“呱哒板”。
  • 镂板[lòu bǎn]
      1.雕花的歌板。 2.亦作“镂版”。谓雕板印刷。
  • 持板[chí bǎn]
      1.谓古时官吏上朝时执持手板。 2.谓歌女执持檀板。
  • 响板[xiǎng bǎn]
      见“响版”。 一种乐器,原是用绳连接两片贝壳形的木片,套在拇指和食指上演奏。现改用木柄装置,摇动发声
  • 薄板[báo bǎn]
      金属或其他材料延伸的宽而薄的板。 金属或其他材料延伸的宽而薄的板
  • 行板[xíng bǎn]
      速度处于小广板与小快板之间的乐曲或乐章。 速度处于小广板与小快板之间的乐曲或乐章
  • 忽板[hū bǎn]
      旧时对出入妓院的清客的别称。
  • 地板[dì bǎn]
      1.房屋地面或楼面的表面层。由木料或其他材料做成。 2.方言。田地。
  • 靴板[xuē bǎn]
      穿靴执板以谒上官。谓官宦生涯。
  • 诗板[shī bǎn]
      1.亦作“诗版”。 2.题上诗的木板。
  • 插板[chā bǎn]
      1.守城之具。于城门外为重门,以榆槐木制成,广狭与城门同,幔以生牛皮,裹以铁叶。两旁施铁环,贯以铁索。去城门五尺处立两夹木,亦以铁叶裹之。夹木开有槽,容插板起落。敌至则下之。外实以土,防火攻,内支以柱,防倾折。亦写作“插版”。参阅明茅元仪《武备志.军资乘.城制》。 2.指分块插卸的木板门。
  • 茶板[chá bǎn]
      寺院集中喝茶时合击的板。
  • 光板[guāng bǎn]
      1.磨掉了毛的皮衣服或皮褥子。 2.指不生作物的土地。 3.指金属币上没有轧花纹和文字。 未漆过的板子;无漆的板子
  • 砧板[zhēn bǎn]
      切鱼肉等用的垫板。 用于切菜的厚板子
  • 血小板[xuè xiǎo bǎn]
      血液的组织成分之一。与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凝血活酶等共同在止血、凝血过程中起主要作用。 血液中由骨髓巨核细胞脱落的无核小体,双凸圆盘状,参与凝血作用并认为来自巨核细胞脱落下来的细胞浆碎片
  • 平板[píng bǎn]
      1.平滞呆板,缺少变化。
      2.下种时使泥土平坦的农具。
      3.钳工刮研用的工具,用厚的铸铁板制成,一面很平。
  • 倒板[dǎo bǎn]
      戏曲板式,也写作“导板”。多用以表达愤怒﹑激昂﹑悲痛的感情。
  • 沙板[shā bǎn]
      1.亦作“沙版”。用朱砂涂饰的板壁。 2.树木因地层变动而久埋土中者,称做“阴沉木”。一般多为杉木,故亦称为“沙板”。以其质坚耐久,旧多作制棺材之用。 3.指用这种木材制成的棺材。
  • 舢板[shān bǎn]
      见“舢舨”。 用桨划的小船,一般坐两三人,做渡客或救护用,海军用的较狭长,可坐十人左右
  • 刀砧板[dāo zhēn bǎn]
      剁肉切菜等用的案板。
  • 粉板[fěn bǎn]
      1.水牌或粉牌。一种约一尺见方的白漆(亦有用黄漆的)木板。可用毛笔写字,能随写随揩。旧时店铺常用以记事。 2.白漆的木板。 3.指黑板。
  • 活板[huó bǎn]
      见“活版”。
  • 艇板[tǐng bǎn]
      即跳板。
  • 渔板[yú bǎn]
      唱渔歌时的一种伴奏乐器。以绳串连的两块竹板。
  • 足板[zú bǎn]
      脚底板,脚掌。
  • 鞋底板[xié dǐ bǎn]
      布鞋底的原坯。又称鞋底子。
  • 一板[yī bǎn]
      1.亦作“一版”。谓书之一页。 2.音乐节奏中的一拍。
  • 纤维板[xiān wéi bǎn]
      一种人造板。用木材碎料(或甘蔗渣等植物纤维)作原料,经切削、软化、磨浆、施胶、成型、热压等工序制成。分两类:
  • 刻板[kè bǎn]
      ①在木板或金属板上刻字或图(或用化学方法腐蚀而成),使成为印刷用的底版。也作刻版。②比喻呆板没有变化:别人的经验是应该学习的,但是不能刻板地照搬。
  • 雕板[diāo bǎn]
      在木板上雕刻图文﹐作为印刷之底版。
  • 栈板[zhàn bǎn]
      闸门中的闸板。
  • 雷板[léi bǎn]
      即云板。
  • 架板[jià bǎn]
      搁板。架设以放置器物的板。
  • 摇板[yáo bǎn]
      传统戏曲中紧拉慢唱的一种板式。京剧二黄﹑西皮均有摇板,一般表现激动﹑喜悦或悲愤情绪。
  • 刊成板[kān chéng bǎn]
      喻老规矩。
  • 盐板[yán bǎn]
      晒盐用的工具。
  • 挡泥板[dǎng ní bǎn]
      安置在各种车辆上的拦挡泥土的装置。
  • 祝板[zhù bǎn]
      见“祝版”。
  • 白板[bái bǎn]
      1.亦作“白版”。 2.不施油漆的木板。 3.指不施油漆的木门。 4.自汉以来﹐授官皆有印章。授官只用板书而无诏敕印章﹐称“白板”。即无诰命之官。 5.麻将牌中不刻字样或花纹的牌。

板[bǎn]字在开头的词语

  • 板榦[bǎn gàn]
      古代筑城或筑墙的用具。榦,夹板两旁支撑的木柱。《左传·宣公十一年》:“令尹 蔿艾猎 城 沂,使封人虑事,以授司徒。量功命日,分财用,平板榦……事三旬而成,不衍於素。”晋 张华《博物志·异闻》:“代城 始筑,立板榦,一旦亡,西南四五十板於泽中自立。”唐 柳宗元《终南山祠堂碑序》:“乃徵土工、木工、石工,备器执用,来会祠下,斩板榦,礱柱础,陶瓴甓,筑垣墉。”清 钱谦益《故叔父山东按察司副使春池府君行状》:“公蒐军实,缮板榦,具舟车,偫糗粮。”
  • 板障[bǎn zhàng]
      ①练习翻越障碍物用的设备,是用木板做成的,像板壁一样。②〈方〉板壁。
  • 板斧[bǎn fǔ]
      刃平而宽的大斧子。 一种古兵器,斧刃较通常所用者平宽。因通俗故事中说“程咬金只有三板斧的本事”而转喻开创事业或压服别人的手段
  • 板角[bǎn jiǎo]
      牛角。代指牛。
  • 板舆[bǎn yú]
      1.古代一种用人抬的代步工具。多为老人乘坐。 2.晋潘岳《闲居赋》:“太夫人乃御板舆,升轻轩,远览王畿,近周家园。”后因以代指官吏在任迎养父母之词。
  • 板升[bǎn shēng]
      蒙语“房舍”之意。源于汉语。明朝后期中原的汉族兵民迁徙到俺答汗统治的土默特地区,在那里修筑房舍,开垦荒地,建立村落,从事农﹑副﹑手工业生产,向俺答汗等领主交纳租税。当地蒙古族将这些房舍﹑村落和汉族百姓称为“板升”。后亦泛指土木建筑的房舍﹑城堡及周围的园田。明末,后金与明交接地带汉人建立的村舍也被称作“板升”。
  • 板刀面[bǎn dāo miàn]
      江湖黑话。喻杀人后丢入水中。
  • 板籍[bǎn jí]
      1.即户籍。 2.印版与书籍。 登记户口、土地的簿册
  • 板门[bǎn mén]
      木板门。
  • 板搭[bǎn dā]
      见“板闼”。
  • 板荒[bǎn huāng]
      多年废耕而板结的荒地。
  • 板録[bǎn lù]
      登记户籍。
  • 板田[bǎn tián]
      土壤板结的田。
  • 板仗[bǎn zhàng]
      即按拍的拍板。
  • 板帐[bǎn zhàng]
      见“板帐钱”。
  • 板羽球[bǎn yǔ qiú]
      双方在中隔横网的球场两边以木板互相对拍羽球的一项球类运动。球场长12米,宽4.50板羽球6.50米。网柱高1.65米,网中央离地面1.5米。球重4板羽球6克,用三根白色羽毛插在圆状木托或橡皮托上。球拍木制,长35厘米,拍面宽17厘米。比赛方法与羽毛球相似,分单打和双打,男子为五局三胜,女子为三局二胜。单打每局15分,双打每局21分。
  • 板鄣[bǎn zhāng]
      见“板障”。
  • 板人[bǎn rén]
      反应迟钝的人。
  • 板厘[bǎn lí]
      指定例的捐税。
  • 板城渚口[bǎn chéng zhǔ kǒu]
      古代黄河中段的重要渡口。故址在今河南荥阳县汜水镇东北。
  • 板滞[bǎn zhì]
      (文章、图画、神情等)呆板:两眼板滞。
  • 板桥[bǎn qiáo]
      木板架设的桥。
  • 板房[bǎn fáng]
      1.内廷处理诏书公文之处。 2.用木板隔成的房间。亦指用木板搭建的简陋房屋。
  • 板车[bǎn chē]
      一种人力或兽力牵引的大车。有双轮﹑三轮或四轮的。 一种以其平板部分载货或载人的非机动车辆
  • 板鸭[bǎn yā]
      经盐渍并压成扁平状后风干了的鸭子。 将鸭子去毛洗净后加以盐渍、压制并风干而制成的一种食品
  • 板学[bǎn xué]
      谓刻板地模仿。
  • 板巾[bǎn jīn]
      道士戴的帽子。俗称瓦楞帽。
  • 板筑[bǎn zhù]
      同‘版筑’。
  • 板报[bǎn bào]
      黑板报。 工厂、机关、学校等单位办的一种写在黑板上的宣传报道
  • 板插[bǎn chā]
      筑墙的板和掘土的锹。借指掘土筑墙。插,通“锸”。
  • 板桩[bǎn zhuāng]
      用板做的桩。 用板做的桩
  • 板疮[bǎn chuāng]
      指受刑挨板子的创伤。
  • 板弱[bǎn ruò]
      呆板,不生动。
  • 板烟[bǎn yān]
      压成块状或片状的烟丝。
  • 板腐[bǎn fǔ]
      古板迂腐。
  • 板齿[bǎn chǐ]
      指门牙。
  • 板牙[bǎn yá]
      ①〈方〉门牙。②〈方〉臼齿。③切削外螺纹的刀具。
  • 板瓦[bǎn wǎ]
      瓦的一种,瓦面较宽,弯曲的程度较小。
  • 板金[bǎn jīn]
      至今为止尚未有一个比较完整的定义,根据国外某专业期刊上的一则定义可以将其定义为:钣金是针对金属薄板(通常在6mm以下)一种综合冷加工工艺,包括剪、冲/切/复合、折、焊接、铆接、拼接、成型(如汽车车身)等。 其显著的特征就是同一零件厚度一致。
  • 板对[bǎn duì]
      指诗文中呆板的对偶句。
  • 板头[bǎn tóu]
      1.指过去刷印书籍雕板的板面数。 2.指零散的木板。
  • 板擦儿[bǎn cār]
      擦黑板的用具,一般是在小块木板上加绒布或棕毛制成。 擦拭黑板的刷子
  • 板蓝[bǎn lán]
      爵床科植物马蓝的别名。叶和根均可入药。
  • 板渚[bǎn zhǔ]
      见“板城渚口”。
  • 板榻[bǎn tà]
      木板所制狭长而较矮的坐卧之具。
  • 板鼓[bǎn gǔ]
      打击乐器,一面蒙牛皮,鼓框内膛呈喇叭形,上口径约一寸,发音脆亮,是戏曲乐队中的指挥乐器。 一面蒙有牛皮、发音响脆的打击乐器,用于乐队指挥
  • 板笏[bǎn hù]
      即笏,手板。
  • 板肋[bǎn lèi]
      指胸部或背部结实隆起的肌肉。
  • 板脂[bǎn zhī]
      即板油。
  • 板帐钱[bǎn zhàng qián]
      南宋时官府进行贪污勒索的一种名目。
  • 板式[bǎn shì]
      戏曲唱腔的节拍形式,如京剧中的慢板、快板、二六、流水等。
  • 板画[bǎn huà]
      即版画。用刀子和笔等工具,在不同材料的版面上刻画后印出来的图画。
  • 板定[bǎn dìng]
      肯定;必定;一定。
  • 板录[bǎn lù]
      登记户籍。
  • 板职[bǎn zhí]
      古代授予老人的名誉职衔。
  • 板脸[bǎn liǎn]
      绷紧面孔。表示严肃﹑不悦或冷淡。
  • 板棚[bǎn péng]
      木板搭的棚子。
  • 板带[bǎn dài]
      宽而硬的腰带。
  • 板岩[bǎn yán]
      由页岩等泥质岩石变质而成的岩石。均匀致密且具有板状劈理,质地坚硬,敲击有清脆响声,可劈成平整石板。可作屋瓦等建筑材料。
  • 板板正正[bǎn bǎn zhèng zhèng]
      1.犹言平平正正。 2.形容表情严肃。
  • 板刺[bǎn cì]
      犹名片。古时书写名字于竹木片上,作访问通名之用。
  • 板榜[bǎn bǎng]
      木板匾额。
  • 板户[bǎn hù]
      沿海以煎盐为生的人家。
  • 板规[bǎn guī]
      常规,定例。
  • 板壁[bǎn bì]
      分隔房间的木板墙。 房间的木隔板
  • 板位[bǎn wèi]
      古代百官朝见皇帝之前按品秩发的位次牌。
  • 板儿爷[bǎn ér yé]
      对三轮人力车夫的谑称。 对三轮人力车夫的谑称
  • 板荡[bǎn dàng]
      〈书〉《诗经.大雅》有《板》、《荡》两篇,都是写当时政治黑暗、人民痛苦的。后来用‘板荡’指政局混乱,社会动荡不安。
  • 板櫈[bǎn dèng]
      见“板凳”。
  • 板渚隋堤[bǎn zhǔ suí dī]
      指板渚津和隋堤柳,谓古渡岸柳的宜人景色。
  • 板桌[bǎn zhuō]
      只有板面而无抽屉的桌子。
  • 板蓝根[bǎn lán gēn]
      一年或二年生草本植物菘蓝的根。用作中药。有清热、解毒、凉血的功用。可治流感、流脑、乙脑、肺炎、丹毒、热毒发斑、神昏吐衄、咽肿和疮疹等。 一种常用中药,可以败火解毒,预防疾病
  • 板子[bǎn zi]
      ①片状的较硬的物体(多指木质的)。②旧时拷打或施行体罚用的长条形的木板或竹片。
  • 板刀[bǎn dāo]
      短柄的窄而长的刀。
  • 板结[bǎn jié]
      土壤因缺乏有机质,结构不良,灌水或降雨后地面变硬,不利于农作物生长,叫做板结。
  • 板块[bǎn kuài]
      大地构造理论指由地质上的活动地带划分的岩石圈的构造单元。全球共分为六大板块,即欧亚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大板块又可划分成小板块。
  • 板卒[bǎn zú]
      筑城的役卒。
  • 板蹋蹋[bǎn tà tà]
      形容死板。
  • 板阁[bǎn gé]
      1.木板楼阁。 2.用木板隔成的夹室。
  • 板胡[bǎn hú]
      胡琴的一种,琴筒呈半球形,口上蒙着薄板。发音高亢。 一种发音高亢的胡琴类乐器,以琴筒口蒙薄板和用细钢丝作琴弦为特征
  • 板墨[bǎn mò]
      刻版墨印。
  • 板闸[bǎn zhá]
      水闸上为调节流量安装的木板闸门。
  • 板油[bǎn yóu]
      猪的体腔内壁上呈板状的脂肪。 猪腹腔内面的板状脂肪
  • 板桐[bǎn tóng]
      古代传说仙人所住之山名。
  • 板平[bǎn píng]
      1.谓抹平,弄平。 2.形容面部表情严肃而没有变化。 抹平,弄平板平皱纹

板[bǎn]字在中间的词语

  • 老八板儿[lǎo bā bǎnr]
      〈方〉拘谨守旧,也指拘谨守旧的人。
  • 趿拉板儿[tā la bǎnr]
      ∶在前面安上襻儿的无帮木板鞋。 〈方〉∶在前面安上襻儿的无帮木板鞋
  • 木板鞋[mù bǎn xié]
      木屐。
  • 玉板师[yù bǎn shī]
      笋的别名。
  • 淌板船[tǎng bǎn chuán]
      即躺板船。一种专载客﹑走长途的船。
  • 线板儿[xiàn bǎn ér]
      作针黹时缠线用的板。
  • 夹板气[jiā bǎn qì]
      指来自对立的双方的责难:受夹板气。 指责难来自对立的双方夹板气不好受
  • 地板革[dì bǎn gé]
      铺地面用的人造革,有各种图案花纹,坚固耐磨。
  • 坐冷板櫈[zuò lěng bǎn dèng]
      见“坐冷板凳”。
  • 帆板运动[fān bǎn yùn dòng]
      借助风帆力量,驾驭无舵、无坐舱船只滑行前进的一项水上运动。帆板有板体、帆杆、三角帆和带有万向节的桅杆组成。比赛办法与帆船运动相似。
  • 扎板儿[zhā bǎn ér]
      曲艺艺人表演时用来打拍子的竹板。
  • 负板褲[fù bǎn kù]
      粗制的衣服。
  • 老板娘[lǎo bǎn niáng]
      老板的妻子。
  • 鬼板眼[guǐ bǎn yǎn]
      方言。犹言鬼把戏。
  • 鹤板书[hè bǎn shū]
      即鹤版。
  • 篮板球[lán bǎn qiú]
      篮球运动中﹐投篮未中﹐球体碰到篮板或篮圈后弹出﹐称为篮板球。
  • 竹板书[zhú bǎn shū]
      又称“快板书”。说书曲艺形式之一,表演时手打竹板,节奏明快地相伴和。 又称“快板书”。说书曲艺形式之一,表演时手打竹板,节奏明快地相伴和
  • 呱嗒板儿[guā da bǎnr]
      ①演唱快板儿等打拍子用的器具,由两块大竹板或若干块小竹板用绳连接而成。②〈书〉趿拉板儿(tā.labǎnr)。
  • 老板子[lǎo bǎn zi]
      熟练的赶车人。
  • 吃板子[chī bǎn zi]
      挨板子。指受笞刑。
  • 杉板子[shān bǎn zi]
      即舢舨。一种用桨划的小船。
  • 黑板报[hēi bǎn bào]
      工厂、机关、团体、学校等办的报,写在黑板上,内容简短扼要。 写在黑板上的宣传性或知识性的小型报栏
  • 看板娘[kàn bǎn niáng]
      方言。指商店的女服务员。
  • 七板子[qī bǎn zi]
      1.亦作“七板儿”。 2.秦淮河上一种有篷而周围无走沿的小游艇。
  • 地板蜡[dì bǎn là]
      用来擦地的蜡。 用来擦地的蜡
  • 木板书[mù bǎn shū]
      用木刻板印成的书。
  • 丁板子[dīng bǎn zi]
      切菜的砧板。
  • 杂板令[zá bǎn lìng]
      指学无专长的人。
  • 平板仪[píng bǎn yí]
      测量地形用的仪器,可以测量高度和距离,由照准仪(用于瞄准方向和测距的仪器)、图板和三脚架等组成。
  • 皮板儿[pí bǎnr]
      指皮桶子的底板﹐即毛下的皮。 指皮桶子毛下面的皮
  • 檐板汉[yán bǎn hàn]
      粗笨的人。
  • 皮板毛[pí bǎn máo]
      从各种屠宰牲畜皮张上取得的毛﹐主要用于制毡和织造粗呢。
  • 玉板僧[yù bǎn sēng]
      笋的别名。
  • 烂板凳[làn bǎn dèng]
      比喻呆坐一地,忘时废事。
  • 负板袴[fù bǎn kù]
      粗制的衣服。
  • 简板对[jiǎn bǎn duì]
      古代律诗首联﹑颔联用对偶﹐似简板相对﹐称简板对。
  • 大板车[dà bǎn chē]
      一种用人力拉的较大的运货平板车。又称“榻车”。
  • 吃板刀面[chī bǎn dāo miàn]
      旧时江湖黑话。指被砍死后再推入水中。犹如板刀切面下汤水,故云。
  • 手板支颐[shǒu bǎn zhī yí]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简傲》:“王子猷作桓车骑参军。桓谓王曰:‘卿在府久,比当相料理。’初不答,直高视,以手版拄颊云:‘西山朝来,致有爽气。’”后以“手板支颐”为闲散自适之典。
  • 花板肉[huā bǎn ròu]
      指半精半肥的搭花肉。俗称五花肉。
  • 坐板疮[zuò bǎn chuāng]
      夏令臀部皮肤所生的一种疮疡。初起小颗粒,后则蔓延成片。
  • 挨板子[ái bǎn zi]
      比喻受批评或受处分。如:老账没还,又背新账,这不是找着挨板子吗?——蒋子龙《机电局长的一天》。
  • 光板儿[guāng bǎnr]
      ①磨掉了毛的皮衣服或皮褥子。②指没有轧上花纹和字的铜元。 磨掉了毛的皮衣服或皮褥子
  • 担板汉[dān bǎn hàn]
      呆笨﹑不灵活的汉子。
  • 桌椅板凳[zhuō yǐ bǎn dèng]
      泛指一般的家具。
  • 玉板鲊[yù bǎn zhǎ]
      1.亦作“玉版鲊”。 2.用鳣﹑鲟制成的鱼干。宋梅尧臣有《和韩子华寄东华市玉版鲊》诗。
  • 一椽板屋[yī chuán bǎn wū]
      原指小屋,借指狭小的船舱。
  • 腰板儿[yāo bǎnr]
      1.人的腰部和背部。2.挺起腰板儿。3.借指体格。如:他八十多了,腰板儿还挺硬朗。4.意志力。如:这人腰板不硬。

板[bǎn]字的成语

  • 铁板不易[tiě bǎn bù yì]
      易:变易,更改。像铁板那样不能改变。形容不变的,不可更改的。
  • 铁板注脚[tiě bǎn zhù jiǎo]
      注脚:解释字句的文字。指最具权威,不可动摇的注解。
  • 过桥抽板[guò qiáo chōu bǎn]
      比喻目的达到后,就把帮助过自己的人一脚踢开。
  • 板上钉钉[bǎn shàng dìng dīng]
      在石板上钉上铁钉。比喻事情已经决定,不能改变。 比喻事情已经决定,无可改变 海云是已经定性,已经作了板上钉钉的正式结论的阶级敌人。—— 王蒙《蝴蝶》
  • 受夹板罪[shòu jiā bǎn zuì]
      夹在中间受罪,两头不讨好。 夹在中间受罪,两头不讨好
  • 有板有眼[yǒu bǎn yǒu yǎn]
      板:演奏民族音乐或戏曲时用来打拍子的乐器;眼:戏曲中的拍子。指唱腔合乎节拍。亦指言语行事有节奏、有条理。 比喻有条理,有层次说起话来有板有眼
  • 拍板成交[pāi bǎn chéng jiāo]
      比喻交易成立或事情达成协议。
  • 后台老板[hòu tái lǎo bǎn]
      戏班子的老板。指背后操纵、支持的人或集团。 原指旧戏班子的班主,现在常用来比喻在背后操纵、支持的人或集团,有贬义
  • 白板天子[bái bǎn tiān zǐ]
      没有国玺的皇帝。
  • 铁板歌喉[tiě bǎn gē hóu]
      形容豪迈的演唱。
  • 荆笔杨板[jīng bǐ yáng bǎn]
      荆:晋惠帝时权臣楚王司马玮;杨:晋惠帝时权臣杨骏;板:诏书。形容权臣专权用事。
  • 坐冷板凳[zuò lěng bǎn dèng]
      冷:凉。比喻因不受重视而担任清闲的职务。也比喻长期等候工作或长久地等待接见。
  • 一板正经[yī bǎn zhèng jīng]
      正经:端庄正派。原指一部合乎道德规范的经典。后用以形容态度庄重严肃,郑重其事。有时含讽刺意味。
  • 离弦走板[lí xián zǒu bǎn]
      比喻言行偏离公认的准则。
  • 一鼓一板[yī gǔ yī bǎn]
      鼓、板都是演唱时用以调和节奏的,两者不可分离,因以喻互相帮衬。
  • 倒持手板[dǎo chí shǒu bǎn]
      古代官员持手板以朝。倒持手板,指惊惶失态。同“倒执手版”。
  • 老古板[lǎo gǔ bǎn]
      指守旧的人。 极守旧;守旧的人人一过三十,就该…扪心自问他是否有几分像一个老古板
  • 拍板定案[pāi bǎn dìng àn]
      比喻作出决定。
  • 铁板钉钉[tiě bǎn dìng dīng]
      ①犹言硬碰硬。比喻说话办事坚决、干脆。②比喻已成定论。 在铁板上钉的钉子不易拔下来。指已成定局或决定的事情,不能更改
  • 铁板一块[tiě bǎn yī kuài]
      比喻结合紧密,不可分裂的整体。 比喻内部团结一致,难以分化
  • 冷板凳[lěng bǎn dèng]
      比喻清苦、冷落的职务或位置。常指担任乡村塾师或受到冷遇。也指清唱。
  • 三眼一板[sān yǎn yī bǎn]
      眼,板:戏曲音乐的节拍。比喻言语、行动有条理或合规矩。有时也比喻做事死板,不懂得灵活掌握。
  • 尺板斗食[chǐ bǎn dòu shí]
      旧时形容小官位低禄少。
  • 铁板铜琶[tiě bǎn tóng pá]
      形容豪迈激越的文章风格。同“铁板铜弦”。
  • 中原板荡[zhōng yuán bǎn dàng]
      中原:指我国中部,泛指天下;板荡:本《诗经》篇名,内容指周厉王昏淫无道。常用以比喻时局动荡危急。
  • 受夹板气[shòu jiā bǎn qì]
      夹在中间受气,两头不讨好。 夹在中间受气,两头不讨好
  • 一根一板[yī gēn yī bǎn]
      方言。原原本本,一五一十。
  • 一板一眼[yī bǎn yī yǎn]
      比喻言语、行动有条理或合规矩。有时也比喻做事死板,不懂得灵活掌握。 同“一板三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