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新华字典>尾组词

尾相关字典

尾[wěi]字在结尾的词语

  • 旗尾[qí wěi]
      旗帜的尾端。
  • 水尾[shuǐ wěi]
      江河的末端。
  • 韵尾[yùn wěi]
      指韵母的收尾部分。参见“韵母”。 指韵母的收尾 部分,例如韵母 ai、 ei 的i
  • 矫尾[jiǎo wěi]
      尾部翘起。
  • 鸢尾[yuān wěi]
      草名。多年生草本,根茎淡绿色,叶子剑形,花青紫色,蒴果长椭圆形。供药用,也可供观赏。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六.鸢尾》。
  • 卷尾[juàn wěi]
      书籍字画的末尾处。
  • 批尾[pī wěi]
      在别人著作后面加评论批注。
  • 掘尾[jué wěi]
      翘尾巴。
  • 押尾[yā wěi]
      见“押缝”。 在文书、契约的末尾画押
  • 镰尾[lián wěi]
      向上弯过背脊的尾(如狗尾)。 向上弯过背脊的尾(如狗尾)
  • 批纸尾[pī zhǐ wěi]
      署名于纸尾。谓职卑无权,只能陪在别人后面署名。
  • 桥尾[qiáo wěi]
      一种猪肉腌制品。选用猪臀部带尾的一块肥瘦间半的肉,加工腌制而成。切片做菜,味香色美。产于安徽省定远县的炉桥镇,故名。
  • 戢尾[jí wěi]
      藏尾。形容收敛而不敢嚣张。
  • 挞尾[tà wěi]
      旧时腰带下插的垂头。根据官阶高下﹐分别以金玉犀银铜铁为饰。
  • 武尾[wǔ wěi]
      即虎尾。唐人避唐高祖之祖李虎讳,改“虎”为“武”。
  • 字尾[zì wěi]
      交尾,动物交配。
  • 送尾[sòng wěi]
      结尾。
  • 鱼尾[yú wěi]
      1.古时宫殿屋脊上的饰物。 2.古时腰带前端的下垂部分。 3.指线装书书页中缝的鱼尾形的标志。 4.指鱼尾纹。 5.比喻事情的末尾部分。
  • 泥尾[ní wěi]
      曳尾于泥涂。比喻自由自在的隐逸生活。语出《庄子.秋水》:“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于涂中乎?”
  • 眉尾[méi wěi]
      眉梢。
  • 牌尾[pái wěi]
      1.太平天国对军中或城中老弱残疾者的称呼。一般指年龄不足十五﹑六岁或超过五﹑六十岁的男子。 2.见“牌尾馆”。
  • 狗尾[gǒu wěi]
      1.草名。也称“莠”。 2.喻昏庸或职卑的官吏。 3.喻不肖子孙。
  • 临尾[lín wěi]
      临完﹐临了。
  • 豚尾[tún wěi]
      猪尾巴。辛亥革命前后对男子发辫的贬称。
  • 沙尾[shā wěi]
      滩尾,沙滩的边缘。
  • 年尾[nián wěi]
      年底,年终。 一年的最后几天年头年尾
  • 腊尾[là wěi]
      农历年末。
  • 鹖尾[hé wěi]
      鹖的尾羽。用作冠饰。
  • 稻尾[dào wěi]
      黍的一种。
  • 鸠尾[jiū wěi]
      1.穴位名。 2.即蔽心骨。
  • 雉尾[zhì wěi]
      1.见“雉尾扇”。 2.雉尾部之长羽。
  • 燕尾[yàn wěi]
      1.燕子的尾羽。 2.燕尾分叉像剪刀,因用以摹状末端分叉的东西。 3.本指颜真卿书体中捺脚处的一种独特风格,是捺笔结束时,先用力顿挫,再轻挑出锋所致。后人临颜体,捺划收笔出锋时,提笔空收笔锋,如张开的剪刀,乃为病笔。
  • 煤尾[méi wěi]
      屋中的烟尘。
  • 辰尾[chén wěi]
      星宿名。即尾宿。尾宿九星,形成东方苍龙之尾,故也称龙尾。
  • 梧桐尾[wú tóng wěi]
      据《后汉书.蔡邕传》载:邕闻有人燃桐木而炊之声,知此桐木为制琴良材,因取以为琴。琴成,果有美音,而其尾尚焦。后因以“梧桐尾”指良琴。
  • 斐尾[fěi wěi]
      犹斐亹。
  • 楚尾[chǔ wěi]
      指古代楚地下游一带。
  • 鹤山凤尾[hè shān fèng wěi]
      琴上部位名。鹤山﹐一名琴岳,又名临岳,为琴面近琴首一端的弦架。凤尾,一名凤腿,即琴的尾部。
  • 鼠尾[shǔ wěi]
      1.鼠的尾巴。 2.草名。即陵苕。初秋开淡紫花。花及茎叶可以染皂﹐又入药可治痢。 3.以栗鼠毛制成的笔。 4.画法中白描的一种。 5.鼠尾由粗到细。比喻按顺序排列或记载。 6.指按一定顺序排列的帐册。 7.掷骰语。
  • 纸尾[zhǐ wěi]
      书面文字结尾处。常署名或写年月日等。
  • 佥尾[qiān wěi]
      在文书末尾签名表示负责。
  • 髦尾[máo wěi]
      1.马鬃和马尾。 2.指古代西南少数民族妇女的假发辫。
  • 鲂鱼尾[fáng yú wěi]
      同“鲂鱼頳尾”。
  • 煞尾[shā wěi]
      1.北曲套数中最后的一支曲子。 2.文章﹑事情等的最后一段。 3.结束事情的最后一段;收尾。
  • 脱尾[tuō wěi]
      白辛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十.白辛》。
  • 眼尾[yǎn wěi]
      眼梢。
  • 词尾[cí wěi]
      附加在词的后面﹐表示词形变化的词素。如“站着”的“着”﹐“孩子们”的“们”。汉语语法著作中常用“词尾”一名兼指后缀和词尾。
  • 九头八尾[jiǔ tóu bā wěi]
      形容怪异非凡。
  • 鹑尾[chún wěi]
      1.星次名。指翼﹑轸二宿,古以为楚之分野。 2.星宿名。即张宿。
  • 黄猫黑尾[huáng māo hēi wěi]
      比喻藏头露尾,隐瞒欺骗。
  • 履尾[lǚ wěi]
      踩踏虎尾。喻身蹈危境。
  • 挑尾[tiāo wěi]
      摇尾。乞求貌。
  • 首尾[shǒu wěi]
      1.头和尾。 2.起头的部分和末尾的部分;前面的部分和后面的部分。 3.从开始到末了。 4.引申指事情的经过始末。 5.比喻相呼应。 6.比喻关系密切﹐互有牵连。 7.指男女关系。 8.犹首鼠。 9.指一手经办的事。 10.泛指事情。
  • 后尾[hòu wěi]
      后面;末尾。
  • 梢尾[shāo wěi]
      末尾。
  • 犯尾[fàn wěi]
      谓作诗犯上尾病。具体指格律诗中上句尾字与下句尾字犯同声调之病。此系南朝梁沈约提出的作诗八病之一。
  • 头尾[tóu wěi]
      1.脑袋和尾巴。 2.犹言从头至尾。 3.谓全过程。 4.指开端和结尾。 5.头绪。 6.谓要旨。
  • 踏龙尾[tà lóng wěi]
      1.亦作“蹋龙尾”。 2.龙尾是唐代朝堂含元殿侧的走道,踏龙尾谓行走龙尾道上。意谓受到皇帝器重,而居显要之职位。
  • 月尾[yuè wěi]
      月末。 月底
  • 曳尾[yè wěi]
      见“曳尾涂中”。
  • 蚩尾[chī wěi]
      即鸱尾。古代屋脊上的鱼尾形饰物。
  • 相尾[xiāng wěi]
      犹交尾。动物交配。
  • 黑尾[hēi wěi]
      兽名。
  • 追尾[zhuī wěi]
      犹追寻;尾追。
  • 彗尾[huì wěi]
      1.一颗彗星的明亮的尾部延伸部分,可以是彗头的扩展或者具有某种结构,因而能与彗头有所区别;彗尾主要由气体和尘埃组成。2.彗星的尾巴,尤其对亮度或形状而言。
  • 排尾[pái wěi]
      行列的最后面。
  • 鸱尾[chī wěi]
      古代宫殿屋脊正脊两端的装饰性构件。外形略如鸱尾,因称。
  • 虿尾[chài wěi]
      1.虿的尾部。虿尾末端有毒钩。比喻毒之所在。 2.借指蝎子。 3.即虿发。 4.比喻书法上的“趯”笔。亦泛指书法遒劲。
  • 骥尾[jì wěi]
      语出《史记.伯夷列传》:“颜渊虽笃学,附骥尾而行益显。”司马贞索隐:“苍蝇附骥尾而致千里,以喻颜回因孔子而名彰。”后用以喻追随先辈﹑名人之后。
  • 龙尾[lóng wěi]
      1.星宿名。即箕宿,二十八宿之一。居东方苍龙七宿之末,故称。 2.谦称自己乃附托于名人而成立者。典出《三国志.魏志.华歆传》“华歆字子鱼,平原高唐人也”裴松之注引三国魏鱼豢《魏略》:“歆与北海邴原﹑管宁俱游学﹐三人相善﹐时人号三人为‘一龙’﹐歆为龙头﹐原为龙腹﹐宁为龙尾。” 3.草名。乌蔹莓的别名。 4.砚名。亦泛指砚。 5.河堤防洪之物。伐大树连梢,置之堤旁。 6.古国名。南诏的别称。 7.盘旋而上的甬道。自上望下,宛如龙尾下垂,故称。 8.指宫殿前呈斜坡状的甬道。
  • 啜狗尾[chuò gǒu wěi]
      拖着一条狗尾。骂人为狗之意。
  • 话尾[huà wěi]
      1.话中的岔子。 2.别人说话的末了。
  • 赪尾[chēng wěi]
      1.亦作“頳尾”。 2.赤色的鱼尾。 3.借指鱼。 4.《诗.周南.汝坟》:“鲂鱼赪尾,王室如毁。”毛传:“赪,赤也,鱼劳则尾赤。”后以“赪尾”指忧劳,劳苦。 5.指奔波劳苦之人。 6.《诗.周南.汝坟》“鲂鱼頳尾”孔颖达疏:“郑氏云:‘鱼肥则尾赤。’”后以“赪尾”指鱼肥。
  • 蛊尾[gǔ wěi]
      传说中的山名。
  • 白鸾尾[bái luán wěi]
      传说中仙人用的一种扫帚。
  • 历尾[lì wěi]
      历书的末尾。指除夕。
  • 连头搭尾[lián tóu dā wěi]
      从起始到末尾。表示时间总数。
  • 锁尾[suǒ wěi]
      流离困顿。语本《诗.邶风.旄丘》﹕“琐兮尾兮﹐流离之子。”朱熹集传﹕“言黎之君臣流离琐尾﹐若此其可怜也。”
  • 结尾[jié wěi]
      结束的阶段:结尾工程 ㄧ文章的结尾写得很精彩。
  • 鼓尾[gǔ wěi]
      戏曲演出中的最后一出戏。
  • 龟曳尾[guī yè wěi]
      《庄子·秋水》:“此龟者,寧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寧其生而曳尾於涂中乎?”后遂用作典故,以“龟曳尾”比喻自由自在的隐居生活。
  • 电尾[diàn wěi]
      1.闪电的光。其形如尾﹐故称。 2.指马尾。
  • 履虎尾[lǚ hǔ wěi]
      踩踏虎尾。喻身蹈危境。
  • 连头带尾[lián tóu dài wěi]
      见“连头搭尾”。
  • 三梢末尾[sān shāo mò wěi]
      犹言结局,结果。
  • 碛尾[qì wěi]
      沙漠尾部狭窄处。
  • 貂尾[diāo wěi]
      1.貂的尾巴。古时以为显贵者的冠饰。 2.指续写的劣作。
  • 爁尾[làn wěi]
      即蓝尾酒。唐宋时宴饮巡酒至末座,俗称蓝尾,又作婪尾。
  • 虫尾[chóng wěi]
      传说中的山名。
  • 上尾[shàng wěi]
      指在诗歌声律上犯双声之病。凡上句尾字与下句尾字,或第一句尾字与第三句尾字为双声,皆称“上尾”。
  • 阑尾[lán wěi]
      盲肠下端蚯蚓状的突起,一般长约7-9厘米。人的阑尾在消化过程中没有作用。管腔狭窄,囊状,病菌容易繁殖而引起发炎。
  • 榜尾[bǎng wěi]
      榜上公布的名单中的末位,泛指最后一名:在这次邀请赛上,该队只能名列榜尾。
  • 婪尾[lán wěi]
      1.酒巡至末座。 2.最后;末尾。 3.指芍药花。
  • 书尾[shū wěi]
      书信的末尾或书籍的末尾。
  • 凤尾[fèng wěi]
      1.凤凰的尾羽。引申为秀美的细纹。 2.对科第排尾的美称。 3.指凤尾草。 4.即凤尾竹。亦泛指竹子。 5.即凤尾蕉。俗称铁树。茎上被覆鳞片﹐叶生茎顶﹐长大坚劲﹐羽状分裂如凤尾﹐故名。 6.即凤尾笺。 7.古琴尾部的美称。
  • 烧尾[shāo wěi]
      1.唐以来士子登第或官吏升迁的庆贺宴席。 2.唐时大臣初拜官向皇帝献食。 3.喻显达。
  • 鹿尾[lù wěi]
      鹿的尾巴。旧时珍贵食品。
  • 豹尾[bào wěi]
      1.豹的尾巴。 2.古代将帅旌旗上的饰物。或悬以豹尾,或在旗上画豹文。 3.天子属车上的饰物,悬于最后一车。后亦用于天子卤簿仪仗。 4.借指天子属车,即豹尾车。 5.旧时阴阳五行家谓旌旗之象。 6.比喻乐曲﹑诗文坚劲有力的结尾部分。
  • 祠尾[cí wěi]
      即鸱尾。古代宫殿正屋脊两端的装饰构件,以瓦为之。以其形似猛禽鸱之尾,因以为名。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书证》谓张敞撰《东宫旧事》何以呼鸱尾为祠尾,因张敞为吴人,呼祠祀为鸱祀,故以祠代鸱。一说,即蚩尾,鱼尾形屋饰。唐苏鹗《苏氏演义》卷上谓:蚩,海兽;蚩尾,水之精,能辟火灾,可置之堂殿。
  • 玉麈尾[yù zhǔ wěi]
      即玉麈。
  • 麻尾[má wěi]
      诏书的末尾。

尾[wěi]字在中间的词语

  • 马尾藻[mǎ wěi zǎo]
      褐藻的一属。藻体分固着器﹑茎﹑叶和气囊四部分。茎略呈三棱形,叶子多为披针形。生近海中,可做饲料,又可用来制褐藻胶和绿肥。参阅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八.海藻》。
  • 曳尾龟[yè wěi guī]
      曳尾涂中之龟。比喻甘贫贱而全身者。
  • 水尾杀[shuǐ wěi shā]
      方言。水位下落。
  • 拖尾巴[tuō wěi bā]
      1.方言。犹拖后腿。 2.做事不彻底,剩下一些。
  • 凤尾笺[fèng wěi jiān]
      织有细纹的丝织物。用于书写。
  • 燕尾服[yàn wěi fú]
      十八﹑十九世纪流行于欧美的一种男式黑色晩礼服。前襟较短,后襟较长而下端开叉如燕尾,故名。 有燕尾的外衣;尤指男子大礼服的上衣,有缎面翻领,长及腰的不扣前襟,后面有类似燕尾的两条逐渐尖下去的下摆
  • 龙尾砚[lóng wěi yàn]
      砚名。用龙尾石制成的砚。产江西省婺源县。为砚中之上品。
  • 弥尾青[mí wěi qīng]
      大枷的别名。
  • 跟尾儿[gēn wěi ér]
      〈方〉随后:你先回家吧,我跟尾儿就去。
  • 焦尾枯桐[jiāo wěi kū tóng]
      泛指良琴。
  • 虿尾书[chài wěi shū]
      谓笔力遒劲的书法。
  • 鱼尾红[yú wěi hóng]
      像鲤鱼尾的颜色,红中略透金黄色。多指晩霞的颜色。
  • 燕尾草[yàn wěi cǎo]
      慈姑的别名。其叶下端分叉如燕尾,故名。
  • 豹尾枪[bào wěi qiāng]
      用豹尾装饰的枪,为天子侍卫所执。
  • 首尾相衞[shǒu wěi xiāng wèi]
      喻互相援救。
  • 鹘尾叶[hú wěi yè]
      古代甲衣腿裙边缘的叶片。
  • 夹起尾巴[jiā qǐ wěi bā]
      1.狼狈。如:咱们老实,才会有恶霸,咱们敢动刀,恶霸就夹起尾巴跑。2.虚心。如:他兢兢业业,廉洁奉公,虽多次受到上级表扬,仍然极为谦卑地夹起尾巴。
  • 麻尾雀[má wěi què]
      方言。即喜鹊。
  • 鹊尾冠[què wěi guān]
      汉高祖所制的竹皮冠。亦称“刘氏冠”。
  • 龙尾岩[lóng wěi yán]
      即龙尾石。
  • 末尾三稍[mò wěi sān shāo]
      本指头发﹑手指﹑足趾三端。引申谓归宿;着落。
  • 马尾松[mǎ wěi sōng]
      裸子植物门,松科。常绿乔木。高可达40米。树皮下部灰褐色,上部红褐色。针叶长而细柔,两针一束,密生在小枝上。球果卵圆形,种子有翅。原产中国,分布在淮河以南各省。是荒山造林先锋树种。木材用于建筑、铁路、矿山和造纸。树干可采松脂。种子可食用。 亚洲东部的一种材用松树,是一种有价值的、装饰用多树脂木材
  • 凤尾诺[fèng wěi nuò]
      古代帝王批示笺奏,表示认可,则署“诺”字,字尾形如凤尾,因以得名。
  • 二尾子[èr wěi zǐ]
      指两性人。
  • 鱼尾纹[yú wěi wén]
      人的眼角与鬓角之间的皱纹。一般从中年就开始出现。
  • 凤尾鱼[fèng wěi yú]
      鲚(jì)的通称。
  • 龙尾道[lóng wěi dào]
      1.唐代含元殿前的甬道。自上望下,宛如龙尾下垂,故名。 2.借指朝廷。 3.旧时城外至城上盘旋而上的隥道。
  • 燕尾旗[yàn wěi qí]
      末端分叉形如燕尾的旗。
  • 牛尾狸[niú wěi lí]
      狸之一种,肉味鲜美。
  • 首尾吟[shǒu wěi yín]
      诗体名。诗的首句与末句相同。始于宋邵雍《首尾吟》:“尧夫非是爱吟诗﹐诗是尧夫春出时。一点两点小雨过﹐三声五声流莺啼。杯深似锦花间醉﹐车稳如茵草上归。更在太平无事日﹐尧夫非是爱吟诗。”后称这类形式的诗为“首尾吟”。
  • 攀尾柱[pān wěi zhù]
      犹抱柱。
  • 鼠尾帐[shǔ wěi zhàng]
      按一定顺序排列的账目。
  • 雉尾扇[zhì wěi shàn]
      古代帝王仪仗用具之一。
  • 割尾巴[gē wěi ba]
      指清除所谓私有制的残馀。是一度流行在农村中的极“左”口号。实质上是对广大农民合法经济活动的限制和打击。 比喻忍痛割舍自己长期养成的坏思想、坏习惯希望你彻底割尾巴,揭露出你所知道的一切问题
  • 燕尾牌[yàn wěi pái]
      盾的一种。因牌旁上分两歧,形如燕尾,故名。其长与手牌相似,但阔不满尺,背如鲫鱼,故侧身前逼,虽当利刃而不能断。其体轻,运用如鸟翼,可避矢石。见明茅元仪《武备志.军资乘.牌》。
  • 凤尾竹[fèng wěi zhú]
      竹的一种。秆丛生﹐枝细而柔软﹐叶子密生﹐摇摇如凤尾,故名。
  • 凤尾草[fèng wěi cǎo]
      1.多年生草本植物。根茎短,叶簇生﹐似凤尾。多生墙角及阴湿石缝中。可供药用。 2.金星草的别名。隐花植物。生于山麓及阴湿处。叶为羽状,裂如凤尾。深冬背生子囊群,色黄。
  • 豹尾车[bào wěi chē]
      用豹尾装饰的车子。帝王属车之一。
  • 雉尾莼[zhì wěi chún]
      初生的莼菜。
  • 雉尾炬[zhì wěi jù]
      古时火攻用的一种兵器。
  • 凤尾蕉[fèng wěi jiāo]
      通称铁树。多年生常绿植物。生于暖地。干高丈馀。叶聚生茎顶,羽状复叶,子叶甚多,细长而尖硬。夏天开花。结实大如桃,赤色。
  • 蓝尾酒[lán wěi jiǔ]
      1.唐代饮宴时,轮流斟饮,至末坐,称“蓝尾酒”。 2.谓即屠苏酒。
  • 焦尾琴[jiāo wěi qín]
      1.琴名。 2.泛指好琴。
  • 九尾狐狸[jiǔ wěi hú lí]
      即九尾狐。喻狐媚多诈的人。
  • 狼尾草[láng wěi cǎo]
      多年生草本植物,丛生,叶子条形,花穗暗紫色,上面有刚毛,像狼的尾巴。茎叶可用来造纸。也叫䓞草。
  • 焦尾靶[jiāo wěi bǎ]
      詈词。犹言焦了尾巴梢子。骂人没有后代。
  • 长尾先生[cháng wěi xiān shēng]
      鲎鱼之别称。
  • 凤尾绫[fèng wěi líng]
      织有细纹的花绫。
  • 马尾辫[mǎ wěi biàn]
      一种把头发聚扎于脑后勺的辫型。辫根微翘,头发散垂如马尾,故称。
  • 狐尾单衣[hú wěi dān yī]
      古代一种后裾曳地的衣服。
  • 燕尾香[yàn wěi xiāng]
      兰草的别名。

尾[wěi]字在开头的词语

  • 尾巴工程[wěi ba gōng chéng]
      指有小部分长期完不成因而不能竣工的工程。
  • 尾尾[wěi wěi]
      1.形容一个接着一个的样子。 2.娓娓。形容说话言词动听。
  • 尾句[wěi jù]
      句尾。
  • 尾灯[wěi dēng]
      1.装在车辆后面的、通常为红色的灯,主要指汽车后面用作对尾随车辆警告的红灯。2.在船尾显示的白色航行灯。3.装于汽车尾部的灯,汽车倒退时即开启照亮汽车后面的路面。
  • 尾翼[wěi yì]
      1.由水平与垂直稳定面组成的飞机末尾部分,上面装有纵向控制和方向控制的可动面。2.飞机的尾部翼面组。
  • 尾君子[wěi jūn zǐ]
      指猴子。
  • 尾梢[wěi shāo]
      1.尾巴的末端。 2.末尾。 末梢;尽头冬季已近尾梢
  • 尾蚴[wěi yòu]
      一种用显微镜才能看到的有尾巴的幼虫,能在水中游泳。 一种用显微镜才能看到的有尾巴的幼虫,能在水中游泳
  • 尾骑[wěi qí]
      指跟在后面追赶的骑兵。
  • 尾衔[wěi xián]
      相随貌。前后相衔接。
  • 尾追[wěi zhuī]
      在后紧追:数十万敌军跋涉数千里,尾追我军来到金沙江边。
  • 尾腔[wěi qiāng]
      语末高昂或故意拖长的音调。
  • 尾琐[wěi suǒ]
      1.细碎琐屑,微小。 2.形容衰微。 3.犹猥琐,庸俗不大方。
  • 尾页[wěi yè]
      末页。
  • 尾花[wěi huā]
      1.指鲜艳的尾羽。 2.指书刊上诗文等末尾空白处的装饰性图画。
  • 尾櫜[wěi gāo]
      用犬尾皮做的戈囊。
  • 尾款[wěi kuǎn]
      结算账目时没有结清的数目较小的款项:所欠尾款五天内还清。
  • 尾狐[wěi hú]
      指传说中能化为人形的狐狸。
  • 尾声[wěi shēng]
      ①指事情的结局、结果、结束:工作接近尾声。②叙事性文学艺术作品情节结构的组成部分之一。在戏剧中,指某些多幕剧置于最末一幕之后的一场戏。通常用以交代人物的归宿,事件发展的远景,或表达作者尚未尽言的思想愿望。常与序幕相呼应。③音乐术语。原为曲牌体音乐成套唱腔最后一曲的泛称。有引申唱腔未尽之意的功能。现常指大型乐曲中最后具补充扩展和加强终止感的结束部分。
  • 尾韵[wěi yùn]
      诗句中结尾的音节的韵。 诗句中结尾的音节的韵
  • 尾楼[wěi lóu]
      船尾部的上层建筑。可防止尾追浪涌上甲板。其内部供安装舵机和船员住室用。
  • 尾羽[wěi yǔ]
      尾臀的羽毛∶尾的羽毛。 尾臀的羽毛∶尾的羽毛
  • 尾巴[wěi ba]
      ①某些动物身体末端用以辅助运动或保持平衡的突出部分:兔子尾巴。②某些物体的末端或剩余未完的工作:彗星尾巴|这工作还没完,留下尾巴没人管。③无主见而附和他人的人:不要当别人的尾巴。④比喻盯梢跟踪者:甩掉了尾巴。
  • 尾欠[wěi qiàn]
      指剩下尚未交纳或偿还的一小部分财物。
  • 尾击[wěi jī]
      紧跟在后面追击。 紧跟在后面追击
  • 尾犯[wěi fàn]
      1.从犯。 2.词牌名。又名《碧芙蓉》。双调,以九十四字为较常见。仄韵。 3.曲牌名。属南曲中吕宫。字句格律与词牌前半阕同,亦有与全阕同者。用作引子。南曲中吕宫又有《尾犯序》,与词牌略异,用作过曲。
  • 尾数[wěi shù]
      1.犹零头。指结算中大数目之外剩下的小数目。 2.指小数点后面的数。
  • 尾音[wěi yīn]
      一句话或一个字的最后的音。 一句话或一个字的最后的音
  • 尾联[wěi lián]
      指律诗的第四联(七、八两句)。不必对仗。以其居于一首诗的尾部而得名。
  • 尾矿[wěi kuàng]
      矿物原料经提取精砂及其他共生的有用矿物后所剩余的物料。由于技术水平或其他原因,这类物料仍可能含有有用成分,可供将来开发利用,所以常设专门场地堆放。 矿石经过选矿或其他综合处理后,剩下的有用矿物品位最低的矿石
  • 尾随[wěi suí]
      跟随在后:乡亲们舍不得他走,尾随着送了十多里。 像尾巴样地跟随,比喻紧跟其后 亲友们尾随着送了很远
  • 尾气[wěi qì]
      机动车辆或其他设备在工作过程中所排出的废气:汽车尾气。 机器或其他设备在运行过程中排出的废气
  • 尾大[wěi dà]
      比喻臣下势力强大。
  • 尾末[wěi mò]
      1.末尾。 2.尾宿之末。

尾[wěi]字的成语

  • 首尾相援[shǒu wěi xiāng yuán]
      指前后互相照应。
  • 断尾雄鸡[duàn wěi xióng jī]
      断尾:断去尾巴。雄鸡因怕做祭祀的贡品而自残其身。比喻人怕被杀而自尽或装傻。
  • 街头巷尾[jiē tóu xiàng wěi]
      指大街小巷。 泛指街道市面各处街头巷尾都设了岗哨
  • 以附骥尾[yǐ fù jì wěi]
      骥:千里马。苍蝇附在千里马的尾巴上随着千里马跑至远方。比喻因沾别人光而成名。
  • 彻头彻尾[chè tóu chè wěi]
      彻:通,透。从头到尾,全部,十足的意思。
  • 尾生之信[wěi shēng zhī xìn]
      尾生:古代传说中坚守信约的人,他为守约而甘心淹死。比喻只知道守约,而不懂得权衡利害关系。
  • 蛇头蝎尾[shé tóu xiē wěi]
      指蛇蝎之毒。蛇之毒在牙咬,蝎螫毒在尾刺,故称。亦泛指毒害人的东西。
  • 少头没尾[shǎo tóu méi wěi]
      比喻事物残缺不全或办事不周到。
  • 大头小尾[dà tóu xiǎo wěi]
      犹“虎头蛇尾”。比喻做事前紧后松,有始无终。
  • 少头无尾[shǎo tóu wú wěi]
      形容残缺不全或办事不周到。
  • 泥涂曳尾[ní tú yè wěi]
      涂:污泥;曳:施。像乌龟拖着尾巴在泥地里爬行一样。比喻行为卑鄙龌龊。
  • 虎头蛇尾[hǔ tóu shé wěi]
      头大如虎,尾细如蛇。比喻开始时声势很大,到后来劲头很小,有始无终。
  • 首尾夹攻[shǒu wěi jiā gōng]
      前后两方面同时攻击。
  • 依头顺尾[yī tóu shùn wěi]
      指对上下各方都听从、依顺。
  • 首尾共济[shǒu wěi gòng jì]
      比喻相互支援。
  • 贪蛇忘尾[tān shé wàng wěi]
      比喻只图眼前利益而不考虑后果。
  • 摇头摆尾[yáo tóu bǎi wěi]
      原形容鱼悠然自在的样子。现用来形容人摇头晃脑、轻浮得意的样子。 原义是形容某些动物悠然自得的样子。现在也用来形容人的得意轻狂的样子临济门下有个赤梢鲤鱼,摇头摆尾向南方去,不知向谁家齑瓮里淹杀?—— 宋. 普济《五灯会元》
  • 去头去尾[qù tóu qù wěi]
      除去前头后头两部分,也比喻除去没有用的部分。
  • 倦尾赤色[juàn wěi chì sè]
      比喻困苦之极。
  • 衔尾相随[xián wěi xiāng suí]
      衔:马嚼子;尾:马尾巴。马嚼子接着马尾巴。形容一个紧跟着一个,成单行前进。
  • 尾生抱柱[wěi shēng bào zhù]
      相传尾生与女子约定在桥梁相会,久候女子不到,水涨,乃抱桥柱而死。典出《庄子.盗跖》。后用以比喻坚守信约。
  • 有头无尾[yǒu tóu wú wěi]
      有开头没有收尾。指没有把事情做完。 有开头没结尾。比喻办事不彻底然毕竟是他做得一项事完全,与今学者有头无尾底不同。——宋. 朱熹《朱子语类》
  • 摇尾求食[yáo wěi qiú shí]
      老虎被关进笼圈里,向人摇尾巴求取食物。比喻人的地位降低,向人乞求。
  • 琐尾流离[suǒ wěi liú lí]
      琐尾:细小时美好;流离:枭的别名。枭细小时怪可爱,长大后却非常丑恶。比喻处境由顺利转为艰难。
  • 留尾巴[liú wěi ba]
      比喻事情没有干完,还有问题。 比喻事情没有干完,还有问题 工程要按期搞完,不能留尾巴
  • 道头会尾[dào tóu huì wěi]
      说个开头就知道结果。形容思维敏捷、悟性好。同“道头知尾”。
  • 年头月尾[nián tóu yuè wěi]
      指从岁首到腊月底,泛指一年之中。也指《春秋》三传每年首尾的文字。唐时试官常撷取以试应试明经科士子是否熟谙经传本文。
  • 狐狸尾巴[hú li wěi ba]
      古时传说狐狸能够变成人形来迷惑人,但它的尾巴却始终变不了,成为妖的标志。比喻坏人的本来面目或迷惑人的罪证。 比喻居心不良的言行举止 害人之心不可有,狐狸尾巴终究是藏不住的
  • 畏首畏尾[wèi shǒu wèi wěi]
      畏:怕,惧。前也怕,后也怕。比喻做事胆子小,顾虑多。 形容做事胆小,多所猜忌顾虑,畏缩不前
  • 虎尾春冰[hǔ wěi chūn bīng]
      踩着老虎尾巴,走在春天将解冻的冰上。比喻处境非常危险。
  • 衔尾相属[xián wěi xiāng shǔ]
      衔:马嚼子;尾:马尾巴。马嚼子接着马尾巴。形容一个紧跟着一个,成单行前进。
  • 曳尾涂中[yè wěi tú zhōng]
      原意是与其位列卿相,受爵禄、刑罚的管束,不如隐居而安于贫贱。后也比喻在污浊的环境里苟且偷生。
  • 藏头护尾[cáng tóu hù wěi]
      原指书法的用笔笔力强劲。现指说话、做事躲躲闪闪,怕把真相全暴露出来。
  • 老鼠尾巴[lǎo shǔ wěi bā]
      比喻条件很差,力量很小。 比喻条件很差,力量很小我跟着你呀,反正一辈子也是个老鼠尾巴,发不粗,长不大
  • 缺头少尾[quē tóu shǎo wěi]
      形容残缺不全或办事不周到。
  • 摇头掉尾[yáo tóu diào wěi]
      原形容鱼悠然自在的样子。现用来形容人摇头晃脑、轻浮得意的样子。
  • 雄鸡断尾[xióng jī duàn wěi]
      断尾:断去尾巴。本指雄鸡因怕做祭祀的牺牲而自残其身。后比喻人怕被杀而自尽。
  • 首尾狼狈[shǒu wěi láng bèi]
      形容处境困迫,进退为难。
  • 蚕头燕尾[cán tóu yàn wěi]
      形容书法起笔凝重,结笔轻疾。
  • 尾生丧身[wěi shēng sàng shēn]
      传说鲁国人尾生与一女子相约在桥下会面,水涨,尾生不愿失信,抱着桥柱被淹死。比喻只知道守约,而不懂得权衡利害关系。
  • 首尾乖互[shǒu wěi guāi hù]
      乖互:相互违背。前后自相矛盾。
  • 掐头去尾[qiā tóu qù wěi]
      除去前头后头两部分,也比喻除去没有用的部分。 原义是指除去无用的部分,留下有用的部分。现在则比喻并不实事求是,只按自己的需要决定取舍他的记忆是血汗与苦痛砌成的,不能随便说着玩,一说起来也不愿掐头去尾。——老舍《骆驼祥子》
  • 首尾相赴[shǒu wěi xiāng fù]
      头和尾相互接应。指作战相互接应。也形容诗文结构严谨。
  • 眉尖眼尾[méi jiān yǎn wěi]
      指眉眼间的神色。
  • 曳尾泥涂[yè wěi ní tú]
      ①比喻在污浊的环境里苟且偷生。同“曳尾涂中”。②比喻卑鄙龌龊的行为。
  • 鲂鱼赪尾[fáng yú chēng wěi]
      鲂:鱼名,体似鳊鱼;赪:赤色;赪尾:红色的尾巴。鲂鱼的尾巴红了。比喻人们忧劳国事,非常辛苦,就象鲂鱼尾巴累红了一样。
  • 首尾贯通[shǒu wěi guàn tōng]
      前后连续相通。
  • 麈尾之诲[zhǔ wěi zhī huì]
      指高明的教诲。
  • 矫尾厉角[jiǎo wěi lì jiǎo]
      形容逞强好胜、趾高气扬的模样。矫尾,翘尾巴。厉角,磨头角。
  • 吴头楚尾[wú tóu chǔ wěi]
      今江西北部,春秋时是吴、楚两国交界的地方,它处于吴地长江的上游,楚地长江的下游,好像首尾互相衔接。
  • 藏头露尾[cáng tóu lù wěi]
      藏起了头,露出了尾。形容说话躲躲闪闪,不把真实情况全部讲出来。 比喻说话、做事躲躲闪闪,怕把真相全暴露出来
  • 摇尾乞怜[yáo wěi qǐ lián]
      乞:乞求;怜:怜悯。狗摇着尾巴向主人乞求爱怜。比喻装出一副可怜相向人讨好。 指狗向主人摇尾讨好的样子。比喻人卑躬屈膝,讨好别人的丑态。语出唐.韩愈《应科目时与人书》:“若俯首帖耳,摇尾而乞怜者,非我之志也。”
  • 通首至尾[tōng shǒu zhì wěi]
      从开始到结尾。犹言原原本本。
  • 虎头鼠尾[hǔ tóu shǔ wěi]
      头大如虎,尾细如老鼠。比喻做事起始时声势很大,后来劲头很小,有始无终。
  • 狗尾续貂[gǒu wěi xù diāo]
      续:连接。晋代皇帝的侍从官员用作帽子的装饰。指封官太滥。亦比喻拿不好的东西补接在好的东西后面,前后两部分非常不相称。 貂为一种皮毛珍贵的动物,皇帝的侍从用貂尾作帽子的装饰。据《晋书.赵王伦传》记载,当时由于任官太滥,貂尾不足,就用狗尾代替。当时人们就用民谚“貂不足,狗尾续”加以讽刺。后用以比喻拿不好的续在好的东西后面,显得好坏不相称这一个,那一个,更一个,若是明眼人,何须重说败。径山今日不免狗尾续貂。——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普觉禅
  • 蝇随骥尾[yíng suí jì wěi]
      苍蝇附随在骐骥的尾巴上,便可腾飞千里。比喻依附于贤能或有名望者,必能得益。
  • 银钩虿尾[yín gōu chài wěi]
      比喻书法的钩、挑等笔画遒劲有力,有如银钩和蝎尾。一说虿尾指指蝎子的尾巴,能揵然上卷,写“乙”、“丁”、“亭”等字之末趯,须驻锋而后趯出,故遒劲有力。
  • 跋胡疐尾[bá hú zhì wěi]
      比喻进退两难。
  • 尾大不掉[wěi dà bù diào]
      掉:摇动。尾巴太大,掉转不灵。旧时比喻部下的势力很大,无法指挥调度。现比喻机构庞大,指挥不灵。 兽类尾巴过长,摇摆起来困难。比喻下强上弱难以控制调动 二百余年,自相崇树,虽朝廷有时命帅,而世人多务逐君。习若忘非,尾大不掉,非一朝一夕之故也。——《旧唐书.朱克融等传论》

尾[yǐ]字在中间的词语

  • 马尾萝[mǎ yǐ luó]
      见“马尾罗”。
  • 马尾罗[mǎ yǐ luó]
      1.亦作“马尾萝”。 2.以马尾或马鬃为筛绢的筛子。
  • 马尾蜂[mǎ yǐ fēng]
      一种寄生蜂。体色赤褐,体长约19毫米。头部橙黄色。复眼褐色,有单眼三个。触角丝状,与体长相等。雌蜂尾端有产卵管长约150毫米,似马尾,故名。

尾[yǐ]字在结尾的词语

  • 蚕头马尾[cán tóu mǎ yǐ]
      指颜真卿书法的特征。
  • 马尾[mǎ yǐr]
      1.马的尾巴。 2.菼的别名。 3.草名。 4.指马尾港。在福建省福州市东南闽江口内。1884年(光绪十年)中法战争中的海战即发生于此。