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新华字典>志组词

志相关字典

志[zhì]字的成语

  • 专心致志[zhuān xīn zhì zhì]
      致:尽,极;志:意志。把心思全放在上面。形容一心一意,聚精会神。 用心专一,聚精会神这两个人专心致志地计数
  • 众志成城[zhòng zhì chéng chéng]
      万众一心,象坚固的城墙一样不可摧毁。比喻团结一致,力量无比强大。 万众一心,像坚固的城堡一样不可摧毁。比喻大家团结一致,力量就无比强大
  • 壮志难酬[zhuàng zhì nán chóu]
      壮志:伟大的志向;酬:实现。伟大的志愿难以实现。
  • 薄志弱行[bó zhì ruò xíng]
      薄:脆弱,不坚定;弱:懦弱。意志不坚定,行为很懦弱。
  • 气冲志定[qì chōng zhì dìng]
      精力旺盛,意志坚定。
  • 托物喻志[tuō wù yù zhì]
      借事物以寄托自己远大的志向。
  • 笃志爱古[dǔ zhì ài gǔ]
      笃志:志向专一。志趣专一,爱好古典。
  • 平生之志[píng shēng zhī zhì]
      平生:一生。指一生的志向。
  • 豪情壮志[háo qíng zhuàng zhì]
      豪迈的情感,远大的志向。 指豪放的襟怀与伟大的理想激起他战斗的豪情壮志
  • 隐志相及[yǐn zhì xiāng jí]
      隐:忧伤;及:至,到。忧痛之心相通。形容互相同情。
  • 志美行厉[zhì měi xíng lì]
      志向高远,又能砥砺操行。
  • 以意逆志[yǐ yì nì zhì]
      意:意图;逆:猜度;志:心思。用自己的想法去揣度别人的心思。
  • 志士仁人[zhì shì rén rén]
      原指仁爱而有节操,能为正义牺牲生命的人。现在泛指爱国而为革命事业出力的人。
  • 厉志贞亮[lì zhì zhēn liàng]
      厉志:激励心志。志行坚贞,品德高尚。
  • 志盈心满[zhì yíng xīn mǎn]
      犹志得意满。
  • 淡泊明志[dàn bó míng zhì]
      指不追求名利才能使志趣高洁。 过疏远名利的生活以明确自己的志向
  • 夙心往志[sù xīn wǎng zhì]
      平素的心愿。前人的心志。以往的志向。
  • 志枭逆虏[zhì xiāo nì lǔ]
      枭:枭首,引申为消灭;逆:叛逆;虏:外族。立下志向,消灭敌人。
  • 风云之志[fēng yún zhī zhì]
      像风云那样雄大高远的志向。
  • 用志不分[yòng zhì bù fēn]
      志:心思;分:分散。用心志一,不分散注意力。指一心不二用。
  • 有志竟成[yǒu zhì jìng chéng]
      竟:终于。只要有决心,有毅力,事情终究会成功。
  • 行古志今[xíng gǔ zhì jīn]
      按古道行事,为当今服务。指时异势迁,不可食而不化。
  • 桑弧之志[sāng hú zhī zhì]
      旧时指男儿在四方干一番事业的志向。
  • 冥冥之志[míng míng zhī zhì]
      冥冥:专默精诚。专默精诚的意志。形容有远大理想和坚定信念。
  • 壮志凌云[zhuàng zhì líng yún]
      壮志:宏大的志愿;凌云:直上云霄。形容理想宏伟远大。 形容志向宏大,高入云霄
  • 鄙薄之志[bǐ bó zhī zhì]
      鄙薄:浅陋、微薄;志:志向。指微小的志向。多用作谦词。
  • 抟心揖志[tuán xīn yī zhì]
      指专心一志。
  • 松柏之志[sōng bǎi zhī zhì]
      指坚贞不移的志节。
  • 未竟之志[wèi jìng zhī zhì]
      没有完成的志向。 尚未实现的志愿
  • 觊觎之志[jì yú zhī zhì]
      觊觎:非分的希望或企图。指非分之想。
  • 人穷志短[rén qióng zhì duǎn]
      穷:困厄;短:短小。人的处境困厄,志向也就小了。 人处在贫困艰难之时,容易缺乏进取的志气所谓人穷志短,我那里敢和他较量,只索避了。——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 荡然肆志[dàng rán sì zhì]
      荡:放荡;肆:放纵。放荡不羁,无拘无束。
  • 有志难酬[yǒu zhì nán chóu]
      胸中的抱负难以实现。
  • 精心励志[jīng xīn lì zhì]
      磨炼意志,使心意纯正专一。
  • 志骄气盈[zhì jiāo qì yíng]
      犹志骄意满。
  • 致命遂志[zhì mìng suì zhì]
      致命:舍弃生命;遂:达到,实现。舍弃生命来实现理想。
  • 箕山之志[jī shān zhī zhì]
      旧时用以称誉不愿在乱世做官的人。同“箕山之节”。
  • 继志述事[jì zhì shù shì]
      继:继承;志:志向;述:叙述。继承先哲的志向来言事理政。
  • 志存高远[zhì cún gāo yuǎn]
      指立志很高远,有雄心壮志。
  • 同志合道[tóng zhì hé dào]
      志:志趣;道:道路。志趣相同,意见一致。
  • 博学笃志[bó xué dǔ zhì]
      笃:忠实,一心一意。广泛学习而意志坚定。
  • 壮志未酬[zhuàng zhì wèi chóu]
      酬:实现。旧指潦倒的一生,志向没有实现就衰老了。也指抱负没有实现就去世了。
  • 志在千里[zhì zài qiān lǐ]
      形容志向远大。
  • 降志辱身[jiàng zhì rǔ shēn]
      降低自己的意志,屈辱自己的身分。指与世俗同流合污。
  • 诗以道志[shī yǐ dào zhì]
      用诗歌表达自己的思想和志趣。
  • 志洁行芳[zhì jié xíng fāng]
      志向高洁,品行端正。
  • 离经辨志[lí jīng biàn zhì]
      离:指断句;经:指儒家经书;辨:明察;志:志向。读断经书文句,明察圣贤志向。
  • 求志达道[qiú zhì dá dào]
      指隐居以保全自己的意志,行义以贯彻自己的主张。是儒家一种理想的人生观。
  • 逊志时敏[xùn zhì shí mǐn]
      谦虚好学,时刻策励自己。
  • 气充志骄[qì chōng zhì jiāo]
      指心满意得,骄傲自大。
  • 笃志不倦[dǔ zhì bù juàn]
      笃志:志向专一;倦:厌倦。指学习志趣专一,不知疲倦。
  • 志大才短[zhì dà cái duǎn]
      指人志向大而才具不够。
  • 猛志常在[měng zhì cháng zài]
      比喻雄心壮志,至死不变。
  • 志大才疏[zhì dà cái shū]
      疏:粗疏,薄弱。指人志向大而才具不够。 立志远大而能力低下从小就要扎扎实实,不要志大才疏,贻误终生
  • 玩物溺志[wán wù nì zhì]
      玩:玩赏;物:器物;溺志:埋没志向。玩赏器物,埋没志向。指一心玩赏所喜爱的东西,就会消磨掉进取的意志。
  • 鹍鹏得志[kūn péng dé zhì]
      鹍鹏:传说中的极大的鱼和鸟。比喻有大志的人得到施展的机会。
  • 心志难夺[xīn zhì nán duó]
      心志:抱负,志向;夺:转移。形容意志坚定难移。
  • 人各有志[rén gè yǒu zhì]
      指每个人各自有不同的志向愿望,不能勉为其难。 各人都有各自不同的志向太祖曰:“人各有志,出处异趣,勉卒雅尚,义不相屈。”——《三国志.管宁传(附胡昭传)》
  • 矢志不屈[shǐ zhì bù qū]
      矢:誓。指立志决不屈服。
  • 四方之志[sì fāng zhī zhì]
      指志向远大。
  • 志在四方[zhì zài sì fāng]
      四方:天下。立志于天下。指有远大的抱负和理想。
  • 宏图大志[hóng tú dà zhì]
      宏伟的计划,远大的志向。
  • 砥志研思[dǐ zhì yán sī]
      专心致志,深思钻研。
  • 斗志昂扬[dòu zhì áng yáng]
      昂扬:情绪高涨。斗争的意志旺盛。 战斗的情绪高昂
  • 雄心壮志[xióng xīn zhuàng zhì]
      伟大的理想,宏伟的志愿。 远大的抱负,豪壮的理想雄心壮志销难尽,惹得旁人笑热魔。——清. 秋瑾《感时二章》
  • 寝丘之志[qǐn qiū zhī zhì]
      相传楚令尹孙叔敖临终时告诫其子勿受楚王所封肥美之地,而请受瘠薄的寝丘,以保长久不失。后因谓与世无争、知足知止之心为“寝丘之志”。
  • 胸怀大志[xiōng huái dà zhì]
      怀:怀藏。胸有远大志向。
  • 赍志没地[jī zhì mò dì]
      赍:怀抱着,带着;没:死。志愿没有实现就死了。
  • 励志如冰[lì zhì rú bīng]
      指激励意志使身心如同晶莹的冰一样清白。
  • 志气凌云[zhì qì líng yún]
      云:直上云霄。志气直上云霄。形容志向宏大,意气豪迈。
  • 赍志以殁[jī zhì yǐ mò]
      指怀抱着未遂的志愿而死去。同“赍志而殁”。
  • 志大量小[zhì dà liàng xiǎo]
      志:志向;量:度量。志向虽大,但心胸狭窄。
  • 达人雅志[dá rén yǎ zhì]
      达人:通达事理的人;雅:高雅,高尚;致:情趣。人品高尚,情趣深远。形容人的言谈举止不俗。
  • 励志冰檗[lì zhì bīng bò]
      形容在清苦的生活环境中激励自己的意志。
  • 洗心革志[xǐ xīn gé zhì]
      指彻底改变旧有心思和意向。
  • 染神乱志[rǎn shén luàn zhì]
      指思想受到迷惑扰乱。
  • 永志不忘[yǒng zhì bù wàng]
      永远记住,不遗忘。 永远记在心里
  • 终焉之志[zhōng yān zhī zhì]
      在此安身终老的想法。
  • 心虔志诚[xīn qián zhì chéng]
      虔:恭敬。心意恭敬、诚恳。
  • 旷志怡神[kuàng zhì yí shén]
      旷:开阔;怡:愉快。心境开阔,精神愉快。
  • 志志诚诚[zhì zhì chéng chéng]
      真心实意。
  • 利令志惛[lì lìng zhì hūn]
      因贪图私利而失去理智,把什么都忘了。同“利令智昏”。
  • 志趣不凡[zhì qù bù fán]
      志趣:志向和兴趣;凡:平凡。志向和兴趣很不平凡。
  • 心小志大[xīn xiǎo zhì dà]
      办事小心,抱负远大。
  • 轻世肆志[qīng shì sì zhì]
      藐视世俗,放荡心志。
  • 凌云之志[líng yún zhī zhì]
      凌云:高入云霄的志气。形容远大的志向。
  • 材剧志大[cái jù zhì dà]
      指才智多,志向大。
  • 宏才远志[hóng cái yuǎn zhì]
      宏:广博。杰出的才能和远大的志向。
  • 才清志高[cái qīng zhì gāo]
      清:清明,聪明伶俐。既聪明又有才能,也有高远的志向。
  • 坚心守志[jiān xīn shǒu zhì]
      坚心:下定决心;守志:恪守节操。坚定地恪守节操。旧指女子丧夫后不再改嫁。
  • 气冲志骄[qì chōng zhì jiāo]
      指气势冲盈,高傲自大。
  • 小人得志[xiǎo rén dé zhì]
      小人:指道德低下或行为不正派的人。指人格卑下的人人取得了权势。
  • 誓无二志[shì wú èr zhì]
      立下誓言决不变心。形容意志坚定专一。
  • 摧志屈道[cuī zhì qū dào]
      摧:摧折,放弃;道:道德。抛弃理想追求,失去道义节操。形容身处逆境,不能守操如一。 抛弃理想追求,失去道义节操
  • 贫不失志[pín bù shī zhì]
      失:丧失。贫困中不丧失志气。
  • 踌躇满志[chóu chú mǎn zhì]
      踌躇:从容自得的样子;满:满足;志:志愿。形容对自己取得的成就非常得意。 悠然自得,心满意足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庄子.养生主》
  • 胸无大志[xiōng wú dà zhì]
      心里没有远大志向。
  • 志满气骄[zhì mǎn qì jiāo]
      形容得意骄傲。同“志骄意满”。
  • 辑志协力[jí zhì xié lì]
      指同心合力。
  • 励志竭精[lì zhì jié jīng]
      指坚定意志,竭尽全力。
  • 玩物丧志[wán wù sàng zhì]
      玩:玩赏;丧:丧失;志:志气。指迷恋于所玩赏的事物而消磨了积极进取的志气。 玩弄无益之器物易于丧失意志,贻误大事 照这一说,那些不载道的文人就是玩物丧志。——朱自清《论严肃》
  • 蹈厉之志[dǎo lì zhī zhì]
      蹈厉:踏地猛烈。本形容舞蹈的动作威武有力。比喻奋发向上的志向。
  • 潜心笃志[qián xīn dǔ zhì]
      指专心致志。
  • 兵无斗志[bīng wú dòu zhì]
      士兵缺乏作战的决心和勇气。 军队的一种状态。意为部队的士兵缺乏作战的决心和勇气
  • 各言其志[gè yán qí zhì]
      各自表明自己的愿望和志向。
  • 守死之志[shǒu sǐ zhī zhì]
      守死:至死不变;志:志向。志向或某种思想、观点至死不变。
  • 志同道合[zhì tóng dào hé]
      道:途径。志趣相同,意见一致。
  • 屈心抑志[qū xīn yì zhì]
      比喻精神和志向都受到压抑。
  • 驰志伊吾[chí zhì yī wú]
      伊吾,今新疆哈密。以之表示向往在边塞建功立业。
  • 怀安丧志[huái ān sàng zhì]
      怀安:贪图安逸。贪图安逸会丧失志气。
  • 矢志捐躯[shǐ zhì juān qū]
      矢:誓。立志牺牲而不屈从。
  • 安心定志[ān xīn dìng zhì]
      指安下心来。
  • 一片志诚[yī piàn zhì chéng]
      志诚:心意诚恳。一片诚意。
  • 志坚行苦[zhì jiān xíng kǔ]
      行:行为。指意志坚定,行为刻苦。
  • 甘贫守志[gān pín shǒu zhì]
      甘受贫困,守住志节。
  • 神分志夺[shén fēn zhì duó]
      精神分散,志气丧失。
  • 放意肆志[fàng yì sì zhì]
      纵情而无所顾忌。
  • 鸿鹄之志[hóng hú zhī zhì]
      鸿鹄:天鹅,比喻志向远大的人;志:志向。比喻远大志向。 鸿鹄就是天鹅,飞得很高,所以用来比喻志向的远大嗟呼,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史记.陈涉世家》
  • 有志无时[yǒu zhì wú shí]
      有抱负而时运不济。
  • 言以足志[yán yǐ zú zhì]
      足:完成;志:意愿。言语能够用来表达意愿。指思想可以通过言语反映出来。
  • 遗形藏志[yí xíng cáng zhì]
      超脱形骸,舍弃心性,进入忘我的精神境界。
  • 销神流志[xiāo shén liú zhì]
      消耗精神,丧失意志。
  • 隐居求志[yǐn jū qiú zhì]
      隐居不仕,以实现自己的志愿。
  • 寒心销志[hán xīn xiāo zhì]
      形容担心忧虑。同“寒心消志”。
  • 千里之志[qiān lǐ zhī zhì]
      指远大的志向。
  • 诗以言志[shī yǐ yán zhì]
      用诗来表达自己的单向和决心。
  • 傲睨得志[ào nì dé zhì]
      傲睨:傲慢地斜眼看。得志:愿望实现。形容因实现愿望而看不起一切的神情。
  • 物微志信[wù wēi zhì xìn]
      微:小;志:心意;信:诚实。生物虽小,主地诚实。本指虫吟鸟鸣,准确及时。比喻人身份不高而内心诚实。
  • 矢志不渝[shǐ zhì bù yú]
      表示永远不变心。
  • 仁人志士[rén rén zhì shì]
      原指仁爱而有节操,能为正义牺牲生命的人。现在泛指爱国而为革命事业出力的人。 有德行、有志向、为理想而献身的人至于仁人志士,不幸偃蹇于卑投,竭力以行其所志,…——明. 归有光《送夹江张先生序》
  • 等夷之志[děng yí zhī zhì]
      等夷:匹敌。指臣下僭越朝廷之心。即夺权篡位之野心。
  • 志高行洁[zhì gāo xíng jié]
      志向高远,品行端正严肃。
  • 蝼蚁得志[lóu yǐ dé zhì]
      蝼蚁:蝼蛄和蚂蚁。比喻小人得势。

志[zhì]字在开头的词语

  • 志趣[zhì qù]
      意向;志向和兴趣:鄙人志趣在渔樵|各人志趣不同,不要强求一律。
  • 志胆[zhì dǎn]
      志气胆略。
  • 志治[zhì zhì]
      谓志虑清晰。
  • 志矢[zhì shǐ]
      练习用的箭,无镞。
  • 志思[zhì sī]
      情志,怀抱。
  • 志格[zhì gé]
      志向操守。
  • 志干[zhì gàn]
      器识才具。
  • 志诚[zhì chéng]
      诚实;用情专一。
  • 志图[zhì tú]
      志向抱负。
  • 志力[zhì lì]
      心智才力。晋 葛洪《抱朴子·勤求》:“察其聪明之所逮,及志力之所能辨,各有所授。”《北齐书·王怀传》:“怀 以武艺勋诚为 高祖 所知,志力未申,论者惜其不遂。”宋 叶适《定山瓜步石跋三堡坞状》:“江 南岸兵胆气自生,志力得展。”清 陆以湉《冷庐杂识·却老要诀》:“孟詵 年虽晚暮,志力如壮。”
  • 志念[zhì niàn]
      心意;思想。
  • 志功[zhì gōng]
      指动机与效果。
  • 志微[zhì wēi]
      微弱。《礼记.乐记》:“志微噍杀之音作,而民思忧。”王引之《经义述闻.礼记中》:“‘志’亦‘微’也。‘志’与‘职’古字通。《说文》:职,记微也。”孙希旦集解:“愚谓志微,《汉书.乐志》作‘纤微’是也。纤微,谓乐音纤细而微眇也。”一说:“志微,意细也。”见郑玄注。
  • 志向[zhì xiàng]
      人们在某一方面决心有所作为的努力方向。具有不同世界观和人生观的人有不同的志向。无产阶级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共产主义,并以此作为最远大的志向。从个人来说,志向主要通过选择职业来体现,个人应选择社会需要的、最能发挥个人特长的职业作为志向,并为实现志向而努力奋斗。
  • 志怪[zhì guài]
      记述怪异之事。古典小说的一类。盛于魏晋﹑南北朝。
  • 志书[zhì shū]
      1.记事之书。后指记载地方的疆域沿革﹑典章﹑山川古迹﹑人物﹑物产﹑风俗等的书。志,通“识”。 2.指正史中记载典章制度的篇章。
  • 志趋[zhì qū]
      1.小步行走。 2.犹志趣。
  • 志愿兵[zhì yuàn bīng]
      自愿服兵役的士兵。
  • 志事[zhì shì]
      抱负。
  • 志局[zhì jú]
      志气器量。
  • 志异[zhì yì]
      记载奇异之事。
  • 志愿书[zhì yuàn shū]
      表明志愿的书面凭证。
  • 志度[zhì dù]
      气度。
  • 志愿[zhì yuàn]
      ①志向和愿望:这是我一生的志愿|使祖国繁荣富强,是我们几代人的共同志愿。②有志于并情愿;自愿:志愿军|志愿救护队|我志愿当一名教师。
  • 志义[zhì yì]
      1.犹志节。 2.意义。
  • 志铭[zhì míng]
      即墓志铭。
  • 志乡[zhì xiāng]
      见“志向”。
  • 志工[zhì gōng]
      又名义工,为志愿工作者的简称。通常是指不求物质报酬,出于自由意愿,付出时间及精神,工作去服务社会及他人。
  • 志情[zhì qíng]
      心情。
  • 志榦[zhì gàn]
      意志坚强。
  • 志虑[zhì lǜ]
      1.精神;思想。 2.指志愿。
  • 志望[zhì wàng]
      心愿;志向。
  • 志鸟[zhì niǎo]
      精卫鸟的别名。
  • 志喜[zhì xǐ]
      谓表示喜悦。清张问陶有《重阳京兆榜发志喜》诗。
  • 志人[zhì rén]
      指守志隐逸之士。
  • 志文[zhì wén]
      即墓志铭。
  • 志好[zhì hǎo]
      志趣好尚。
  • 志分[zhì fēn]
      志向和才分。
  • 志节[zhì jié]
      志向和节操。
  • 志业[zhì yè]
      1.志向与事业。 2.专心其职业。志,通“识”。
  • 志性[zhì xìng]
      性情。
  • 志愿军[zhì yuàn jūn]
      由志愿人员组成的武装部队。与战争无直接关系的第三国公民,为帮助交战一方,以自愿的名义参加战争或武装冲突。如1950年中国人民为帮助朝鲜人民抗击美国的侵略,组成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志愿军军人享受战争法规规定的权利。
  • 志道[zhì dào]
      1.有志于道。语出《论语.里仁》:“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2.把道理记在心里。志,通“识”。
  • 志托[zhì tuō]
      犹寄兴。
  • 志哀[zhì āi]
      用某种方式表示哀悼。 表示哀悼下半旗志哀
  • 志圹[zhì kuàng]
      谓作墓志铭。志铭埋于圹中﹐故称。
  • 志心[zhì xīn]
      1.心气。 2.专心;诚心。
  • 志况[zhì kuàng]
      犹志趣。
  • 志士[zhì shì]
      有远大志向并有节操的人:志士仁人|爱国志士|志士不忘在沟壑|志士惜年,贤人惜日,圣人惜时。
  • 志意[zhì yì]
      1.思想;精神。 2.意愿。 3.犹意志。
  • 志名[zhì míng]
      根据事物特征而命之名。
  • 志讬[zhì tuō]
      犹寄兴。
  • 志状[zhì zhuàng]
      墓志和行状。
  • 志古[zhì gǔ]
      谓笃信古道。语本《孔子家语·五仪》:“生今之世,志古之道。”清 蒋涟《<于忠肃公集>序》:“余读公之文,而益知公之所以致此者,固由天挺奇姿,而亦由於积学志古,有所慕效而成。”
  • 志用[zhì yòng]
      犹器识。
  • 志石[zhì shí]
      即墓志。放在墓中刻有死者传记的石碑。

志[zhì]字在结尾的词语

  • 衔志[xián zhì]
      犹怀志。
  • 亢志[kàng zhì]
      坚持高尚的志气。
  • 僚志[liáo zhì]
      僚,指春秋楚国勇士熊宜僚。白公胜作乱,胁迫熊宜僚随从。僚不肯,“承之以剑,不动”。事见《左传.哀公十六年》。后以“僚志”称坚贞之志。
  • 谨志[jǐn zhì]
      1.谓牢记于心﹔郑重地记住。 2.慎守其志。
  • 慢志[màn zhì]
      怠懈的心志。
  • 概志[gài zhì]
      衡量心志。
  • 圹志[kuàng zhì]
      亦作“圹誌”。墓志。
  • 离志[lí zhì]
      1.异心。 2.离别时的心情。
  • 行志[xíng zhì]
      随意志行事。 任意行事,胡作非为 略则行志。——《国语.晋语》
  • 溢志[yì zhì]
      非分的欲望。
  • 图志[tú zhì]
      附有地图的地志书。如唐李吉甫有《元和郡县图志》﹑清魏源有《海国图志》。
  • 降志[jiàng zhì]
      犹降心。
  • 奇志[qí zhì]
      不平凡的志向。 不平凡的志向,实现远大理想的强烈愿望
  • 颓志[tuí zhì]
      谓意志消沉。
  • 记志[jì zhì]
      犹留念。
  • 徽志[huī zhì]
      标志。
  • 咏志[yǒng zhì]
      谓以诗歌抒发心志。
  • 旷志[kuàng zhì]
      1.旷达的志趣。 2.舒畅胸怀。
  • 县志[xiàn zhì]
      记载一个县的历史﹑地理﹑风俗﹑人物﹑文教﹑物产等的专书。 专门记载一个县的历史、地理、风俗、人物、文教、物产等的志书
  • 娱志[yú zhì]
      寄托高尚的志向。
  • 观志[guān zhì]
      观察其心志。语出《左传.襄公二十七年》:“郑伯享赵孟于垂陇……赵孟曰:‘七子从君,以宠武也。请皆赋,以卒君贶,武亦以观七子之志。’”
  • 秽志[huì zhì]
      志操卑下。
  • 继志[jì zhì]
      继续前人之志。
  • 生态标志[shēng tài biāo zhì]
      环境标志。
  • 讬志[tuō zhì]
      寄托情志。
  • 雄志[xióng zhì]
      远大的志向。
  • 肃志[sù zhì]
      谓端正志趣。
  • 快志[kuài zhì]
      谓恣意行事。
  • 六志[liù zhì]
      指好﹑恶﹑喜﹑怒﹑哀﹑乐六情。
  • 环志[huán zhì]
      戴在候鸟身上的金属或塑料环形标志,上面刻有国名、单位、编码等标记,用做研究候鸟迁徙规律的依据。
  • 蛊心丧志[gǔ xīn sàng zhì]
      迷惑心神﹐丧失意志。
  • 默志[mò zhì]
      默记。 默记
  • 耽志[dān zhì]
      专心致志。
  • 烈志[liè zhì]
      壮志;大志。
  • 畜志[chù zhì]
      立志。
  • 悔志[huǐ zhì]
      见“悔心”。
  • 民志[mín zhì]
      民意﹐民心。
  • 丹志[dān zhì]
      赤诚的心愿。
  • 七志[qī zhì]
      书名。继刘歆《七略》之后的一部图书目录分类专着。南朝齐王俭撰。其书分图书为经籍﹑诸子﹑文翰﹑军事﹑阴阳﹑术艺﹑图谱七类。另附道﹑佛各一类。今佚。
  • 年少得志[nián shào dé zhì]
      年纪轻轻就很有成就。
  • 驰志[chí zhì]
      谓心志向往。
  • 風雲之志[fēng yún zhī zhì]
      宏大高远的心志。《晋书·凉武昭王李玄盛传》:“吾少无风云之志,因官至此,不图此郡士人忽尔见推。”北周 庾信《周兖州刺史广饶公宇文公神道碑》:“始游庠塾,不无儒者之荣;或见兵书,遂有风云之志。”
  • 厉志[lì zhì]
      激励意志;磨练意志。
  • 情志[qíng zhì]
      感情志趣。
  • 兵要地志[bīng yào dì zhì]
      从军事需要出发﹐对有关地区的军事﹑政治﹑经济﹑地形﹑交通﹑气象﹑水文等现实和历史情况进行调查而编制的资料。
  • 倾志[qīng zhì]
      丧志。
  • 惬志[qiè zhì]
      1.亦作“?志”。 2.称心;满意。
  • 谦志[qiān zhì]
      谦让之志﹔不敢承当的心意。
  • 鋭志[ruì zhì]
      1.意志坚决﹐愿望迫切。 2.指坚决的意志。
  • 通志[tōng zhì]
      书名。南宋郑樵著。二百卷。综合历代历史资料写成的通史。上自三皇、下至隋唐。分本纪、年谱、略、世家、列传。其中二十“略”为本书精华。
  • 同志[tóng zhì]
      1.志趣相同;志向相同。 2.指志趣相同的人。 3.指为共同理想﹑事业而奋斗的人,特指同一个政党的成员。 4.同心人。指夫妻。 5.指结为夫妇。 6.今用为彼此之间的通称。 7.犹同性。性质相同。
  • 榜志[bǎng zhì]
      指文告﹑文书。
  • 天志[tiān zhì]
      1.天下之明法。 2.天的意志。
  • 山志[shān zhì]
      记述山川名胜的文章。
  • 螺髻梵志[luó jì fàn zhì]
      相传古印度梵天王留顶发﹐结成螺形﹐称为螺髻。梵志多效作螺髻﹐故称螺髻梵志﹐或称编发梵志。梵志﹐古印度“外道”出家者的通称。
  • 夺志[duó zhì]
      被迫改变本意或志向: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强行使人改变原有的志向、志气
  • 青霞志[qīng xiá zhì]
      喻高远的志趣。常指隐居或修道生涯。
  • 诡志[guǐ zhì]
      违背心愿。
  • 意志[yì zhì]
      人类特有的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调节和支配自己的行动的心理现象。其过程包括决定阶段和执行阶段。决定阶段指选择一个有重大意义的动机作为行动的目的,并确定达到该目的的方法;执行阶段即克服困难,坚定地把计划付诸实施的过程。意志的调节作用包括发动与预定目的相符的行动以及抑制与预定目的矛盾的愿望和行动两方面。
  • 矢志[shǐ zhì]
      意志坚定,毫不动摇,誓不改变:矢志不移。 立下誓愿和志向,以示决心矢志不移努力学习,矢志振兴中华
  • 言志[yán zhì]
      指诗歌。语出《书.舜典》﹕“诗言志。”
  • 勤志[qín zhì]
      一心一意为实现自己的志愿而努力。
  • 恳志[kěn zhì]
      恳切的意愿。
  • 越志[yuè zhì]
      谓放纵任性。
  • 斗志[dòu zhì]
      战斗的意志:激励斗志ㄧ斗志昂扬。
  • 郡志[jùn zhì]
      地方志的一种。记录一郡山川﹑物产﹑人文等情况的书。宋范成大着有《吴郡志》。
  • 题桥志[tí qiáo zhì]
      见“题柱志”。
  • 申志[shēn zhì]
      一再表明心志。
  • 输志[shū zhì]
      献纳心意。
  • 浊志[zhuó zhì]
      胡涂主意。指寻短见。
  • 没张志[méi zhāng zhì]
      犹言没有体统,不像样子。
  • 取志[qǔ zhì]
      犹立志。
  • 不如志[bù rú zhì]
      不合心意。
  • 苦志[kǔ zhì]
      1.苦其心志。谓磨练自己的意志。 2.犹苦心。
  • 专志[zhuān zhì]
      专心。
  • 上志[shàng zhì]
      1.指古代的典籍。 2.谓以前代贤人为楷模。
  • 诚志[chéng zhì]
      诚心。
  • 寻拙志[xún zhuō zhì]
      寻短见。谓自杀。
  • 秉志[bǐng zhì]
      秉志(1886-1965)犹持志。2。动物学家。原名翟秉志,河南开封人。曾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厦门大学、中央大学、复旦大学等校教授。中国近现代动物学先驱。在动物分类学和动物解剖学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对江豚、虎、家兔等解剖生理的研究,在国内外占有重要学术地位。
  • 告志[gào zhì]
      表白心志。
  • 慎志[shèn zhì]
      牢记。
  • 发志[fā zhì]
      1.激发志气;立志。
  • 潜志[qián zhì]
      专心致志。
  • 着志[zhe zhì]
      用心;努力。
  • 瘁志[cuì zhì]
      谓苦心劳神﹐一意于某事。
  • 养志[yǎng zhì]
      保摄志气。指培养﹑保持不慕荣利的志向。多指隐居。
  • 灵志[líng zhì]
      犹天意。
  • 存志[cún zhì]
      1.保全志向。 2.寄托志向。
  • 齎志[jī zhì]
      谓怀抱着志愿。 南朝 梁 江淹《恨赋》:“齎志没地,长怀无已。”宋 晁补之《蔡州叔父金部挽辞》之一:“清世急贤千载事,白头齎志一州麾。”清 万邦荣《偶感》诗:“卧龙 思復 汉,齎志何曾申。”
  • 东方杂志[dōng fāng zá zhì]
      大型综合性期刊。1904年3月创刊于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辑出版。初为月刊,后改半月刊。徐珂、孟森、杜亚泉、钱智修、胡愈之、李圣五等曾任主编。内容有文学、历史、哲学、工业、商业、理化、博物等。1948年12月停刊。
  • 前志[qián zhì]
      1.前人的记述。 2.往昔的志向。 3.前人的志向。
  • 迩志[ěr zhì]
      谓目光短浅,胸无大志。
  • 国志[guó zhì]
      1.指晋陈寿所撰的《三国志》。 2.泛指国史。
  • 狷志[juàn zhì]
      谓狷介之志。
  • 负志[fù zhì]
      1.失意;不得志。语本《史记.苏秦列传》:“﹝苏代﹞曰:‘臣,东周之鄙人也。窃闻大王义甚高,鄙人不敏,释鉏耨而干大王。至于邯郸,所见者绌于所闻于东周,臣窃负其志。’” 2.怀有的志向。
  • 徯志[xī zhì]
      犹待命。
  • 法志[fǎ zhì]
      谓记载法令的典籍。
  • 植志[zhí zhì]
      立志。
  • 博物志[bó wù zhì]
      笔记。西晋张华著。十卷。其中一至六卷杂记地理风俗、动物植物乃至方士奇技、名物考证。七至十卷叙述各种神话传说、人物逸事等。
  • 邑志[yì zhì]
      县志,地方志。
  • 邪志[xié zhì]
      邪佞的心志。
  • 果志[guǒ zhì]
      1.果断之志。 2.遂志,快意。
  • 尽志[jìn zhì]
      竭尽心志。
  • 写志[xiě zhì]
      抒发情志。
  • 佚志[yì zhì]
      1.逃亡的意向。 2.安逸图乐的心志。
  • 惑志[huò zhì]
      1.疑心。 2.惑乱之心。
  • 寸志[cùn zhì]
      微小的心愿。
  • 抱志[bào zhì]
      胸怀大志。
  • 词志[cí zhì]
      言词和心志。
  • 幼志[yòu zhì]
      幼年时的志向。
  • 介山之志[jiè shān zhī zhì]
      春秋晋介之推功不言禄,隐居介山。后人称其志为“介山之志”。事见《左传.僖公二十四年》。
  • 伟志[wěi zhì]
      远大的志向。
  • 眇志[miǎo zhì]
      高远的志节。
  • 远志[yuǎn zhì]
      1.远大的志向。 2.多年生草本植物。茎细,叶子互生,线形,总状花序,花绿白色,蒴果卵圆形。根入药,有安神﹑化痰的功效。又名小草。指远大的志向
  • 辅志[fǔ zhì]
      辅助思虑。
  • 梵志[fàn zhì]
      1.梵语Brahmac?rin的意译。指婆罗门。印度古代四个种姓之一。 2.梵语Brahmac?rin的意译。古印度一切“外道”出家者的通称。
  • 灰志[huī zhì]
      谓意志消沉。
  • 忍志[rěn zhì]
      犹屈意。
  • 逆志[nì zhì]
      1.叛逆的念头。 2.谓猜测其志向,揣度其原意。
  • 铭志[míng zhì]
      犹碑志。
  • 死志[sǐ zhì]
      不怕死的决心:其臣莫有死志,先伐之,其卒必奔。
  • 高志[gāo zhì]
      高尚﹑清高的志向。
  • 典志[diǎn zhì]
      记载典章制度的文章和书籍。古书如《礼记》中的《王制》﹑《月令》﹑《明堂位》等篇﹐《史记》八书﹑《汉书》十志﹐及十通﹑会典﹑会要等,均属典志性质。
  • 衆志[zhòng zhì]
      众人的意愿。《吕氏春秋·慎大》:“﹝ 桀 ﹞不恤其众,众志不堪,上下相疾,民心积怨。”唐 韩愈《郓州溪堂诗》序:“治成制定,众志大固。”鲁迅《坟·文化偏至论》:“此非独于理至悖也,即缘救国是图,不惜以个人为供献,而考索未用,思虑粗疏,茫未识其所以然,輒皈依于众志。”
  • 传志[chuán zhì]
      文体名。即传记。记载人物生平事迹的文章或书籍。
  • 迈志[mài zhì]
      谓致力于某种志向。
  • 水志[shuǐ zhì]
      记载河道水系的书籍。
  • 廊庙志[láng miào zhì]
      担负朝廷重任的志向。指参政的心愿。
  • 賫志[jī zhì]
      亦作“賷志”。 怀抱着志愿。唐 黄滔《祭崔补阙文》:“賫志殁地,其痛何如?”明 张景《飞丸记·盟寻泉石》:“还有一等兔死狗烹,衔寃賷志,如 汉 代 韩 彭。”林基路《囚徒歌》:“但见忧国伤时之士,赍志含愤赴刑场。”
  • 人物志[rén wù zhì]
      唐李守素的绰号。因其精通氏姓之学,故称。
  • 艺文志[yì wén zhì]
      我国历代纪传体史书﹑政书﹑方志等,将历代或当代有关图书典籍,汇编成目录,谓之“艺文志”。
  • 题志[tí zhì]
      1.犹题跋。 2.题写的标记,表札。
  • 风志[fēng zhì]
      风格志趣。
  • 猛志[měng zhì]
      犹壮志。
  • 顺志[shùn zhì]
      顺从自己或他人心意。
  • 佗志[tuó zhì]
      异心。
  • 旗志[qí zhì]
      同“旗帜”。
  • 逞志[chěng zhì]
      快心,称愿;得逞。
  • 杂志[zá zhì]
      有固定刊名,定期或不定期的连续出版物。用卷、期、号或年、月为序编号出版。定期出版的又叫“期刊”。
  • 宿志[sù zhì]
      平素的志向、心愿:以所学本领报效国家,乃我宿志。
  • 遐志[xiá zhì]
      远大的志向。
  • 立志[lì zhì]
      立定志愿:立志做一名教师。
  • 内志[nèi zhì]
      1.内心所想。 2.指入主朝廷的志向。
  • 恣志[zì zhì]
      放心,大胆。
  • 游志[yóu zhì]
      1.指放心物外的意向。 2.畅达心神。 3.谓将注意力投向某一方面。
  • 晩志[wǎn zhì]
      晩年的志向。
  • 青云志[qīng yún zhì]
      喻指远大的志向。
  • 标志[biāo zhì]
      ①表明特征的记号:地图上有各种形式的标志◇这篇作品是作者在创作上日趋成熟的标志。②表明某种特征:这条生产线的建成投产,标志着这个工厂的生产能力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也作标识。
  • 美志[měi zhì]
      美好的志向。
  • 器志[qì zhì]
      才识和志向。
  • 遗志[yí zhì]
      死者生前的志愿。后多指生前没有实现的志愿。 死者生前未能实现的志愿先烈遗志。——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 烟霞志[yān xiá zhì]
      1.谓隐居山林之心。 2.谓修炼成仙之心。
  • 平志[píng zhì]
      1.使心志平和。语出汉荀悦《申鉴·杂言上》:“君子食和羹以平其气,听和声以平其志。”汉徐干《中论·艺纪》:“射以平志,御以和心。”宋宋祁《右史院蒲桃赋》:“玩之可使蠲烦,食之足以平志。”
  • 抑志[yì zhì]
      抑制自己的志向。
  • 心志[xīn zhì]
      1.意志;志气。 2.心意。 3.心性,性情。 志气;心意苦其心志。——明. 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使其心志安。——宋. 苏轼《教战守》
  • 实志[shí zhì]
      真心实意。
  • 武志[wǔ zhì]
      威武之志。
  • 邈志[miǎo zhì]
      远大的志向。
  • 端志[duān zhì]
      正直的志趣。
  • 绿色标志[lǜ sè biāo zhì]
      环境标志。
  • 显志[xiǎn zhì]
      谓表明其志向。
  • 移山志[yí shān zhì]
      移去大山的志气。比喻宏伟大志。
  • 素志[sù zhì]
      平素的志愿。 向来怀有的志愿宿心素志
  • 喜志[xǐ zhì]
      愉悦的心情。
  • 曼志[màn zhì]
      远大的志向。
  • 移志[yí zhì]
      改变意志;动心。
  • 初志[chū zhì]
      原来的志愿。
  • 留志[liú zhì]
      留心记住;留意。
  • 桑弧矢志[sāng hú shǐ zhì]
      指壮志;大志。
  • 逸志[yì zhì]
      1.超逸脱俗之志。 2.纵欲放荡之志。
  • 定志[dìng zhì]
      1.集中意志;专心。 2.立志;决意。
  • 沂志[yí zhì]
      指知时乐命﹑逍遥自在﹑不求为政的志愿。
  • 二志[èr zhì]
      心志不专一;异心。
  • 适志[shì zhì]
      犹言舒适自得。
  • 地志[dì zhì]
      专记地理情况的书。 记载国或区域的地形、气候、居民、政治、物产、交通等的变迁的书
  • 地方志[dì fāng zhì]
      即方志。记载某一地方的地理﹑历史﹑风俗﹑教育﹑物产﹑人物等情况的书,如县志﹑府志等。 地方上的大事年鉴
  • 沈志[shěn zhì]
      谓潜隐志向。
  • 砺志[lì zhì]
      励志;锐意。
  • 百志[bǎi zhì]
      各种志意。
  • 末志[mò zhì]
      卑微的志向。
  • 頽志[tuí zhì]
      谓意志消沉。唐 韦应物《郊居言志》诗:“何异林栖鸟,恋此復来还。世荣斯浊已,頽志亦何攀。”
  • 洁志[jié zhì]
      使志向高尚。
  • 墓志[mù zhì]
      放在坟墓里记载死者姓名、事迹等的石刻。也指石刻上的文字:对死者生平,墓志记载颇详。
  • 道志[dào zhì]
      言志;表达情志。
  • 深志[shēn zhì]
      远大的志向。
  • 伸志[shēn zhì]
      1.施展抱负﹑志向。 2.谓心愿得到实现。
  • 环境标志[huán jìng biāo zhì]
      产品的—种证明性标志,表明产品在生产、使用和废弃处理过程中符合环保要求,对环境无害或危害极小,同时有利于资源的再生和回收利用。我国的环境标志图形由青山、绿水、太阳和十个环组成。也叫绿色标志、生态标志。
  • 承志[chéng zhì]
      1.迎合意旨。 2.继承大志。
  • 自寻短志[zì xún duǎn zhì]
      见“自寻短见”。
  • 颐志[yí zhì]
      犹养志。
  • 硕志[shuò zhì]
      指昂扬的志气。
  • 乐志[lè zhì]
      旧时纪传体史书中用以综述音乐发展沿革﹑典章制度的篇章。《史记》有《乐书》,《晋书》﹑《宋书》﹑《南齐书》等有《乐志》,《隋书》﹑《旧唐书》有《音乐志》,《汉书》﹑《新唐书》﹑《元史》则与礼合并为《礼乐志》。
  • 溺志[nì zhì]
      心志沉迷于某些事物之中:溺志于佛|不溺志于声色。
  • 多志[duō zhì]
      见“多识”。
  • 属志[zhǔ zhì]
      犹连心。
  • 横海志[héng hǎi zhì]
      大志,宏伟的抱负。
  • 屈志[qū zhì]
      谓曲意迁就,抑制意愿。
  • 静志[jìng zhì]
      使心神安定﹑平静。
  • 奋志[fèn zhì]
      1.奋发的心志。 2.振奋志气。
  • 众志[zhòng zhì]
      众人的意愿。
  • 正志[zhèng zhì]
      1.正确的思想。 2.正当的志向。 3.端正志向。
  • 昌志[chāng zhì]
      犹壮志。
  • 酬志[chóu zhì]
      实现志愿。
  • 碑志[bēi zhì]
      碑记。 碑文和墓志
  • 不得志[bù dé zhì]
      谓志愿不能实现或欲望不能满足。 谓志愿不能实现或欲望不能满足老五认为教民办学校是自己不得志
  • 本志[běn zhì]
      原来的意愿或志向。
  • 获志[huò zhì]
      得志;得以遂愿。
  • 覃志[qín zhì]
      犹潜心。
  • 荡寇志[dàng kòu zhì]
      一名《结水浒传》。长篇小说。清代俞万春作。七十回,附结子一回。继《水浒传》之后,叙述陈希真、陈丽卿等及官军荡平梁山,并将梁山泊好汉一一诛灭的故事。表现了作者极端仇视梁山义军的思想倾向。
  • 四方志[sì fāng zhì]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姜氏﹞谓公子(重耳)曰:‘子有四方之志,其闻之者,吾杀之矣。’”后以“四方志”指经营天下或安邦定国的远大志向。
  • 锐志[ruì zhì]
      形容立志坚决。 形容立志坚决
  • 谋志[móu zhì]
      谓考察人民的心志。
  • 气志[qì zhì]
      指精神﹑意志。

志[zhì]字在中间的词语

  • 标志层[biāo zhì céng]
      已知地质年代,并具有特殊性质和特征,易于辨认的岩层。如岩石的性质、颜色、厚度及所含的化石、杂质等特征。常用来进行地层对比。
  • 标志牌[biāo zhì pái]
      用文字或符号标明特征,提醒注意的牌子。多置于路侧。
  • 墓志铭[mù zhì míng]
      文体名。包括志和铭两部分。志多用散文撰写,叙述死者姓名、籍贯、生平等。铭用韵文撰写,以赞扬、悼念或安慰死者之词总括全篇。但也有只用志或铭的。 记载死者生平事迹的文字,刻在四方或长方的石头上,埋在坟墓里
  • 衆志成城[zhòng zhì chéng chéng]
      见“众心成城”。
  • 唯意志论[wéi yì zhì lùn]
      一种唯心主义哲学学说。主张意志高于理性,是宇宙的本体和本质,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意志的表现。主要代表有叔本华和尼采等。
  • 聊斋志异[liáo zhāi zhì yì]
      文言短篇小说集。清代蒲松龄作。所收作品近五百篇。以描写人与鬼、狐、花妖恋爱婚姻的故事数量最多,对青年男女追求婚姻幸福的合理性作了充分的肯定。此外,对当时社会的黑暗、吏治的腐败,以及科举制度埋没人才也多有揭露和批判。是中国文言短篇小说的优秀作品。 中国清代短篇文言小说集。作者蒲松龄。全书约500篇,题材博采前人笔记、民间传说。构思奇特,或借鬼狐精灵写人类社会,或使幽冥地府和现实生活交融,在离奇怪诞中往往蕴含人生哲理。有些作品暴露封
  • 号志灯[hào zhì dēng]
      铁路上用的手提的信号灯。 手提的用于铁道的信号灯、标志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