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新华字典>市组词

市相关字典

市[shì]字在结尾的词语

  • 夜市[yè shì]
      在夜间开业的市场。多数设于城镇繁华地区和车站码头附近。 夜间从事商业活动的市场
  • 外市[wài shì]
      谓勾通外人以取利。
  • 攀枝花市[pān zhī huā shì]
      在四川省西南边境、金沙江沿岸,邻接云南省,成昆铁路经过境内。1965年设市。人口60.2万(1995年)。是以钢铁工业为主的新兴城市,有著名的攀枝花钢铁公司。
  • 郑市[zhèng shì]
      《汉书.郑崇传》:“上责崇曰:‘君门如市人,何以欲禁切主上?’”颜师古注:“言请求者多,交通宾客。”后即以“郑市”谓踵门者众,门庭若市。
  • 亥市[hài shì]
      隔日交易一次的集市。唐白居易《江州赴忠州舟中示舍弟五十韵》:“亥市鱼盐聚,神林鼓笛鸣。”宋吴处厚《青箱杂记》卷三:“蜀有痎市,而间日一集。”明方以智《通雅.天文》:“亥音皆,言如痎疟,间日一发也。讳痎,故曰亥市。”一说,以寅﹑申﹑巳﹑亥日集市,俗称“亥市”。
  • 女市[nǚ shì]
      设有妓院的市肆。
  • 赴市[fù shì]
      1.上街;到市集上去。 2.谓押赴市曹斩首。
  • 罢市[bà shì]
      为要求达到政治上或经济上的目的,商人联合停止营业以示抗议。 商人为实现某种要求或表示抗议而集体停止营业小民罢市。——《明史.海瑞传》
  • 僇市[lù shì]
      诛戮后陈尸于市。僇,通“戮”。
  • 蚌埠市[bèng bù shì]
      在安徽省北部、淮河中游,京沪、淮南两铁路交会处。相传因盛产河蚌而得名。1947年设市。人口71.8万(1995年)。向为淮河流域水陆交通与物资集散中心。名胜古迹有龙子河、汤和墓等。1975年建有新淮河大桥。
  • 柴市[chái shì]
      1.木柴交易处。 2.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就义处。其地当即今北京市宣武门外菜市口,菜市为柴市音转;一说为菜市口以西的旧柴炭市。
  • 熊市[xióng shì]
      指价格持续下跌,成交额下降,交易呆滞的证券市场行情(跟‘牛市’相对)。
  • 包头市[bāo tóu shì]
      在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南临黄河,北依大青山。蒙古语为“包克图”,意为“有鹿的地方”。1938年设市。人口126.8万(1995年)。为中国华北地区牲畜、毛皮和粮食、药材的重要集散地。有著名的包头钢铁公司,为中国重要的钢铁基地之一,有“草原钢城”之称。
  • 利市[lì shì]
      ①〈书〉利润:利市三倍。②〈方〉买卖顺利的预兆:发个利市。③〈方〉吉利:讨个利市。④〈方〉送给办事人的赏钱。
  • 关市[guān shì]
      1.位于交通要道的市集。 2.汉代专指设在边境上的互市市场。 3.指关市的征税。 4.指边境上的通商。 5.指掌管关市的官吏。
  • 牛市[niú shì]
      指价格持续上涨,成交额上升,交易活跃的证券市场行情(跟‘熊市’相对)。
  • 收市[shōu shì]
      1.收购。 2.停止营业。
  • 和市[hé shì]
      1.古代指官府按价向民间购买实物。至唐宋以后,实际成为强行摊派﹑掠夺民财民物的制度。 2.指与少数民族交易。
  • 黑市[hēi shì]
      暗中进行的不合法买卖的市场:黑市交易。
  • 期市[qī shì]
      1、进行期货交易的市场。2、指期货的行情。
  • 三明市[sān míng shì]
      在福建省中部偏西、闽江南源沙溪中游,鹰厦铁路经此。1960年设市。人口25.6万(1995年)。为福建省重要的工业城市,有著名的三明钢铁厂。
  • 草市[cǎo shì]
      乡村集市。相对城市而言。
  • 南昌市[nán chāng shì]
      江西省省会。在省境北部、赣江下游、向九铁路线上。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古称豫章、洪都。1926年设市。人口151万(1995年)。1927年8月1日,周恩来等在此领导武装起义。建国后建有八一南昌起义纪念馆和纪念塔、革命烈士纪念堂。名胜古迹有百花洲、青云谱、滕王阁等。有江西大学等高等学校。
  • 遵义市[zūn yì shì]
      在贵州省北部、川黔铁路线上。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1950年设市。人口43.88万(1995年)。为贵州省北部重镇、第二大工业城市。名胜古迹有桃溪寺、湘山寺、遵义会议会址等。
  • 圩市[xū shì]
      〈方〉:集市。
  • 鯹市[xīng shì]
      鱼市。
  • 球市[qiú shì]
      指观众购票到球场观看比赛的情势:球市火爆。
  • 公市[gōng shì]
      市场。
  • 集市[jí shì]
      农村或城市中定期买卖货物的市场:集市贸易。 定期或在固定地点买卖货物的市场该村庄每月有一次集市
  • 晚市[wǎn shì]
      傍晚的集市;晚间的集市。唐 殷尧藩《酬雍秀才》诗之一:“晚市人烟合,归帆带夕阳。”清 汪中桂《唐栖夜泊》诗:“稻黍平畴熟,鱼鰕晚市腥。”
  • 断市[duàn shì]
      谓某种货物在市场上断绝。
  • 度市[dù shì]
      犹牙商。指说合交易的人。
  • 泸州市[lú zhōu shì]
      在四川省南部、长江与沱江汇合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1950年设市。人口423万(1995年)。为长江上游重要河港,四川、云南、贵州三省公路转运枢纽。特产泸州大曲酒。名胜古迹有忠山、滴乳崖等。
  • 灯市[dēng shì]
      元宵节前后张设﹑悬售花灯的地方。 元宵节张设花灯的街市
  • 自贡市[zì gòng shì]
      在四川省南部、沱江流域,成渝铁路有支线自内江通此。1939年设市。人口102.8万(1995年)。以产井盐著名,有千余年历史,向有“盐都”之称。名胜古迹有西秦会馆、桑海古盐井。自贡灯会闻名全国。
  • 茶市[chá shì]
      茶叶市场。
  • 边市[biān shì]
      指边地少数民族或境内外边民的贸易市场。明汤显祖有《边市歌》。
  • 高雄市[gāo xióng shì]
      在台湾省本岛西南部、纵贯铁路终点。1945年设市。人口136万(1988年)。台湾省第二大城市,南部最大工业中心和海港。名胜古迹有万寿山、半屏山、莲池潭、西子湾浴场等。
  • 牡丹江市[mǔ dān jiāng shì]
      在黑龙江省东南部、牡丹江中游沿岸,牡佳、牡图、滨绥等铁路交会境内。以牡丹江得名。1937年设市。人口75.6万(1995年)。是黑龙江省东南部重要工业中心,工业有橡胶、机械、木材加工、造纸等。市郊有牡丹峰,风景秀丽。
  • 大同市[dà tóng shì]
      在山西省北部,京包、同蒲、大秦三铁路交点。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和北方军事重镇。古名平城,北魏初期曾建都于此。1949年设市。人口117.6万(1995年)。有著名的大同煤矿,为全国最大的煤炭工业基地之一。名胜古迹有云冈石窟、华严寺、善化寺和九龙壁。市东有著名的大同火山群。
  • 吹箫吴市[chuī xiāo wú shì]
      谓乞食。
  • 都市[dū shì]
      大城市。
  • 涿州市[zhuō zhōu shì]
      在河北省中部,邻接北京市,在京广铁路线上。1986年设市。人口107.9万(1995年)。手工艺品以金丝挂毯著名。为河北中部新兴城市之一。古迹有永济桥、智度寺塔、云居寺塔。
  • 蜃市[shèn shì]
      海市。滨海和沙漠地区﹐因折光而形成的奇异幻景。
  • 石狮市[shí shī shì]
      在福建省南部,滨临台湾海峡。清初以凤里庵前石狮子为名。1987年设市。著名侨乡。人口28.61万(1995年)。为福建省新兴城市。商业发达,以服装和小商品市场最盛。名胜古迹有凤里庵、姑嫂塔等。
  • 吴市[wú shì]
      吴都之街市。在今江苏苏州市。
  • 荆州市[jīng zhōu shì]
      在湖北省中部偏南、长江北岸。1949年设沙市市,1994年与江陵县合设荆沙市。1996年改称荆州市。人口145.3万(1995年)。为湖北省重要城市、长江河港和江汉平原物资集散地。工业以轻纺、电子、机械为主。名胜古迹有古章华寺(楚灵王行宫遗址)、万寿宝塔、春秋阁、孙叔敖墓等。
  • 归市[guī shì]
      趋向集市。形容人多而踊跃。
  • 丹东市[dān dōng shì]
      在辽宁省东部、沈丹铁路终点,经鸭绿江大桥和朝鲜新义州铁路相连。1937年设安东市,1965年改丹东市。人口68.1万(1995年)。是中朝边境的重要城市,鸭绿江流域的物资集散地。以产柞蚕丝绸著名。名胜古迹有九连城、锦江山公园、五龙背温泉等。
  • 南京市[nán jīng shì]
      简称“宁”。江苏省省会。在省境西南部、长江沿岸,京沪、宁铜等铁路交会于此。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和七大古都之一。古名金陵、建康等。三国吴、东晋、宋、齐、梁、陈、五代南唐、明初、太平天国及民国均建都于此。1927年设市。人口265.7万(1995年)。化学工业占全国重要地位。特产云锦、板鸭。名胜古迹有中山陵、明孝陵、灵谷寺、莫愁湖、雨花台、紫金山天文台、南京长江大桥等。有南京大学、东南大学等高等学校。
  • 小市[xiǎo shì]
      1.形体较小的商品的交易。 2.小市镇;小城市。 3.小集市。 4.指旧货或另星杂物市场。
  • 常熟市[cháng shú shì]
      在江苏省南部,北临长江。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旧名海虞。1950年设市。人口104.4万(1995年)。虞山为境内名胜,有言子墓、仲雍墓等古迹。
  • 卖市[mài shì]
      做生意。
  • 鹰潭市[yīng tán shì]
      在江西省东部、信江中游,浙赣、鹰厦两铁路交点。1979年设市。人口15.7万(1995年)。为江西东北地区物资集散地。有大型铁路列车编组场,为中国南方铁路枢纽站之一。
  • 大庆市[dà qìng shì]
      在黑龙江省西南部、松嫩平原中部,滨洲、通让两铁路交会于境内。有著名的大庆油田。1960年设安达市,1979年改大庆市。人口102.7万(1995年)。是中国最大的石油工业基地,年产达5000万吨。
  • 赊市[shē shì]
      赊买,购物不付现钱。
  • 镇市[zhèn shì]
      集镇﹔市镇。
  • 花堦柳市[huā jiē liǔ shì]
      见“花街柳市”。
  • 防城港市[fáng chéng gǎng shì]
      在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南部,南临北部湾,南防铁路通此。1993年由防城各族自治县改设市。人口538万(1995年)。为广西西南部新兴的重要港口城市、中国西南地区出海口之一。特产桂皮、砂仁、八角茴香、珍珠。
  • 鹤市[hè shì]
      据汉赵晔《吴越春秋.阖闾内传》载:吴王阖闾有女,因怒王而自杀。王痛之﹐厚葬于阊门外。下葬之日,王令舞白鹤于吴市中,令万民随而观之﹐还使男女与白鹤俱入羡门,因发机以掩之,杀生以送死。后即以“鹤市”别称姑苏,即今江苏省苏州市。
  • 蛮市[mán shì]
      南蛮集市。
  • 坊市[fāng shì]
      犹街市。
  • 蛋市[dàn shì]
      蜑人的集市。蛋﹐同“蜑”。
  • 擅市[shàn shì]
      独占市场。
  • 秦皇岛市[qín huáng dǎo shì]
      在河北省东端,京哈、京秦、大秦等铁路在此相交。相传因秦始皇求仙到此得名。1948年设秦榆市,1949年改秦皇岛市。包括海港、山海关、北戴河三区。人口62.8万(1995年)。秦皇岛海港为不冻良港,输出以煤炭、石油为主;山海关为长城起点(一说长城起点为丹东虎山);北戴河海滨为避暑疗养胜地。
  • 大市[dà shì]
      1.古指午后设立的集市。因到市的人多﹐故称。 2.泛称大的集市。 3.大交易。
  • 莺花市[yīng huā shì]
      妓院。
  • 耕市[gēng shì]
      指农商。
  • 直辖市[zhí xiá shì]
      由中央政府直接管辖的城市。如北京、上海、天津、重庆。直辖市下设若干区、县。
  • 玄市[xuán shì]
      集市。
  • 个旧市[gè jiù shì]
      在云南省南部,蒙宝铁路有支线通达。1951年设市。人口37.9万(1995年)。盛产锡矿,是中国著名的锡矿城市,有“锡都”之称。
  • 绍兴市[shào xīng shì]
      在浙江省东北部、浙东运河沿岸、萧甬铁路线上。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古名会稽、山阴,春秋为越国都。1950年始设市。人口30.6万(1995年)。特产以绍兴黄酒著名。名胜古迹有沈园、青藤书屋、东湖、鉴湖及鲁迅、秋瑾故居和周恩来祖居。
  • 早市[zǎo shì]
      早上做买卖的市场。
  • 抢市[qiǎng shì]
      抢先应市,以求好的价格。 抢先应市,以求好的价格
  • 濮阳市[pú yáng shì]
      在河南省东北部,南临黄河,邻接山东省。1983年设市。人口42.28万(1995年)。富产石油,为新兴的石油工业城市。古迹有宋真宗回銮碑、明中心阁、戚城等。
  • 花市[huā shì]
      集中出售花卉的集市。
  • 开市[kāi shì]
      ①商店、作坊等过了休息的日子,或有季节性的商店、作坊等到了营业的季节,开始营业。②商店每天第一次成交。
  • 决市[jué shì]
      犹言决定行市。
  • 尘市[chén shì]
      犹尘世;市井。
  • 菜市[cài shì]
      1.集中出售蔬菜和肉类等副食品的场所。 2.即菜市口。
  • 灰市[huī shì]
      犹黑市。暗中进行不合法买卖的市场。
  • 天市[tiān shì]
      星名。
  • 为市[wéi shì]
      1.犹言开市。 2.交易;做买卖。 进行交易一人去为市。——唐. 柳宗元《童 区寄传》
  • 野市[yě shì]
      乡村集市。
  • 蚕市[cán shì]
      蜀地旧俗﹐每年春时﹐州城及属县循环一十五处有蚕市﹐买卖蚕具兼及花木﹑果品﹑药材杂物﹐并供人游乐。
  • 白山市[bái shān shì]
      在吉林省东南部、浑江沿岸,梅集铁路有支线自鸭园通此。1960年设浑江市,1994年改白山市。人口30.8万(1995年)。是吉林省木材工业基地之一,并有煤炭、钢铁、机械、造纸等工业。
  • 七市[qī shì]
      指谷米市﹑衣服市﹑众香市﹑饮食市﹑花鬘市﹑工巧市﹑淫女市七种市场。泛指繁华的集市。
  • 成都市[chéng dū shì]
      四川省省会。在省境中部、成都平原中心,成渝、宝成、成昆等铁路交点。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三国蜀汉、五代前后蜀及北宋李顺、明末张献忠等农民起义军先后在此建都。前蜀皇帝在此广植芙蓉,故成都简称“蓉”,别称“芙蓉城”。又因成都古代织锦著名,又称“锦城”。1928年设市。人口307.8万(1995年)。为西南地区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之一。名胜古迹有杜甫草堂、武侯祠、望江楼、青羊宫等。有四川大学、成都工学院等高等学校。
  • 闹市[nào shì]
      热闹的街市。 市面繁华的街区
  • 股市[gǔ shì]
      ①买卖股票的市场:香港股市。②指股票的行市:股市暴跌。
  • 黄山市[huáng shān shì]
      在安徽省南部、青弋江上游、黄山地区。1983年设市。人口39.4万(1995年)。为新兴旅游城市,境内有著名的黄山风景区,还有太平湖、屯溪老街、潜口民宅博物馆等胜迹。
  • 渔市[yú shì]
      1.买卖鱼类的场所。 2.谓用不正当的手段购买。
  • 扇市[shàn shì]
      古时五月以出售扇子等节物为主的集市。
  • 做市[zuò shì]
      赶集市。也比喻熙熙攘攘地赶热闹。
  • 雷市[léi shì]
      人声鼎沸的闹市。
  • 鼠市[shǔ shì]
      一种机巧的饲鼠具。
  • 三市[sān shì]
      1.指大市﹑朝市﹑夕市。 2.泛指闹市。
  • 长沙市[cháng shā shì]
      湖南省省会。在省境东部、湘江下游沿岸、京广铁路线上。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1933年设市。人口145.4万(1995年)。旧为中国四大米市之一。特产“湘绣”、鸭绒被等。有天心阁、开福寺、白沙古井、马王堆汉墓和岳麓山、橘子洲、清水塘、湖南自修大学旧址等名胜古迹。高等学校有湖南大学等。
  • 强市[qiáng shì]
      强行买卖。
  • 马市[mǎ shì]
      1.马匹贸易市场。 2.封建王朝以金帛盐茶同边强少数民族换马的互市。始于唐。玄宗时,许突厥用马匹交换金帛。宋仍唐制,多用茶叶交换马匹,明永乐年间设辽东马市三处;正统间﹐设大同马市,中官王振裁马价,发生兵争,招致土木之变;嘉靖年间,又开大同﹑陕边﹑宣镇等处马市。清雍正年间停止。 3.借指外寇。
  • 安阳市[ān yáng shì]
      在河南省北部、京广铁路线上。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和七大古都之一,殷商曾建都于此。1949年设市。人口67.1万(1995年)。古迹有文峰塔、韩琦庙、袁林等。西郊小屯殷墟,为殷代都城遗址,曾出土大批甲骨文。
  • 石家庄市[shí jiā zhuāng shì]
      河北省省会。在省境西部,京广、石德、石太三铁路在此交会。1925年设石门市,1947年改石家庄市。人口147.7万(1995年)。是中国棉纺织工业基地之一。有毗卢寺、华北烈士陵园、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以及河北师范大学等高等学校。
  • 狥市[xùn shì]
      在市集示众。
  • 门市[mén shì]
      1.国门与司市。 2.工商业者经营零售业务的店面。
  • 军市[jūn shì]
      1.军中的市场。 2.星名。
  • 开封市[kāi fēng shì]
      在河南省中部偏东、陇海铁路线上。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和七大古都之一。古称“汴梁”、“汴京”。战国魏,五代梁、晋、汉、周及北宋、金等均建都于此,民国时为河南省省会。1948年设市。人口73.3万(1995年)。特产汴绣、汴绸等。有铁塔、繁塔、龙亭、相国寺、禹王台等名胜古迹。
  • 上海市[shàng hǎi shì]
      别称“沪”、“申”。中央直辖市。在中国东部、长江口南岸,濒东海。面积6341平方千米。人口1301万(1995年)。城市人口居全国首位。1927年设市。地处长江三角洲,地势低平,河网稠密,黄浦江流贯市区。亚热带湿润区,四季分明。中国最大的经济、金融和贸易中心,也是国际经济、金融和贸易中心之一。浦东新区为开发区。文教科技基础雄厚。有豫园、龙华寺、中共一大会址等名胜古迹。
  • 趁市[chèn shì]
      1.亦作“趂市”。 2.犹赶集。
  • 学市[xué shì]
      供学生交易的市场。
  • 金市[jīn shì]
      指古代大城市里金银店铺集中的街市。亦泛指繁华的街市。
  • 发利市[fā lì shì]
      〈方〉①商店把开门后做成第一笔买卖叫做发利市。②泛指获得利润。
  • 大理市[dà lǐ shì]
      在云南省西部、洱海沿岸,滇藏公路起点,滇缅公路经此。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唐代为南诏国都,宋代为大理国都。1951年设下关市,1960年改大理市。人口46.8万(1995年)。为云南省西部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特产大理石、茶花、大理雪梨。名胜古迹有洱海、苍山、崇圣寺三塔、蝴蝶泉、蛇骨塔及南诏、大理古城遗址。
  • 台南市[tái nán shì]
      在台湾省本岛西南部、纵贯铁路线上。是台湾最早兴起的城市。1945年设市。人口70.3万(1994年)。曾为台湾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现为台湾省南部重要城市和工业中心。古迹有延平郡王祠(郑成功庙)、台南孔庙、赤嵌楼和安平港古堡等。
  • 不利市[bù lì shì]
      谓遇事不顺利;运气不好。
  • 街市[jiē shì]
      商店较多的市区。 商店较集中的市区
  • 鸟市[niǎo shì]
      鸟名。精卫的别称。
  • 复市[fù shì]
      商店、集市等罢市或停止营业后恢复营业。
  • 鄽市[chán shì]
      1.亦作“{?}市”。 2.城市,街市。
  • 要市[yào shì]
      以要挟手段谋取利益或迫使对方满足自己的某种要求。
  • 营市[yíng shì]
      经商。
  • 梅市[méi shì]
      地名。在今浙江绍兴境内。相传汉梅福避王莽乱,至会稽,人多依之,遂为村市。
  • 蛇市[shé shì]
      1.亦作“虵市”。 2.传说中鲛人的市集。
  • 安顺市[ān shùn shì]
      在贵州省西部、贵昆铁路线上。1958年始设市。人口72.8万(1995年)。向为贵州至云南间的交通要冲和贵州省西部物资集散地,有“黔之腹、滇之喉”之称。名胜古迹有文庙龙柱及西秀山七级石塔等。
  • 两市[liǎng shì]
      唐长安城中东市﹑西市的合称。隋名东市曰都会,西市曰利人。
  • 内市[nèi shì]
      明代出售宫中人多余旧物的集市。
  • 估市[gū shì]
      商场;市集。
  • 田市[tián shì]
      农业和商业。
  • 绥芬河市[suí fēn hé shì]
      在黑龙江省东南部、滨绥铁路终点。1975年设市。以绥芬河得名。人口3.67万(1995年)。是中俄边境的重要城市。有铁路与俄罗斯乌苏里斯克(双城子)相通。
  • 互市[hù shì]
      中国历史上对于同外国和同周边各民族进行贸易的通称。汉朝初年就同南越和匈奴进行贸易。东汉开始用此称呼。
  • 聊城市[liáo chéng shì]
      在山东省西部,京杭运河流贯市境西部,京九铁路从此通过。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1958年始设市。人口90.6万(1995年)。为山东西部重要城市和附近地区物资集散地。名胜古迹有铁塔、光岳楼、山陕会馆等。
  • 井市[jǐng shì]
      1.做买卖的市街。古代因井为市,故称。 2.代称商贾。
  • 邵阳市[shào yáng shì]
      在湖南省中部、资水同邵水汇合处,湘黔铁路有支线通此。1950年设市。人口55.3万(1995年)。为湖南省中部物资集散中心和重要工业城市。特产黄花、百合、无核蜜橘。名胜古迹有双清胜览、六头岭、桃花洞、东塔、北塔、水府庙等。
  • 王市[wáng shì]
      王都之集市;国都之集市。
  • 糠市[kāng shì]
      贫民聚居处的代称。
  • 人市[rén shì]
      1.众人聚集的地方。 2.旧时交换﹑买卖人口的集市。
  • 屠市[tú shì]
      屠宰牲畜的市场。
  • 杭州市[háng zhōu shì]
      浙江省省会。在省境北部、钱塘江下游、京杭运河终点,沪杭、浙赣、杭长等铁路交点。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和七大古都之一。唐、宋时称钱塘、临安。五代吴越和南宋建都于此。1927年设市。人口138.3万(1993年)。丝绸工业历史悠久,有“丝绸之府”之称。特产绸伞、檀香扇、张小泉剪刀和龙井茶。有著名的西湖风景区,名胜古迹有灵隐寺、飞来峰、玉泉、岳坟、六和塔、虎跑泉等。高等学校有浙江大学和杭州大学等。
  • 北海市[běi hǎi shì]
      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南部,滨临北部湾。1950年始设市。人口25.2万(1995年)。为广西著名海港和渔港,1984年辟为对外开放城市。
  • 石河子市[shí hé zǐ shì]
      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北部、天山中段北麓、玛纳斯河西岸。1976年设市。人口55.3万(1995年)。为玛纳斯农垦区工农结合的新型城市,有纺织、电力、化学、机械、制糖、造纸等工业。被誉为“戈壁滩上的明珠”。
  • 闉市[yīn shì]
      犹城市。
  • 合市[hé shì]
      犹互市。聚集贸易。
  • 北京市[běi jīng shì]
      简称“京”。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中共中央所在地,中央直辖市。在中国中北部、华北平原北端。面积1.68万平方千米。人口1077万(1995年)。中国七大古都之一。1928年设市,初名北平,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建为首都,改设北京市。全国最大的政治、文化中心。以机械、化学、冶金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基地。全国最大的铁路和航空枢纽。京哈、京沪、京九、京广和京包等铁路交点。故宫、颐和园、八达岭长城等举世闻名。
  • 参市[cān shì]
      谓在交易中,第三者从旁抬高或压低价格,惑乱当事者,从中牟利。
  • 货市[huò shì]
      犹买卖。
  • 晩市[wǎn shì]
      傍晚的集市;晩间的集市。
  • 倚市[yǐ shì]
      见“倚市门”。
  • 承德市[chéng dé shì]
      在河北省东北部、滦河支流武烈河(热河)沿岸,京承、锦承两铁路终点。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清代称热河、承德,民国时曾为热河省省会。1945年设市,人口39.6万(1995年)。名胜古迹有避暑山庄和外八庙。
  • 深圳市[shēn zhèn shì]
      在广东省南部,广九铁路纵贯,邻接香港新界地区。1979年设市,1980年辟为特区。人口99.16万(1995年)。是以发展出口加工工业和游览事业为主的新兴城市。高楼林立,工商业发达。有公明温泉、大鹏湾、中华民俗文化村等风景名胜。
  • 重庆市[chóng qìng shì]
      中央直辖市。在中国西南部、长江与嘉陵江流贯,成渝、川黔、襄渝三铁路交会境内。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隋初置渝州,故重庆别称“渝”。1929年设市。面积8.23万平方千米,人口3000万(1995年)。为西南地区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之一。市区三面环江,形似半岛,依山建城,有“山城”之称。名胜古迹有南、北温泉和缙云山、红岩村、曾家岩、桂园等。有重庆大学、西南师范大学等高等学校。
  • 衢市[qú shì]
      街市。
  • 莆田市[pú tián shì]
      在福建省东部沿海、木兰溪下游。1983年设市。人口33.2万(1995年)。为福建省东部重要城市,以产木雕、牙雕、叶蜡石雕等工艺品著名。名胜古迹有三清殿、古谯楼等。市郊木兰陂是北宋著名的水利工程。
  • 宫市[gōng shì]
      ①宫内所设市肆(商店)。②宫中派宦官到民间市场强买物品:口称宫市,实为掠夺|苦宫市也。
  • 下市[xià shì]
      1.旧指打短工者接受雇用。 2.指商品不时鲜,已过产销旺季。
  • 贡市[gòng shì]
      外国或异族商人随贡使到指定地点进行的贸易。
  • 京市[jīng shì]
      1.国都,京城。 2.国都的交易市场。
  • 廛市[chán shì]
      市廛。商肆集中之处。
  • 阅市[yuè shì]
      1.《后汉书.王充传》:“家贫无书,常游洛阳市肆,阅所卖书,一见辄能诵忆。”后以“阅市”为勤奋好学的典故。 2.谓游观市肆。
  • 室市[shì shì]
      谓私下交易禁卖之物。
  • 汕头市[shàn tóu shì]
      在广东省东部、韩江三角洲南端,滨临南海。1921年设市政厅,1930年设市,1980年辟为特区。人口103.91万(1995年)。为广东省东部和福建省西南部的交通要冲和经济中心。西部牛田洋深水湾可泊巨轮,为中国对外贸易港之一。名胜古迹有{}石、八一南昌起义军南下部队总指挥部旧址等。
  • 坐市[zuò shì]
      谓在集市上做买卖。
  • 烧利市[shāo lì shì]
      旧时迷信者烧纸祭神,以求吉利或感谢神的保佑。
  • 工市[gōng shì]
      见“工布”。
  • 广州市[guǎng zhōu shì]
      广东省省会。在省境中部、珠江三角洲北部,西、北、东三江汇合处,京广、广九、广茂三铁路交点。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古称楚庭。1918年设市政公所,1925年设市。人口385万(1995年)。为中国南方重要城市,最早的对外通商口岸。工商业发达,特产以象牙雕刻、玉雕、广彩、广绣、檀香扇等著名。黄埔港为重要的对外贸易港。自1957年起,每年两次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在此举行。1984年辟为对外开放城市。名胜古迹有光孝寺、六榕寺、越秀山、白云山和黄花岗、中山纪念堂、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等。有中山大学、华南师范大学等高等
  • 徙市[xǐ shì]
      古礼,天子诸侯丧,庶人不外出求觅财利,以示忧戚,因移市于巷中以供其急需,谓之徙市。
  • 烟花市[yān huā shì]
      谓妓院集中之街坊。亦指妓院。
  • 蛙市[wā shì]
      谓群蛙齐鸣﹐有如闹市。
  • 淡市[dàn shì]
      交易清淡的市场形势(跟‘旺市’相对):中式快餐在淡市中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
  • 贵市[guì shì]
      高价购买。
  • 痎市[jiē shì]
      隔日一次的集市。
  • 铜川市[tóng chuān shì]
      在陕西省中部、渭河平原北部,咸铜铁路通此。1958年设市。人口42.8万(1995年)。盛产煤炭。有煤炭、陶瓷、水泥、机械、化学等工业。为陕西省重要工业城市。
  • 胡市[hú shì]
      与胡人交易。亦泛指与外族交易。
  • 楼市[lóu shì]
      楼房市场,也泛指房产市场。
  • 面市[miàn shì]
      (产品)开始供应市场:一种新型移动电话即将面市。
  • 炸市[zhà shì]
      闹市上人们因受惊扰而四处乱跑。
  • 过市[guò shì]
      季节性货物过了上市的最佳时节。
  • 山市[shān shì]
      1.山区集市。 2.山中蜃景。
  • 倾市[qīng shì]
      谓一市之人尽皆出观。
  • 土市[tǔ shì]
      见“土市子”。
  • 福州市[fú zhōu shì]
      福建省省会。在省境东部沿海、闽江下游、来福铁路终点。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汉初为闽越国都。1946年设市。人口137.5万(1995年)。是中国重要对外贸易港之一。1984年辟为对外开放城市。特产脱胎漆器、寿山石、茉莉花茶。名胜古迹有于山、鼓山、西湖、万寿桥、华林寺大殿、汤门温泉、罗星塔等。有福州大学等高等院校。
  • 西安市[xī ān shì]
      陕西省省会。在省境中部、渭河之南、秦岭以北、陇海铁路线上。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和七大古都之一。古名“长安”。西汉、新莽、东汉(献帝初)、西晋(愍帝)、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隋、唐等朝代均在此建都。1928年设市。人口648万(1995年)。西北地区最大城市和交通枢纽之一。有大小雁塔、碑林、钟鼓楼、兴善寺、半坡遗址、阿房宫遗址等名胜古迹。有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大学等高等学校。
  • 蚊市[wén shì]
      蚊子于傍晚时成群集飞,如人的赶集,故称。《埤雅·释虫》:“俗云,蚊有昬市。盖蝇成市於朝,蚊成市於暮。”
  • 工业城市[gōng yè chéng shì]
      主要由于工业的产生和发展而形成的城市。这类城市工业职工占城市人口的比重高,工业用电、用水、用地占的比重也很大。工业城市又可分为汽车工业城市、森林工业城市、钢铁工业城市等。
  • 死市[sǐ shì]
      指刑场。
  • 东市[dōng shì]
      长安市东部,原是汉朝长安处决犯人的地方。后代称刑场:石崇以奢靡夸人,卒以此死东市。
  • 铁市[tiě shì]
      经营铁器的集市。
  • 湛江市[zhàn jiāng shì]
      在广东省西南部、雷州半岛东侧,滨临南海。旧称广州湾。1945年设市。人口121万(1995年)。有黎湛铁路通往内地,为中国对外贸易港和渔业基地之一。1984年辟为对外开放城市。湛江港水深港阔,可泊万吨以上巨轮。名胜古迹有湖光岩、上林寺、楞严寺等。
  • 秦市[qín shì]
      秦朝。
  • 沙市[shā shì]
      沙滩边或沙洲上的市集。
  • 鄂州市[è zhōu shì]
      在湖北省东南部,长江南岸,武大铁路线上。1960年始设市(曾名鄂城市)。人口99.9万(1995年)。为湖北省重要的工业城市。工业有钢铁、建材(水泥)、造船、化肥、机械等。市西梁子湖特产武昌鱼。名胜古迹有西山、鄂王城、古灵泉寺、三国吴王避暑宫等。
  • 超市[chāo shì]
      超级市场的简称。
  • 江市[jiāng shì]
      濒江的市集。
  • 贸市[mào shì]
      犹贸易。
  • 本溪市[běn xī shì]
      在辽宁省东部、太子河上游、沈丹铁路线上。1945年设市。人口94.6万(1995年)。是辽宁省东部的重要工业城市,有“煤铁之城”之称。名胜有本溪湖、本溪水洞。
  • 大城市[dà chéng shì]
      中国指人口在50万至100万的城市。大城市一般具有多方面的职能,既是综合性的工业城市,又是国家或地区的交通枢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 东营市[dōng yíng shì]
      在山东省北部、黄河南侧,东临莱州湾,胶济铁路有支线通此。1982年设市。人口64.9万(1993年)。为新兴的石油工业城市。胜利油田指挥部设此。建有石油大学。
  • 阛市[huán shì]
      都市;城市。
  • 六市[liù shì]
      犹六街﹐指都市的大街闹市。
  • 书市[shū shì]
      集中出售书籍的场所。
  • 海市[hǎi shì]
      散文。杨朔作。1959年发表。作者在山东蓬莱阁未见海市,却意外地见到了长山列岛的美景,不由欣喜万分。作品以虚无缥缈的海市和长山列岛渔村的美好现实相映衬,赞美了新中国翻天覆地的变化。文笔飘逸,富有神韵。
  • 洛阳市[luò yáng shì]
      在河南省西部,陇海、焦枝两铁路在此交会。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和七大古都之一。东周、东汉、三国魏、西晋、北魏、隋(炀帝)、唐(武后)、后梁、后唐等均建都于此,有“九朝古都”之称。1948年设市。人口132.3万(1995年)。为河南西部重要城市,有洛阳拖拉机厂和矿山机械厂。特产洛阳牡丹。名胜古迹有汉、魏洛阳故城和隋、唐洛阳城遗址:龙门石窟、白马寺、关林等。
  • 闲街市[xián jiē shì]
      谓胡行乱走。
  • 一閧市[yī hòng shì]
      极小之市。
  • 虚市[xū shì]
      墟市﹐集市。
  • 上市[shàng shì]
      1.谓应时物品进入市场销售。 2.赴市场。
  • 沈阳市[shěn yáng shì]
      辽宁省省会。在省境中东部,京哈、沈大、沈丹、沈吉等铁路交会境内。以在浑河支流沈水之阳得名。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清代称“盛京”、“奉天”。1934年设市。人口472.8万(1995年)。为东北地区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城市。有著名的沈阳机床厂,是全国重工业基地之一。有沈阳故宫、东陵(福陵)、北陵(昭陵)等名胜古迹。北陵东北有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烈士陵园。
  • 晓市[xiǎo shì]
      早市。 早市
  • 酒市[jiǔ shì]
      1.古代城中卖酒的市场。 2.酒家;酒店。
  • 岁市[suì shì]
      每年的贸易。
  • 华阴市[huá yīn shì]
      《后汉书.张楷传》:“楷,字公超……隐居弘农山中,学者随之,所居成市,后华阴山南,遂有公超市。”后亦称之为“华阴市”,指学者群集的地方。
  • 德兴市[dé xīng shì]
      在江西省东北部、乐安江上游。1990年设市。人口29万(1995年)。富铜等矿产资源。有著名的德兴铜矿,是全国最大的铜基地之一,有“中国的铜都”之称。
  • 霸市[bà shì]
      垄断市场。 垄断市场
  • 宜昌市[yí chāng shì]
      在湖北省西部、长江沿岸、西陵峡口,焦枝铁路有支线通此。古称夷陵。1949年设市。人口56.6万(1995年)。为长江航运的重要中转站和湖北省西部的重要城市。建有葛洲坝和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名胜古迹有三游洞、天然塔。
  • 夕市[xī shì]
      傍晚进行的集市贸易﹐亦指傍晚时的市场。
  • 商市[shāng shì]
      买卖货物的场所。
  • 西宁市[xī níng shì]
      青海省省会。在省境东北部,兰青铁路终点,西格铁路和青藏公路起点。1945年设市。人口68.3万(1995年)。为西北地区的重要城市和毛纺织工业基地。名胜古迹有东关清真大寺、北山寺。市郊湟中县有著名的塔尔寺,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廊市[láng shì]
      作为贸易市场的长廊。
  • 合肥市[hé féi shì]
      安徽省省会。在省境中部、淮南铁路线上。古时因肥水二支汇合于此得名。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1949年设市。人口115.9万(1995年)。名胜古迹有逍遥津、包公祠墓、教弩台等。建有环城公园。有中国科技大学、安徽大学等高等学校。
  • 头市[tóu shì]
      头一场交易。
  • 古交市[gǔ jiāo shì]
      在山西省中部、汾河沿岸,太古岚铁路经此。1988年设市。人口16.99万(1995年)。有著名的古交煤矿,为中国重要的炼焦煤基地之一。
  • 币市[bì shì]
      1.买卖各种用于收集、收藏的钱币的市场。
  • 休市[xiū shì]
      交易市场因节假日等原因暂停交易:春节期间股市休市一周。
  • 南宁市[nán níng shì]
      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府。在区境南部、西江支流邕江沿岸、湘桂铁路线上。1946年设市。人口122万(1995年)。为邕江流域物资集散地,水陆交通便利,内河航运西达百色、龙州,东通梧州、广州。为南防和南昆铁路的起点。有南湖、青山、大王滩等游览胜地。有广西大学、广西民族学院等高等学校。
  • 狱市[yù shì]
      指狱讼以及市集交易。《史记.曹相国世家》:“惠帝二年﹐萧何卒……使者果召参。参去﹐属其后相曰:‘以齐狱市为寄﹐慎勿扰也。’后相曰:‘治无大于此者乎?’参曰:‘不然。夫狱市者﹐所以并容也﹐今君扰之﹐奸人安所容也?,吾是以先之。’”宋朱翌《猗觉寮杂记》卷下:“狱也﹐市也﹐二事也。狱如教唆词讼﹐资给盗贼;市如用私斗秤欺谩变易之类﹐皆奸人图利之所﹐若穷治则事必枝蔓﹐此等无所容﹐必为乱﹐非省事之术也。”宋苏轼《御试制科策》:“伏惟制策有治当先内﹐或曰何以为京师;政在擿奸﹐或曰不可挠狱市。此皆一偏之说﹐不可以不察也。
  • 十堰市[shí yàn shì]
      在湖北省西北部、武当山北麓、襄渝铁路线上。1970年设市。因市境百二河和犟河筑有十个堰得名。人口44.4万(1995年)。为新兴的汽车工业城市,有著名的第二汽车制造厂。
  • 发市[fā shì]
      指商店等一天里第一次成交。 商店一天中第一次交易
  • 穷市[qióng shì]
      旧货市场。
  • 成市[chéng shì]
      1.使市场物价均平。 2.像市场一样。比喻众多。 3.形成市场。 4.犹成交。买卖做成。
  • 旺市[wàng shì]
      1、交易旺盛的市场形势(跟‘淡市’相对):营造节日旺市。2、市场交易兴旺:春节期间几家商场都是旺市一时。
  • 嘉兴市[jiā xīng shì]
      在浙江省北部、京杭运河沿岸、沪杭铁路线上。1949年始设市。人口76.7万(1995年)。为浙江省北部重要城市。市郊河渠纵横,物产丰富,素称“鱼米之乡”、“丝绸之府”。南湖为游览胜地,中共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后期会议在此举行。
  • 豪市[háo shì]
      仗势强购。
  • 哈尔滨市[hā ěr bīn shì]
      黑龙江省省会。在省境南部、松花江沿岸,滨洲、滨绥、京哈、拉滨、哈佳等铁路交点。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1932年设市。人口291万(1995年)。是东北地区北部的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工业以机械为主,有著名的哈尔滨电机厂。有哈尔滨工业大学等高等学校。名胜古迹有太阳岛、文庙、极乐寺、七级浮屠塔等。以冰雕著名,有“冰城”之称。
  • 绣市[xiù shì]
      元顺帝淑妃龙瑞娇,贪而妒。帝尝赏赐金帛以巨万数。娇乃于左掖门内设立市场出卖各色锦缎,时称“绣市”。见明陶宗仪《元氏掖庭记》。

市[shì]字在开头的词语

  • 市城[shì chéng]
      城市。
  • 市巷[shì xiàng]
      街市里巷。
  • 市牙[shì yá]
      旧指以介绍买卖赚取佣金为职业的人。
  • 市师[shì shī]
      古官名。“司市”的别称。掌市场管理。
  • 市寸[shì cùn]
      市制长度单位。一市寸等于一市尺的十分之一。通称寸。
  • 市制[shì zhì]
      我国人民习用的计量制度。亦称“市用制”。市制的主要单位及其与法定计量单位等的关系如下:长度单位,一市尺等于一米的三分之一。重量﹑质量单位,一市斤等于五百克。容量单位,一市升等于一升。按,国务院于1984年规定,我国的计量单位一律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目前采用的市制计量单位,可以延续使用到1990年。
  • 市头婆[shì tóu pó]
      即鸨母。旧社会开设妓院的女人。
  • 市户[shì hù]
      商人。
  • 市井人[shì jǐng rén]
      1.指商贾。 2.指城市中流俗之人。
  • 市店[shì diàn]
      市中旅舍或店铺。
  • 市井徒[shì jǐng tú]
      谓市井商贩;市民。
  • 市鬻[shì yù]
      在市上出售。
  • 市廛[shì chán]
      店铺集中之处:观市廛风景|山居良有异乎市廛。
  • 市贾[shì gǔ]
      1.市肆中的商人。 2.买卖。
  • 市丝[shì sī]
      1.市制长度单位,一市丝等于十万分之一市尺,通称丝。 2.市制重量单位,一市丝等于百万分之一市斤,旧制等于一百六十万分之一市斤,通称丝。
  • 市埠[shì bù]
      犹商埠。
  • 市花[shì huā]
      为某城市市民普遍喜爱、种植并经确认作为该市象征的花。
  • 市掾[shì yuàn]
      管理市场的官员。
  • 市政[shì zhèng]
      1.市场贸易事务。 2.城市管理工作。包括工商业﹑交通﹑公安﹑文教﹑环境﹑卫生﹑基本建设等。 城市的各项行政管理工作市政建设
  • 市圈[shì quān]
      市场的围墙。
  • 市莽[shì mǎng]
      指市井贱民。
  • 市誉[shì yù]
      求取名誉。
  • 市场机制[shì chǎng jī zhì]
      市场经济体系中各种要素之间的有机联系和相互作用及其对资源配置的调节功能。是价值规律调节商品生产和流通的主要形式。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市场机制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 市买[shì mǎi]
      买;交易。
  • 市怒[shì nù]
      犹激怒。
  • 市不豫贾[shì bù yù jiǎ]
      谓市场上商人不要谎价。贾,同“价”。
  • 市舶[shì bó]
      1.古代中国对中外互市商船的通称。亦指海外贸易。 2.市舶使或市舶司的省称。
  • 市权[shì quán]
      谓弄权,揽权。
  • 市用制[shì yòng zhì]
      即市制。详“市制”。
  • 市顷[shì qǐng]
      市制地积单位。一市顷等于一百市亩,通称顷。
  • 市平[shì píng]
      1.谓市场物价稳定。 2.王莽新朝在各地市场所规定的标准价格。在每季的第二个月,司市官评定本地物价,分上﹑中﹑下三等,称为“市平”。 3.旧时民间授受银两所用的一种衡量标准。
  • 市署[shì shǔ]
      管理市场的机构。
  • 市赋[shì fù]
      向商市征收的赋税。
  • 市斩[shì zhǎn]
      在市曹斩决。
  • 市舶务[shì bó wù]
      即市舶司。
  • 市狱[shì yù]
      1.商市和监狱。旧时均为奸人牟利的场所,故并称。 2.指司法的官吏。
  • 市楼[shì lóu]
      1.市中楼房。又称旗亭。古时建于集市中,上立旗帜,以为市吏候望之所。 2.市中楼房。又称旗亭。指酒楼。其上亦立帜以为标识。 3.星名。共六星,属天市垣。
  • 市狙[shì jū]
      指市井恶徒。
  • 市惠[shì huì]
      以私惠取悦他人;买好。
  • 市面[shì miàn]
      ①街上:市面上已无空房可租了。②城市工商活动的一般情况:市面繁荣|这种货市面上都卖这个价。
  • 市场[shì chǎng]
      ①商品交换关系的总和,亦作商品买卖的场所。反映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各种经济关系。可按商品品种、地区、行业、发达程度等分类。随着商品交换和生产的发展而产生,直到资本主义社会成为占统治地位的经济现象。参见“市场经济”。②借指流行的范围、地位:这种观点在工薪阶层还是有一定市场的。
  • 市引[shì yǐn]
      市制长度单位。一市引等于十市丈,通称引。
  • 市镇[shì zhèn]
      较大的集镇。 较大的集镇仙台是一个市镇,并不大。——《藤野先生》
  • 市日[shì rì]
      举行集市贸易的日子。 有集市的日子
  • 市庸[shì yōng]
      见“市佣”。
  • 市正[shì zhèng]
      古代掌管市场的官员。
  • 市易[shì yì]
      1.交易;贸易。 2.指购买。 3.即市易法。宋王安石推行的新法之一。
  • 市门[shì mén]
      1.市场的门。古代市场出入有门,按时启闭。 2.妓院的代称。 3.星名。
  • 市利钱[shì lì qián]
      即市例钱。
  • 市舶库[shì bó kù]
      旧时存放进口物资的官库。
  • 市梢头[shì shāo tóu]
      街市尽头。
  • 市儿[shì ér]
      1.市井好利之徒。 2.指市井少年。
  • 市集[shì jí]
      1.于固定地方定期举行的贸易活动。 2.市镇,集镇。
  • 市价[shì jià]
      市场价格。 市场通行的价格扰乱市价
  • 市声[shì shēng]
      街市或市场的喧闹声。
  • 市钞[shì chāo]
      宋时官方印行于市场的各种证劵,可据以兑换茶﹑盐﹑香药等货物。
  • 市道[shì dào]
      市场价格的状况;行市:市道转暖|市道低迷。
  • 市郊[shì jiāo]
      城市所属的郊区。 城市所属的郊区
  • 市尺[shì chǐ]
      1.北周时用的尺。 2.市制长度的主单位。一市尺合一米的三分之一。市尺以上有市丈﹑市引,市尺以下有市寸﹑市分﹑市厘﹑市毫﹑市丝,均以十进。通称尺。
  • 市吏[shì lì]
      管理市场的官吏。
  • 市舍[shì shè]
      谓市中客舍。
  • 市容[shì róng]
      城市的面貌,指街道﹑房屋﹑建筑﹑商店陈列等。 城市的外观;城市的面貌市容整齐
  • 市长[shì zhǎng]
      1.古官名。职掌同市令。汉代于长安置东西市令,于都邑置市长。 2.城市的行政首长。
  • 市语[shì yǔ]
      1.指行话。 2.市井俗语。
  • 市房[shì fáng]
      店房;店屋。
  • 市道交[shì dào jiāo]
      指势利之交。
  • 市直[shì zhí]
      1.博取正直的名声。 2.市价。
  • 市易司[shì yì sī]
      官署名。宋王安石推行市易法时所置。参见“市易法”。
  • 市口[shì kǒu]
      1.市镇或市集的出入处,亦泛指人较多的街头。 2.市面。指销路。
  • 市恩[shì ēn]
      谓以私惠取悦于人。犹言买好,讨好。 买好,讨好今朕有事岱宗,而怀州刺史王立饩牵外无它献,我知其不市恩也。——《新唐书.裴耀卿传》
  • 市钱[shì qián]
      1.旧指分量较轻的私铸钱,其价值低于官铸的制钱。 2.市制重量单位。一市钱等于百分之一市斤,合公制五克。旧制等于一百六十分之一市斤。通称钱。
  • 市担[shì dān]
      市制重量单位。一市担等于一百市斤。通称担。
  • 市籴[shì dí]
      谓官方收购粮食。
  • 市街[shì jiē]
      1.市中街道。 2.指市镇。
  • 市舶司[shì bó sī]
      官署名。负责管理出入海港船舶、商务等。唐代在广州设市舶使,宋代于广州、泉州、明州(治今浙江宁波)、杭州、密州(治今山东胶县)等地设提举市舶司,置提举官。元代、明代称市舶提举司。
  • 市场信息[shì chǎng xìn xī]
      反映市场供求状况的各种情报资料。如商品(包括证券、外汇、房地产、劳动力、旅游服务等)种类、价格、质量以及供求变动等信息。可以从报刊、广播、电视、广告和市场调查中获得。
  • 市话[shì huà]
      市区电话。
  • 市册[shì cè]
      指古籍中的坊间刻本。
  • 市德[shì dé]
      市恩。
  • 市斤[shì jīn]
      市制重量的主单位。一市斤合五百克。市斤以上有市担,以百进;市斤以下有市两﹑市钱﹑市分﹑市厘﹑市毫﹑市丝,均以十进。我国过去长期通行十六两制,一市斤等于十六市两。后改为十两制,一市斤等于十两。通称斤。
  • 市估[shì gū]
      1.即估税。东晋﹑南朝税名。对入市交易的商品按其值抽税百分之四。 2.市价。 3.商贾。
  • 市食[shì shí]
      1.商店出售的食品。 2.买食物。
  • 市歌[shì gē]
      流行于市民中的歌谣。
  • 市事[shì shì]
      贸易之事;有关市场的事务。
  • 市暨[shì jì]
      市镇停泊处,码头。
  • 市哄[shì hǒng]
      谓市场喧嚣。
  • 市买丞[shì mǎi chéng]
      掌宫廷采购货物的官员。
  • 市例钱[shì lì qián]
      宋代商业附加税之一。又名市利钱。
  • 市司[shì sī]
      1.即司市。古代管理市场的官员。又叫市师。 2.宋代称评定物价的机构。
  • 市场主体[shì chǎng zhǔ tǐ]
      参与市场交易活动的组织和个人。包括企业、居民、政府、其他非赢利性机构(如医院、学校等)和一些中介组织(如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其中企业是最重要的市场主体。
  • 市学[shì xué]
      村镇上的学校;私塾。
  • 市井[shì jǐng]
      ①街市;市场:歌舞于市井|十里长街市井连。也指城镇:有白首不入市井者|市井生活。②商人:市井子孙,亦不得仕宦为吏。也指城市中卑俗之流:市井气|淮阴市井笑韩信|市井无赖。
  • 市利[shì lì]
      1.贸易之利。 2.牟取利益。
  • 市奸[shì jiān]
      售奸,实现其奸计。
  • 市闉[shì yīn]
      市场的门。
  • 市猾[shì huá]
      市井奸诈无赖之徒。
  • 市物[shì wù]
      1.货物,商品。 2.购买货物。
  • 市亩[shì mǔ]
      市制地积的主单位。等于六十平方市丈,通称亩。
  • 市易务[shì yì wù]
      官署名。宋王安石推行市易法时所置。参见“市易法”。
  • 市骨[shì gǔ]
      指战国时燕昭王用千金买千里马骨以求贤才事。常用以比喻招揽人才之迫切。
  • 市版[shì bǎn]
      商贾的户籍。宋 陈师道《朝奉郎魏君墓铭》:“贾以赂冒官族脱市版,州下其事,君不受。”参见“市籍”。
  • 市人[shì rén]
      1.指集市或城中街道上的人。 2.市民;城市平民。 3.指市井流俗之人。 4.市肆中人,商人。 5.泛指为生活名利而奔走之人。
  • 市际[shì jì]
      连接或往来于城市之间或镇与镇间的。如:市际公路。
  • 市伯[shì bó]
      掌管市场的官员。
  • 市头[shì tóu]
      1.市井;市场。 2.指卖艺人等会聚的茶肆。 3.街头。
  • 市电[shì diàn]
      指城市里主要供居民使用的电源,电压一般是220伏或110伏。 指城市里主要供居民使用的电源,电压一般是220伏或110伏
  • 市虎[shì hǔ]
      1.市中的老虎。市本无虎,因以比喻流言蜚语。语本《韩非子.内储说上》:“庞恭与太子质于邯郸,谓魏王曰:‘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曰:‘不信。’‘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曰:‘不信。’‘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信之。’庞恭曰:‘夫市之无虎也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今邯郸之去魏也远于市,议臣者过于三人,愿王察之。’” 2.比喻横行市井的恶霸。 3.旧时称行于市区的汽车。以其易伤人,故称。
  • 市郭[shì guō]
      1.城郭;城市。 2.犹市井。
  • 市倡[shì chàng]
      见“市娼”。
  • 市脯[shì fǔ]
      1.买来的肉食品。 2.买肉。
  • 市丈[shì zhàng]
      市制长度单位,一市丈等于十市尺。
  • 市偷[shì tōu]
      市中窃贼。
  • 市布[shì bù]
      一种质地比较细密的平纹棉布。
  • 市刑[shì xíng]
      古代市场中的刑罚。包括宪罚(以文书公布罪状)﹑徇罚(周行示众)﹑扑罚(鞭打)三种。
  • 市娼[shì chāng]
      1.亦作“市倡”。 2.都市中的妓女。
  • 市场经济[shì chǎng jīng jì]
      由市场通过供求关系和价格变动,对生产要素和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的商品经济形式。在这种经济形式下,价值规律调节社会生产和流通,使生产和需求之间保持平衡,推动科技和生产的发展。有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区别。前者有极大的自发性和盲目性,并伴随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深化,经常出现经济危机。
  • 市撮[shì cuō]
      市制容量单位。一市撮合一毫升,等于十分之一市勺,通称撮。
  • 市隐[shì yǐn]
      ①隐居于城市,不出来做官:市隐静于野。②城市中的隐士:庙中逢市隐。
  • 市侩[shì kuài]
      买卖的中间人:市侩牙人。泛指商人:市侩牟利|市侩经营,犹不能无资本。借指唯利是图,投机取巧之人:市侩哲学|市侩政客们。
  • 市垣[shì yuán]
      1.环绕市场的垣墙。 2.星区名。即天市垣。
  • 市值[shì zhí]
      按照现时的市场行情计算的价值:这所老房子市值少数百万元|他拥有的个人股份市值有七十多万元。
  • 市重[shì zhòng]
      谓以某种手法炫耀自己,博取重视。
  • 市易法[shì yì fǎ]
      宋王安石新法之一。宋神宗熙宁五年(公元1072年)颁布实施,于汴京设都市易司,边境和重要城市设市易司或市易务,平价收购市上滞销的货物,并允许商贾贷款或赊货,按规定收取息金。由于守旧派的反对,市易法于元丰八年(1085年)后陆续废除。
  • 市毫[shì háo]
      1.市制长度单位,一市毫等于万分之一市尺。通称毫。 2.市制重量单位,一市毫等于十万分之一市斤,旧制等于十六万分之一市斤,通称毫。
  • 市况[shì kuàng]
      市场的交易状况:鲜花市况这日益看好。
  • 市尘[shì chén]
      喻指城市的喧嚣。
  • 市树[shì shù]
      为某城市市民普遍喜爱、种植并经确认作为该市象征的树。
  • 市屠[shì tú]
      市中屠肆。 肉市臣有客在市屠中,愿枉车骑过之。——《史记.魏公子列传》
  • 市贩[shì fàn]
      犹商贩。
  • 市朝[shì cháo]
      1.市场和朝廷。 2.指争名逐利之所。 3.犹朝野。 4.偏指“市”,谓市集,市场。 5.偏指“朝”,谓朝廷,官府。 众人合集的场所;公共场合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战国策.齐策》
  • 市调[shì diào]
      官府对商贾的征调。
  • 市欢[shì huān]
      博取别人欢心。
  • 市坊[shì fāng]
      1.管理市场的官署。 2.街巷。
  • 市徽[shì huī]
      一个城市所规定的代表这个城市的标志。
  • 市名[shì míng]
      求取名声。
  • 市府[shì fǔ]
      1.古代市井官署。 2.市政府的简称。
  • 市阛[shì huán]
      1.市场的门。 2.指市场,市区。
  • 市卒[shì zú]
      看守市门的小吏。
  • 市招[shì zhāo]
      1.招贴。 2.指商店招牌和招徕顾客的幌子等物。
  • 市次[shì cì]
      管理市场的官舍。
  • 市交[shì jiāo]
      市肆交易。
  • 市准[shì zhǔn]
      谓官方确定的市价。
  • 市墟[shì xū]
      村落;村镇。
  • 市场调节[shì chǎng tiáo jié]
      由价值规律自发地调节经济的运行。即由供求变化引起价格涨落,调节社会劳动力和生产资料在各个部门的分配,调节生产和流通。符合商品经济的客观要求,能够比较合理地进行资源配置,使企业的生产经营与市场直接联系起来,促进竞争。但市场调节具有盲目性一面,因而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有必要加强宏观调控。
  • 市民[shì mín]
      城市居民。 城市居民市民们争相购买建设债券
  • 市酒[shì jiǔ]
      1.卖酒。 2.指市肆上所卖的酒。 3.买酒。

市[shì]字在中间的词语

  • 卖方市场[mài fāng shì chǎng]
      商品供不应求,卖方处于有利地位并对价格起主导作用的现象(跟‘买方市场’相对)。
  • 城市之光[chéng shì zhī guāng]
      美国故事片。联美电影公司1931年摄制。卓别林编、导、演。一天,流浪汉救起因酒醉而落水的富翁,富翁赠巨款报答救命之恩。流浪汉将赠款转赠卖花盲少女医治眼疾。富翁酒醒忘了前事,诬流浪汉为劫匪,致使他被捕入狱。数月后,流浪汉出狱,盲少女已复明,从声音中认出恩人。
  • 河市乐人[hé shì lè rén]
      宋代河市唱戏的艺人。后泛指以乐舞作谐戏的艺人。
  • 证券市场[zhèng quàn shì chǎng]
      各种有价证券交易买卖活动关系的总称。通常也可理解为证券交易的场所。是市场经济充分发展的产物。分为一级证券市场和二级证券市场。前者指证券发行者将其初次发行的证券出售给投资者的市场;后者是买卖已发行证券的市场,主要是指证券交易所。
  • 上市公司[shàng shì gōng sī]
      经有关部门核准,公开发行股票并在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股份有限公司。
  • 倚市门[yǐ shì mén]
      1.亦省作“倚市”。 2.《史记.货殖列传》:“夫用贫求富,农不如工,工不如商,刺绣文不如倚市门。”案此有二解:
  • 柴市节[chái shì jié]
      民族英雄的气节。
  • 撑市面[chēng shì miàn]
      见“撑门面”。
  • 小市民[xiǎo shì mín]
      城市中占有少量生产资料或财产的居民。如小手工业者﹑小商人等。 城市中占有少量生产资料或财产的居民,一般是小资产阶级。如手工业者、小商人、小房东等
  • 朝名市利[cháo míng shì lì]
      争名于朝,争利于市。
  • 菜市场[cài shì chǎng]
      集中出售蔬菜和肉类等副食品的场所。 集中出售蔬菜和肉类等副食品的场所
  • 吴市隐[wú shì yǐn]
      1.亦作“吴门卒”。 2.指汉梅福避王莽专政,变姓名,隐于会稽,为吴市门卒。
  • 资本市场[zī běn shì chǎng]
      又称“长期资金市场”。进行一年以上的中、长期资金借贷融通活动的市场。包括:银行两年至二十年以上的中、长期贷款市场;证券公司发行和买卖政府债券、公司股票和公司债券的证券市场。
  • 自由市场[zì yóu shì chǎng]
      按自发形成的价格进行商品交换的市场。
  • 鬼市子[guǐ shì zǐ]
      见“鬼市”。
  • 城市病[chéng shì bìng]
      由城市和居室内的空气污染所引起的病症,症状为胸闷﹑咳嗽﹑头晕﹑眼痛﹑精神不振﹑过敏反应等。又称“居室综合症”。
  • 焚契市义[fén qì shì yì]
      指烧毁债券买得人心的典故。
  • 跳蚤市场[tiào zao shì chǎng]
      原为西方国家城市中的一种特殊的零售市场。一般从周末开始到星期日晚饭前结束,出售日用商品、小工艺制品、旧书、珠宝、小古董等新旧货物。一些小商贩的临时货摊聚集在一起,由于摊位不固定,出售的大多是价廉的小商品,故称。现已在东方及世界其他城市中出现。
  • 城市贫民[chéng shì pín mín]
      旧社会城市中无固定职业﹑依靠自己劳动为生的贫苦的人,如帮佣﹑小贩等。
  • 城市居民[chéng shì jū mín]
      居住在城市里的人。 居住在城市里的人
  • 打市语[dǎ shì yǔ]
      说行帮使用的隐语。
  • 农贸市场[nóng mào shì chǎng]
      指买卖农副产品和小手工业产品的市场。 农村中临时或定期买卖农副业产品和小手工业产品的市场我到农贸市场去赶集
  • 城市气候[chéng shì qì hòu]
      城市的特殊局地气候。形成原因主要是:城市建筑物、路面等代替了绝大部分植被;居民的生产和生活增添了大量热源;工业和交通运输放出大量烟尘和微粒等。城市气候的主要特点是:气温高、湿度低、风速小、太阳辐射弱、能见度差、降水多。
  • 城市化[chéng shì huà]
      指人口向城市集中,农村地域转变为城市地域的过程。表现为城市数目增多、规模扩大、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提高。城市化进程与生产力发展水平有关。城市化水平高低的主要标志是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 郢市歌[yǐng shì gē]
      高雅优美的乐歌。
  • 买方市场[mǎi fāng shì chǎng]
      商品供大于求,买方处于有利地位并对价格起主导作用的现象(跟‘卖方市场’相对)。
  • 城市网络[chéng shì wǎng luò]
      大﹑中﹑小城市在全国各地合理地分布,并按照客观要求进行协作和联系,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体系,称为城市网络。
  • 土市子[tǔ shì zǐ]
      宋代汴京(今河南开封)市街名。位于内城。南渡前,人烟稠密,商业繁荣。后亦以泛指闹市。
  • 共同市场[gòng tóng shì chǎng]
      若干国家为了共同的政治、经济利益而组成的相互合作的统一市场。
  • 城市类型[chéng shì lèi xíng]
      根据城市的特点,采用一定的标准和方法,将城市划分成各种不同的类别。如按城市规模可分为特大城市、大城市、中等城市和小城市;按城市性质可分为工业城市、商业城市、港口城市、风景游览城市等。
  • 菜市口[cài shì kǒu]
      北京的地名。旧时曾为行刑之所,故亦以指代刑场。
  • 城市群[chéng shì qún]
      又称“城镇群”。是若干城市集中发展的地方。一种是以大城市为中心,在其周围形成若干卫星城镇,组成城市群体,如上海、伦敦等大城市与周围城镇组成的城市群。另一种是若干座规模相仿的城市组成的多核心城市群体,如德国鲁尔区的城市群。

市[shì]字的成语

  • 归之如市[guī zhī rú shì]
      归附的人很多,像闹市一样。形容人心所向。
  • 潜山隐市[qián shān yǐn shì]
      指潜身于山林,隐迹于市井。 在山林中潜迹,在市井中隐身处士之名,何哉?潜山隐市,皆处士也。——唐. 杜牧《送薛处士序》
  • 卖法市恩[mài fǎ shì ēn]
      市:买。指玩忽法律而随意宽恕罪犯以求得好处。
  • 门庭若市[mén tíng ruò shì]
      庭:院子;若:象;市:集市。门前和院子里人很多,象市场一样。原形容进谏的人很多。现形容来的人很多,非常热闹。 门庭如同闹市。形容登门求见者甚多 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战国策.齐策》厂长家常常门庭若市
  • 金台市骏[jīn tái shì jùn]
      犹言千金市骨。指不惜以高价买养骏马。比喻延揽贤才十分诚恳。
  • 杯弓市虎[bēi gōng shì hǔ]
      指捕风捉影,疑虑重重,自相惊扰。参见“杯弓蛇影”、“三人成虎”。
  • 千金市骨[qiān jīn shì gǔ]
      花费千金,买千里马的骨头。比喻罗致人才的迫切。
  • 掠美市恩[lüè měi shì ēn]
      掠美:夺取别人的美名或功绩以为己有。市恩:买好,讨好。 指用别人的东西来买好。
  • 吴市吹箫[wú shì chuī xiāo]
      吴:古国名。原指春秋时楚国的伍子胥逃至吴国,在市上吹箫乞食。比喻在街头行乞。
  • 朝迁市变[cháo qiān shì biàn]
      朝:朝廷;市:集市。朝廷改换,市肆变迁。形容改朝换代,社会动荡。
  • 市道之交[shì dào zhī jiāo]
      指买卖双方之间的关系。比喻人与人之间以利害关系为转移的交情。
  • 市骏之资[shì jùn zhī zī]
      市骏:指买骏马。比喻尽力寻求有用的人才。
  • 燕昭市骏[yān zhāo shì jùn]
      指战国时郭隗以古代君王悬赏千金买千里马为喻,劝说燕昭王真心求贤的事。
  • 市恩嫁怨[shì ēn jià yuàn]
      市恩:买好,讨好;嫁:转嫁。讨好别人,而把对自己的怨恨转移给别人。
  • 市井小人[shì jǐng xiǎo rén]
      指城市中庸俗鄙陋之人。
  • 随行就市[suí háng jiù shì]
      指按市场行情行事。 商品根据市面行情自由上市供应
  • 朝衣东市[zhāo yī dōng shì]
      指大臣等待被杀。
  • 海市蜃楼[hǎi shì shèn lóu]
      蜃:大蛤。原指海边或沙漠中,由于光线的反向和折射,空中或地面出现虚幻的楼台城郭。现多比喻虚无缥渺的事物。 由于光线在大气层中的折射而产生的自然现象。一般发生在沙漠地区和海边,折射的光线把远处的景物显示在空中或地面,形成奇异的幻景。古人误认为是蜃(大蛤蜊)吐气而成。后用来比喻虚幻的事物此海市蜃楼比耳,岂长久耶?——《隋唐遗事》
  • 欺行霸市[qī háng bà shì]
      欺压同行,称霸市场。 欺压同行,称霸市场严禁欺行霸市,囤积居奇,哄抬物价
  • 燕市悲歌[yān shì bēi gē]
      以之表现朋友间的情谊以及惜别的情怀。
  • 街谈市语[jiē tán shì yǔ]
      大街小巷里人们的议论。指群众舆论。
  • 市井庸愚[shì jǐng yōng yú]
      市井:古时称做买卖的地方;庸:庸俗,指庸人;愚:愚昧,指愚人。城镇中无知的平民商贾。形容唯利是图的小人。
  • 六街三市[liù jiē sān shì]
      六街:唐代长安城中的六条大街;市:古代称早晨、中午、傍晚为三时之市。泛指大街小巷。
  • 贫士市瓜[pín shì shì guā]
      市:买。穷苦读书人买瓜只挑个大的。比喻以言谈和外貌取人。
  • 市贾不二[shì gǔ bù èr]
      买卖不二价。比喻不作假不欺骗人。
  • 监市履狶[jiān shì lǚ xī]
      比喻善于体察事物。
  • 面市盐车[miàn shì yán chē]
      形容遍地大雪。
  • 市怨结祸[shì yuàn jié huò]
      市:买,换取;祸:灾祸。换取怨恨,结下祸根。
  • 西市朝衣[xī shì cháo yī]
      西市:指北京菜市口,明、清两代在那里处决犯人;朝衣:古代官员上朝时所穿的礼服。指大臣被杀。
  • 街头市尾[jiē tóu shì wěi]
      泛指大街小巷。
  • 臣门如市[chén mén rú shì]
      旧时形容居高位、掌大权的人宾客极多。
  • 市井之徒[shì jǐng zhī tú]
      徒:人(含贬义)。旧指做买卖的人或街道上没有受过教育的人。
  • 九衢三市[jiǔ qú sān shì]
      指繁华的街市。
  • 市井无赖[shì jǐng wú lài]
      指城市中游手好闲、品行不端的人。
  • 投杼市虎[tóu zhù shì hǔ]
      投杼:抛下织布的梭子。比喻毫无根据的诽谤之言。
  • 利市三倍[lì shì sān bèi]
      利市:利润;三倍:几倍。形容买卖得到的利润极多。
  • 市价不二[shì jià bù èr]
      同一种货物,不卖两种价钱。
  • 室怒市色[shì nù shì sè]
      室:家;市:指在外面;色:脸色。指在家里受气,到外边迁怒于人。
  • 偶语弃市[ǒu yǔ qì shì]
      偶语:二人相对私语;弃市:古刑罚,将犯人处死后将尸体暴露于街头示众。指在封建暴政下,人们相聚谈话就会被杀害。
  • 日中为市[rì zhōng wéi shì]
      日中:太阳当头,指正午;市:做买卖。中午进行交易做生意。原指古代物物交换的集市方式。后也形容偏僻地区的商业活动情形。
  • 因缘为市[yīn yuán wéi shì]
      旧指官吏借不公正的判决,收受贿赂。
  • 招摇过市[zhāo yáo guò shì]
      招摇:张扬炫耀;市:闹市,指人多的地方。指在公开场合大摇大摆显示声势,引人注意。 形容故意在群众面前虚张声势,夸耀自己,以引起别人的注意
  • 悬壶于市[xuán hú yú shì]
      悬壶:行医。在集市上挂牌行医。
  • 宝珠市饼[bǎo zhū shì bǐng]
      拿珍珠换饼。比喻杜绝贪心。
  • 搀行夺市[chān háng duó shì]
      跨行业抢生意。比喻越权夺职。
  • 闭关绝市[bì guān jué shì]
      封闭关口,不与外界通商。
  • 大行大市[dà háng dà shì]
      指商品的一般市场价格。
  • 市民文学[shì mín wén xué]
      封建社会后期,适应城市居民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文学。内容大多描写市民社会的生活和悲欢离合的故事,反映市民阶层的思想和愿望。宋元明话本是其代表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