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新华字典>弓组词

弓相关字典

弓[gōng]字在开头的词语

  • 弓箭社[gōng jiàn shè]
      北宋边境人民的自卫武装组织。
  • 弓韬[gōng tāo]
      弓衣。
  • 弓服[gōng fú]
      即弓衣。
  • 弓杆轿子[gōng gǎn jiào zi]
      四川的一种轿子。
  • 弓筋[gōng jīn]
      附在弓干外面的筋条。制弓用筋,能使箭深入。
  • 弓珧[gōng yáo]
      以贝壳装饰两端的弓。
  • 弓工[gōng gōng]
      制弓的人。
  • 弓势[gōng shì]
      1.似弓之形。 2.弓的威力。
  • 弓局[gōng jú]
      元官署名,属武备寺。
  • 弓隆[gōng lóng]
      神名。
  • 弓裘[gōng qiú]
      谓父子世代相传的事业。
  • 弓纤[gōng xiān]
      指旧时妇女裹缠后形似弓状的小脚。
  • 弓藏[gōng cáng]
      《史记.淮阴侯列传》:“上令武士缚信,载后车。信曰:‘果若人言,尽艀良狗亨;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天下已定,我固当亨!’”后因以“弓藏”指功成被弃。
  • 弓足[gōng zú]
      1.谓缠足。 2.指旧时妇女缠裹后发育不正常的脚。以其形如弓,故称。
  • 弓鞋[gōng xié]
      1.亦作“弓鞵”。 2.旧时缠脚妇女所穿的鞋子。
  • 弓弹[gōng dàn]
      以弹弓发射弹丸的一种游戏。
  • 弓人[gōng rén]
      制弓的人。
  • 弓小[gōng xiǎo]
      弓形而纤小。
  • 弓正[gōng zhèng]
      古官名。掌制作弓箭。
  • 弓脚[gōng jiǎo]
      1.旧时妇女经裹缠后成弓形的小脚。 2.古时幞头的两垂脚稍曲成弓形,谓之弓脚。宋代辇官多戴双弓脚幞头。
  • 弓弰[gōng shāo]
      1.亦作“弓梢”。 2.弓的两端末梢。 3.借指弓。
  • 弓弩[gōng nǔ]
      1.弓和弩。亦指射术。 2.使用弓弩,谓习射。
  • 弓腰人[gōng yāo rén]
      古指舞伎。
  • 弓冶[gōng yě]
      《礼记.学记》:“良冶之子,必学为裘;良弓之子,必学为箕。”后用“弓冶”指父子相传的事业:弓冶之传。
  • 弓手[gōng shǒu]
      1.宋代吏役名目的一种。又称弓箭手。宋初多差富户充当,为县尉所属武负责巡逻﹑缉捕之事。神宗时由差役改为雇役,空际已成募兵。元明因之。 2.古时丈量地亩持步弓的人。
  • 弓力[gōng lì]
      1.挽弓的力量。 2.弓的发射力。
  • 弓弯[gōng wān]
      1.向后弯腰及地如弓形。 2.指旧时妇女裹缠如弓形的脚。
  • 弓背[gōng bèi]
      弓的弯成弧形的一侧。
  • 弓仗[gōng zhàng]
      泛指弓箭剑戟等武器。
  • 弓矢[gōng shǐ]
      1.弓箭。 2.借指武艺。
  • 弓檠[gōng qíng]
      1.正弓的工具。 2.喻规矩﹑规范。
  • 弓箭手[gōng jiàn shǒu]
      1.即弓手。 2.操弓箭的士卒。 常常带有西徐亚人血统的古代雅典的公共奴隶,身备弓箭,并且担任警察;古代专司射箭的士兵
  • 弓衣[gōng yī]
      装弓的袋。
  • 弓骑[gōng qí]
      骑马射箭。
  • 弓弩手[gōng nǔ shǒu]
      以弩弓为武器的人(如兵士或猎人)。 以弩弓为武器的人(如兵士或猎人)
  • 弓鞬[gōng jiān]
      盛弓箭的器具。
  • 弓箕[gōng jī]
      语本《礼记.学记》:“良弓之子,必学为箕。”孔颖达疏:“善为弓之家,使干角挠屈调和成其弓,故其子弟亦睹其父兄世业,仍学取柳和软挠之成箕]。”后以“弓箕”比喻父子世代相传的事业。
  • 弓絃[gōng xián]
      见“弓弦”。
  • 弓挂天山[gōng guà tiān shān]
      指唐薛仁贵三箭定天山的故事。显庆初,薛仁贵领兵击九姓突厥于天山。时九姓有众十余万,令骁健数十人逆来挑战,仁贵连发三矢,射杀三人,九姓气慑遂降。军中歌曰:“将军三箭定天山,壮士长歌入汉关。”见《新唐书.薛仁贵传》。后因以“弓挂天山”指安抚边疆。
  • 弓梢[gōng shāo]
      见“弓弰”。
  • 弓兆[gōng zhào]
      《周礼》卜师四兆之一。
  • 弓把[gōng bǎ]
      1.亦作“弓靶”。亦作“弓弝”。 2.弓身正中手把握处。
  • 弓弩院[gōng nǔ yuàn]
      宋官署名。
  • 弓父[gōng fù]
      弓工。
  • 弓口[gōng kǒu]
      方言。步弓两足间的跨度。引申指土地面积。
  • 弓里[gōng lǐ]
      复姓。汉有弓里戍。见《后汉书.独行传.温序》。
  • 弓子[gōng zi]
      形状或作用像弓的东西:胡琴弓子ㄧ三轮车上的车弓子。
  • 弓长[gōng cháng]
      “张”字的隐语。
  • 弓车[gōng chē]
      1.弓人和车人;亦指弓和车。 2.延聘贤人的车子。
  • 弓弦[gōng xián]
      弓上的弦。
  • 弓靶[gōng bǎ]
      见“弓把”。
  • 弓子铺[gōng zi pù]
      辽行军时所设置的军马驻屯之所。
  • 弓旌[gōng jīng]
      1.弓和旌。古代征聘之礼,用弓招士,用旌招大夫。《左传.昭公二十年》:“昔我先君之田也,旃以招大夫,弓以招士。”《孟子.万章下》:“敢问招虞人何以?曰:‘以皮冠,庶人以旃,士以旗,大夫以旌。’”后遂以“弓旌”泛指招聘贤者的信物。 2.借指延聘。
  • 弓缴[gōng jiǎo]
      弓和箭。缴,系着生丝绳的箭。
  • 弓马[gōng mǎ]
      骑射。亦泛指武事。
  • 弓招[gōng zhāo]
      以弓召唤。古代聘士之礼。语出《左传.昭公二十年》:“弓以招士,皮冠以招虞人。”后遂以“弓招”为延聘之典。
  • 弓韔[gōng chàng]
      弓衣。

弓[gōng]字在结尾的词语

  • 秦弓[qín gōng]
      指古时秦地所产的弓。
  • 脚弓[jiǎo gōng]
      脚心骨结构中的两个弓,每个都使脚具有弹性并作为防止震动(如在行走,跑步、跳跃时)的垫子。 脚心骨结构中的两个弓,每个都使脚具有弹性并作为防止震动(如在行走,跑步、跳跃时)的垫子
  • 上弓[shàng gōng]
      弓弦乐器(如小提琴)演奏中拉向弓根的弓法。 弓弦乐器(如小提琴)演奏中拉向弓根的弓法
  • 和弓[hé gōng]
      调弓。谓调试弓体的强弱。
  • 木弓[mù gōng]
      木制的弓。
  • 摄弓[shè gōng]
      1.谓张弓注矢作射击准备。 2.指持弓。
  • 硬弓[yìng gōng]
      强弓;须用大力才能拉开的弓。 需用很大的劲才能拉开的弓
  • 聘弓[pìn gōng]
      古代聘问时持用之弓。
  • 轻弓[qīng gōng]
      轻便的弓。
  • 调弓[diào gōng]
      张弓。
  • 弱弓[ruò gōng]
      软弓;弹射力差的弓。
  • 号弓[hào gōng]
      传说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铸鼎成﹐有龙迎之上天﹐后宫从上者七十馀人﹐馀小臣不得上﹐攀持龙须﹐须拔﹐坠黄帝弓。百姓抱弓﹑须号泣。见《史记.封禅书》。后因以“号弓”指帝王崩殂。
  • 犀弓[xī gōng]
      犀角制的弓。泛指强弓。
  • 关弓[guān gōng]
      拉满弓。关,通“弯”。
  • 乌弓[wū gōng]
      即乌号弓。
  • 铁胎弓[tiě tāi gōng]
      一种强劲的弓。弓内含有铁胎﹐因称。
  • 一弓[yī gōng]
      四肘为一弓。
  • 神臂弓[shén bì gōng]
      弓名。相传为宋熙宁中民间李宏所造。弓置架上,以足踩蹬张弓发射,距三百步,能穿重札,故名。
  • 六钧弓[liù jūn gōng]
      谓强弓。
  • 挂弓[guà gōng]
      谓息兵。
  • 三寸弓[sān cùn gōng]
      指弓鞋。旧时缠足女子所穿。
  • 六石弓[liù dàn gōng]
      一种极强劲的弓。古代以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六石弓即需七百二十斤拉力才能拉开的弓。
  • 眉弓[méi gōng]
      额下长眉毛处突出如弓形的部位。
  • 腱弓[jiàn gōng]
      增厚的筋膜弓,其下方有血管或神经或有两者通过;指骨盆口处的肌纤维起始的盆筋膜弓。 增厚的筋膜弓,其下方有血管或神经或有两者通过;指骨盆口处的肌纤维起始的盆筋膜弓
  • 角端弓[jiǎo duān gōng]
      用异兽角端牛之角制成的弓。
  • 两石弓[liǎng dàn gōng]
      用两石的力量才能拉开的弓。石,古代重量单位。亦泛指弓。
  • 半弓[bàn gōng]
      1.半弓形。形容弦月。 2.半弓之地。形容面积很小。弓,旧时丈量地亩的计算单位。一弓等于五尺。 3.俗以“一虎口”(约五寸)为一弓。半弓约二三寸。旧时用以形容妇女缠过的小足。
  • 危弓[wēi gōng]
      强弓。
  • 仲弓[zhòng gōng]
      春秋鲁冉雍的字,也称子弓。孔子的学生,以德行着称。
  • 帝弓[dì gōng]
      指虹。
  • 鹊画弓[què huà gōng]
      饰以鹊形的弓。
  • 弹弓[dàn gōng]
      用弹力发射弹丸等的弓。古代可用作武器。现在有时用来打鸟,也为儿童玩具。 Y形木枝头上栓橡皮筋,用小石子或豆子当子弹的弓,尤指儿童用来打着玩或打小动物的弓
  • 夹弓[jiā gōng]
      古代六弓之一。弓干多曲﹐射力较弱﹐宜于射近。
  • 引弓[yǐn gōng]
      1.拉弓。 2.持弓。谓善于骑射。
  • 石弓[shí gōng]
      用来发射石头的弩或石弩。 用来发射石头的弩或石弩
  • 宝雕弓[bǎo diāo gōng]
      用珍宝装饰的雕弓。
  • 枕弓[zhěn gōng]
      犹枕戈。
  • 窄弓弓[zhǎi gōng gōng]
      形容旧时妇女因裹足而足型纤小﹑足背隆起的样子。
  • 唐弓[táng gōng]
      周代“六弓”之一,弓力强弱为中等。多用于习射。
  • 鹊弓[què gōng]
      即鹊画弓。
  • 铧弓[huá gōng]
      弓的一种。所用箭的箭头形状像铧。
  • 彀弓[gòu gōng]
      张满弓。
  • 敦弓[diāo gōng]
      雕饰之弓。为古代帝王所专用。
  • 侯弓[hòu gōng]
      古代较射时用以射侯之弓。侯,箭靶。
  • 句弓[jù gōng]
      弯曲而不能远射的劣质弓。
  • 楚人弓[chǔ rén gōng]
      《孔子家语.好生》:“楚王失弓,楚人得之,又何求之?”后“楚人弓”常用为典,多比喻失而复得之物,表示对得失的达观态度。
  • 杨叶弓[yáng yè gōng]
      可百步穿杨的弓。形容好弓。
  • 雕弓[diāo gōng]
      雕绘文采的弓。礼制﹐天子所用。
  • 凤凰弓[fèng huáng gōng]
      良弓名。
  • 足弓[zú gōng]
      缠足。足缠后如弓状,故称。
  • 燕弓[yàn gōng]
      燕地所产的弓。指良弓。
  • 弹花弓[tán huā gōng]
      手工弹棉花的工具。
  • 六弓[liù gōng]
      六种弓。
  • 韬弓[tāo gōng]
      将弓放进盛弓袋。谓携带兵器。
  • 弩弓[nǔ gōng]
      古代一种利用机械力量射箭的弓。 一种利用机械力量将箭射出的古代弓
  • 鬯弓[chàng gōng]
      犹韔弓。把弓藏入弓袋。鬯,通“韔”。
  • 抨弓[pēng gōng]
      弹响弓弦,虚作射势。
  • 旌弓[jīng gōng]
      1.亦作“旍弓”。 2.征聘贤士的旌旗和弓。语本《孟子.万章下》:“﹝招﹞大夫以旌。”
  • 杆弓[gǎn gōng]
      柘木制的弓。
  • 双弓[shuāng gōng]
      1.古代弩弓之一。 2.旧时喻指缠足妇女的一双小脚。 3.粥的隐语。“粥”字由两个“弓”字和一个“米”字组成﹐故称。
  • 玈弓[lú gōng]
      黑弓。
  • 楚弓[chǔ gōng]
      见“楚人弓”。
  • 挽弓[wǎn gōng]
      挽弓,引弓。
  • 窝弓[wō gōng]
      猎人用以捕兽的伏弩。
  • 良弓[liáng gōng]
      1.好弓;强弓。 2.指擅长制弓的人。
  • 背弓[bèi gōng]
      见“背工”。
  • 檀弓[tán gōng]
      檀木做的弓。
  • 桑弓[sāng gōng]
      桑木作的弓。亦泛指强弓﹑硬弓。
  • 骍弓[xīng gōng]
      调和后呈弯状的弓。语本《诗.小雅.角弓》:“骍骍角弓,翩其反矣。”毛传:“骍骍﹐调利也。”
  • 步弓[bù gōng]
      丈量土地用的一种木制器具。上有柄,略如弓形,两足间相距为一步。相当于旧时营造尺五尺。
  • 枉矢弱弓[wǎng shǐ ruò gōng]
      指低劣的弓矢。
  • 彫弓[diāo gōng]
      雕绘文采的弓。 礼制,天子所用。《荀子·大略》:“天子彫弓,调侯彤弓,大夫黑弓,礼也。”杨倞 注:“彫,谓雕画为文饰。”《文选·张衡<东京赋>》:“天子乃抚玉輅,时乘六龙,发鲸鱼鏗华钟……决拾既次,彫弓斯彀。”薛综 注:“彫弓,谓有刻画也。”
  • 弛弓[chí gōng]
      1.亦作“?弓”。 2.放松弦的弓。 3.指放松弓弦。
  • 惊弓[jīng gōng]
      闻弓弦声而惊恐。
  • 贯弓[guàn gōng]
      弯弓;张满弓。
  • 黄桦弓[huáng huà gōng]
      宋代弓名。其弓饰有黑漆﹑黄白桦﹑麻背之别,饰黑漆的为黑漆弓,饰黄桦的为黄桦弓,饰白桦的为白桦弓。见宋曾公亮《武经总要.器图》﹑明王圻《三才图会.器用六》。
  • 动脉弓[dòng mài gōng]
      主动脉弓。

弓[gōng]字的成语

  • 克传弓冶[kè chuán gōng yě]
      犹克绍箕裘。比喻能继承父祖的事业。
  • 龙隐弓坠[lóng yǐn gōng zhuì]
      旧时比喻皇帝死。
  • 弓影浮杯[gōng yǐng fú bēi]
      形容疑神疑鬼,自相惊扰。
  • 楚弓楚得[chǔ gōng chǔ dé]
      楚国人丢失弓,拾到的仍是楚国人。比喻自己的东西虽然丢了,拾到它的人并不是外人。 楚国人失去弓,又被楚国人捡得。比喻虽有得失,而无外溢。亦比喻度量狭小
  • 杯弓蛇影[bēi gōng shé yǐng]
      将映在酒杯里的弓影误认为蛇。比喻因疑神疑鬼而引起恐惧。 应劭《风俗通义.怪神第九》记载,应郴请杜宣饮酒,挂在墙上的弓映在酒杯里,杜宣以为杯中有蛇,疑心中蛇毒而生病。后用“杯弓蛇影”比喻疑神疑鬼,妄自惊扰
  • 杯弓市虎[bēi gōng shì hǔ]
      指捕风捉影,疑虑重重,自相惊扰。参见“杯弓蛇影”、“三人成虎”。
  • 鞋弓袜浅[xié gōng wà qiǎn]
      指旧时妇女小脚。同“鞋弓袜小”。
  • 强弓硬弩[qiáng gōng yìng nǔ]
      强:强劲的,有力的;弩:古代发箭的机械。强有力的弓,坚硬的弩。形容武器精良。
  • 櫜弓戢戈[gāo gōng jí gē]
      指收藏干戈弓矢。后指停息战事。
  • 拈弓搭箭[niān gōng dā jiàn]
      拈:用手指夹、捏。一手握弓,一手把箭放在弦上,准备射出。
  • 拨弓曲矢[bō gōng qū shǐ]
      拨弓:不正的弓;曲矢:弯曲的箭。弓箭不合格就射不中目标。泛指武器不精良。
  • 惊弓之鸟[jīng gōng zhī niǎo]
      被弓箭吓怕了的鸟不容易安定。比喻经过惊吓的人碰到一点动静就非常害怕。 弓箭发射后未受伤害而幸存的鸟。比喻因受惊恐而警觉特别灵敏的人,也指惊慌失措的样子
  • 左右开弓[zuǒ yòu kāi gōng]
      左右手都能射箭。比喻两只手轮流做同一动作或同时做几项工作。 双手都能射箭。喻左边一下、右边一下做同一动作
  • 袭冶承弓[xí yě chéng gōng]
      指继承父业。
  • 櫜弓卧鼓[gāo gōng wò gǔ]
      藏弓息鼓。指战事停息,天下太平。
  • 弯弓饮羽[wān gōng yǐn yǔ]
      形容勇猛善射。
  • 良弓无改[liáng gōng wú gǎi]
      指继承父祖的优良传统和事业。
  • 藏弓烹狗[cáng gōng pēng gǒu]
      飞鸟射尽了就把良弓收起,狡兔被捉就把捕兔的猎狗煮了吃肉。旧时比喻统治者得势后,废弃、杀害有功之臣。
  • 鸟尽弓藏[niǎo jìn gōng cáng]
      鸟没有了,弓也就藏起来不用了。比喻事情成功之后,把曾经出过力的人一脚踢开。 鸟打完了,就把弓收藏起来。比喻天下既定或大功告成之后,就把曾经出过力的人一脚踢开
  • 盘马弯弓[pán mǎ wān gōng]
      驰马盘旋,张弓要射。形容摆开架势,准备作战。后比喻故做惊人的姿态,实际上并不立即行动。 驰马盘旋,张弓欲射。形容做好厮杀准备。比喻故作惊人姿态,实际并没有马上行动将军欲以巧伏人,盘马弯弓惜不发。——唐. 韩愈《雉带箭》
  • 楚弓遗影[chǔ gōng yí yǐng]
      比喻因某事造成的疑惧心理。
  • 强弓劲弩[qiáng gōng jìng nǔ]
      强:强劲的,有力的。强有力的弓,坚硬的弩。
  • 乌焦巴弓[wū jiāo bā gōng]
      乌:黑色;焦:火力过猛,使东西烧成炭样。原是《百家姓》中的四个姓氏。比喻烧得墨黑。
  • 弓马娴熟[gōng mǎ xián shú]
      十分熟练拉弓射箭与马术。指人善于骑射。
  • 弓调马服[gōng diào mǎ fú]
      比喻办任何事情,应先做好准备工作。
  • 弓折刀尽[gōng zhé dāo jìn]
      比喻战斗力没有了,无法可想。

弓[gōng]字在中间的词语

  • 遗弓剑[yí gōng jiàn]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河水三》:“阳周县 故城南 桥山 …… 王莽 更名 上陵畤 ,山上有 黄帝 冢故也。帝崩,惟弓剑存焉,故世称 黄帝 仙矣。”后以“遗弓剑”为帝王死亡的委婉语。
  • 角弓反张[jiǎo gōng fǎn zhāng]
      头和颈僵硬、向后仰、胸部向前挺、下肢弯曲的症状,常见于脑膜炎、破伤风等病。 背肌的强直性痉挛,使头和下肢后弯而躯干向前成弓形的状态
  • 绷弓子[bēng gōng zi]
      ①装在门上用来自动关门的装置,用弹簧或竹片等制成。②〈方〉弹弓。
  • 虾弓子[xiā gōng zi]
      方言。即虾。
  • 闷弓儿[mèn gōng ér]
      1.指声音不响亮﹑发射力不强的弓。 2.比喻猜不透的事。
  • 桃弓射鸭[táo gōng shè yā]
      唐孟郊《送淡公》诗之四:“笑伊水健儿,浪战求光辉。不如竹枝弓,射鸭无是非。”射鸭,一种水上游戏。竹枝弓,即桃竹弓。后因以“桃弓射鸭”指隐士的闲逸生活。
  • 桃弓荆矢[táo gōng jīng shǐ]
      同“桃弧棘矢”。
  • 遗弓劒[yí gōng jiàn]
      见“遗弓剑”。
  • 八弓弩[bā gōng nǔ]
      能连续发射的一种强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