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新华字典>斯组词

斯相关字典

斯[sī]字在中间的词语

  • 康斯坦察[kāng sī tǎn chá]
      罗马尼亚最大海港。人口31.5万(1983年)。现代化大型海港,全国对外贸易一半经此。有造船、纺织、石油加工等工业。渔业基地。海滨疗养和旅游胜地。
  • 俄罗斯语[é luó sī yǔ]
      俄罗斯人的斯拉夫语;俄罗斯的官方语言。俄罗斯人的三种斯拉夫语,笼统地包括白俄罗斯语和乌克兰语。
  • 波斯胡[bō sī hú]
      旧称波斯人。借指识宝之人。
  • 波斯草[bō sī cǎo]
      即菠菜。
  • 法西斯蒂[fǎ xī sī dì]
      指法西斯主义的组织或成员。[意fascisti(fascista的复数)]
  • 托尔斯泰[tuō ěr sī tài]
      ①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лев николаевич тол-стой,1828-1910)。俄国作家。曾在高加索从军。1856年试图解放自己领地的农奴,但得不到农民的信任。次年游历西欧。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及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少年》、《青年》等。其作品对欧洲文学有很大影响。②阿列克赛.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алексейниколаевич толстой,1883-1945)。苏联作家。曾在彼得堡工学院读书。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任战地记者。十月革
  • 穆斯林[mù sī lín]
      阿拉伯文muslim的音译,意为“顺从者”。指顺从安拉的人。伊斯兰教徒的通称。 伊斯兰教的皈依者或信徒;服从安拉意志的人
  • 波斯眼[bō sī yǎn]
      波斯商人多经营珍宝古董,善于识别其真伪。因以“波斯眼”借指识别力很强的眼睛。
  • 麦克斯韦[mài kè sī wéi]
      磁通量单位。为纪念英国物理学家麦克斯韦(JamesClerkMaxwell)而命名。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1高斯时,垂直于磁力线方向的平面上每平方厘米通过的磁通量就是1麦克斯韦。简称麦。
  • 波斯猫[bō sī māo]
      一种毛色纯白,瞳孔一个蓝色、一个黄色的猫。 一种毛色纯白,瞳孔一个蓝色、一个黄色的猫
  • 螽斯振羽[zhōng sī zhèn yǔ]
      语本《诗.周南.螽斯》:“螽斯羽﹐诜诜兮﹐宜尔子孙﹐振振兮。”后以“螽斯振羽”谓子孙众多。
  • 爱斯基摩[ài sī jī mó]
    1. 萨克斯管[sà kè sī guǎn]
        气鸣乐器。由比利时乐器制造家萨克斯(adolphesax,1814-1894)于1840年创制。管身金属制,上细下粗,管上端平折,吹口装有单簧片,喇叭口朝上,形似烟斗。开二十四个音孔及两个高音键。常用于军乐队、爵士乐队,亦用于管弦乐队。
    2. 比斯开湾[bǐ sī kāi wān]
        北大西洋东部的海湾。面积22.3万平方千米。海岸平直,多沙滩。渔业发达。
    3. 贝斯开湾[bèi sī kāi wān]
        大西洋的一部分,在欧洲伊比利亚半岛和法国布列塔尼半岛之间。一般译为比斯开湾。 大西洋的一部分,在欧洲伊比利亚半岛和法国布列塔尼半岛之间。一般译为比斯开湾
    4. 李斯狗枷[lǐ sī gǒu jiā]
        秦李斯锁犬用过的枷。此为嘲笑滥收古董的趣语。
    5. 風斯在下[fēng sī zài xià]
        《庄子·逍遥游》:“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谓鹏鸟凭借风力而高飞。后以“风斯在下”比喻超越前贤。宋 陈善《扪虱新话·右军书东坡字鲁直诗》:“王右军 书本学 卫夫人,其后遂妙天下,所谓风斯在下也。”
    6. 波斯邸[bō sī dǐ]
        1.亦作“波斯店”。亦作“波斯馆”。 2.隋唐时期波斯等地商人开设于长安西市,供外来进贡的人进行珠宝古董交易的处所。
    7. 伊斯兰教[yī sī lán jiào]
        世界三大宗教之一。7世纪初阿拉伯半岛麦加人穆罕默德创立。信仰安拉(真主)为唯一的神,穆罕默德是安拉的使者,主要经典为《古兰经》,规定念清真言、礼拜、斋戒、纳天课、朝觐等为教徒(称为“穆斯林”)必遵的“功课”。主要有逊尼、十叶两大教派。广泛流传于亚、非、欧、美各国。7世纪中叶传入中国,旧称“回教”、“天方教”、“清真教”等。 穆斯林的宗教信仰,信仰安拉是唯一的神,信穆罕默德是安拉的使者
    8. 爱克斯光[ài kè sī guāng]
        也称X射线、伦琴射线。是一种电磁波,有很强的穿透能力。广泛用于医疗和科技方面。 也称X射线、伦琴射线。是一种电磁波,有很强的穿透能力。广泛用于医疗和科技方面
    9. 光斯欣[guāng sī xīn]
        犹光棍。
    10. 痕都斯坦[hén dōu sī tǎn]
        即印度。
    11. 乌斯藏[wū sī cáng]
        元明时对西藏的称呼。
    12. 波斯人[bō sī rén]
        也称“伊朗人”。伊朗的主体民族。另有少数分布在美国和伊拉克等国。约2100万人(1985年)。讲波斯语。信伊斯兰教。主要从事农业,兼营畜牧业;部分从事石油和毛、棉纺织工业。
    13. 奥斯卡奖[ào sī kǎ jiǎng]
        亦称“金像奖”、“学院奖”。1928年起由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颁发。奖品为一尊双手紧握长剑,站在电影胶片盘上的男性人体青铜塑像。设最佳影片、导演、男女主角等二十余个奖项。是世界上最有影响的电影奖。
    14. 法西斯党[fǎ xī sī dǎng]
        意大利的反动政党。“法西斯”为拉丁文的音译,原意为“束棒”,象征权威。1919年,墨索里尼创立“法西斯战斗团”,1921年改组为政党,称“国家法西斯党”。次年夺取政权,建立独裁统治,随之在国内推行法西斯化。1926年,该党成为唯一合法政党。1943年,意大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战败后瓦解。
    15. 密斯脱[mì sī tuō]
        见“密司忒”。
    16. 喀斯特[kā sī tè]
        指岩溶。由亚得里亚海岸的喀斯特(Karst)高地而得名。
    17. 波斯菊[bō sī jú]
        1.菊花名。一年或二年生草本植物。叶细,花白色或红色。 2.指波斯菊的花。
    18. 波斯湾[bō sī wān]
        简称“海湾”。印度洋阿拉伯海伸向西北的海湾。地处亚、非、欧三大洲的连接地带,地理位置十分重要。面积24.1万平方千米。波斯湾地区以蕴藏丰富的石油闻名于世,石油储量约占世界总储量的一半,产量占世界25%以上,有“世界油极”之称。
    19. 巴斯德[bā sī dé]
        (1822—1895) 法国著名微生物学家、化学家,近代微生物学的奠基人。 (1822—1895) 法国著名微生物学家、化学家,近代微生物学的奠基人
    20. 软斯金[ruǎn sī jīn]
        白银的隐语。

    斯[sī]字在结尾的词语

    • 黠戛斯[xiá jiá sī]
        古族名。汉称坚昆,魏晋间称结骨,唐称黠戛斯。主要分布在今叶尼塞河上游流域。从事畜牧,兼营农业和狩猎。有文字,今称“鄂尔浑-叶尼塞文”。唐贞观二十二年(公元648年)内附,唐以其地为坚昆都督府,隶燕然都护府。景龙四年(公元710年)后,曾受东突厥和回鹘的统治。开成五年(公元840年),黠戛斯破回鹘。大中元年(公元847年),唐封其首领为“英武诚明可汗”。大顺元年(公元890年),助唐平李克用叛乱。约10-12世纪,大量黠戛斯人移至天山西部地区,与当地居民融合为今日我国的柯尔克孜族和中亚的吉尔吉斯人。参阅《新
    • 在斯[zài sī]
        在这里。
    • 嘎斯[gā sī]
        1.亦作“嘠斯”。 2.毒气。
    • 通古斯[tōng gǔ sī]
        1.内蒙古自治区陈巴尔虎旗鄂温克族的旧称。1957年复称鄂温克族。 2.西方学者对属于阿尔泰语系的某些民族的泛称,包括我国的满族﹑赫哲族﹑鄂伦春族﹑鄂温克族等。 西方学者对阿尔泰语系的部分民族的合称,包括中国的满族、赫哲族、鄂伦春族、鄂温克族等
    • 覩斯[dǔ sī]
        复姓。战国魏有覩斯赞。见《战国策.魏策一》。
    • 于斯[yú sī]
        同“于此”。
    • 瓦斯[wǎ sī]
        气体。特指煤气、沼气等各种可燃气体。 气体,特指可燃气体,如煤气、沼气等
    • 蛅斯[zhān sī]
        见“蛅蟴”。
    • 露斯[lù sī]
        《诗.小雅.湛露》﹕“湛湛露斯﹐匪阳不晞。”后即用“露斯”指《诗.小雅.湛露》篇诗旨﹐表示友情深重。
    • 特克斯[tè kè sī]
        英文tex的音译。简称“特”。纺织统一规定的计量单位之一。用于表示纤维和纱线的粗细程度。1000米长的纤维或纱线在公定回潮率时重若干克,其粗细程度即为若干特克斯。特数愈大,纱愈粗;反之亦然。中国曾用于表示纤维和纱线细度的“号数”,等于“特数”。
    • 鞅斯[yāng sī]
        战国时商鞅和李斯的并称。
    • 若斯[ruò sī]
        如此。
    • 慄斯[lì sī]
        看人的脸色。《楚辞·卜居》:“寧超然高举以保真乎?将哫訾慄斯、喔咿嚅唲以事妇人乎?”王逸 注:“慄斯,承颜色也。”
    • 坚纽斯[jiān niǔ sī]
        罗马神话中守护门户的两面神,能瞻前顾后。每年元旦,罗马人向他献礼。公历1月的拉丁文名称即由他的名字衍化而来。
    • 鸡斯[jī sī]
        1.神话传说中的神马。 2.笄纚。
    • 枝斯[zhī sī]
        古代传说中的美玉名。
    • 竦斯[sǒng sī]
        传说中的人面神鸟名。
    • 鞅仪韦斯[yāng yí wéi sī]
        战国时商鞅﹑张仪﹑吕不韦和李斯的并称,四人皆为秦相。
    • 密斯[mì sī]
        见“密司”。
    • 惠更斯[huì gēng sī]
        (1629—1695) 荷兰数学家、天文学家、物理学家。光波动论的创立者。著作有《时钟》、《摆动的时钟》、《重力起因演讲录》、《论光》等。 (1629—1695) 荷兰数学家、天文学家、物理学家。光波动论的创立者。著作有《时钟》、《摆动的时钟》、《重力起因演讲录》、《论光》等
    • 毒瓦斯[dú wǎ sī]
        毒气的旧称。 一种有毒的气体
    • 挟斯[jiā sī]
        破败。
    • 色斯[sè sī]
        《论语.乡党》:“色斯举矣,翔而后集。”何晏集解引马融曰:“见颜色不善则去之。”后因以“色斯”指远遁以避世。
    • 和必斯[hé bì sī]
        乐器名。又名浑不似,火不思等。突厥语qobuz,qūpūz音译。波斯﹑阿拉伯古拨弦乐器,亦流行于我国西北等地区。
    • 痒斯斯[yǎng sī sī]
        形容有点儿痒。
    • 冰斯[bīng sī]
        唐李阳冰与秦李斯的并称。
    • 勒克斯[lè kè sī]
        照度单位,一流明的光通量均匀分布在一平方米面积上的照度,就是一勒克斯。简称勒。[英lux]
    • 鸒斯[yù sī]
        鸟名。乌鸦的一种。体形较小,腹下白,喜群飞齐鸣。又名鸦乌﹑鹎鶋。古诗文中常用以比喻贪利小人。
    • 威尼斯[wēi ní sī]
        世界著名水城和旅游中心。在意大利东北部。人口34.3万(1982年)。建于离陆地4千米的一百十八个小岛上,有一百七十七条水道贯通其间,四百多座桥梁将各岛连成一体。全城以舟代车,是世界上唯一不通行汽车的城市。以生产珠宝玉石工艺品、花边、刺绣等著称。市内有古老教堂、钟楼和宫殿。多海湾浴场。 意大利北部主要港口。世界独特的水上城市

    斯[sī]字的成语

    • 河汉斯言[hé hàn sī yán]
        河汉:银河,此比喻言论夸张荒诞;斯:此。把这番话看作是虚夸不实的言论。比喻大而无当,不可置信的话。
    • 亿万斯年[yì wàn sī nián]
        斯:语助词,无义。亿万年。形容长远的年代。旧时多用于祝国运绵长。 极言年代的久长,也形容时间无限久长
    • 风斯在下[fēng sī zài xià]
        斯:语助词。是因为大风在它下面。指大鹏鸟凭借风力而高飞。比喻超越前贤。
    • 漫条斯理[màn tiáo sī lǐ]
        慢条斯理,形容动作缓慢,不慌不忙。
    • 螽斯诜诜[zhōng sī shēn shēn]
        螽斯:昆虫;诜诜:形容众多。用以祝贺子孙众多。
    • 如斯而已[rú sī ér yǐ]
        如斯:象这样;而已:罢了。就是这样罢了。
    • 螽斯之庆[zhōng sī zhī qìng]
        螽斯:昆虫名,产卵极多;衍:延续;庆:喜庆。旧时用于祝颂子孙众多。
    • 极口项斯[jí kǒu xiàng sī]
        指满口赞誉。项斯、唐代诗人,为杨敬之所器重,敬之赠诗有“平生不解藏人善,到处逢人说项斯”之句。
    • 朝斯夕斯[zhāo sī xī sī]
        早上这样,晚上也这样。形容求学勤奋而有恒心。
    • 赫斯之怒[hè sī zhī nù]
        赫:怒意。形容帝王盛怒。
    • 莫斯为甚[mò sī wéi shèn]
        莫:无;甚:严重,超过。没有什么能超过这个的了。
    • 豁然确斯[huò rán què sī]
        指明白透彻。
    • 方斯蔑如[fāng sī miè rú]
        方:比;斯:此;蔑:没有。与此相比,没有比得上的。多指为人的情操。
    • 螽斯衍庆[zhōng sī yǎn qìng]
        螽斯:昆虫名,产卵极多;衍:延续;庆:喜庆。旧时用于祝颂子孙众多。
    • 斯抬斯敬[sī tái sī jìng]
        形容双方客客气气,很有礼貌。
    • 斯斯文文[sī sī wén wén]
        形容举目文雅。
    • 斯文一派[sī wén yī pài]
        斯文:指文人或儒者。指文人学者或学问归属同一流派。
    • 斯文扫地[sī wén sǎo dì]
        斯文:指文化或文人;扫地:比喻名誉、信用、地位等完全丧失。指文化或文人不受尊重或文人自甘堕落。 不重视文化、不尊重文人,也指文人自甘堕落
    • 如应斯响[rú yìng sī xiǎng]
        形容反响极快。
    • 逝者如斯[shì zhě rú sī]
        用以形容光阴如流水一去不返。
    • 三复斯言[sān fù sī yán]
        三复:多次反复;斯言:这句话。反复朗读并体会这句话。形容对它极为重视。
    • 赫斯之威[hè sī zhī wēi]
        赫:显耀;斯:语助词;威:威严。指帝王或显耀人物威武奋发的样子。
    • 负乘斯夺[fù chéng sī duó]
        指才德不称其职会招致祸患。
    • 斯文一脉[sī wén yī mài]
        斯文:指文人或儒者。指文人学者或学问归属同一流派。
    • 慢条斯理[màn tiáo sī lǐ]
        原指说话做事有条有理,不慌不忙。现也形容说话做事慢腾腾,不不慌不忙。 缓慢而有条理。比喻从容不迫
    • 有求斯应[yǒu qiú sī yìng]
        斯:尽。只要有要求都能答应。
    • 螽斯之征[zhōng sī zhī zhēng]
        螽斯:昆虫名,产卵极多;征:征兆。指子孙众多的征兆。
    • 斯文委地[sī wén wěi dì]
        犹斯文扫地。指文化或文人不受尊重或文人自甘堕落。
    • 否终斯泰[pǐ zhōng sī tài]
        否:坏;泰:好,顺利。坏运到了尽头,好运就来了。

    斯[sī]字在开头的词语

    • 斯干之梦[sī gàn zhī mèng]
        贺人生子的颂词。典出《诗.小雅.斯干》:“乃寝乃兴﹐乃占我梦。吉梦维何……大人占之:维熊维罴﹐男子之祥。”
    • 斯翬[sī huī]
        指雉。语本《诗·小雅·斯干》:“如翬斯飞,君子攸躋。”朱熹 集传:“翬,雉。”《南史·褚炫传》:“从 宋明帝 射雉,帝至日中无所得,甚猜羞…… 炫 独曰:‘今节候虽适,而云雾尚凝,故斯翬之禽,骄心未警。’”
    • 斯文[sī wén]
        ①《论语.子罕》:“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斯:此。文:礼乐制度。)后以“斯文”指文人或文化:假充斯文|斯文之族|斯文扫地。②文雅:故作斯文|不尚斯文|还像方才大家坐着,说说笑笑,岂不斯文些儿!
    • 斯高[sī gāo]
        秦代大臣李斯与赵高的并称。
    • 斯禁[sī jìn]
        即棜。古代承放酒尊的礼器。为长方形的木盘﹐下有两杠﹐无足。
    • 斯箱[sī xiāng]
        指载粮的车子。箱﹐车箱。斯﹐助词。亦借指极多的粮食。语出《诗.小雅.甫田》:“曾孙之稼﹐如茨如梁。曾孙之庾﹐如坻如京。乃求千斯仓﹐乃求万斯箱。”郑玄笺:“成王见禾谷之税委积之多,于是求千仓以处之,万车以载之。”
    • 斯人[sī rén]
        1.此人。 2.犹斯民。指人民﹐百姓。
    • 斯榆[sī yú]
        1.亦作“斯褕”。 2.汉代西南地区部落名。
    • 斯鞅[sī yāng]
        秦李斯和商鞅的并称。
    • 斯文人[sī wén rén]
        1.士人;读书人。 2.举止文雅的人。
    • 斯翚[sī huī]
        指雉。语本《诗.小雅.斯干》:“如翚斯飞﹐君子攸跻。”朱熹集传:“翚,雉。”
    • 斯冰[sī bīng]
        秦李斯﹑唐李阳冰的并称。二人皆以篆书名世。
    • 斯干[sī gān]
        1.涧水。2.《诗.小雅》篇名。小序谓是周宣王建筑宫室落成时的祝颂歌辞﹐后人用为“俭宫室”之典。
    • 斯芬克司[sī fēn kè sī]
        ①即“狮身人面像”。古代埃及、希腊和西亚等地的一种石雕像。现存最大的为位于埃及吉萨哈夫拉金字塔前的巨像,建于公元前26世纪,长73米,高20米。据说古埃及以此象征帝王“法老”的威严。后泛指一切具有人头、牛头或羊头狮身的雕像和图案。②希腊神话中带翅膀的狮身人面女妖。传说她常令过路行人猜谜:什么动物早晨用四只脚,中午用两只脚,晚上用三只脚走路?猜不出者即遭杀害。后因被俄狄浦斯道破谜底是人而自杀。
    • 斯琅琅[sī láng láng]
        象声词。
    • 斯模大样[sī mó dà yàng]
        犹言大模大样。
    • 斯民[sī mín]
        指老百姓。
    • 斯喜[sī xǐ]
        秦李斯﹑汉曹喜的并称。二人皆书法名家。
    • 斯须[sī xū]
        片刻:礼乐不可斯须去身|长当从此别,旦复立斯须|斯须九重真龙出,一洗万古凡马空。
    • 斯缠[sī chán]
        相缠﹐纠缠。
    • 斯滥[sī làn]
        谓不自检束﹐胡作非为。语本《论语.卫灵公》:“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何晏集解:“滥,溢也。君子固亦有穷时,但不如小人穷则滥溢为非。”
    • 斯颜[sī yán]
        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