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新华字典>晋组词

晋相关字典

晋[jìn]字在开头的词语

  • 晋帖[jìn tiē]
      指晋人的书迹或其摹本﹑刻帖。
  • 晋授[jìn shòu]
      清制,已得封典的官员,遇朝廷庆典,得再次请封。本人称授,尚存的曾祖父母﹑祖父母﹑父母及妻称封,已死的称赠,也称“晋授”。参阅《清会典.吏部九.验封清吏司》。
  • 晋鼎[jìn dǐng]
      鲁昭公二十九年,晋国大夫赵鞅和荀寅把前执政范宣子所制的刑法刻铸在鼎上,公之于众。后遂以“晋鼎”指代国法。
  • 晋封[jìn fēng]
      加封。
  • 晋剧[jìn jù]
      山西地方戏曲剧种之一,由蒲剧派生而成。流行于该省中部地区。也叫山西梆子、中路梆子。 山西地方戏曲剧种之一,由蒲剧派生而成,流行于该省中部地区;也叫“山西梆子”、“中路梆子”
  • 晋食[jìn shí]
      进献食品。
  • 晋鼓[jìn gǔ]
      1.鼓名。作乐时与钟相应和。 2.特指晋国的鼓。
  • 晋秩[jìn zhì]
      进升官职或等级。
  • 晋贤风[jìn xián fēng]
      指晋代文士的一种狂放自傲的风习。
  • 晋盛[jìn shèng]
      犹兴盛。
  • 晋京[jìn jīng]
      1.晋朝的京城。指洛阳。 2.进京,到京城。
  • 晋绅[jìn shēn]
      旧时官宦的装束。亦借指官宦。
  • 晋邦[jìn bāng]
      指春秋时代的晋国。
  • 晋谒[jìn yè]
      〈书〉进见;谒见。 进见;拜谒;拜见
  • 晋明[jìn míng]
      犹英明,圣明。语本《易.晋》:“晋,进也。明出地上。”
  • 晋见[jìn jiàn]
      进见。 进见;前去会见
  • 晋职[jìn zhí]
      晋升到较高的职位。 晋升到较高的职位
  • 晋竖[jìn shù]
      《左传。成公十年》:“晋侯梦大厉……公疾病,求医于秦。秦伯使医缓为之。未至,公梦疾为二竖子,曰:‘彼,良医也,惧伤我,焉逃之?’其一曰:‘居肓之上,膏之下,若我何?’医至,曰:‘疾不可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达之不及,药不至焉,不可为也。’”后以“晋竖”称病魔。
  • 晋级[jìn jí]
      升到较高的等级。 晋升到较高的等级加官晋级
  • 晋阳关[jìn yáng guān]
      古关名。在今山西省太原市。
  • 晋年[jìn nián]
      晋陶潜自以曾祖陶侃为晋世宰辅,不欲出仕新朝,故所著文章,在义熙以前均书晋氏年号,永初以后则只记甲子,以示追思前朝之意。见《宋书.隐逸传.陶潜》。后遂以“晋年”指怀念故朝之思。
  • 晋元帝[jìn yuán dì]
      晋元帝(276-322)即“司马睿”。东晋王朝的建立者。字景文,河内温县(今河南温县西南)人。公元307年任安东将军、都督扬州江南诸军事。出镇建康(今江苏南京),统治长江中下游和珠江流域。西晋灭亡后,于317年即帝位,都建康,史称东晋。

晋[jìn]字的成语

  • 秦欢晋爱[qín huān jìn ài]
      春秋时,秦晋两国不止一代互相婚嫁。泛指两家联姻。 见“秦晋之缘”秦欢 晋爱成 吴越,料今生缘分拙。—— 元. 向贲《醉花阴》
  • 晋用楚材[jìn yòng chǔ cái]
      指一国聘用别国的人材。
  • 秦晋之好[qín jìn zhī hǎo]
      春秋时,秦晋两国不止一代互相婚嫁。泛指两家联姻。
  • 秦晋之匹[qín jìn zhī pǐ]
      春秋时,秦晋两国世代互相婚嫁。泛指两家联姻。
  • 唐临晋帖[táng lín jìn tiě]
      临:摹仿字画;帖:书法、绘画的范本。唐人书法多临摹晋人范本,脱胎变化而成。比喻善临摹,少独创。
  • 楚才晋用[chǔ cái jìn yòng]
      比喻用才不当。
  • 秦晋之缘[qín jìn zhī yuán]
      春秋时,秦晋两国不止一代互相婚嫁。泛指两家联姻。
  • 加官晋爵[jiā guān jìn jué]
      加封官阶,晋升爵位。晋:晋升。
  • 秦约晋盟[qín yuē jìn méng]
      盟:盟誓。春秋时期秦晋两国君主世代联姻。指婚约。
  • 晋惠闻蛙[jìn huì wén wā]
      比喻愚昧寡闻。
  • 晋阳之甲[jìn yáng zhī jiǎ]
      指地方官吏因不满朝廷而举兵为兴“晋阳之甲”。
  • 皮里晋书[pí lǐ jìn shū]
      晋书:唐朝房玄龄等撰写的一部史书。比喻博学。

晋[jìn]字在结尾的词语

  • 西晋[xī jìn]
      朝代名。见“晋”。 中国于公元265-317年的朝代,司马炎所建,建都洛阳
  • 汾晋[fén jìn]
      指汾水流域。亦特指山西省太原地区。
  • 井晋[jǐng jìn]
      北汉的代称。山西简称晋。东有太行山,西有吕梁山,南有中条山,北有长城,形如井字,五代时属北汉疆域。故称。
  • 中晋[zhōng jìn]
      指迁都建康后的晋朝。亦称东晋。
  • 二晋[èr jìn]
      指西晋﹑东晋。
  • 子晋[zǐ jìn]
      王子乔的字。神话人物。相传为周灵王太子,喜吹笙作:凤凰鸣,被浮丘公引往嵩山修炼,后升仙。
  • 东晋[dōng jìn]
      朝代,公元317-420,自元帝(司马睿)建武元年起到恭帝(司马德文)元熙二年止。建都建康(今南京)。
  • 六卿分晋[liù qīng fēn jìn]
      春秋后期﹐晋国范氏﹑中行氏﹑知氏﹑韩氏﹑赵氏﹑魏氏六卿秉持国政﹐并相继改革田亩制﹑税制﹐图谋富强﹐相互兼并﹐导致晋室瓦解﹐最后分立为赵﹑韩﹑魏三国﹐史称“六卿分晋”。
  • 后晋[hòu jìn]
      五代之一,公元936—947,石敬瑭所建。参看〖五代〗。 五代的第三个朝代,石敬瑭所建立的。936年后唐河东节度使沙陀人石敬瑭,向契丹皇帝称儿皇帝,割云燕十六州给契丹,历二帝共十一年
  • 三家分晋[sān jiā fēn jìn]
      春秋晚期,晋国各世卿为夺取晋国政权相互兼并,至公元前453年,赵、韩、魏三家三分晋地,晋君成为附庸。前403年,周天子正式承认三家为诸侯。
  • 有晋[yǒu jìn]
      指晋代。有﹐词头。
  • 六晋[liù jìn]
      谓春秋末期晋国的六卿:知氏﹑范氏﹑中行氏﹑韩氏﹑魏氏﹑赵氏。
  • 福晋[fú jìn]
      满族称亲王、郡王等的妻子。 满语妻、贵妇的意思。专指清代宗王、郡王及亲王世子的正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